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网消息,近日,有知情人士在社交媒体上称,新荣记东京店即将试营业,门店位于东京都港区赤坂。还有网友透露,新荣记东京店进门处摆放关公,装修风格与国内保持一致,目前正在菜品试吃阶段,预计今年2月底开门营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新荣记创立于1995年,创始人张勇从浙江台州临海一家路边排档出发,以台州菜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逐步将其拓展到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成都等地。
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荣记在全国开出18家门店。仅2023年,新荣记旗下就有9家店上榜米其林榜单,是摘星最多的餐饮集团。此次出海东京,更是新荣记主品牌首次走出国门。
事实上,不仅仅是新荣记,过去一年,已有不少餐饮企业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因此不少业内人士称,2023年是中国连锁餐饮企业出海元年。一众餐饮企业均对外表示已有布局海外市场的计划。
●1月16日,紫燕食品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将陆续进军澳洲、美国市场。其位于澳洲墨尔本的门店正在装修,随后还将进入悉尼、布里斯班等城市。
●2023年年末,烤鱼头部品牌探鱼创始人王力加在其10周年品牌周年庆上公开表示,接下来将加速扩张,带领烤鱼迈入全球,探鱼正式开启全球扩张计划。
●不久前提交上市申请的茶百道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认为海外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计划将门店扩张至海外市场,未来将优先拓展东南亚市场。
●2023年4月,鱼你在一起创始人魏彤蓉在2023年全球加盟商大会上表示,将加速海外市场的扩张,在纽约、迪拜、加拿大等海外城市和国家布局加盟门店。
据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4098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9.4%。数据来看,海外的中餐市场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与发展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连锁餐饮EMBA班客座教授周鹏邦也曾在“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上提到,过去三年,可以说全世界都缺乏中餐的身影,很多国家的消费者对中餐的需求变得非常强烈。如果现阶段中国餐饮品牌出海,将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总的来说,中餐出海存在一个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国内餐饮品牌需要更大的市场空间,而国外的消费者又非常喜欢吃中国菜,所以中餐出海会是一个必然趋势。??
(作者:红餐网何莉;编辑:李唐)?
<>本在“匠心”二字上还是挺值得国内的餐饮人学习的,而其技术的实用性,也的确为餐饮技术人员可以带来新思考。
1、大品牌、小业态,中国餐饮看得见的未来
日本共有62个上市餐饮,可谓大品牌云集。和民、钻石、物语……这些品牌旗下有N多不同业态的子品牌。比如钻石集团便拥有270多家店铺,包括精品日料、鸡肉专门店、主题餐厅等形态。日本餐饮,拼的是品牌,未来,中国餐饮必将走向品牌之路。
2、单品模式成熟,价值感远超国内
单品却不单调,模式简单,一目了然,然而吃起来依然觉得丰富多样,产品富有变化性。这一点,日本餐饮远超国内单品店。
< class="pgc-img">>3、空间利用超级好,地效高
日本餐厅轻装修、重装饰,且多用可拆卸可移动的装饰,尽可能少占用空间;
此外,放置物品的柜子,完全根据物品的大小来定制尺寸,精细化设计让人惊讶。比如90平米的店居然48个餐位,然而就餐体验不打折扣,可见空间利用不一般!
4、主题餐饮怎么做大做长久?
国内的主题餐厅很多都重视形式,轻视菜品,导致主题成为一个空壳。而在日本,主题餐厅非常注重菜品,围绕菜品进行主题化,最终体现的是主题的价值,而非形式。
5、中央厨房≠中央工厂,别搞混!
钻石集团物流中心,小量多份的分类方式,既保证质量又提高准确率,让一个1500平米的物流中心每天为13000家店配送产品。
和民的中央厨房,高度机械化+流程合理化+空间利用严谨=真正实用的中央厨房,大家一致认为,国内有太多的华丽的中央工厂,而餐饮行业更需要的是接地气的中央厨房!
< class="pgc-img">>6、时令菜如何卖出高价值?
日本餐饮非常擅长利用地域食材,做时令菜。不仅是主菜,配菜也注重时令,油菜花、春笋常常会出现在春季料理中,让菜品清新自然,十分应景。
7、摆盘如何突出食材重点?
通过摆盘突出食材的重点,比如浅色的食材如豆腐、生虾,会用淡粉色、淡黄色烘托食材。
此外,餐具通常不会用色差太大的组合,盘式的形状和高低错落有致,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
8、高毛利甜点为何人人爱?
日本餐厅总会在餐后奉上甜品。其意义一方面在于解油腻、刺激味觉(比如涮锅之后来一小块冰激凌,十分爽口).
另一方面,甜品作为最后一道菜,是一顿餐的点睛之笔,能够给顾客美好的味觉回忆,体现一顿餐的价值。
< class="pgc-img">>9、高度机械化,人效超高!
