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24小时里,3000名警察同时抓捕,一锅端了528人!
抓捕前的动员会上,专案组规定:开车逃跑的,不追;敲门不开的,不破拆……
当天全市民警除了值守岗位的,各县市的民警、辅警,政工、财务等各个部门,平时没上过案子的民警,几乎全都调动起来了。
一天一宿,3000人眼睛都没眨一下。
8月3日,河北衡水,组织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本地涉案人员只有17人,其余人员遍布全国7省市46个县。一个总指挥中心,三个分指挥中心,市公安局多名副局长分别坐镇。
“收兵!”
作战群里,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凤林,眼睛通红,翻了翻手腕上的表,发出指令。
接到指令的一线抓捕民警却急了,电话里语气迫切:“领导,我们这儿已经蹲了一天一宿了,再给几个小时行不行?”
列出570人的抓捕大名单
距离抓捕之夜已经过去两个月,何凤林依然很兴奋:“从警35年,这是我经手的单次抓获嫌疑人最多的案件。”
这也是河北公安史上,抓捕涉毒人员最多、动用警力最多的一起案件,而且没有一名嫌疑人和民警受伤。
何凤林解释,收兵的决定,是为了保护嫌疑人,也是保护民警。“你很难掌握嫌疑人是否刚吸过毒。大多数吸毒人员吸毒后精神亢奋,抓捕中很容易发生跳楼、自残、撞车等意外。”
在抓捕某县一名嫌疑人的过程中,民警刚进门,就看见嫌疑人跨到了窗外的空调外机上,一把将嫌疑人拽住后,民警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一处民宅的五楼。
这么多的嫌疑人,是如何涉及同一起案件的?
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杜小东介绍,这起案件始于2019年8月19日,衡水市公安局和武强县公安局联合侦办的一起涉毒案。
当地警方抓获了以刘某为首的一个零包贩卖吸贩毒团伙。
零包贩卖毒品的特点是,每次交易量都在1-2克之间,因为交易量小,易于隐蔽。对于很多零包贩卖的嫌疑人,警方只能处理当次的案件,对所涉及的毒品上下线很难扩展。
警方发现,刘某案的上线是一名叫赵某的嫌疑人,在调查赵某的过程中,又串并出另外两起涉毒案,上线也都指向了赵某。
赵某是谁?
警方跟踪调查发现,他在保定某县的一处门脸房多次零包贩卖,附近县市的吸毒人员多次来找其买毒,交易量巨大。
“抓赵某很简单,赵某的下线也很容易锁定,但我们更想知道,赵某的毒品是哪来的,也就是上线是谁。”杜小东说。
经过一个多月调查,警方发现,赵某定期给湖北人王某存2-3万元,而之后赵某的零包交易就会活跃起来。
警方推定,这些钱很可能是赵某给上线王某支付的定金。而更为蹊跷的是,王某多次从河北回湖北,却都没有直接回河北。
侦查员经多日工作发现,王某乘坐湖北到北京的大巴,中途被赵某雇佣的一辆出租车接走。王某每次在保定只待一天,却每次在保定存款8-10万元。这很可能是王某已经把毒品带到了保定,然后把毒资汇走。
顺着这条线,从赵某入手,上下线都开展工作,到2019年9月,专案组就摸排出100多名嫌疑人。到今年6月,警方梳理出来的涉案嫌疑人一度高达1000余人。
