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火锅是冬天的标配,烧烤才是夏天的主角。可身为一名吃货,吃东西还要被外在因素左右,不能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显然这不是我们该有的作风。于是乎,心血来潮打开手机,搜索郑州的热门火锅店,没想到还真被我们找到了稀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商城东路和英协路交叉口的附近,开着一家川派火锅店。尽管在咱这儿的名气不算特别大,但在各大火锅排行榜上,这家店还是很活跃的。出于好奇,我们决定前去会会它。
| 菜品特色&价位 |
6.8分
这家店其实是成都的一个连锁品牌,前些年比较火,但这几年风头有点被“钢管厂”、“谭鸭血”这些新晋的火锅品牌压下去了一些。不过在老成都的心里,口碑还是有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再来说说价位,主打的川西老炮全锅,单单锅底就要78元,这在郑州的火锅店里算是贵的了。小编说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我们随机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最近爆红的有料锅底也才78元,而其他那些大一点的连锁品牌,价位多在58-68元之间,对比之下很容易就能发现差别。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相比之下,店里的涮菜就要便宜一些。就拿剔骨鱼片来说,用的是三斤左右的草鱼,28元一份,一份差不多是半条鱼。如果味道还不错,那总体的性价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 class="pgc-img">>| 餐厅人气 |
7分
别看这家店在成都当地很有名,甚至一座难求,但在咱们这儿却略显低调。在商城东路上默默地开了四五年,名气完全比不上那些大牌连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我们在工作日的饭点儿前去打探,店里的上座率基本上能达到五六成。但对于咱吃货来说,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起码省了排队的时间呀。
< class="pgc-img">>| 环境&服务&卫生 |
6.5分
店里的装修风格很有川渝地区的特色,青砖绿瓦,古色古香。墙上大批以熊猫为主题的装饰画,似乎也在暗示着这里的口味归属。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座位的设计比较宽敞,还有几个单独的包间,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对环境的要求。另外,空调的凉爽程度也很给力,大夏天吃火锅完全不会觉得难受,整体的环境和卫生没得说。但谈到服务,那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 class="pgc-img">>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不少食客都在吐槽这里的服务跟不上。倒不是态度的问题,可能是疫情之后,店里的服务员有所缩减,往往招呼了好几遍,才能有人来解决。这一点的确有待加强。
< class="pgc-img">>| 菜品口味 |
7.5分
我们在打探的当天,偶遇了一位来自成都的吃货,按她的话说,锅底的口味对比四川,麻味欠了一些,但整体的还原度还是比较接近的。我们也根据店员的推荐,点了几道店里的招牌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现炸酥肉,口感和味道有些惊喜。五香的味道很柔和,外层的酥糊挂得也比较薄。关键是肉,选肉偏瘦但炸得很嫩,嚼上去外焦里嫩很有口感。个人感觉,蘸上料粉直接吃就很好吃,值得推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剔骨鱼片,造型很吸睛。草鱼去骨后切花刀,直接吊在架子上。本以为吃法上会很特别,但实际上只是为了美观。吃之前需要招呼服务员,让他们帮忙剪成鱼段,再在锅里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鱼肉建议不要涮太长时间,因为片得比较薄,涮的过程中很容易散掉。肉的口感偏粉,少了一些筋道的感觉。但考虑到去了鱼骨,所以在这儿吃鱼,很难得可以体会到大口吃肉的自在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至于毛肚、牛肉等其它菜品,品质还是比较新鲜的,可以给予一些肯定。如果能把服务再抓一抓,这家火锅是个可以尝鲜的选择。(仅限当天出品质量,测评标准满分10分)
< class="pgc-img">>- 四川火锅的二三事 -
< class="pgc-img">>店名:川西坝子
地址:郑州市商城东路与英协路交叉口西北角
消费:人均60-80元
营业时间:10:00-24:00
文节选自《2020中国川渝火锅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报告全文共57页,主要采用大数据监测、桌面研究以及用户访谈等方法,结合NCBD自有的餐饮数据监测系统而成。
本报告涉及的品牌有:海底捞、小龙坎、蜀大侠、大龙燚、德庄。
1 川渝火锅行业概况
川渝火锅的起源,学界现有三种说法:一为重庆江北说,二为泸州小米滩说,三为自贡盐场说。经过岁月的变迁,如今重庆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火锅之都”,2019年全市火锅门店数量超过26000家。当地人对火锅的喜爱深入骨髓,今年2月,在绝大多数人因为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重庆人3天点了1万单火锅外卖。
紧邻的四川也不遑多让,涌现出了众多全国知名的火锅品牌,如本报告的研究对象小龙坎、大龙燚、蜀大侠等。
从数据上看,NCBD(餐宝典)发布的《2019—2020中国火锅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川渝火锅的市场规模占整个火锅市场的66.4%;这一年,火锅在整个4.27万亿餐饮市场中的占比达20.5%,市场规模8757亿元,消费人数达8.51亿。
< class="pgc-img">>火锅也是全国范围内率先从此次疫情中恢复的餐饮业态之一。以四川为例,四川省火锅协会常务副会长严龙表示,全省火锅餐饮店关停了近2个月后,从3月8日开始陆续复工,截至3月23日恢复比例为90%左右。
川渝火锅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遍布全国乃至走出国门,但不同品牌之间同质化比较严重。
2 典型川渝火锅品牌
< class="pgc-img">>海底捞:1994年在四川简阳成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海内外共有768家门店,拥有超过5473万会员和10万员工。
2020年4月,海底捞在疫情复工后陷入“涨价风波”,随后迅速道歉,表示价格将会恢复到停业前标准。疫情期间,海底捞停业2周的亏损就达11亿元,实际上其完全停业20天,堂食则在停业46天后才陆续恢复。(延伸阅读:海底捞,你道什么歉啊?)
