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我创业时登记成企业好,还是个体户好,这个问题当然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 class="pgc-img">>第一,看你的发展潜力。如果你致力于做大做强,并且确信有能力干成一番事业,那肯定选公司了,请注意是公司,一般是有限公司,不是什么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在我看来,和个体户没什么区别,至于还有什么合伙企业,那一般情况下都是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鉴证机构,不具有普遍性。
< class="pgc-img">>第二,看你的客户需求。我见过的有的客户要求很高端,不仅要求你是一般纳税人,能开16%的发票,还必须是××××公司名义开的发票,不能是××××经营部名义开的发票,在这些客户眼里,他们怎么能跟个体户交易呢?这种情况下,如果这样的客户对你很重要,而且确信能够和你长期合作,那你还是登记成公司吧
< class="pgc-img">>第三,看你的经营范围。如果你仅仅在本地区开个饭店、酒楼、宾馆、会所、KTV、娱乐场之类的,我觉得就登记成个体户就很好,比如下面这个:
< class="pgc-img">>再看看他的2017年年度报告
< class="pgc-img">>看到了吧,人家170人的从业人数仅仅登记了个个体户,你要是就三五个人随便玩玩,劝你别登记成公司,公司登记时就比个体户难的多,一大堆手续啊,一般情况下请人代办登记手续,怎么着也得两三千吧,更何况几年之后你不想玩了,要注销,税务得清税,工商得注销,那注销手续更是烦的你焦头烂额,几年注销不掉的多着呢,好多人戏谑道:生容易,死难。你自己掂量掂量吧,不过扔下不管了,即便没有欠税行为,被税务局登记成非正常户,被工商局(现在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异常经营名录,那对于你的信用也是大大的不好。
还有人会问,我可不可以先登记成个体户,等以后发展好了,再转为公司,这个吗?真不行,我们这里的政府部门为了冲业绩,把好多个体户转登记成个人独资企业,但没听说过把个体户转为有限公司的,毕竟个体户承担的是无限责任,有限公司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不同的商事主体,不可能给转登记的,而且即便个体户转为个人独资企业的,税务上也无法变更登记,真的很麻烦,只能按照以前的个体户管理,这样又造成工商信息与税务信息的不一致。所以,创业时一开始就要想好是个体户还是公司,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纯属我的个人建议,不喜勿喷!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来源:廉洁上海
※产品的定位不同,消费就会不同。
如果没做过高端餐馆,还真是没有资格评说哪种餐饮模式盈利能力最强。开高端餐馆,获利相当丰厚,还会得到同行羡慕的目光,这样的生意经值得佩服。以面积测算销售额,400平方米的普通餐馆,一天能卖多少钱?有经验的老板能马上会给出答案:“多者4000元,能卖到4000元就是很好的成绩。”这话要是让高端餐馆的老板听见,他会不屑一顾:“4000元?太低了吧!”400平方米的高端餐馆究竟能卖多少钱?又能盈利多少呢?
1.经营高端餐馆和经营普通餐馆有何不同?
高端餐馆是以高消费客人为目标,是为顾客提供品质优秀、环境优美、服务优异的三优式的服务场所,其主要经营模式有燕鲍翅酒楼、海参馆、私人会所等。普通餐馆一般是以价廉物美招徕顾客,而高端餐馆和普通餐馆不同,高端餐馆的经营特点在“优”字上,以个性奢华取胜。
以京沪一线城市的海参馆为例,我们来算一算高端餐馆的投资与回报的关系。400平方米的地方,可以拿出80平方米给厨房,剩余的320平方米划分出大小不等的12间包房和男女洗手间,按每平方米1500元计算,整体装修大约要花费60万元。
厨房设施、桌椅板凳、布草备品、杯盘碗碟等装备齐全大约在2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这样,总投资在90万元左右(因房租支付方式不同,所以在计算总投资时没有考虑房租因素,但在分摊营业费用时,房租支出计算在内),海参馆可以开业纳客了。
就是说,海参馆在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月的费用支出在200000元。
那么,海参馆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呢?
这样的海参馆,餐位一般在80个左右,按80%的上座率,每天两个饭口大约有120人就餐。其顾客按人均消费在500元以上计算(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要高于人均500元),海参馆的日销售额应为60000元。按毛利率50%计算,日实现毛利润为30000元,每月毛利应为900000元,减去每月200000元的费用,月净利可实现700000元。这就是高端餐馆让投资者着迷的地方。当然,在二三线城市,因当地消费能力的限制,回报不见得有这样高。
高端餐馆的选址与普通餐馆也有区别。作为特殊顾客的接待场所,高端餐馆要选在接近城郊的地方,隐秘性好;还要有足够的停车位,进出方便;周边所处商圈,应为高档社区或旅游区,准消费顾客多;要远离商业中心区或行政区。
当然,如此看来,并不意味着高端餐馆没有经营风险。作为高端餐馆的经营者,本身要有比较广泛的人脉关系,善于和顾客沟通。在市场培育初期,要坚持品质,舍得投入,在塑造品牌上下功夫。
En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