最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列出570人的抓捕大名单。
“整个案件就像一块布,我们得琢磨怎么把它裁开”
嫌疑人一多,麻烦也随之而来。每次警方开调度会,仅仅是念嫌疑人名单,就得持续好几分钟。
抓捕行动仅用了24个小时,但抓捕前的工作则准备了将近一年。
“我们为大名单上570名嫌疑人,每个人都提供了‘贴身服务’。”杜小东说。
这种贴身服务,在锁定嫌疑人前就开始了。案件办理过程中,继续扩展涉案嫌疑人;对已锁定的嫌疑人的联络人是否涉案、承担什么角色进行分析判断。
更麻烦的是,570人互有交集。主犯赵某和其他平行的团伙偶有串货,也是竞争关系;一名嫌疑人可能在两个团伙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多名嫌疑人从不同团伙上线手中购买过毒品。
杜小东打了个比方:“整个案件就像一块布,这块布太大了,我们得琢磨怎么把它裁开。”
这是一个错综联系的庞大网络案件,需要把不同的团伙切割开。警方不但要把这些人各自归属哪个团伙分出来,还要把每个嫌疑人在团伙中的角色标注出来。
为此警方还专门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上面交错的线密密麻麻,必须要用手指导引才能找出不同人名之间的关联。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这570名嫌疑人被精准分割成16个团伙,下发给衡水13个县市区的公安机关,而此时的工作,转变成要把切割后的“布”,重新“缝”起来。
深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张华,拿出几本厚厚的档案,上面写着不同嫌疑人的名字,翻开来,里面是每一名嫌疑人的多个落脚地、经常活动的区域、生活习惯等细致到令人咋舌的嫌疑人“画像”。
“我们管这叫一人一档。”张华咧嘴笑笑。
这是很多民警黑白颠倒,盯梢、走访、摸排调查的成果。长达一年,多达570名嫌疑人的前期调查,没有走漏一点风声。
吸贩毒人员,大多居无定所,和家人关系差,夜生活无序。嫌疑人到歌厅唱歌,民警在外面等着;嫌疑人到饭店吃饭,民警在外面等着;嫌疑人到棋牌室打牌,民警在外面等着……
8月2日,抓捕前的最后部署阶段,专案组人员焦虑地睡不着——动手早了,担心有的抓捕小组准备工作还没做扎实;动手晚了,担心有的嫌疑人跑到外地找不到人了,破坏了案件的证据链条;有的县市公安局一百多名民警要抽调五六十人去抓捕,当地的治安也不能撒把,警力不足怎么办?
“3000名警力上阵是一场大仗,每4-8名民警包干一名嫌疑人的抓捕,就为了保证一击必中。”何凤林说。
“控制住了毒品市场,就是控制住了毒品泛滥的根源”
在这起案件中,有个数据引人注目,那就是案件中缴获的毒品数量仅仅是900多克冰毒。
以往,一起涉毒案件受到关注,往往是单起案件中缴获的毒品数量,而这个数字又往往是以公斤计量。
其实,警方不是没有机会让这起案件中的涉毒量看起来更“漂亮”。
抓捕中,一名在某地歌厅工作的嫌疑人偷渡到缅甸贩运毒品,衡水派出的抓捕警力已经蹲守到位。根据警方前期的侦查,这名嫌疑人的带毒量很可能以公斤计,但8月2日收网这一天,这名嫌疑人恰好还没回来。
是等这名涉毒人员带毒回来,还是考虑大局及时收网?