< class="pgc-img">>小龙坎:2014年在成都成立,2019年门店数量超过800家。今年疫情发生后,从1月26日到2月10日,小龙坎全国门店暂停营业788家,正常营业仅57家;外卖正常营业103家,其中79家仅线上销售。环比营业额下降94%,集团亏损在4亿元左右。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披露,泸县云锦镇渝味小火锅回收油案件,涉及小龙坎等餐饮品牌。2018年5月28日,小龙坎也曾被曝出“口水油”事件,其食安问题引发热议。
< class="pgc-img">>大龙燚:2013年诞生于成都,长于品牌营销,目前在全球各地拥有门店300多家。由于国内外诸多各界明星到成都都会来大龙燚火锅一探究竟,大龙燚火锅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成都餐饮明星店”,到店明星包括权志龙、吴镇宇、黄晓明、邓超、钟丽缇、谭维维、孙继海等。
< class="pgc-img">>蜀大侠:2015年在成都成立,目前在海内外开出门店400多家。2020年2月,为了尽快从疫情中恢复,蜀大侠开始发力线上直播和社群运营,创始人江侠表示蜀大侠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直播平台。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披露,泸县云锦镇渝味小火锅回收油案件,涉及蜀大侠等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德庄:德庄火锅隶属于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在重庆成立,现有自营店、控股店、特许加盟店900余家。
2000年,德庄研发出生物酶嫩化技术,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德庄用时7年研发出的具有多项专利技术的“李氏辣度”,统一辣度量化标准,并于2018年成为了重庆市地方标准。
3 典型川渝火锅品牌差评大数据对比分析
1、满意度
海底捞遥遥领先,得分9.79;其次是蜀大侠(9.13)、大龙燚(8.80);最后是小龙坎(8.67)、德庄(8.44)。
< class="pgc-img">>2、客单价
海底捞最高,为130.5元;小龙坎次之,119.9元;德庄最低,99.8元。
< class="pgc-img">>3、店均差评数
小龙坎最多,达102.6条;蜀大侠第二,82.6条;海底捞(72.4条)与大龙燚相当(71.6条);德庄第五,64.5条。
< class="pgc-img">>4、平均差评率
德庄(9.11%)、小龙坎(8.35%)大幅领先;大龙燚(6.57%)、蜀大侠(5.39%)分列三四位;海底捞最低,2.48%。
< class="pgc-img">>5、差评分布大致特征
对服务的吐槽最多,其次是产品/口味,第三则是性价比,随后依次是食材、环境、上菜速度。
< class="pgc-img">>6、各品牌的突出槽点
海底捞的服务差评最多;大龙燚的产品/口味不行、食材不新鲜、闹肚子比较突出;德庄性价比不高、环境不行、吃出异物的差评占比最高;小龙坎上菜太慢/等太久、欺骗消费者、不开发票的差评占比最高;蜀大侠的餐具不卫生/残缺情况比较突出。
< class="pgc-img">>4 各大品牌的典型差评
1、海底捞
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在服务方面的差评比例,竟高达63.7%;第二大槽点则是产品/口味不行,占比19.0%;其余方面的差评占比均低于12%。
< class="pgc-img">>典型差评:
(1)以服务著称,服务反倒成了最大的靶子
(2)疫情期间涨价,引发舆论批评
(3)19.0%的差评给了产品/口味
(4)排队乱象引发的差评多
2、小龙坎
不开发票的差评占比,在5个品牌中最高;16.7%的差评认为食材不新鲜;8.6%的差评给了闹肚子;吃出异物的差评占3.6%。
< class="pgc-img">>典型差评:
(1)2.6%的差评给了“不开发票”
(2)“回收油”引发差评
(3)外卖“贡献”差评
(4)“刷好评”引发差评
3、大龙燚
在5个品牌中,大龙燚有3项差评的占比最高,分别是产品/口味不行( 54.9% )、食材不新鲜(18.8%)、闹肚子(12.8%)。
< class="pgc-img">>典型差评:
(1)12.8%的差评是“闹肚子”
(2)18.5%的差评认为性价比不高
(3)18.8%的差评与食材有关
(4)11.4%的差评认为上菜慢/等太久
4、蜀大侠
餐具不卫生或残缺占比3.1%,在5个品牌中最高;60.0%的差评认为服务不行;7.1%的差评表示欺骗消费者;另外,在不开发票、锅底回收、索要好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差评。
< class="pgc-img">>典型差评:
(1)餐具不卫生或残缺的差评占3.1%
(2)60.0%的差评认为服务不行
(3)不开发票的差评占2.2%
(4)与食材、锅底相关的差评占10.3%
5、德庄
在5个品牌中,德庄有3方面的差评占比最高,分别是性价比低(21.4%)、环境差(13.3%)、吃出异物(4.0%);另外,食材差评占17.4%,“欺骗消费者”占8.1%。
< class="pgc-img">>典型差评:
