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品毛利率小技巧一:
以烧烤羊肉串为例:
调整前,每串羊肉重20克(成本1.5元),共五块肉(每块重4克,成本0.3元),售价3.9元/串,毛利率61.5%。
调整后,每串羊肉重12克(成本0.9元),共三块肉(每块重4克,成本0.3元),售价2.9元/串,毛利率68.9%
综上来看,调整后比之前毛利率提升了7.4%,而价格每串下降了1元。对于以串计价单品,每串下降1元,顾客会是什么感觉——哇!这么便宜!这种形式的调整产品技巧,各位粉友老板,做餐饮的老板们,你们有多少产品可以这样调整。同样都是10万的月营业额,为什么有的店挣钱,有的不挣钱?这就是原因所在。
< class="pgc-img">>提升菜品毛利率的小技巧二:组合销售
以火锅店为例:
一份羊肉卷200克(成本12元),售价36元;毛利率:66.66%
一份牛肉卷200克(成本13元),售价39元;毛利率:66.66%
如果牛羊肉组合售卖,
每份羊肉卷100克,牛肉卷100克,售价39元,
总成本为12.5元,毛利率为68%
此次调整毛利率提升1.4%,不仅毛利提升了,还方便一部分食客,可以一份菜吃到两种肉,而且顾客不认为你价格高了,只会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满足了食客们的需求。
< class="pgc-img">>产品毛利率小技巧三:
以油炸食品为例,为什么大部分油炸食品都会挂糊,也就是裹粉?原因有三个:1.粉子经过高温油炸,发生美拉德反应,颜色呈现金黄色,好看美观有食欲;2.香酥好吃;3.增大体积,显分量足,能卖上价;第3点原因就是提升毛利的关键点。以鸡脯肉炸小酥肉为例:炸酱好的肉条(不加粉,鸡肉200克,成本6元),一份售价16元,毛利率为62.5%;炸酱好的肉条(加粉,鸡肉150克,成本5元),一份售价16元,毛利率为68.7%。通过辅料改造,毛利立即可提升6.2%。
< class="pgc-img">>提升产品毛利率小技巧四:
低成本原材料+高技术=高价值=高毛利
例如,边角料碎牛肉制作手工牛肉丸,虽技术要求高费工,但毛利高。这样制作出来的纯手工牛肉丸,用的是新鲜肉边角料也就是新鲜肉,但成本可忽略。通过技术改造做成牛肉丸,价值立刻翻倍,而且顾客认可,比成品的熟牛肉丸更具有说服力。很多火锅店都有这类牛肉丸,制作原料与工艺亦是如此。
< class="pgc-img">>提升产品毛利率的小技巧五:
很多餐饮店产品都有大小份,也就是一种产品2-3种分量与价格。比如肯德基的薯条,可乐;星巴克的咖啡;海底捞的半份菜等。这种定价策略,首先,不仅满足了顾客食量需求度不同外,还提升了餐厅的毛利率(3元/小杯成本1.5元,5元/大杯成本2元,毛利瞬间从50%增长到了60%)。
一个段子这么说豆腐行业——“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
8月13日,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就靠这一“最安全”的生意通过了证监会发审会的审核,即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公司主要生产豆腐、豆干、豆奶等豆制品,2019年营业收入高达10亿元,净利润超过9000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曾因赚钱少拒绝卖豆腐
祖名股份最早可追溯至公司创始人蔡祖明1994年成立的萧山市华源豆制品厂。目前,蔡祖明与妻子王茶英、儿子蔡水埼合计持有公司54.94%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企业一旦上市,蔡祖明一家人将轻松实现十亿身家。
尽管蔡祖明的家族早在1816年就开始从事豆腐生意,但是1960年出生的蔡祖明在初中毕业后并不想“倒腾”豆腐,一门心思只想赚大钱的他做过木匠、出租车司机等工作,最后还是回到卖豆腐这门祖业上来。
1994年,蔡祖明与妻子在西兴镇北塘河边承包了两亩地,买了几台磨浆机,建起了豆腐厂。
经过二十多年,蔡祖明已经将这家小工厂做成了销售收入过十亿的大企业。招股书显示,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63亿元、9.39亿元和10.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84.87万元、6394.18万元和9016.51万元。
公司产品除了豆腐,还发展到千张及素鸡、豆腐干和自立袋豆奶等。公司品牌已经成为苏沪浙一带区域强势品牌。2017年、2018年、2019年,江浙沪三个地区的销售收入之和占祖名股份总营收的比例超过95%,浙江更是重中之重。2019年,祖名股份接近七成的销售份额来自浙江。
从客户来看,祖名股份涵盖大润发、欧尚、永辉、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物美、三江超市、家乐福等大中型超市,海底捞、外婆家、杨国福等知名餐饮机构,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专营新零售平台。
毛利高达50%
曾被蔡祖明嫌弃“赚钱少”的豆腐行业,其实毛利率并不低。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从招股书来看,公司豆腐产品最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47.33%、50.88%和54.62%。这一毛利率水平甚至不亚于房地产、银行等行业。
图片来源:Wind
做豆腐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项辛苦活儿。在传统豆腐生产中,清理、浸泡、磨浆、蒸煮、过滤、均质、挤压、成型、包装全过程几乎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民间也有“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的说法。
这样的技术特点,也导致豆腐行业门槛不高,作坊式生产长期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豆制品制造机械及工艺水平提升,大量生产设备的研发和运用大幅度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从公司招股书看,10亿营收的祖名股份,员工数量超过3300人,其中40岁以上的员工数量近1900人,员工中90%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
整体来看,我国豆制品市场集中度仍很低,生产企业众多。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截至2019年末,豆制品行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五千余家。
根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的数据,50强规模企业的投豆量占比,尽管近年来持续攀升,但2019年也只有12.8%。行业至今尚未出现全品类、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小。
根据市场容量估算,全国豆制品行业整个市场约在1222.25亿元,豆制品50强企业2019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65.9亿元,占市场总体规模的五分之一,祖名股份10亿元营收也仅占全国市场的0.86%,占江浙沪地区市场规模的5.26%。
但传统生产模式规模小,分布零散,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受限于能力和成本因素,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加工设备都很难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这给工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大企业带来发展空间。从行业数据来看,已经开始呈现向大企业集中格局,2015-2019年豆制品50强企业投豆量复合增长率为14.73%。
祖名股份也提出,借助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将公司打造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豆制品研发及生产基地,未来将立足长三角,向全国市场稳步迈进,寻求不同地域的豆制品生产企业作为收购和兼并对象,有步骤地实施对外投资和兼并收购,巩固和提高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2月份的拜师学艺项目是小面,接下来一段时间梅老板会分享他的一些经验,想法,故事和案例。
说真的,每次看梅老板的文章,我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一次都让我更深刻理解开一个小店,怎么做才能提高成功率,因为梅老板的学员成功率挺高的,不仅因为产品竞争力强,也因为他有一套自己独有的开店思路和方法。接下来先了解他的经历:
老陈好!社群里的各位老板们好!
