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莹颖没有遇到任泉之前,她还在为自己老公邹市明的未来担忧,
但是在遇到任泉之后,她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2017年,拳王邹市明在一场比赛中失利落败,
在这场比赛中邹市明不仅被打的鼻青脸肿,事业也是遭到了打击。
为了丈夫退役以后的发展,冉莹颖找到了任泉,
而任泉也是告诉冉莹颖可以和他的朋友们聊一下
任泉口中的“朋友们”是谁,我们不曾得知。
但是在两个小时后,冉莹颖出门后微醺的状态和轻松的语气。都在透露着这场酒局的成功,
在这个画面中,冉莹颖为自己丈夫谋生存的举动让很多人都明白冉莹颖不是一个花瓶。
但是让人更为疑惑的是任泉的实力。
一场不到两个小时的酒局就可以决定拳王的发展。
那么任泉又有什么资本呢?
一
1973年,黑龙江的一户普通人家迎来了一个新 生命。
家人为其取名为任振泉,也就是任泉。
作为家中的小儿子,任泉从小就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也是因为家中的宠爱,让任泉变得十分调皮,
任泉不爱学习,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调皮捣蛋上面,
中学毕业后,任泉就被部队选拔走,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在部队的日子枯燥又乏味,每天除了排练就是排练。
直到1993年,上海戏剧学院来到任泉所在的部队进行招生。
当时的任泉陪着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考试,但是阴差阳错的自己却被选上了。
就这样,抱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任泉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作为班中年纪最大的学生,在93届表演班中,
任泉结识到了很多新的朋友,其中就包括李冰冰,
李冰冰也是东北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任泉对于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老乡也是体贴入微。
在大学期间,两人时常一起出去试戏,
在入学的第二年,任泉就接到了一部戏,《一路等候》。
凭借这部剧任泉成功的打开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自己在成功的前夕,任泉也没有忘记李冰冰
李冰冰在大学接到的第一个广告就有任泉的功劳。
因为李冰冰脸皮薄,在拍广告谈合作的时候一直不敢张嘴。
但是任泉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商业头脑了。
从刚开始的800块,到1000元,再到5000元。
任泉和李冰冰的身价一直在上涨。
在帮助李冰冰的同时,任泉也开始为自己的以后做着打算。
因为在拍戏的时候任泉清楚的知道有戏拍叫做演员,
但是在无戏可拍的时候,自己就像一个无业游民。
这样的状态让任泉很没有安全感,他觉得自己太被动了。
任泉宁愿找一个一个月固定3000元工资的工作。
也不愿意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所以,就在其他学生为了一场戏跑断腿的时候,
任泉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要开一个饭店,但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
哪里有钱去开饭店呢?
这时候,李冰冰找到了任泉,她拿出了3万块钱,
并且直接大手一挥告诉任泉:“这钱不用你还了,”
看到李冰冰对自己这么支持,任泉又咬紧牙关凑了6万块钱。
拿着沉甸甸的9万块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为了将自己的第一份事业做好,任泉开始跑市场,观察店面的选址,蔬菜的价格。
在经过一点一点的摸索后,餐厅终于开张了。
因为紧邻大学,价格也亲民,在几个月后任泉的饭店就已经开始回本挣钱了。
在任泉忙于饭店的同时,他的演艺事业也迎来了巅峰。
2000年,任泉出演了《少年包青天》中的“公孙策”。
这部剧不仅让主角周杰事业爆火,更是让任泉在演艺圈闯出了一片天。
剧中“公孙策”温润如玉,白衣翩翩的样子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而任泉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先后又出演了《都是天使惹的祸》《一脚定江山》等热播剧。
虽然演戏给了任泉很大的收入,但是任泉却并不想依靠演戏。
