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川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火锅和麻辣,尤其是麻辣,好像离了这个就不能称之为川菜,其实这是一个概念误区。
“川菜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有24种菜型,而麻辣口味的菜品,占的比例,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5月22日下午,“共进塾2019走进品牌之都——郑州”系列活动一行人,走进天堂鸟水煮鱼考察,来自四川的张南有感而发。
< class="pgc-img">>考察学习团声势浩大,包括全国10个省、3个直辖市,共计27个城市的33家餐饮协会会长、63家各省餐饮企业,近百位餐饮大咖。
在张南看来,把川菜等同于麻辣是对川菜发展的限制,“不能只是想吃辣了才想到川菜,川菜从业者需要去引导顾客观念的改变,我觉得天堂鸟水煮鱼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天堂鸟水煮鱼是郑州一家开业20多年的川菜馆,去年刚刚进行了品牌升级,创始人肖飞旗帜鲜明的打出“川菜百味”的口号。店里的头牌水煮鱼,继承经典做法,推陈出新,与川菜大师兰明路合作研发3种新口味——葱香、鲜椒、麻辣,受到食客欢迎。
< class="pgc-img">>据了解,共进塾是一个全国性的餐饮行业学习组织,成员遍布全国16个省、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69个城市。此次走进郑州将考察巴奴毛肚火锅、阿五黄河大鲤鱼、鲁班张葱烧海参、谷雨春红烧黄河大鲤鱼、天堂鸟水煮鱼等5家餐饮品牌。
>菜,死在火锅里
由于川菜对于川渝以外的人来说不是传统口味,吃久了就会腻,其他菜系乘势而上,很快就成了混战。 “蔡氏”。想要恢复以前的状态是很困难的。 。
任大纲 撰稿
01
2016年左右,川菜风靡全国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川菜火了,川菜死了》。这篇文章一度引起了酒店界和食客的广泛关注。当然,反对者也有很多。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川菜曾被誉为“一菜一式,白菜百味”。但如今食客对川菜的印象中只剩下“辣”字了。我不否认川菜有浓重的麻辣风格。
但当它成为一种“吝啬”的要求,反过来“规训”川菜时,川菜的好日子可能就到头了。
图片/图片昆虫创意
7年后的今天,我的预言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截至2023年6月的红餐大数据数据显示,湘菜是中国餐饮场景中门店数量最多的菜系,占餐厅总数的18.5%;其次是川菜,占门店的17.5%。
如果不知道因果关系,这两个数据非常接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很难想象7年前的湘菜还只是一个小弟弟
,我怎么能想到有一天川菜会出尽风头呢?按照一涨一跌的惯性,两厨的数据差距很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红餐大数据还显示,广东省经营湘菜的餐厅数量超过2万家,其中深圳排名第一。 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湘菜餐厅数量已增至5000多家。另数据显示,北京有6000多种湘菜,几乎与广州、深圳一样多。
可以说,在“辣”菜系中,湘菜已经从地方菜一跃成为挑战川菜的民族菜。
02
但《2022年川菜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川菜门店数量将达到32万家,居所有地方菜系之首,增幅达31.3%,远高于江浙菜、粤菜等。排名第二。第三。湘菜以8%排名第四。从这个数据来看,川菜需要高枕无忧了。
但如果考虑到湘菜基本不包含火锅,而川菜火锅也包含在川菜中,那么数据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32万个川菜中,有3.7万个分布在川菜重镇成都和重庆。相比之下,两座城市的火锅店数量约为4.8万家。
在更广阔的川菜领域,川菜火锅店的数量超过了川菜馆的数量。
如果维持这个比例,全国川菜馆数量还不到32万家的一半。考虑到湘菜几乎没有引进火锅,川菜与湘菜的数量差距持续缩小。不同渠道的统计数据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你可以关注一下你周围新开的有多少家主打川菜的餐厅。
图片/CFP
实际上,
川菜市场的萎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截至2017年底,美团点评拥有川菜门店28万家,较年初减少4万家。美团点评18个重点城市川菜店数量呈现下降趋势。除成都、杭州外,14个城市川菜店数量下降超过10%。
从18个城市川菜店数据来看,川菜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关店情况。其中,北京、上海关闭3000多家川菜餐厅,9个城市关闭1000多家川菜餐厅(数据来源:《中国餐饮报告2018》)。
03
川菜正在衰落。这种下降有三层含义:一是自身质量普遍下降,二是老基地已经枯竭,三是别人动作加快。川菜的衰落属于第二种情况。
回顾当时的粮食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粮食供应极其丰富。这是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前才迅速实现的。从此,老百姓就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突然间食材太多了,做饭就成了大问题。普通川菜不像粤菜、鲁菜、淮扬菜那样精致,而且辣味能大大增加人的食欲,所以
由于川渝两地的大量农民工,川菜传遍全国,并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纪录片《川味》3.季节(图片/视频截图)
萝卜洗得太快就不要洗了,川菜也是如此。