最终,专案组艰难地拍板决定动手。
抓捕过程中,因这名嫌疑人同在歌厅的同事也涉案被抓,嫌疑人得知消息后,在返回时扔掉了到手的毒品。
毒品量虽不大,但这起案件的重要意义丝毫不减——抓捕的嫌疑人多是以往警方在打击涉毒案件时,最难处理的零包贩卖以及众多吸毒人员。
毒品案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受害人。如果打击力度不够,对社会治安将是无可估量的影响和破坏。
如果说打掉赵某这一毒品上下游衔接的重要中间人,是对毒品零包贩卖链条的威慑,那么警方抓获的大量吸毒人员,则是对下游吸毒市场的清理。
你绝对想不到,赵某把小包毒品分散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抓捕中,民警揭开墙上的一张视力表后,一小袋毒品掉下来;电脑底座,掀起来也没看到任何异常,把底座完全倒过来,胶带粘着的一小袋毒品就藏在那儿……
过去,警方抓获一名大毒贩,能缴获几公斤毒品,这是大案。但是因为毒品的暴利和吸毒市场存在,抓了A毒贩,B毒贩还会继续卖。
赵某被抓后也感受到警方这次的阵仗不同以往,多次跟民警哭诉做错事,以期获得宽大处理,并交代了很多犯罪事实。
这起案件的大动静,还震撼了衡水乃至周边地区的吸贩毒人员。就在这起案件侦办过程中,某地警方在抓捕一名涉毒嫌疑人时,嫌疑人提前逃跑。
警方以为嫌疑人提前获知了消息,在抓捕后对嫌疑人进行询问才得知,嫌疑人逃跑是因为在所住小区楼下看到一辆衡水牌照的汽车,误以为衡水警方前来办案。
截至9月30日,这528名嫌疑人中已有313人被刑拘。
河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缉毒侦查支队支队长堵升臣介绍,“抓获的吸毒人员分别送往强制戒毒中心和社区戒毒机构,并登记在册,也有利对吸毒人员的管控。”
之所以这么做,是源于警方的经验:吸毒人员为了谋取毒资,往往又涉及盗窃、抢劫、卖淫等多类案件。
“控制住了毒品市场,就是控制住了毒品泛滥的根源。”堵升臣说。
声明: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公安,在此致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扬子晚报网消息 “春运”启动以来,镇江交警部门以国省道、高速公路为重点,强化联勤联动,严密路检路查。1月25日晚间,镇江交警高速公路一大队民警巧妙设伏,查获疑似冰毒180余克。
“喂,是公安局么?我是一个大巴车驾驶员,一个乘客突然提前下车,现在又说有东西在我车上,想开车过来拿,你们能过来看看么?”25日晚间7时许,镇江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指挥室突然接到这样一个报警电话。
随即,指挥室将该情况向当天值班的中队长颜华中进行了汇报。接到警情通报后,颜华中意识到这起事件很不寻常,其中必有蹊跷,随即与报警人取得联系。
在初步了解情况后,颜华中迅速作出判断,根据目前双方情况来看,丹阳窦庄服务区是最好的设伏和查缉地点。于是,他要求报警人假意答应该乘客的要求,继续往前行驶,同时将车辆临时停靠地点由镇江仙人山服务区改成丹阳 窦庄服务区。
在挂完电话后,颜华中立即驱车全速赶往窦庄服务区,提前与湖北籍大巴车司机见了面。此时,距离该“乘客”约定拿取物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随后,颜华中和中队民警戴俊赶忙换上便装,假扮为乘客上了大巴车,并分别坐在该乘客之前座位的前后方。
从座位缝隙中看过去,座位的后背上竟然堂而皇之的挂着几袋白色晶状物体,联想到该乘客的种种反常迹象,“很有可能是冰毒”!这个想法立即闪现在颜华中的脑海中,为了不引起怀疑,颜华中在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继续暗中观察。
当晚8时10分许,一名中年男子上了大巴车后,径直走向设伏座位。而就在他刚刚准备拿取物品时,颜华中和戴俊直接将其控制并迅速带离现场。
在经过简单盘查后,镇江交警部门将该男子移交给辖区派出所处理。经了解,白色晶状物体疑似“冰毒”(已送检),重量约188克,而该男子尿检结果也为阳性。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编辑 刘雨婷
源:央视财经
原标题:央视记者卧底!云南旅游低价团:团费不足机票一半,“赔本的买卖”暗藏玄机!
近两年,包括《消费主张》在内的许多媒体都报道过,云南一些旅游线路不合理低价游盛行,旅行社和导游强制诱导游客购物,然后再收取购物商店高额回扣的现象。
可喜的是,去年4月15日,云南省出台了22条措施,严整旅游乱象。
现在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云南旅游市场在经历了一系列整治的“阵痛”后,成效如何?