在任泉爆火的时期,好友李冰冰签约到了华谊,
而李冰冰也有意拉任泉一把,
2006年,华谊还没有上市,任泉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买了华谊200万的原始股。
3年后,华谊上市,任泉也一跃成为最成功的的资本家。
以200万赚取3000万,任泉无疑的最大的赢家。
二
这笔投资,让任泉认识到了资本的厉害。
他开始将重心放到投资上面。
到了2011年,任泉的投资已经涉及到了餐饮,影视,美容院等众多行业。
同年,任泉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在社交平台公布了这个喜讯。
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号称娱乐圈“纪检委”的王思聪也转发了这条动态,
并且称呼任泉为“泉哥”,
能让“太子爷”称哥的人物少之又少。
但是任泉做到了。
也是在这一年,任泉为了丰富自己,选择去长江商学院EMBA,学习商业技巧和拓展人脉。
要知道这家商学院里面全部是商界的业务大佬。
可见,任泉为了成为一个商人下了多大的决心。
因为任泉的独特投资眼光,致使一众好友都纷纷投靠任泉。
2013年,任泉看中了火锅在市场上的需求,于是与李冰冰,黄晓明合伙成立了热辣集团。
这个连锁性的餐厅才从上海开到了北京,合肥等众多一线城市。
在这个节骨眼上,任泉三人又打铁趁热的创立了风投公司star VC,
任泉担任CEO,
因为市场的丰厚回报,第二年就吸引了黄渤和章子怡的加入。
而任泉也成为了“演员里面最会投资的人”。
2015年,任泉以star VC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
并且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
而当时的star VC已经投资超过了几十家公司,
其中就包括秒拍,韩都衣舍,融360等多家公司。
在融360纽约上市时,任泉以股东的身份敲钟。
在任泉作为商人的这些年,他也没有放弃演艺,虽然只是一些小人物,但是任泉依旧活跃在荧幕前。
就在大众认为任泉还是影视商界双发展的时候。
任泉却宣布息影了,
这一条文章也正式让任泉从一名演员变成了企业家。
自此,娱乐圈少了演员任泉,投资圈多了商人任泉。
2017年,《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上任泉的名字出现在了第35名上面。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王思聪都要在任泉的后面。
这也让大众知道了为什么王思聪会叫任泉为“泉哥”了。
任泉在商界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感情生活却一直是一个谜,
因为与李冰冰的关系密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流传着两个人的绯闻。
但是任泉却也直言“两个人太熟了,已经没有那种神秘感了”
而李冰冰也在2017年大方晒出自己与男朋友的合影。
随后任泉也爆料这段姻缘还是自己的促成。
但是不可否认,李冰冰在圈中如今的地位,有一半的功劳都要属于任泉。
2018年微博之夜上,彭于晏与张艺谋,姜文等知名导演出现在了同一排座位上。
众所周知,这种场合对于明星的咖位或者座位的排列都是有着大的讲究。
就在众人都在想,是彭于晏的咖位上升了吗?
但是很快就有一位博主发文,称一名台湾艺人团队偷偷将座位从第二排换到了第一排,
这位博主的信息也很快被眼尖的网友发现,就是李冰冰团队的工作人员。
这出闹剧一出,彭于晏的官方人员迅速做出了澄清,表示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并且说道彭于晏已经多次致歉李冰冰,
而李冰冰也在不久后关注了彭于晏,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件事成为过去式的时候,彭于晏的演戏生涯遭到了重创,
在2019年之后,彭于晏的通告或者剧本都停歇了。
除了在《深夜学堂》中短暂的几个片段以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作品。
之后的彭于晏更是像人间蒸发一样。
毕竟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彭于晏每年都会有2到3部的作品,
且都是与大咖们的合作,突然的资源下降难免让人疑惑。
而彭于晏在采访中被问到没戏拍的原因时,也只是满脸无奈的回答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
那这个不可抗力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很快,矛头就指向了李冰冰和李冰冰背后的大佬。
