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做好餐饮油烟污染整治
全市城管系统
坚持“为民服务”的原则
聚焦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工作
开展餐饮油烟排放专项整治行动
同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
引导餐饮商家规范经营
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让城市既有“烟火气”
又有“人情味”
莲湖区
文/图 杨清
为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排放餐饮油烟污染市容环境行为,莲湖区城管执法局建立健全“全面排查、整改督查、长效管理”的治理体系,在源头预防上保持定力,在动态管控上精准发力,在治理攻坚上持续加力,齐抓共管确保餐饮油烟污染现象整改到位,实现餐饮油烟治理精细化、长效化、规范化。
执法人员对辖区餐饮门店厨房油烟净化器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为确保油烟净化设备正常使用,餐饮店内的油烟净化设施每三个月要清洗一次并完整保存清洗记录。1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餐饮店在5月至9月(臭氧防治夏防期间)要每两个月清洗一次。另外,集气罩每三天要清洗一次。”执法人员一边检查一边对商户叮嘱。同时,督促餐饮店与设备运营公司做好对接,及时做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定期清洗油烟净化器,确保餐饮油烟在线监控设备正常使用、餐饮油烟达标排放,从源头减少油烟污染。
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巡查管理机制,执法人员逐街逐巷深入餐饮后厨,通过边检查、边普法、边指导,向餐饮饭店负责人普及相关法律政策,提高餐饮场所从业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对个别餐饮饭店清洗记录不完善、后厨卫生需改善等问题,执法人员要求限期整改。
下一步,莲湖区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监督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杜绝问题反弹,积极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
高陵区
文/图 王蕾
为不断改善辖区空气质量,维护市容环境秩序,高陵区城管执法局聚焦露天烧烤和餐饮油烟单位,集中开展油烟排放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主要针对夜市摊点、餐饮聚集区,以及小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逐户检查、分类实施”的方式,重点对露天烧烤摊点、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备安装、开启及定期清洗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同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商户认真履行油烟治理主体责任,自觉规范经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发生,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
通过检查发现,部分商户存在无清洗记录、烟罩烟道油污严重、清洗不及时,无油烟监测报告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执法人员记录在案,督促商户立即整改。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20余辆,执法人员40余人,检查餐饮单位110余家,现场整改6家,限期整改10余家。
下一步,高陵区城管执法局将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加强督导,加大辖区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餐饮油烟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打造绿色文明健康的城市环境。
高新区
文/图 张冰洁
近期,高新区城管执法局结合部门监管职责和夏季市容环境管控特点,不断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执法检查力度,坚决遏制油烟违规排放行为,切实加强臭氧污染源头管控,助力我市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各街道(园区)执法中队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采取常态化排查、随机抽查、重点检查、联合执法、“回头看”相结合的方式,每日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经营性餐饮门店、单位集体食堂等餐饮单位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清洁能源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正常使用、排烟管道密闭与清洁、清洗维护记录和油烟监测报告等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指出并下达法律文书,督促经营者按照相关标准限期整改到位,切实将油烟污染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同时,各街道(园区)执法中队强化部门协作机制,积极联合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排放专项行动,加大对沿街餐饮单位、单位集体食堂、非法饮食摊群点的联合执法力度,坚决取缔露天煎炸、烧烤等产生油烟的占道饮食摊(群)点;强化对夜市烧烤集中经营区、食品临时摊群点、放心早餐网点等临时占道摊群点的规范管理,严查不使用清洁燃料、不加装油烟净化设备、自行扩大经营面积、延长经营时间、噪音扰民等行为。
此外,各街道(园区)执法中队按照高新区大气专项办《关于开展臭氧污染防治专项宣教活动方案》要求,依托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 “六进”活动,深入餐饮门店聚集区域、商业综合体、夜市集中经营区,通过上门普法宣讲、发放宣传折页、张贴科普海报等方式,大力宣传臭氧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治理等法规政策,讲述油烟净化设施的规范使用和保养维护要求,告知经营者违反相关法规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使其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和知法守法的意识。