五一节前,记者在网上搜索北京到云南的跟团游报价。以北京到腾冲芒市双飞五日游为例,多数旅行社给出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甚至在2000元以上,千元以下的仅为从云南当地出发的旅行团。
而在“马蜂窝”网上,一家名为“北京青旅直客中心”的商家,“北京直飞云南腾冲瑞丽双飞5日跟团游”的报价仅为999元一人!
随后记者又搜索了五一期间从北京直飞云南芒市的机票,发现因为正值旅游旺季,仅仅往返机票的价格就要2000元左右。而这家旅行社的报价只是机票价格的一半,这赔本的买卖里面是不是暗藏玄机呢?
记者又仔细查看了页面上的介绍,商家称只有2个购物项目,同时还有温泉等赠送项目,看上去还是比较划算的。这个999元的北京到芒市双飞五日游,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记者决定报名体验一番。
导游变脸
交费报名之后,记者顺利搭乘飞机到达芒市。下飞机后,记者见到了本次行程的导游“祥哥”。
导游 祥哥:咱们不但要顺利,而且还要愉快地把这一次滇西之行走好,走完,谢谢大家。
翔哥风趣幽默的一席话,很快就拉近了与游客们的距离,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都还不错。接下来的三天,丰盛的特色美食,舒适洁净的住宿,没有强迫购物,让许多人都沉浸在美景当中。
但是第四天,按照行程安排,大家要去一个购买翡翠的地方,翔哥也换了一幅面孔。
导游 祥哥:真有一种人,你们还别不相信,一分钱不消费,说难听点,叫导游骂一顿,云南导游骂他,就是骗吃、骗喝、骗玩。说好听点占便宜,说难听点,我就不评价了,我开不了口,那种人我只想问他一句,你心安吗?我们之所以用这种方法,低价格,真金白银,贴着钱把你们请过来,说难听点,我的理解就是赌,只不过赌的是人的良知。今天,我们把这个事情摆出来说开了以后,祥哥是个完美主义者,我希望看到的现象是咱们到买的时候,发自内心,我这么便宜的价格来玩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翔哥开始对大家购买翡翠的金额做出了要求,建议大家要花两个月的薪水去买翡翠。
导游 祥哥:假设你一个月薪水3000元钱,那么你最多只能花两、三个月的薪水去挑,去选一款属于自己的翡翠,这是对的。
游客们在导购的带领下进入翡翠市场。这些穿黑色西服的工作人员就是导购,每位导购负责2-3名游客。游客们首先被带到一个柜台,由一名导购进行统一的讲解。
接着游客们分散开进行选购。记者注意到,每组游客都有特定的导购全程跟随介绍。整个大厅导购人员一对一盯着自己的游客。
游客:我们走到哪儿,她盯到哪儿,后来在那个柜台里,一个男的就过来了,感觉像打手一样,他说你买吧,你不买,我会批评(导购)。
游客:别跟着我,我看好了我买,我叫你,(导购说)我不跟你,也有别人跟你。
大厅里的游客纷纷掏钱购买翡翠,记者和一些导购闲聊,他说这里的生意非常好。
翡翠店导购:这已经算人少的了,要是人多的时候,人挨人,走一条路,从这边走到那边要走十多分钟。
在翡翠店里购物2个多小时后,游客们才回到大巴上。全团18位游客,一共有5人购买了翡翠,消费金额在2万多元左右。导游首先向购买翡翠的5位游客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谢。
导游 祥哥:有情有义,祥哥给你们鞠个躬,谢谢。这世上如果说什么东西是无价的,我觉得只有两个字,情义。
但是,这位刚刚说完情义并且客客气气鞠躬的导游,又突然变脸了。
