点名单位: 揭阳潮盛发餐厅、潮汕自选快餐店等
介入处理部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
近日,有鸿运阁大厦周边居民反映称,该大厦一楼临街商业区有多家餐馆,其中一间潮汕自选快餐店排放的油烟对住户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随后,南都记者联系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已到现场调查,发现确有排放设备和位置不当的情况。另外,排查中还发现另有餐馆在窗口排放油烟,将按法规处理。
市民投诉:一餐馆低空排放油烟造成扰民
“店里的烟囱冲着小区,有时候乌烟瘴气的。”杨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在深圳市福田区鸿运阁附近有一家餐馆,店里的排烟设施在居民区,每当到饭店便有油烟朝着小区环境排放,存在油味扰民问题。“我发现饭店的排烟设施在小区里面,而且还是低空排放,虽然他们说已安装了油烟净化器且运转正常,但油烟还是会排到小区里面,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记者走访:有餐馆存在低空排放油烟现象
随后,南都记者前往深圳市福田区鸿运阁发现,小区附近有一家潮汕自选快餐店正在营业中。同时,一楼临侨香三道一侧有揭阳潮盛发餐厅等多家餐厅营业,楼上则是普通住户。“这家潮汕快餐店的排烟管很低,每当到饭点的时间,油烟味特别重,楼上几乎不能开窗。其实这边不止这一家有油烟味,别家也有,只是没那么严重。”
同时,南都记者看到这家潮汕自选快餐店的厨房后门处,设有排烟管道不到两层楼高,出烟口位于楼上住户的窗口。而旁边有餐馆的排烟管则一直通到了楼顶。临近下午5点,在距离该楼十几米远处的地方,不时能闻到油烟味。在快餐店后厨,也能明显闻到一股油烟味,店内用隔板将后厨与用餐区进行分离。
此外,这家潮汕自选快餐店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曾有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并对油烟问题提出整改。“我们这家店是新开的,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在工作人员提醒油烟问题后,我们已经将加装了油烟净化器,改善油烟扰民问题。”
部门回应:对该餐馆选址合理性进行调查
对此,南都记者联系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在接到市民投诉后,赴现场调查发现,该店确有存在油烟净化器过小和低空排放油烟的问题。
此外,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对该餐馆的选址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中。“关于该处是否适合餐馆营业,我们也去档案馆调取了建筑图纸,对该餐馆的选址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中。”此外,工作人员称在排查中还发现揭阳潮盛发餐厅存在窗口排放油烟的情况,并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蔡宇晴
【栏目说明】
为提升马上办评价体系和评分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本栏目将升级评价方式,从“一稿一评分”升级为“月度点评”,还将引入第三方评议团,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维度评价被点名单位的处理。敬请关注。
红餐饮企业深圳市小辣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私设烟道排烟,油烟直接排入消防通道甚至花园小区,令居民深受其扰。日前,龙岗法院环境资源法庭开出首张环境保护禁止令,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产生油烟的餐饮项目并依法执行,小区终于“烟消云散”。
据悉,这是2020年6月环资法庭集中管辖全市环境资源案件以来,发出的首张环境保护禁止令。
私设烟道严重扰民
涉案餐饮企业系位于福田区景田东路景苑大厦的小辣椒餐厅,该大厦系1997年建成的商住综合楼,一至三层为商业,四层以上为居民住宅,共有380多户。由于未设专门的排烟通道,一、二楼餐馆产生的油烟直接进入到楼道及居民家中,导致小区居民“开窗熏、关窗闷”,苦不堪言。
2019年9月,根据居民投诉线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执法人员到该大厦下的某餐厅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餐厅所产生油烟直接排入大厦消防烟道,整栋大厦的过道楼梯油烟味浓重。经核实,该大厦在建设时未配套建设排油烟专用烟道,不满足设立产生油烟异味餐饮企业的条件,故餐厅私设了各种排烟通道,产生的油烟排入消防通道或通过内部包厢窗户向小区内公共区域直接排放,居民不堪其扰,多次向生态环境部门投诉,甚至集中围堵餐厅禁止营业,双方矛盾激烈。
福田区生态环境部门于是对该餐厅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后经复查,餐厅并未按要求进行整改,遂于2020年6月对该餐厅作出罚款10万元并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
2020年12月,小辣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不服该行政处罚,向龙岗法院提起环境行政诉讼,诉称企业已依法领取营业执照,装修时经得物业管理处同意,此后也和业委会沟通过油烟整改方案,加上油烟检测达标,所以并非违规排放,如责令停业损失严重,诉请法院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法院立案彻查作出环保禁令裁决
一方是苦不堪言的居民,一方是态度坚硬的涉事企业,龙岗法院环资法庭综合衡量各方利益,立刻对该案进行彻查。
2021年1月,龙岗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依法开庭审理了本案。为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法官在庭后组织各方现场踏勘了餐饮场所、油烟管道、营业时段小区花园和住宅内的油烟浓度,确认小辣椒餐饮公司所在的商住综合楼因楼龄较久未设立专用烟道,也未与小区业主就建设专用烟道达成合意,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则以低空方式直接排入小区公共区域,引发居民多年来的持续投诉。诉讼过程中,业主代表提交了“尽快消除油烟污染还居民干净生活空间”的申请书。由于本案涉及企业经营重大权益以及社区居民公共利益,合议庭还专门组织了听证审查,充分听取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涉案餐厅、社区居民代表的陈述。2021年2月5日,在综合听取当事人及社区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合议庭依法作出裁定,准予执行生态环境部门关于关闭该餐厅的行政处罚决定。2021年2月20日,福田区生态环境部门又向环资法庭提出申请,请求依法裁定并责令小辣椒公司立即停止产生油烟的餐饮项目。
