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
1978年出生,黑龙江人。16岁只身到哈尔滨从厨,21岁在哈尔滨鹿城花园大酒楼担任厨师长。2005年,自立门户开“老道外”面馆,后陆续创立李家小馆、假日小火锅、隐厨、老佛爷牛蛙火锅等多个餐饮品牌,起落有之。现任李(礼)家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采访|褚宏辚
摄影|张洋
他说
其实,很多不会说的人未必做得不好,会说的人也未必做得好。
人都得有目标,人也得有目的,目标是为目的而存在的。比如你的目标是赚1000万元,目的是生活幸福。但是很多人整反了,有了目标而忘了目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幸福,谁也别羡慕谁。
中国现在不缺创业者,但缺生活有品质的创业者。
......
READ MORE
李伟出生于1978年,双鱼座。三月是双鱼月,此时他刚好入不惑之年。他说,40岁是一个分水岭。
2018年,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不“站台”了。2015年之后餐饮“演讲风”盛行的一段时间,李伟也被邀请到各种论坛、大会做分享。最初,他是乐意的,站在舞台上,是众人的焦点,是行业的认同和嘉许。他颜值、口才均在线,在东北餐饮圈做得风生水起,投来的目光有钦羡他年轻有为的,也有不以为然的。
“其实,不会说的人未必做得不好,会说的人也未必做得好。好多做得比我好的人都没有出来讲。人越成熟越知道还是要做事。”
李伟穿着一件黑色短袖T恤,特别实诚爽直,也没有故作热情。这是2018年1月30日,李伟呈现的样子。而在此之前,他也曾年少热血,锋芒不藏,自以为是。但骨子里的懂事理和多思虑拽住了他,也让他想清楚了一些事。他也像很多东北人一样,即便一脸认真,一张嘴还是透着天然的乐观喜感。
为了把自行车让给爸爸
《中国烹饪》:为什么16岁就出来工作?
李伟:我们家在哈尔滨附近的农村,家里条件一般,我家离学校有五里地,相当于2.5公里。家里就一个自行车,我爸当时上班也需要骑自行车,但为了给我上学骑,他就不骑了。看到这个情形,我很难受。我想,别跟我爸抢自行车了,我就不上学了,出去赚钱吧。
《中国烹饪》:当时到哈尔滨为什么选择做厨师而没做别的?
李伟:我嘴馋,从小就爱吃好吃的,也爱这个行业。通过妈妈朋友的介绍,就到了黑龙江省公安厅招待所做学徒,学厨师,一个月赚50元。
北京隐厨出品
《中国烹饪》:做厨师虽然能吃到好的,但也很苦。您有没有后悔过?
李伟:没有。我当时跟我妈说,我死都死在哈尔滨,不会回农村了。很坚决。虽然苦,但我对餐饮还是热爱、喜欢的。
《中国烹饪》: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行的?
李伟:我从16岁到现在一直都喜欢。从学徒到打荷、砧板、炒锅,这种进步让我开心。就像你研究一门东西,越研究越深奥,越研究越感兴趣,也就越喜欢。最开始学东北菜,后来学粤菜。
《中国烹饪》:为什么学粤菜?
李伟:因为粤菜高大上,工资高。东北炒菜使大勺,粤菜使煸锅。我就想用煸锅炒菜,后来就学会了。我一直没有拜师父,无门无派。我当时理念新,就是看书,从书本上学了好多菜。那时候中央大街有个书店,每个月餐饮刊物出新刊,我就去那看,把上面的菜改良,变成自己的。当老板我都没觉得挺自豪,但我觉得我当厨师很有天赋,做菜很好吃,当厨师的成就感更高。
29岁好多年
《中国烹饪》:您是什么时候当上厨师长的?
李伟:21岁在哈尔滨鹿城花园大酒楼当厨师长,是当时哈尔滨很大的店,四十多个炉灶。我当时管60人。
《中国烹饪》:手下的人肯定很多都比您年纪大吧?