在老陈的开店笔记节目中,推出拜师学艺项目以来,这已经是我第5次给大家做分享介绍了。
12年前,只有初中文化的我,在广东的一家模具工厂上班,由于当时小孩子要上小学的原因,所以选择回家做点什么。本来是打算回家开一家副食批发部的,却误打误撞,进入了餐饮行业。
在开店之前,我是一个连厨房都很少进的小白,对餐饮知识和开店的认识几乎为零。就因为我老婆是贵州的,只是自己吃过几次贵州羊肉粉,头脑一发热,凭着一腔热血,开了一家贵州羊肉米粉店。
但由于产品没有认真学习过,又是第一次开店,所以做出来味道可想而知,店里的生意也很惨淡,最差的一天的营业额只有八十块,平均营业额一天下来也只有百来块。
在这开店过程中,几乎所有小白们犯的错,我们都一一犯过,期间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辛酸。在煎熬中度过了三个月,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去学习做重庆小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才认识到之前的想法和做法,有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回来以后就把羊肉粉馆改成了面馆,因为有了做羊肉粉的失败经历,所以从面馆第一天开始,就严格按照师傅教的,听话照做,这才渐渐的找到了方向,生意才慢慢有了起色。
我们这里是四川一个五线小城市,面馆重新开业以来,靠着独特的味道,差异化的产品,诚信的经营,慢慢的赢得了良好口碑,生意一直火爆,在我们当地一直遥遥领先。
< class="pgc-img">>我现在的店铺面积50平方米,装修简洁,产品简单。店里产品以面为主,米粉,抄手为辅,浇头也只有三种 ,就是重庆小面中最传统,最常见,也是最经典的三个品种,牛肉,肥肠,豌杂。
受大环境的影响,今年的生意与往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是现在店里每天还能保持在面条100斤左右,干米粉10斤,抄手8斤左右的销量,产品客单价11元左右,店里营业额现每天保持在3500左右,我的最高记录一天卖到195斤面,最高的营业额也做到过7000左右。
< class="pgc-img">>现在店里请了三个员工,一个收银,一个煮面,一个勤杂工,我负责精加工,忙的时候也负责打荷,我老婆负责采购等工作,店员的平均工资2500,由于我们的产品简单,出餐快,翻台率高,平时损耗浪费较少,人工成本也偏低,店里综合毛利大约50%左右。由于店铺是自己的,净利率大约在30%左右。
< class="pgc-img">>虽然我们的产品只有三种:牛肉,肥肠,豌杂,这三个产品都是这么多年来,我不断学习了多位知名师傅的技术以后,不断融合改良而来的,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试验,每个产品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的主打产品—豌杂面。它的做法跟市面上90%的做法都不一样。
< class="pgc-img">>我们的豌豆是先煮后蒸,这样的豌豆颗粒饱满,成型不成泥,既保留了豌豆的豆香,又做到了口感软糯翻砂。
我们杂酱的炒法,也跟其它店不一样,在炒肉粒的时候,加入了一款自创的酱底料,这款酱底料兼具肉香和酱香,且酱香浓郁,口感多汁不柴。
我们的面条也是定制的,口感劲道爽滑,不容易坨,在产品上跟其它的面馆有明显的差异化。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做法比同行们做法成本更低,加工时间更少,操作也更简单。我们的豌杂面不仅有鲜明的特色,还可以做到很高的性价比。
< class="pgc-img">>碗杂面这一款产品,在我店里占了60%的销量。在我们大部分学员店中,也是靠这个产品,开拓市场。甚至有的学员店这个产品的销量占到了80%以上。这个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王牌产品。相信我们社群的老成员,在我以前分享的视频中,可以看到,80%的老板开店,都是以豌杂面作为门头店招的。
同时,至2013年以来我也开始做学员培训,每年都有几十位学员,在这期间,大部分学员开店过程中,我也几乎全程参与,这样一个参与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也让我积累了很多培训经验和开店的实战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希望也有机会分享给大家
自老陈推出小面项目拜师学艺以来,社群里也有很多老板报名,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开店的,不管是我们社群的老板,还是我的线下学员,开店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他们成功和失败原因,事后我也进行过复盘。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也是非常宝贵的,这些经验和教训也会分享给后面的学员,希望后面的学员能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大家开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