(1)21.4%的差评认为性价比低
(2)13.3%的差评认为环境差
(3)8.1%的差评认为欺骗消费者
(4)5.7%的差评认为名不副实
5 川渝火锅差评总结
1、川渝火锅在中国的火锅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整个中国餐饮业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川渝火锅品牌在运营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不光是作为相关企业改善、提升的工具,而且也该是火锅行业乃至整个餐饮行业改善、提升的工具。
2、随着上网技术的发展和上网手段的丰富,线上评价已经覆盖了越来越多的生活服务提供商,包括餐饮企业。线上评价,尤其是差评,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对于企业来说,差评研究,则能更精准地发现其运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在5大典型川渝火锅品牌的差评中,既存在人人皆有的“共性”,也存在某个品牌尤为突出的“个性”。在共性方面,服务不行、产品/口味不行,在每个品牌中都牢牢占据着差评的前两位,而且前者都是No.1。这一情况与酸菜鱼、牛蛙等品类相同。对于餐饮这样的服务行业,服务显然是最明显的吐槽点。
4、服务成为最大的槽点,在海底捞的差评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餐饮这样的服务业,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其与服务相关的差评占比高达63.7%。
5、除服务之外,产品、食材、排队、环境、性价比等方面的差评,也在各个品牌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大龙燚的产品/口味不行、食材不新鲜、闹肚子比较突出;德庄性价比不高、环境不行、吃出异物的差评占比最高;小龙坎上菜太慢/等太久、欺骗消费者、不开发票的差评占比最高;蜀大侠的餐具不卫生/残缺情况比较突出。
6、在5大品牌中,海底捞虽然服务方面的差评占比最高,但它其他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尤其是在规范经营和食品安全卫生方面。海底捞的平均差评率(2.48%)也是5个品牌中最低的。与其他品牌相比,海底捞的确显得一枝独秀。
7、反观其他几个品牌,尽管都是全国知名连锁品牌,但依然不乏偷奸耍滑、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行径,实在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知名品牌所为。更何况它们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小龙坎、蜀大侠的回收油。整体来看,除了海底捞之外,其余几个品牌还处在一种低维度的发展阶段,虽然各自都热热闹闹地开了不少门店,但也不过是“庸众的狂欢”。
8、这几大品牌的差评都反映了一点:忙于跑马圈地,而忽视了打基础、练内功。抛开赚快钱、割韭菜的情况,也许有的品牌选择的策略就是“以赛代练”“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但如果关乎消费体验的种种问题长期而广泛地存在,那只能说明企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
9、作为行业头部品牌,表现也都不过如此,整个餐饮行业处于一种什么水平,可见一斑。
10、差评无疑是刺眼的,于是小龙坎、蜀大侠、德庄等品牌的一些门店会主动向消费者索要好评。这显然是点评机制的一种异化,也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开始质疑点评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于商家而言,真好假好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有这点精力,还不如去好好练内功。否则,既会显得自己格局小、不自信,也会矮化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11、每个知名品牌,其实都有不少对它们有感情的消费者,也有不少对它们越来越失望而最终离开的消费者。怎样能够不辜负消费者的期望,值得每一个餐饮企业研究。
<>汤涮增长迅速,串串香成火锅第一细分品类,粤系火锅高端市场占比最高,火锅淡旺季差距逐渐缩小……
近日,美团点评发布《2018中国火锅品类专题报告》,为我们揭示了火锅的最新趋势。
◎ 餐饮老板内参 仇新瑜
看一个品类的赛道宽不宽,品牌密集度和影响力是重要的风向标。
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中国火锅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火锅数量稳定维持在30万左右,2018年前二季度全国火锅店数量持续增长到近40万。
火锅因为具备受众广、利润高、门槛低、易于标准化等综合优点,成为餐饮创业首选品类。
看起来一路高歌猛进的火锅市场,真的能轻松入局吗?未来的火锅市场究竟会是什么样的走向?