李伟:都比我年纪大。我就说我29岁,一直说自己29,29了好多年。那时候就意识到,厨师长不仅要炒菜好,还要懂管理。
《中国烹饪》:通过什么途径学管理?
李伟:管理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厨房也好,我觉得领导天赋很重要。我骨子里有这个天赋,爱张罗事,是一个特别操心的人,所以也能笼络人。那时候结下的兄弟,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跟着我做店。
北京隐厨
《中国烹饪》:当厨师的过程中,有没有对您触动比较大的挫折?
李伟:挫折太多了。每个行业都有挫折,开店有开店的挫折。做餐饮,琐碎的事多,做厨师长要照顾兄弟们。我当时年轻,本身还是个孩子,还要处理好多人际关系的事。
也曾是一匹野马
《中国烹饪》: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开店的?
李伟:2005年,我最有名的是那个面馆,叫“老道外”,“卤子不要钱,有点咸”,这是我创造的模式。那时候没有太多想法,就是赚钱。100平方米的店,一天流水10000元,特别火爆。也是从那家店赚到我的第一桶金。
《中国烹饪》:李家小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李伟:2009年。我姓李,孝顺,就想为老李家在哈尔滨留下产业,就开了李家小馆,还注册下来了,做东北菜。两年后,开了假日小火锅。李家小馆在哈尔滨有七八家直营店,在外地还有加盟店,总共有四十多家。
《中国烹饪》:在您看来,李家小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李伟:正好赶上一个餐饮发展的好时机。李家小馆盆比锅大、盘子大,便宜,环境好一点,味道还不错。那时候,李家小馆做得略有成绩一些,我觉得我好像骄傲了。自己就如同一匹野马一样,只顾着往前赶,喊目标。比如说,我公司要卖到多少钱、要开多少店,是为了目标而实现目标,为了目标而开店。店铺开得非常糙,非常粗。先后做的锅司令、李家小饭堂都夭折了。经历这样一个创伤以后,我发现我不是万能的,我发现我走错了路,忘记了我的初心。这两个项目夭折以后,我重新调整企业的战略,那就是量力而行。
隐厨之隐
《中国烹饪》:都说创业是痛并快乐着,那是您的一段痛苦期吗?
李伟:一直没离开过痛苦,当然也有快乐。当老板压力更大,主要是责任和压力的转变。当厨师可以换工作,当老板换不了工作,除了“死”就是往前走。小饭堂投资失败之后,我找了哈尔滨很多餐饮人,我说:“哥们儿,有没有要这个店的?”他们考察完之后说:“李伟,这个地理位置不行。”所以,我被迫关门之后,就飞到三亚买了两本书,在那待了7天。回来以后,我决定既然没人要,我自己重做。那怎么做呢?全把它扒干净。
我记得小饭堂关门那一天我都没去,550万元装修的店,用大挂车拉走,就卖了20000元钱。重新做以后,创建了隐厨。我出去考察了半个月,回来开始运作这个项目。又装修了8个月,我带着一百多万元的房租二次营业,加上此前小饭堂的装修又拆掉,装修就装了1年。
这个店试营业以后,3个月亏了195万元,我觉得李伟的末日终于来了。3个月亏了195万,但是为什么我还坚持做下去?因为我看到了希望,我看到了一点一点的增长,我们没有做噱头,没有让人发朋友圈,但是很多人到隐厨,他愿意发一张朋友圈。隐厨也从试营业时的1000元日营业额,最高峰冲到了九万多元。
北京隐厨
《中国烹饪》:然后,你就把隐厨开到了北京?