编辑|连思敏
审核|李巍 张小刚 丹阳
着餐饮连锁品牌的快速扩张,如何确保各分店厨房环境的统一和标准化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其中,厨房油烟净化器的应用和管理更是直接关系到品牌形象的维护和顾客的健康安全。
对于餐饮连锁品牌而言,油烟净化器的选择应基于统一的标准和规格。这不仅能够确保各分店油烟处理效果的一致性,还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品牌总部应制定详细的油烟净化器使用和维护规范,确保各分店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
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品牌总部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系统对各分店的油烟净化器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还能够对各分店的油烟处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为品牌形象的维护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餐饮连锁品牌还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油烟净化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员工了解油烟净化器的重要性、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水平,确保油烟净化器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净化效果。
通过实施油烟净化器的标准化管理,餐饮连锁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顾客满意度,还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5月9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上海以来,上海各区迅速行动,认真做好督察组交办群众信访问题和其他相关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切实做到边督边改、立行立改。
5月10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浦东新区转交的一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反映,北蔡镇博华路莲园路一带10家沿街餐饮店存在油烟扰民、油烟净化设备清洗不到位等问题。5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浦东新区北蔡镇博华路看到,部分餐饮店已整改完成。
5月18日,博华路沿街餐饮商店。 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
作为小吃一条街,沿路二十多家餐饮商铺的油烟排放问题,直接影响到周边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据北蔡镇城管中队副队长顾建华介绍,北蔡镇5月10日当天组织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信访举报件反映的部分问题属实,9家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店有4家无清洗记录、1家现场无法提供清洗记录。对5家无法提供油烟净化设施清洗记录的餐饮户,相关监管执法部门进行了立案查处。5月15日,北蔡镇对现场进行了二次复核,进一步发现6家餐饮店无法正常运行油烟净化设施,对这些涉嫌违法违规的经营者作进一步立案处置。
渝锦香川菜馆抽油烟机已完成清洁。 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
5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博华路,走进渝锦香川菜馆二楼的后厨空间,可见其油烟设备已完成清洁,抽油烟机的不锈钢表面无明显附着污浊。
渝锦香老板黎先生表示:“其实4月底刚刚做过一次清理,花了一千多元。但当时没有保留清洁记录的意识。在执法人员指导后,我们重新找到此前做油烟清洁的公司提供记录,才符合轻微免罚的条件。”
油烟清洗记录单。 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
根据《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设施以及在线监控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排放的油烟、烟尘等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还应当定期对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装置进行清洗维护并保存记录。
顾建华向记者表示,虽然博华路的部分餐饮店已整改完毕,城管中队也会保持进一步对于沿街店铺的追踪检查。“针对餐饮行业,每次检查都是包括油烟、排水、餐厨垃圾,燃气在内的综合类检查。一般分高中低三个风险档次进行分级监管,低风险门店12个月检查一次。这次有些餐饮店被立案查处之后,就会转升一级,从低风险转为中风险,检查频次提升到6个月一次,如果之后再升级,则会成为高风险,3个月检查一次。”
油烟扰民问题频发的背后,人工监管始终有着难以突破的“瓶颈”。顾建华表示,因路边餐饮店更新换代较快,人工监管频次常常更不上门店换新速度。“有一些设施是上任店主装的,而现任店主不一定知晓,或没有做好维护保养、定时更新,导致油烟净化设施不运作或者损坏。”
目前,北蔡镇也在思考提高监管效率的破题之道。比如在餐饮商户出现变更的环节,或许可增加跨部门的信息联动,由许可审批部门将关键信息推送到属地相关部门,进行前置性的餐饮油烟管理指导,掌握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等环保设备的的情况。其次,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使用,提升在线监控的覆盖率,及时发现因设施或使用维护问题导致的餐饮油烟异味扰民问题。
目前,上海也正在探索信息化油烟监管体系的建设。在今年4月的“2024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表示,油烟监管不能依靠人海战术,而要使用非现场监管的技术手段。
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上海共有持证餐饮服务单位140664户。目前上海全市有超过六千家商铺已在试行在线油烟监测设备,全市层面的餐饮油烟管控一体化信息化平台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完成平台建设方案,2025年正式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