导游 祥哥:我们贴着8万元钱,真金白银把你们请过来,你们花的钱算算,单程机票都不够,来这边吃得怎么样,喝得怎么样,玩得怎么样,看得怎么样,大家一目了然。乌鸦还懂得反哺之情,羊羔还有跪乳之恩,你们是天子脚下的人啊,或者下一站我们过去以后,我们换个地方,这个地方也许你没看上你喜欢的东西,那我们换个地方。不行再换,给我一个机会,也给大家一个机会。如果这个地方,你们还抱着那种心态,无所谓,导游不敢骂我,云南旅游规范得很,我可以投诉,还可以赔钱,那赚得更多,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没关系,等一下我在车门口那边站着,你给我两嘴巴,我绝对不会还手,然后麻烦你有多远走多远,身份证就在你们手上,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我也管不着。
翔哥的这一番话说完,全车的气氛又陷入了沉默。尽管旅游协议上明确写明,第四天上午只有一家购物场所,可是在这样的气氛下,翔哥又把大家带到了第二家翡翠店,车上没有一位游客敢于进行反抗和质疑。
在这家翡翠店里,许多游客私下都在抱怨上当了。
游客:那你明说,差多少钱,你开发票,我们给你补,给开得出发票就行,总额到8万元,我们得买多少才行。
尽管游客们心怀不满,但是人生地不熟,此刻也是身不由己,不买的话,导游不知道还要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最后两天的行程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遭遇。迫于种种压力,在这家店里所有人都购买了翡翠玉石。
游客:没有不买的,我戴不戴的,花几百元钱,最起码有个交作业,我本来也是交业绩。
终于游客们完成了购物任务,准备上车后见到导游给他一个“交待”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旅行团竟然将导游单方面更换了,这引起了游客更大的不满。
游客:真的,如果(导游)走了我们就不买了,我买它干吗。
最后一天了,新导游又带领游客去一家黄龙玉商店进行购物。在这里,不少游客又购买了黄龙玉。
从黄龙玉店出来,同行的游客说看到了之前的导游祥哥,可是祥哥却像故意躲着游客一样快速消失了,这样的做法引起了游客的强烈不满。
游客:你们丁导,翻脸比翻书还快,要把旅行社的方法改变,这是一种做事方法。
新导游 阿玉:大家都组成一个价格的团,不用搞这些就好了。
在与其他团的游客聊天中记者发现,像自己这个团,中途突然换导游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这位游客的经历就和记者如出一辙。
游客:换了,就是第四天的时候,她是因为要接别的团去。第一个店,他们都主动买,我是实在没有看上的就没买,导游就说,你们三个,我看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买,你们来的这个团这么便宜,你们就不能消费点吗?你们的良心何在?我说,我的良心在不在不是你说了算的,再说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而且我们报团的时候没有说必须要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看来这些老话放在低价游上,真是非常有道理。第一位导游先打温情牌,然后再撕破脸逼着大家购物。随后旅行社再换一位导游,既安抚了大家的情绪,而新导游又可以逼着大家继续购物。从外地到云南,经常都会出现一些很诱人的低价游,请一定擦亮眼睛,小心陷阱。
另一路记者 昆明旅游体验
2018年五一假期前后,《消费主张》另一路记者来到昆明,以明察暗访的方式来体验云南旅游市场的低价游情况。记者走访了昆明市的多家景点和旅行社发现,以前街头上铺天盖地的不合理低价游的小广告已经明显见少了,而旅行社对相关线路的报价,和过去相比也越来越规范。
比如石林一日游,云南省规定的诚信旅游指导价是每人260元,九乡一日游的指导价是每人205元,而旅游门店给记者的报价,也都接近于指导价。
旅行社业务经理:是进购物店,回来之后进购物店。
记者:那个多少钱?
旅行社业务经理:石林(进)一个店,价格是230元,九乡价格是140元。
旅行社业务经理:我有一个团是进一个购物店,但是买不买自愿,那个团,我可以给到你240元。
记者:那是进什么样的购物店?