李伟:我们做隐厨这个项目,奔的就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北京是品牌餐饮的发源地嘛。刚到北京时,我们找了好多场子,哪也不要我们,因为我们在北京没有店,没有背景,也没人信我们。跟人家说,可以到我们那来看看哈尔滨的隐厨,也没人来看我们。就像一个男孩找老婆,老婆家里说你没钱,就是那个感觉。最后选择通盈中心那个场子,是因为当时没人进。我们一赌气,这个要我们,就进了。当时投资将近800万元,通过3个月的运营,场子热起来了。现在,中午、晚上都排队。
守正出奇
《中国烹饪》:在你看来,做餐饮什么是最重要的?
李伟:餐饮业能够持续不败的根本是两个字:品质。品质有几个维度,第一个是环境。有人跟我说,你的隐厨定位有问题,中国菜馆太模糊,听不懂。其实我内心知道,隐厨的定位只有三个字,就是品质高。现在的人跑偏的特别多,你要把正守住了,你就是最大的奇。大多数人抄近路去了,眼时(“当下”的意思,东北方言)走得快,但走不到终点,也可能是死胡同。还是别走捷径,走大路,把品质做好,可能慢一点,但能走到终点。
北京隐厨菜品
《中国烹饪》:你通过什么方式学习提升品质?
李伟:看优质的五星级酒店。比如北京的瑰丽酒店、各地的君悦酒店等,像君悦的1881、长安壹号等。
《中国烹饪》:对于年轻餐饮创业者,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李伟:我觉得还是规规矩矩做吧。上次我和喜茶的创始人在一起聊了很多,我觉得那小孩他确实在茶上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把产品做好了。你要钦佩他可钦佩的地方,他其实做得很规矩,下了很大功夫,这是喜茶火爆的根本。这个行业走不了捷径。先强后大,“方太”那句话我很认同:你不一定进500强,但要活500年。
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创造生活
《中国烹饪》:您说“40岁是一个分水岭”,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李伟:之前跟野马一样往前赶,年纪大了,有了家庭,经历了一些事情,想法也就变了。人做生意是为了生活,不要为了生意丢了生活。我的座右铭就是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创造生活。
北京隐厨
《中国烹饪》:创造生活指的是什么?
李伟:通过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好的生活条件,然后去享受生活。几年下来,你会发现,真正走得好的都是那些慢的、稳扎稳打的人。快的人快一时,而不能快一世。
《中国烹饪》:那你现在开始在一线城市做餐饮,会不会有压力?
李伟:压力很大,来自方方面面。因为人生地不熟,来自资金的压力、人员的压力等。
《中国烹饪》:通过什么方式来化解这个压力?
李伟:运动。比如踢球、游泳、健身。创业的精神压力特别大,承受不了就不要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幸福,谁也别羡慕谁。我觉得对一个每个创业者而言,幸福感很重要。
《中国烹饪》:你现在有幸福感的时候多吗?
李伟:多呀。过去为窘迫的生活而去拼搏,不敢松懈。现在可以停下来,有自己的时间。有了家庭以后,有可爱的小孩,很幸福。
电影《无问西东》中说:“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李伟是一个感性而看重当下的人,他说唯一的幸福就是现在的幸福。采访时,他刚从三亚踢球回来,晒得很黑,因为经常运动,看起来更像80后。对于40岁以后的规划,他说,一半工作,一半生活,随缘随性就好。
★ 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烹饪》2018年3月刊,欢迎转发到你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编辑|猫头鹰小姐
<>0后黑龙江人,餐饮界最有个性的老板之一。
李伟,创业十几年,成功将自己的餐饮版图从哈尔滨的一家小面馆,拓展成在全国拥有300多家店、多品牌开花的大型餐饮连锁集团。
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听过的人都不免感慨一句,这样的人竟然真的存在。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又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