近20年来,川菜的饮食文化几乎全部输出,新鲜感逐渐消失。再加上食品工业化生产造成的原有风味的扭曲,从某种意义上说,川菜的整体品质并没有提高。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美食开始兴起并传播到全国各地。除上述湘菜外,还有徽菜、赣菜、潮汕菜等。而由于川菜对于川渝以外的人来说并不是传统口味,吃久了就会腻,其他菜系乘虚而入,一家独大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 “蔡氏”。想要恢复以前的状态是很困难的。 。
04
能够帮助川菜生存到今天的基本上就是四川火锅。
火锅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三个原因。首先,川菜在早期兴盛的时候,为辣食奠定了群众基础。其次,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比如厨师。第三,火锅品质不太可能因员工流动而大幅波动。
随着疫情的结束和许多餐馆的关闭,市场得到了释放以进行扩张。
四川(重庆)火锅仍在快速扩张,但四川火锅的隐患也是实实在在的。
第一个是唯一的味道。诚然,四川火锅重油、重麻、重辣,很容易掩盖其他味道。为品味腾出空间是非常困难的。如此一来,川菜火锅就离川菜的“一味一式、百菜百味”更远了。如今,商贩们力求食材的新鲜,但鲜味与重油、重麻、重辣是相互矛盾的。
图片/图片昆虫创意
二是香料的无节制引入。
为了差异化和竞争,很多商家总是想在辣的基础上打造出不同的风味,因此他们使用新型香料作为竞争武器。
某家火锅店,因为食材好,加上不知名的新调料,食物才好吃。
事实上,早些年火锅店对调料的投入就受到了影响。极少数商家不道德,在火锅底料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籽,以增强香气,增加顾客的瘾。这差点毁了四川火锅。未来。
我们能保证不使用现在添加的香料,或者少用化学合成香料吗?即使是按照国家标准使用,是否可以长期食用而不担心健康问题呢?
05
没有人知道,更广泛意义上的川菜已经进入了火锅阶段。你下一步怎么做?很可能川菜就以火锅结束了。
湘菜的崛起,就是这个结局最好的注脚。
事实上,长江中上游地区基本上都是以“辣”作为基本口味之一的菜系。随着中国其他地区的人们逐渐接受辣椒作为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川菜对“辣椒”的垄断很快就会被打破。
目前,川菜对“辣”的定义权受到质疑。
食客初步总结了各地的“辣”风格:比如川渝辣、湖南辣、贵州辣……至于会不会是淮扬菜辣、粤菜辣等等。鲁菜是辣的,东北菜是辣的等等,谁知道呢?
图片/图片昆虫创意
总之,“辣”不再是川菜独有的,而是成为一种百花齐放的“辣”。
换句话说,辣椒很可能是中国菜中最大的共同点。各地都有自己的调料方式,各有各的美,美共享,实现美食的共和理想。
那时的川菜不再着眼于到处进攻,而是回归到原来的地方,放弃难以形容的创新,专注于四川土特产,保留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精心创新,全心全意服务。 。好四川人食客。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锦观新闻报道,2023年11月16日,“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四川广安正式开幕,大会发布了《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川菜门店数量已超过32万家,远超粤菜、江浙菜等菜系的门店数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菜系。
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火锅宴比赛上,选手展示不同样式的火锅底料(图源:中国青年报)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国内,川渝两地是川菜大本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川菜门店数量逐年增长。在海外市场,川菜也有较高占有率,过去十年内,川菜在全球的餐厅数量增长了300%,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川菜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宫保鸡丁等经典川菜,在海外均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该报告还指出,“90后”“95后”消费者已成为消费主力,日常就餐的消费占比持续提升,已接近70%。“辣”成为“80后”消费者最喜欢的口味,麻辣、香辣、青花椒等风味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川菜味型,为川菜创新菜品研发提供了风味指引。
“川菜产业像慢慢醒来的‘睡美人’,正通过温暖更多人的胃,让世界爱上川菜、了解中国。”深耕美国川菜产业近30年,美中餐饮业联合会主席胡晓军发现,当地川菜产业链日渐完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川菜文化也更受欢迎。胡晓军表示,美中餐饮业联合会正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川菜调料商和设备商与国际接轨,并通过“寻根之旅”等方式,让海外从业者来中国寻找“川菜文化的魂”。
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火锅宴比赛上,精致的火锅作品(图源:中国青年报)
资料显示,中国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在菜肴烹饪中有许多流派。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苏菜、闽菜、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浙菜、徽菜。此前,为大家所公认的八大菜系之首为鲁菜。
此次川菜成为第一大菜系,有网友评论,“川菜的确是门店较多”“年轻人越来越爱吃辣,火锅的贡献不可忽视。”
极目新闻综合锦观新闻、中国新闻网、红星新闻、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