与其他油烟扰民的案件有所不同,小辣椒餐厅所在大厦内部还开设了十余家大中小型餐厅,均私设管道直接排放油烟,小区居民深受油烟困扰,故本案争议的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鉴于诉讼尚未完结,而油烟排放行为的持续,会进一步扩大环境风险。如何杜绝油烟污染,还小区居民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环境资源法庭依法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通过环保禁令这一记环境保护铁拳,将违法排污行为对群众环境利益的损害降至最低。
依法查封终于“烟消云散”
承办法官在作出立即停止产生油烟项目的禁令后,第一时间组织环境执法部门和小区业主代表赴现场执行,向餐厅负责人及员工告知了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和法律后果,最后查封了产生油烟的厨房设备。
执行过程中,环资庭法官也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和居民代表做好后续的跟踪监督,通过执法联动和群众参与,确保令行禁止。当天,环资法庭还以行政非诉强制执行的方式,关停了大厦内另一家湘菜餐饮企业的油烟设备,从源头上根治涉案小区的油烟污染问题。
龙岗法院环境资源法庭庭长施东辉表示,该案所涉大厦存在严重的油烟顽疾,在深圳并非个例,这里既有建筑物本身存在缺陷以及物业管理混乱等原因,也有商事登记和环评审批前后不同步的因素。环境资源法庭已向生态环境部门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将执法过程中查明的、不适合开设油烟异味较大餐厅的建筑物列明清单,供市场监管部门在类似餐饮企业商事登记时给予预防性提示,避免后续环境执法导致投资损失。通过推动环境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有序衔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为保护深圳的蓝天白云,贡献更多司法智慧。
采写|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张建国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期以来,居民区内的餐饮店带来的油烟、噪音扰民问题犹如牛皮癣,难以根除,给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污染带了负面影响。为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餐饮油烟专项执法行动工作。同时建立长效的餐饮企业精细化监督管理模式与监管体系,实行福田区重点区域餐饮企业场所“红绿分区”分类清单。从2022年以来,累计梳理并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送分区名录5批次近700个小区。
发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首张环境保护禁止令
1997年建成的商住综合楼福田区景苑大厦,一二层商业楼层内开设多家餐馆,三层以上共有380多户居民。大厦设计之初未配专用烟道,故餐馆均私设管道排烟。其中小辣椒公司为油烟味最重的湘菜馆,并向小区公共区域直接排放。
经过多次协调并依法责令小辣椒公司限期整改,该公司以企业系合法经营以及油烟达标等为由持续排放拒不改正。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其处以10万元罚款,并责令关闭。小辣椒公司不服前述处罚决定,向龙岗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在诉讼过程中持续违法。为了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市生态环境局向龙岗区人民法院申请了环境保护禁止令,请求裁定原告立即停止经营产生油烟的餐饮项目。龙岗区人民法院依法向小辣椒公司发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首张环境保护禁止令,并最终判决要求小辣椒公司关闭餐饮项目。
福田推出餐饮场所“红绿分区”
此次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活力持续向好。但因取消餐饮项目选址环评前置审核,部分餐饮企业选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禁止性规定导致油烟扰民问题多发频发;如责令停业,则会陷入“商事登记便利—油烟扰民频发—行政处罚关闭—企业损失惨重—营商环境受损”的恶性循环和多难境地。
为建立长效的餐饮企业精细化监督管理模式与监管体系,福田管理局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弃的餐饮服务项目,对福田区重点区域内是否可开办餐饮企业进行“红绿分区”。同时建立福田区重点区域餐饮企业场所“红绿分区”分类清单,将福田区重点区域餐饮企业场所“红区”清单提交至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审核确认后移交深圳市市场监督局。
从2022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首先在福田区开展了分区名录试点工作。累计梳理并向市市场监管局推送了分区名录5批次近700个小区。截至2023年9月28日,对福田区重点区域内是否可开办餐饮企业进行“红绿分区”,汇总成“红绿分区”分类清单。累计完成3809家,共派出7618人次。其中“红区”清单3809家,“绿区”清单1216家。并及时对福田区重点区域内“红绿分区”清单内已开设餐饮企业开展巡查工作,督促店家定期做好油烟净化器配套设备清洗维护工作及油烟检测报告,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据悉,实行重点区域餐饮企业可开办场所“红绿分区”这一举措,规范了福田区重点区域餐饮企业的选址、设立及后续的餐饮监管工作,从污染源头抓起,破解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有效降低群众信访投诉量,全面提升辖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