《洪波高端访谈》周刊
栏目策划/主持 :陈洪波(红餐网创始人)
创业到现在做过多少个品牌,李伟已经记不清了,“应该有十来个吧,现在在做的有五六个”。
他沉迷于创造。很多人在失败后会学会安分,可他不一样,失败对他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他永远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屡败屡战,使劲折腾、探索新东西。
隐厨、李家小馆、老佛爷铜炉蛙锅、烧鹅佬、豹先森五元大碗面,他手下的几个品牌,品类、模式各不相同。
很多人看不懂这样的李家餐饮,更看不懂李伟,但他觉得没关系,“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近日,李(礼)家餐饮董事长、隐厨创始人李伟做客《洪波高端访谈》,聊起了自己波澜起伏的人生,做餐饮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
李伟谈隐厨的经营之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 “经常掉坑里,但每次总能爬上来”
李伟觉得,自己的人生之所以起起伏伏, 是因为骨子里藏了不安分的基因。
“我妈对我的评价是,我儿子这个人太能折腾了。”
家里人对他又爱又恨,却无法让他停下来。“这是因为,虽然我经常掉坑里,但每次都总能自己爬上来。”
1 为了还债变卖房产,一碗面救了他
李伟创业做的第一个品牌叫“老北方四元水饺大卖场”,别人的饺子都论斤卖,他却论盘卖,所有的饺子和菜都4块钱一盘,一开业就火了,还特别火。
但好景不长,年轻气盛的李伟尝到甜头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边开始开饺子馆的分店,一边又做了个“老北方4元火锅”,情况慢慢失控了。他是厨子出身,不懂管理,快节奏的扩张很快便尝到了苦果:饺子馆和火锅店都亏得一败涂地。
这是李伟创业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为了还钱,他把刚买了两年的房子卖了,店也关了,拿着全部家当——五万块钱和一台面包车,重新找项目东山再起。
李伟最出名的品牌之一——“老道外”面馆就是在这时出现的。凭借首创的“卤子不要钱,有点咸”这种吃打卤面的新模式,老道外100平米的店,一天流水能做10000元。
这碗面让李伟起死回生,并挣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又相继创立了“李家小馆”和“假日小火锅”两个品牌,模式都很新颖,又正好赶上了餐饮发展的好时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李伟也因此在业内“一战成名”,收获了不少粉丝。
< class="pgc-img">>△李家小馆
2 一年亏了2000万,末日之际再创隐厨
李家小馆稍有成绩的时候,李伟骄傲了。他形容当时的自己就像一匹野马,只顾着喊目标、往前赶,为了目标而开店,“非常糙” ,先后做的“锅司令”和“李家小饭堂”不到一年就都夭折了,那是至今为止对李伟伤害最大的一次失败。
“小饭堂”想把海派的东西搬到哈尔滨来,但是顾客不买账;“锅司令”做军事主题火锅,太重形式和营销,没把产品放在第一位。“两个项目大概亏了1000万。”
同年,李家小馆也因为李伟的分心,业绩严重下滑。
< class="pgc-img">>△曾经失败的“李家小饭堂”
主品牌业绩下滑,新品牌全部失败,2014年仿佛是李伟的末日。 短短一年时间,他就亏了两千多万。这段最黑暗的时期,除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外,精神上的压力更大。
“当时哈尔滨很多人都认识我,好多小孩以我为创业榜样,我挺得意的,觉得自己挺牛逼。两家店瞬间关门的消息在圈里传开后,我觉得没脸见人了,跟团队也没法交代。”
低迷了一段时间后,他想想还是不甘心,决定破釜沉舟,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 把投资了600万、才开了两个月的小饭堂砸得只剩水泥墙和地面,又投了900万,创办了“隐厨”,再一次绝境逢生。
“宁亏大不亏小,一定要把该做的都做到 ,我做事的理念就是这样。亏100万,该做的都做到了,失败了我不会后悔;为了省50万,该做的没做到,这样的失败我不能忍。就像你一直在小道上走,路永远走不宽,相反,把自己逼上绝路了,绝路背后可能就是一条大路。 当时,我就把自己逼上绝路了。”