旅行社业务经理:一般就是玉器或者茶叶这些。
导游要拿人头费
在暗访了多家旅游门店之后,一位在街头招揽生意的中年妇女向记者推销他们的石林一日游。
旅行社业务经理:5A级景区,那你出个门票钱,也得175元,那我给你算一下,最少最少180元钱,门票钱你要出吧。
记者在网上查到,石林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75元钱,而这位中年妇女的团费只要180元,包含往返用车、门票、一顿午餐和导游费。那么这个低价团又会藏着什么样的陷阱呢?记者决定报名去体验一下。
第二天早晨不到8点,记者来到发车点签订旅游合同。这份合同上标明本合同签约人最多只能是五人,而记者看到合同上满满的有近20位游客。更关键的是合同上也没有盖旅行社印章,基本上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非正规旅行社搞的非法一日游。
在去往石林的路上,导游一直向车上的游客介绍云南的三样特产:鲜花饼、普洱茶和玉器。她甚至直接在车上向大家兜售鲜花饼和普洱茶。
导游:鲜花饼,像这种的,一满箱子是5袋,一袋有8个饼,一个饼的净重是35克,一满箱子1.4千克。
而根据国家旅游局第44号令中《导游管理办法》的第二十三条规定:导游在执业过程中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
在结束完石林景区的游览之后,导游把大家带到了距离昆明火车站不远的一处居民楼内,如果不是有专人带路,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这里还会有购物的场所。一上楼,记者所在的这个团的游客,就被统一带进了一个房间,一位自称是富二代的韦经理出现了。
标价5800元的金镶玉,这位韦经理按1500元的批发价卖给大家,这让一些游客动心了。
事实上,像刚才这种假冒富二代,然后再对珠宝玉石打折销售的场景,是景区购物店的常见套路,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记者曾在云南、四川、北京的多个景区见识过这种套路,当然他们所推销的金镶玉、翡翠、黄龙玉,无一例外都是质次价高的产品。
第二天,记者来到一家名为“康辉旅行社”的门店来报名参加一日游,最终以120元的价格报了九乡一日游,但是当记者来到发车点签合同时,意外碰上了第一天石林一日游时的那个导游,结果我们的跟团游被直接拒绝了。
记者:就是石林和九乡的购物点是一个?
旅行社业务经理:对,同一个。
这位旅行社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九乡石林一日游进的购物店是同一个,如果我们进了同一家购物店被发现了,导游就拿不到人头费了。
旅行社业务经理:今天为啥不让你们去,导游她要人头费,如果你再重复进店了,不好意思,她没有人头费了,她不想不赚这40元钱,一个团队30多个人,她能赚到600元钱人头费。
而《导游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导游在执业过程中不得获取购物场所、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等相关经营者以回扣、佣金、人头费或者奖励费等名义给予的不正当利益。
旅游乱象如何治理?
五一期间,央视记者通过两条线路,对云南旅游市场中的低价游进行了体验,发现云南旅游市场和过去的乱象丛生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一些地下的低价游和购物团依然存在,这些现象又该如何彻底治理?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余繁:我们云南不允许合同里面有签订购物事宜的,不管是我们自己招揽的团,还是上游旅行社给你转来的团,发现一个,打一个。
余繁主任告诉记者,云南旅游市场整治一年以来,效果显著,原来铺天盖地、乔装打扮的低价游没有了,但个别经过伪装、具有隐蔽性的“不合理低价旅游团”仍偶有出现;原来普遍存在、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现象没有了,但变相安排购物和有违诚信的欺诈行为还时有发生;原居高不下、此起彼伏的旅游投诉大幅下降。但是为了真正让云南旅游市场在良性发展轨道上持续行进,还需要更多的综合配套措施,和更严格的打击力度。
近一年来,云南旅游市场,有些令人可喜的转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希望相关部门抓长抓细,久久为功,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