自动蒸饭机、切菜机、小型洗碗机、水饺机等,这些设备易用、高效,相比国内企业,日本擅长打造实用、小巧的机械化厨房。
来源:品途网
>月28日,达美乐比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美乐中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仅从业务占比的角度考虑,比萨品类占比高的达美乐中国可以被视为港股“比萨第一股”。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非餐饮业莫属,一方面餐饮消费需求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疫情期间餐饮业各项成本有增无减。中国烹飪协会年初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收入规模与疫情前的2019年基本持平,并未出现明显复苏。
与行业困难重重形成对比的是,餐饮企业IPO的热情却有增无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捞王、杨国福、绿茶、七欣天、乡村基、达美乐中国等多家企业递交上市招股书,此外还有老乡鸡、老娘舅、蜜雪冰城等啟动上市辅导计画。
目前,国內餐饮股主要选择在港交所上市,从已经上市的火锅、酸菜鱼企业,到汉堡、茶饮企业,再到递交招股书的麻辣烫、比萨企业,港交所手中的“菜单”也是不断丰富。《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未来可能会有一批净利润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餐饮行业公司完成上市,那么为何疫情下餐饮企业纷纷选择上市?
达美乐中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港交所“菜单”有望继续扩围
2022年3月28日,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达美乐比萨旗下中国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港股主机板挂牌上市。
资料显示,按2020年全球零售销售额计算,达美乐是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截至2022年1月2日,达美乐在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8800家门店。来自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达美乐中国已成为中国前五大比萨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公司,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比萨公司(按2020年销售收入计算)。
值得一提的是,财华社统计显示,截至上週末(3月25日),已有47家餐饮企业在港交所上市,集中在火锅、茶饮、速食等细分行业。如果达美乐中国能够成功上市,则港交所手中的“菜单”将进一步丰富。
从总市值角度看,截至3月29日,港交所有13家餐企总市值超过10亿港元,4家餐企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在百亿级餐企中,百胜中国市值最大达到1426.58亿港元,海底捞以850亿市值排名第二,九毛九以231亿排名第三。
餐饮股受疫情影响业绩不佳,企业上市热情却有增无减
受新冠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承受了较大损失,部分公司2021年业绩依然未能大幅扭转,甚至出现巨亏。
以汉堡巨头百胜中国(09987.HK)为例,尽管2021年百胜中国总营收9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但是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25亿美元,较去同期下降15%。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百胜中国在年报中提到,旗下中式速食品牌东方既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已决定终止运营该品牌。
受疫情影响更大的是火锅行业,港股两大火锅龙头2021年双双陷入亏损。根据海底捞(06862.HK)发布的2021年全年业绩,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但是净亏损高达41.6亿元,亏损程度几乎相当于此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另一家火锅上市企业同样不乐观,呷哺呷哺(00520.HK)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47亿元,同比增长12.7%,尽管营收已超疫情前(2019年)的水准。但是受疫情和关闭亏损门店等不利影响,呷哺净利润亏损额达到2.93亿元,这也是其201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大量企业被淘汰之际,头部企业选择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餐饮业投资数量140起,同比2020年增涨77.22%,投资数量创近三年新高;中国餐饮业投资金额为365.74亿元,同比2020年增涨173.33%,投资金额创2017年以来新高。
餐企选择上市融资,已成为提升自身资金实力的主要途径。资料显示,2020年以来,已有九毛九(09922.HK)、百胜中国、海伦司(09869.HK)和谭仔国际(02217.HK)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其中百胜中国更是成为了港股餐饮股的绝对龙头,也是目前唯一市值超越1000亿的餐企。
除了已上市的餐企,目前还有多家餐企正在或计画上市,例如捞王、杨国福、绿茶、七欣天、乡村基、达美乐中国等已递交上市招股书,此外老乡鸡、老娘舅、蜜雪冰城等也已啟动上市辅导计画。可以预期的是,2022年或将有更多的餐饮企业完成上市。
餐饮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提升潜力大
从宏观角度来看,西部证券认为,中国本土餐饮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与中国餐饮文化觉醒、新媒体行销(大众、美团)、网红经济现象等诸多因素相关。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年轻消费者对于餐饮的评价维度也变得更为多元,从菜品本身扩散至餐厅调性、服务、文化、顏值等。
从微观角度来讲,一方面,市场蛋糕在不断变大。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年複合增长率达10.1%。2021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上涨18.64%,其中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较上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并且增速再次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另一方面,头部品牌抢占市场的能力在提高。相对于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来说,国內餐饮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例如,目前美国和日本的餐饮连锁化率分別达54%和49%,而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不到20%,较美日仍有提升空间;而中国餐饮品牌CR5仅约2%,而美国和日本CR5分別达到15%和14%,中国较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因此未来国內餐饮市场集中度提升潜力大,这也是头部企业选择上市融资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新冠疫情也直接促进了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步伐,加速了餐饮业的內部整合,行业优胜劣汰趋势明显。企查查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註册餐企316.7万家,吊註销餐企88.5万家,进入与倒闭数量双创十年新高。
可以看出,餐饮企业选择上市,短期可以提升自身资金实力,增加抗风险能力;长期可以凭藉低成本融资,拓展业务规模,实现财富价值和品牌价值双丰收。而新冠疫情则加速了餐饮行业內部整合的步伐。
本文源自财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