2 “我真正的身份其实还是厨师”
隐厨在李伟心中是特别的。“如果未来只能专注做一个品牌,我会选隐厨。”
2015年,第一家隐厨开业,前3个月亏了195万,后来才开始慢慢盈利,日营业额最高峰达10万。
截至目前,隐厨共有3家直营店,哈尔滨2家,北京1家,店很少,却是李伟最有成就感的品牌。
< class="pgc-img">>△隐厨内景
1 隐厨之“隐”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当老板、经营者,其实我真正的身份还是一个厨师,之前可能做了很多别的事,但最终还是会做回本行来。 大隐隐于市,隐厨,就是一个厨师做的店。”
很多人不知道,李伟其实是厨师出身,创业之前他从厨近6年,做过学徒、打荷、砧板、炒锅,21岁就当上了哈尔滨鹿城花园大酒楼的厨师长,管理60多人。
从厨时,他没有拜师父,无门无派,全靠看书,从书上学做菜。当时,中央大街有个书店,每个月餐饮刊物出新刊,李伟就去看,把上面的菜改良,变成自己的。
很多人说做厨师苦,但李伟做菜有天赋,他觉得当厨师炒好吃的菜,成就感比当老板更强。
< class="pgc-img">>“假设有一天我退休了,我会找一个地方呆着,炒几个菜,这个地方就是隐厨。”
隐厨于他,远远不止是生意,更是人生的诗意所在。 因此,他对隐厨一直没有太多的商业计划,也没有规模要求,条件成熟就往前走一家,没有条件就慢慢走。
2 用五星级酒店标准打磨中国菜
很多人跟李伟说,隐厨定位的中国菜馆太模糊了,有问题。李伟不以为然,在他心里,隐厨的定位只有三个字:品质高,是什么菜馆并不重要 。
“现在做餐饮跑偏的人特别多,都在搞升级、搞场景什么的,其实,把品质做好了,把正守住了,你就是最大的奇。”
他坚信,品质才是餐饮企业持续不败的根本,而他理解的品质又包括很多维度,比如出品、环境、服务等。
< class="pgc-img">>△隐厨内景
为了打造隐厨的品质感,李伟专门去考察了各地优质的五星级酒店。在他看来,从音乐、气味、色调到餐具、杯具、寝具,五星级酒店为顾客营造的品质是最细腻的,并且每个酒店给人的体验都不一样。
“五星级酒店怎么做,隐厨就怎么做。” 于是,2015年人人都喊“轻”的时候,李伟为隐厨制定了“五重”原则,重食材、重出品、重人才、重环境、重口味,什么都往重了做:人海战术,服务更好;装修厚重,更耐看、耐用;主打湘菜,食材就都从湖南运过来……
至于隐厨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李伟认为原因有3个:
第一,在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打造环境从不吝啬;第二,员工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程度比很多店高;第三,菜品还原了最本质的样子和味道,砍去了很多花哨的东西,比如摆盘。
< class="pgc-img">>3 “闭眼那天,我可能还在研究餐饮”
李伟今年41岁,岁数越来越大之后,他时常会回看自己之前干的事。
从一无所有到略有所成,从动荡冲击到稳扎稳打,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现在看都觉得挺蠢的”。蠢归蠢,但他从不后悔。
很多人无法理解李伟的个性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比如爱折腾、热衷于创品牌搞创新,以及天塌下来也要安排时间踢足球。对此,李伟很豁达:“看不懂没关系,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1 聚焦折煞乐趣,创造才有快乐
“大家都在讲聚焦专注,干好一个品牌,像我这样乱糟糟干一堆品牌,很多人当面或者背后都在笑话,我从来不管他们怎么说,我喜欢这样。”
和大部分餐饮人相比,李伟确实算比较“花心”的,创业十几年,做了十几个品牌,每个品牌涉及的品类都不一样,起落也有之。
但他觉得这样挺好的。很多人做餐饮,挣到钱就会有成就感;他不同,他热爱创造,对他来说,创造一个东西,让别人认可,才会有快感, “这种快感就像怀孕一样,不生就闹心。”
< class="pgc-img">>聚焦会折煞他的乐趣,挣多少钱他都不乐意;创造虽然累,但快乐。
每次打磨一个品牌时,李伟都会全身心投入,比如做豹先森五元大碗面,4个月时间内他尝了1000多碗面,才把品牌的商业模型打磨出来。打磨出商业模型后,管理、运营的事就交给团队,自己负责把控大方向,再继续投身于下一个创造。
2 这一辈子都不会改行
至于人们口中的不安分,李伟觉得,再过20年,他估计还是这幅德性,因为自己是打心底里热爱这个行业。