而这位大佬网上也多次传言就是任泉。
毕竟作为当时的华谊一姐和华谊的股东,
他们的势力足以让彭于晏无路可走。
后期更是传言,彭于晏之所以能再次拍戏,完全是洪金宝从中搭桥牵线。
毕竟彭于晏是洪金宝当众收下的徒弟,
而洪金宝在圈中的人脉也是只多不少。
事情的真假外人不得而知,但是任泉和李冰冰的友情却是货真价实。
李冰冰在电影《平凡英雄》发布会的现场,任泉更是亲自到场加油。
两人每年的生日祝福也是如约而至。
难怪李冰冰会在节目中跟任泉说:“我跟定你了”。
在娱乐圈中,转型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像任泉这种转型从商还有如此大成就的人就少了。
<>、任泉,热辣壹号麻辣火锅:
明星开餐厅已经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了,其中,任泉的热辣壹号麻辣火锅,应该是生意最好的明星餐厅之一。这家火锅店,从一开始的三位明星股东——任泉、李冰冰、黄晓明,到后来又加盟了何炅、黄渤、井柏然几个明星大腕,光是靠几个人的粉丝,人气就不会差!而且,这里面有几个明星还非常会做生意,火锅店开的十分红火。
二、薛之谦,上上谦串串香火锅: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我们的段子手,不对,是歌手薛之谦啦!很长一段时间,谦谦为了做音乐,做了很多“业余”的事情,做潮牌,开饭店,曾经唱情歌的人变成了一个段子手……因为这些,薛之谦第二次火起来之后,在音乐上也有了更大的进步。其实,薛之谦不仅音乐做得认真,火锅店也做得很棒,开店前亲自跟进菜品以及锅底等,很让人放心。
三、陈赫,贤合庄火锅:
说到陈赤赤的火锅店,很久之前知道小编所在的这个城市也有一家分店,关注了他们之后,还没有腾出时间去吃过,手机经常会收到有优惠活动的推送。有去过的朋友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一下经验。
四,邓家佳,Hi辣火锅:
在《爱情公寓》中,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就是小姨妈邓家佳了。只是邓家佳这样不急不慢的性子,让她在变化迅速的娱乐圈中,好像没有太红火的感觉。尤其是结婚之后,消息非常少了。不过,邓家佳的餐厅Hi辣火锅,却做得很红火。新鲜的食材,爽口的口感,最适合一群人聚会的时候来吃啦!
>/ Lexander
01
今年冬天格外地冷,疫情的反复对线下餐饮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比如我身边一个开火锅店的朋友,今年消瘦了不少。
“唉,今年生意不好,愁啊。”他说,“这应该算是我们家开火锅店以来最难的一年了。”
二十多年前,他们家原本从事烟草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烟草管制趋严,从事烟草生意的个体户们不得不另谋生路。
其中,有的转行去做了房地产,有的去做了外贸,而他们家决定开重庆火锅店。
“为什么选择做餐饮呢?”我问他。
“因为别的也不会啊,火锅的门槛比较低,而且火锅和烟草有一点很像,就是容易上瘾。”
这一点,我很赞同。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餐饮行业一直备受青睐。在餐饮行业中,火锅又是一条历史悠久且独特的赛道。
说起火锅的起源,《韩诗外传》曾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也就是众人围坐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也被看作是火锅的萌芽。
金元时期,火锅流传到了蒙古,相传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开创了铜锅涮羊肉。后来,火锅又流传到了广东,便有了“打边炉”这一新吃法。
到了明末清初的重庆,长江边的纤夫把牛内脏等下水和辣椒、花椒等煮在一起食用,便有了重庆毛肚火锅的雏形。
虽然火锅入不了中国八大菜系,但是火锅的生命力就像蒲公英一样,落地就能生根。
02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看看火锅在如今中国餐饮市场中的地位。
NCBD(餐宝典)发布的《2020—2021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1—11月,中国餐饮行业整体规模达到34578亿元。
其中,火锅市场总收入达到了8880亿元。也就是说,在整个餐饮行业中,火锅贡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收入。
为什么火锅行业能够从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呢?
