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我国已经多次出台文件,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各环节的粮食损失浪费,如今节约粮食也已成为全民共识。北青-北京头条记者10月15日了解到,海底捞门店半份菜点单率超70%,个别门店则达到90%;截至2021年9月底,央厨直配项目已覆盖80余家门店;库房视化管理已打造20余家样板门店,在减少门店食材浪费、提升库房周转效率等方式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更好生产”和“更好环境”是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考验,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安全。目前,我国已经公布食品安全标准1366项,涉及到2万多项指标,形成了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我们在内部实行供应商准入制度,通过准入供应商的资质证件审核、现场审核、风险评估、到货检测化验、风险抽检验证等环节评估,建立物料从开发到终端上市的食品安全全链条闭环管控。”海底捞质量安全经理白露露表示。海底捞门店菜品已实现供应链统一全程冷链配送,并推出了净菜和央厨直配项目,去掉中间门店加工环节。截至2020年9月底,海底捞央厨直配项目已覆盖80余家门店。同时,央厨直配项目还实现了与云平台的对接,实时进行分析,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在门店端,我们通过推广库房可视化管理,设立和培训食品规划收纳师,提升门店粮食仓储的安全性,同时改善粮食周转效率、避免积压带来的过期浪费问题。”据白露露介绍,仅仅是在9月份,就已有近20家门店实现库房可视化改造验收,首批10名食品规划收纳师已完成培训认证,第二批13名食品规划收纳师正在培训认证中。
在消费环节,国家大力提倡“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减少粮食浪费的有效举措。“我们一直都有半份菜,也会主动向顾客推荐,目前大多数餐厅半份菜的点餐率均超过70%,也有些门店半份菜的点单率达90%。半份菜既让顾客吃的更丰富,也有效避免了菜品的浪费。”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今年,乡村振兴成为我国今年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海底捞等连锁餐企的农产采购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以海底捞为例,今年上半年,仅瓜果蔬肉类采购总额便超28亿元,覆盖新疆、贵州、云南等29个省市。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功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我们通过物资、原材料采购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帮助做大做强地区特色产业,以帮助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共同富裕,更好地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海底捞公共事务部部长杨西贝表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海底捞带头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系列活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三周年,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海底捞等餐饮企业纷纷响应,带头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系列活动。
海底捞在点单方式和菜品设计上进行创新,推广半份菜点单,目前半份菜点单率超 70%,有些门店甚至达 90%。
海底捞调整牛肉粒供应方式,进行自助小料台创新改革,丰富菜品数量、增加类别,倡导按需拿取。
海底捞通过库房可视化管理和小包装开货专项改善工作,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减少过期变质风险。
海底捞自研数字化订货预测模型,精准把控日常开货及仓储,避免过多开货带来的浪费问题,还推出限时优惠举措,加快部分产品库存消耗进度。
海底捞在倡导文明餐饮、减少浪费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在点单方式、菜品设计、库房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推广节约粮食理念。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十一”长假,你和家人是喜欢去外面吃饭,还是在家自己做?
假期里,小时新闻记者去了杭州农副物流中心。这里的小伙伴说,这些天餐饮店的半成品菜都在疯狂补货。
有的店铺,“十一”长假一天就能卖出1000多箱半成品菜,什么法式鹅肝、中式佛跳墙、黑椒牛仔骨、蒜香仔排……应有尽有。
这样的半成品都是调好味的,化冻以后直接热一热就可以上桌。
这些半成品菜肴的批发商基本都在肉类市场和水产市场里。
至于菜品的价位,一般餐馆里卖70到80元一份的硬菜,这里的批发价也就15-25元一份。
不少饭店餐馆里的菜肴,除了新鲜蔬菜,就从这里来。
这,是不是有点出乎你的意料?
走进一家卖半成品菜的店铺,在美女老板娘的导购下,小时新闻记者先后看了普通中餐馆、火锅店、日本料理、西餐厅的各种食材。
只能说,和饭店里的成品菜价格比起来,农批市场的半成品价格低得惊人。
“这一系列就是酒店里最常规的菜。”
“蒜香排骨、黑椒牛仔骨、清水牛腱是25元一包,蚝油牛肉、黑椒牛肉粒、蒜香脆排是15元一包。”
“拿回去你可以热一热,也可以加蔬菜炒,像这些菜,饭店里至少卖七八十吧。”
这价格,让小时新闻记者很诧异,好奇地问:“饭店里现在都是用这些半成品菜?”
“我只能说,很多饭店用的都是这些菜。”
“像我们80%的客户都是餐饮店家,这些常规款,他们一个单品一次拿货都十来箱的,这两天节假日是拿货高峰。”
既然饭店里的菜,自己店里都有卖,那老板娘还会去下馆子吗?
“去饭店吃饭,我还是会去的,就是吃个环境呗,反正菜就是我们这些,但和我们这价格一比较,确实感觉不划算。”老板娘说。
看完常规款,我们再来光顾一下西餐、日料区。
这几天店里的法式鹅肝,红酒、清酒鹅肝已经卖脱销了,只剩下整只的生鹅肝。
这两年比较网红的樱桃冰淇淋鹅肝,餐厅里论颗卖的冰淇淋鹅肝,这里一包15个只要40块。
日料店必点款天妇罗炸虾,一盘四五根虾,要卖好几十块,市场里一包10根虾只要20块,平均算下来才2块钱一根。
还有大包蟹柳,解冻即食只要20元一包;芥末海螺、芥末章鱼一盒可以分四份卖,卖40元一盒。
火锅店食材,小时新闻记者都挑了比较好的品牌,让老板娘报个价。
免浆黑鱼片一盒8.5元;潮汕牛肉丸22元,火锅店一包还要分两三盘上桌;虾滑、墨鱼滑都是40元一份,火锅店一样要切分后上桌。
火锅店点单率很高的小酥肉,一份要好几十块,市场里半成品小酥肉1公斤装一大包只卖40块。
在一些中高档餐厅可以点到的佛跳墙,其实很多也是市场里拿货的,这个菜有大盅和小盅两种规格,一人份小盅的也只要15元。
虽然卖半成品菜是薄利多销,只有几个点的微利,但市场小伙伴告诉小时新闻记者:“这两年,半成品菜的市场算是异军突起,像老板娘这家才开了1年多,日常每天的营业额都好几万,遇上十一这样的节假日,营业额基本天天十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