“它好像已经是我生命的全部了,我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脑子里过的都是这些事,聊别的话题我听不进去,唠餐饮我就愿意听;出去看到一个咸菜我都要拍一下,看到餐厅就想进去看看。就像足球一样,我不是专业球员,球踢得也不好,可我就是喜欢。”
他不止一次想过,即便退休了,到老了闭眼那一天,自己可能还会在研究餐饮这些事;就算有一天破产了,支个摊卖盒饭一样会干餐饮;成亿万富翁了,可以干点轻松的了,也还是会选择餐饮。
“不管是最高峰还是最低谷,我都没想过改行,我猜想我可能会这样死去。”
记者手记
整个采访下来,记者感触颇深。李伟真的如传闻一样,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和魅力的人。
他不似一般餐饮人那样循规蹈矩,讨厌走别人走过的路,绝不抄袭模仿,极具冒险和创新精神。在他看来,成功就要不断地试错。
他喜欢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一边创造,一边享受。对他来说,赚多少钱不重要,爱好绝对不能丢,比如餐饮、足球和跑步。
为了自己的爱好,他可以永远在折腾的路上:不断研究、创造新品牌;每周花几千块钱从哈尔滨飞到深圳,踢两个半小时足球,从没落下一场……
这样有个性和想法的人,餐饮界多几个才好。
>视网消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接到大量群众举报信件。其中一个举报信当中反映,在2003年一个未满14岁的少女在某酒店被一个叫李建的人引诱吸毒并实施强暴,但是十几年中这个案件一直上告却没有任何结果。
接到这一线索后,哈尔滨市公安局立即组成了专案组,他们仔细核查了举报反映的信息,调取了当时公安机关立案材料,并且对受害人进行了询问,就是这样一起恶劣的刑事案件却被当时的办案民警在收受了李建的财物后没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任由其逍遥法外。
李氏三兄弟 裙带关系垄断经营
违法办案的是时任哈尔滨公安局民警李某某,现在他因涉嫌隐匿销毁会计凭证和非法持有枪支被刑事拘留。就在专案组准备开始调查李建的时候,哈尔滨市纪委监委的办案人员找上门来,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将李建的哥哥李伟、弟弟李桐等人违法犯罪重要线索移交给哈尔滨市公安局。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李氏三兄弟。李伟是李家的老大,时任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副总经理,在他手里每年有近10亿元的电力工程项目,作为弟弟李建,自己与朋友一起开办了民营电力工程公司,在哥哥的悉心照顾下生意自然做的风生水起,李桐是家里最小的,他从一个普通工人干起,在哥哥李伟从哈尔滨电力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提升到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副总经理后,他直接接替了哥哥的职位成为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现任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总经理的李罡这样评价了他们兄弟俩。
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总经理李罡:我觉得这个李伟在单位他不(爱)说话,很少说话,但是他基本上我们一出什么事,比如说像今天这个群体上访,他就来解决这些事。
违法承揽工程 查扣资产近15亿元
2019年1月,哈尔滨市公安局把李氏三兄弟涉嫌黑社会组织犯罪列为重点案件,抽调了60多名民警开展调查工作。警方调查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氏三兄弟就在电力系统工作,他们熟知电力工程招标当中的漏洞和电力工程的丰厚利润,初期他们采用金钱贿赂、违反招标手续大肆违法承揽工程获取利益。2013年,有这些钱作为后盾的李伟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从一个子公司的董事长被国网黑龙江省公司提拔到了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