01
健康饮食成趋势
清汤涮增长迅速
先来看一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组成表,数据清晰显示,国民消费在食品一项的支出逐渐减少,在医疗保健一项上的支出逐年递增。
被熬夜、脱发、猝死恐惧包裹着的现代人,在啤酒里加枸杞,可乐里加党参,吃麻辣火锅要喝水稀释,威士忌里加人参。
朋克养生大法听起来荒诞,但是从这种“作死不忘养生,又丧又嗨”的生活方式中,也能大致窥探到国民健康生活意识的增强。
在2017—2018年间,以海鲜火锅、潮汕牛肉火锅、粥底火锅等为代表,口味清淡为主的粤系火锅增长率高达67.4%。
02
串串香成细分第一大品类
台式火锅得一人食顾客喜爱
火锅粗略可以分为六大派系,巨大的市场池让火锅品类具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风水轮流转,今年又有哪些细分的火锅品类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呢?
在川渝火锅分类下,细分的主要品类有串串香、鱼火锅、重庆火锅和四川火锅,其中串串香火锅一直在快速增长,门店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细分品类。
串串香是“实惠版”的火锅,食材变小,串在签上,比火锅便宜,还能吃到更多样的菜品,因此备受囊中羞涩年轻人的喜爱。
随着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串串香火锅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火锅一直以来以群食为主,普遍场景就是一群人围着热气腾腾的大锅吃得酣畅淋漓。台式火锅则以小火锅的形式切入,改变了火锅的群食属性,让一个人也可以享受火锅的美味。
一人食需求一般伴随着低客单价。数据显示,台式火锅十分照顾“孤独人群”,30元以下的火锅占比近50%,远低于其他火锅细分品类。
随着现代人群“孤独症患者”比例的增加,台式小火锅市场将占据更多孤独吃货的心理高地。
03
中端仍是主流
粤系火锅高端占比最高
从全国火锅价格分布数据可以看出,价格区间在30至80元的中端火锅仍是市场主流。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30元以下的火锅店正在逐渐减少,80元以上的火锅店占比数量提升了1.7%。
其中80元以上的高端火锅,粤系火锅占比为所有火锅品类中最高,达到了18.3%。原因在于粤系火锅口味清淡,汤底选用简单的牛骨熬制,对涮菜食材品质的要求很高。
广东人吃海鲜火锅又格外讲究,普遍选择牛肉、海鲜等价格更高的食材,因此精致的粤系火锅具有先天的高价基因。
04
火锅品类细分
淡旺季差别缩小
< class="pgc-img">>在传统认知里,火锅有一定的淡旺季,夏季淡季,秋冬旺季,但数据显示,8月出现了吃火锅的小高峰。
秋冬火锅旺季,是因为火锅热气腾腾,吃起来暖和。夏季吃火锅,则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火锅店都配有空调,在凉爽的空调房里,吃着火热的火锅,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快感。
火锅品类细分后,可以明显看到川渝火锅、北派火锅、粤系火锅都存在与火锅整体相似的季节性特征,但台式火锅和云贵火锅的季节性影响并不大。
云贵火锅甚至在夏季的时候出现了订单量全年最高的现象,原因在于云贵火锅口味以酸辣为主,最适合夏季食用。
05
口味好是加分项
服务差降低好感度
从2017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大众点评上的点评数增加了24.3%,越来越多的吃货愿意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就餐体验。
而对于火锅商家而言,点评数增加有利也有弊,扩大知名度的同时,差评率也增长了1%。
哪些方面是吃货们到店就餐时最关注的呢?
数据显示,一家火锅店想要得到总体五星好评,必须得有“三好”,口味好、环境好、服务好,而口味的排名则略高于环境和服务。
而导致差评的最大原因是服务,口味和环境排在其后。
通过《2018中国火锅品类专题报告》,内参君注意到,火锅近九成的消费用户年龄在20-40岁,是年轻人钟爱的社交方式和美食方式。
而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对于餐厅各项标准的要求更高,且忠实度更低。火锅商家想要俘获年轻人的心,必须更懂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