我们可以从供需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供给端来看:火锅餐饮容易标准化、厨房占用面积小、对厨师配置要求低,更容易形成规模。
其次,从需求端来看:火锅菜色齐全,口味多元,即使是挑剔的食客,也比较容易满足。
而在众多火锅种类中,川式火锅最受欢迎。
国泰君安的报告《火锅行业产业链:投资好赛道,掘金万亿市场》显示,2018年底我国已经有接近40万家火锅店,其中川系火锅占了64%,北方火锅占了14%,粤式火锅占了12%。
正如我那位朋友所说,川系麻辣火锅之所以能成为火锅中的主流,一方面是因为麻辣口味有成瘾性和解压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云贵川等地的劳力输出,加速了国人对麻辣口味饮食习惯的培育。
此外,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明星,也把开火锅店作为了自己的副业。
比如最早有任泉、李冰冰等明星合伙开的热辣壹号,后来有薛之谦的上上谦、陈赫的贤合庄、郑恺的火凤祥等等。其中一些网红火锅店,甚至要排上四五个小时的队才能吃上。
03
这么多人扎堆开火锅店,网红火锅店还一座难求。难道开火锅店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剖析一下。
首先,是盈利能力。
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火锅行业平均毛利率为49.55%,净利润达到11.76%,位居所有餐饮种类第一。从这点来看,开火锅店至少是餐饮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
其次,是行业规模。
火锅行业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高度分散。
国泰君安的数据显示,2017年火锅行业的CR5只有5.5%,也就是行业头部5家企业的市占率只有5.5%。
当然,这是整个餐饮业的通病,火锅行业的连锁化做得甚至还是其中最好的。因为连锁店的利润,远没有单店来得高。
国泰君安的报告显示,相比于单店的盈利能力,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整体净利率接近腰斩。
所以对连锁餐饮来说,盈利能力的提升只能依靠规模扩张。这也是为什么头部火锅店需要不断开分店,来提高自己的营收水平。
第三,是发展潜力。
如今,火锅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几乎每年都会迎来一次洗牌。
就和北上广深的车站一样,每天都有人来,每天也都有人走。特别是疫情之下,想要留在火锅榜单上做一个钉子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有人给2020年的火锅行业来做一个排行榜,你觉得谁能上榜?
吴老师在2021年终秀上分享过这个答案。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川式火锅占据了大头,而且其中跑出了一匹黑马,叫作巴奴毛肚火锅。
04
火锅业内曾流传这么一句话,海底捞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但如果你在郑州、无锡这些城市,或许能看到一个怪象,那就是海底捞和巴奴挨着开。
那么,巴奴是谁?
作为一家川味火锅,巴奴发源自河南。在海底捞名噪一时的时候,巴奴和很多其他火锅店一样,曾经模仿过海底捞的服务主义。但在模仿过程中,巴奴反而从中发现了新的商业思路。
据巴奴的工作人员说,在每天收台时,都能整理出来一大堆茅台瓶子和红酒瓶子。再比如,巴奴在对客户调研时发现,顾客看重的是巴奴的毛肚和菌汤,不是服务。
从这些细节中,巴奴逐渐明白了客户想要什么,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定位,那就是做专注于产品主义的高端火锅店。
于是,巴奴提出了“服务不过度, 样样都讲究”的口号。
什么是服务?巴奴认为,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专业、舒服。
专业的服务,是指能够持续提供优质菜品,并让客户理解菜品的特色和故事,做“懂吃”的人。舒服的服务,其实就是留给客户更多的私人空间,不过度打扰,却能做到有求必应。
比如在门店设计上,巴奴融入了江枫渔火、桨声灯影、围炉夜话等文化元素,同时加大了包房的比重,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私密感的追求。
除了服务,产品主义是巴奴坚持的另一件事。
数据显示,巴奴的客单价平均达到160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1.9%的火锅店超过120元。
巴奴是如何做到对得起这个价位的呢?
为了保证菜的品质,巴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减法,精益求精——将菜品的SKU由100+砍至30左右,聚焦毛肚等相关菜品。
第二件事,就是从源头上保证菜品质量。
为了采到符合巴奴品质要求的羊肉,巴奴坚持19年深入内蒙大草原原始牧区亲自采购;为了能做到薯类鲜粉直接上桌,巴奴直接投资川粉厂家,和厂家一起研发了7个月。
别人用的是大棚菠菜,巴奴就定制冰天雪地里长出来的笨菠菜;别人用普通花椒,巴奴就去海拔2500多米的茂汶收鲜花椒等等。
最后,在上桌时,巴奴会给每一道菜品都加一个标签,详细地介绍菜品的产品特色、生长环境和出餐过程,让顾客明明白白地知道钱花在了哪里。
多年以来,巴奴一直都这样死磕产品,就是为了能够在火锅这个标准化的餐饮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化。
凭借服务+产品主义的战略,2019年,巴奴仅靠75家门店,就实现了年入15个亿。
05
《舌尖上的中国》中曾有这么一句台词,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一顿酣畅淋漓的火锅解决的远远不只是口腹之欲。当辛辣的火锅底料和舌尖产生碰撞的时候,那些来自工作和生活的烦恼,都能得到暂时的抵消。
所以说,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