用非法手段当上领导 开始犯罪之路
做为哥哥的李伟,刚刚从子公司升职到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的副总经理,弟弟李桐就接替了哥哥的位置,兄弟俩通过非法手段走上了领导岗位,而这只是李氏三兄弟走上涉黑犯罪道路的开始。
串通投标暴力打压 独揽电力工程
从2010年开始,自李伟担任哈尔滨市电业局局长助理兼电力实业集团董事长后,他就开始独揽全市的带电接引工程。通过串通投标,他们先以电力实业集团中标,然后把项目转包给弟弟李建和涉黑组织下线开办的公司,几年当中,他们几乎垄断了全市电力工程的施工。
2017年,哈尔滨的马先生就成为了他们转包的施工公司,结果如何呢?在中央督导组进驻黑龙江期间,马先生来到驻地反映自己的遭遇。
有马先生同样遭遇的受害公司在哈尔滨还有70多个,他们都是在完成施工后拿不到钱,而李氏三兄弟却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巨大利益。
收受贿赂 96辆高级汽车价值近一亿
中央督导组进驻黑龙江以来,立即将这个涉黑组织作为重点督办案件,几次到办案单位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中央督导组成员来到市公安局看守所,对已经被刑事拘留的李伟依法进行讯问。
在两个多小时的讯问中,李伟向中央督导组反映了其他领导干部参与经营、行贿受贿和包庇隐瞒犯罪的情况。经查,李伟除伙同弟弟李桐、李建在电力项目工程中大肆敛财外,还收受其他公司2000多万元贿赂,96辆高级汽车摆满了停车场,估算价值近一亿元。
谁在充当李氏三兄弟的保护伞?
一边是拿不到工资的几百名企业职工,一边是96台近亿元的豪车,公安局专案组同时扣押的还有李氏三兄弟涉黑组织在全国各地购置的135套房产。李氏三兄弟涉黑犯罪的背后,究竟是谁在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实施保护呢?
李氏兄弟中的老二李建强奸未成年少女的案件,已经被哈尔滨公安局专案组重新调查,为李建提供违法保护的民警已经被依法拘留。
李伟之子寻衅滋事 竟迟迟不立案
李伟的儿子李显峰开办婚庆公司,而以前在其附近的一家合法经营的商铺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受害者。
这样一起明显的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案件,理应按照相关法律对李显峰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然而,当时的办案民警在收受了李伟的财物后,迟迟不予立案侦查,最后以民事纠纷为由不了了之。
充当保护伞 36名党员干部被调查
现在,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已经将为李氏三兄弟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的36名党员干部依法进行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从2010年至今,哈尔滨市76.7%的电力工程都由李氏三兄弟承揽, 然后再以极低的价格转包给其他公司,从中非法获取巨大利益。针对电力工程招投标、非法转包、拖欠工程款等行业乱象,中央督导组一行四人来到国家电网哈尔滨公司进行督导工作。
统一抓捕 抓获组织核心成员41人
经过四个月的秘密侦查,专案组民警在掌握了李氏三兄弟涉黑组织的大量证据后,开展了集中统一抓捕行动。哈尔滨市公安局抽调了280名民警,在哈尔滨、大庆以及齐齐哈尔三个地区统一行动。
李氏三兄弟涉黑
在这次抓捕行动中,警方共抓获133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涉黑犯罪组织核心成员41名。经过初步审查这个涉黑犯罪组织涉嫌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故意伤害、开设赌场、盗窃、诈骗、非法持有毒品、聚众淫乱、介绍卖淫、容留他人吸毒 、伪造国家机关证件、串通投标、帮助毁灭伪造证据、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窝藏等18种刑事犯罪罪名。
这个犯罪组织中有7个人曾经是市、区两级的人大代表,具备党政机关干部身份的占比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