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法式烹饪最伟大的传奇之一,享有米其林三星评级超过半世纪,被法国人称为“世纪之厨”、“美食教皇”的法国名厨保罗·博古斯(Paul Bocuse)1月20日去世,享年91岁。
博古斯长期患有帕金森氏症,20日他在其出生地、位于法国中东部小镇柯隆居欧蒙多(C0ollonges au Mont d’Or)去世,该镇距离美食之都的里昂不到10公里。法国前内政部长、曾担任里昂市长的克龙布在推特上首先公布了博古斯逝世的消息。克龙布在推文中说:“他就是法国,简单而又慷慨,卓越又充满生活的艺术。美食教皇离开了我们。”
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声明称:“法国烹饪界失去了一位神话般的伟人,爱丽舍宫的厨师在厨房里哭泣,全法国的厨师都陷入悲伤之中。”
欧洲食物历史与文化研究院(IEHCA)负责人Loic Bienassi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厨师,而是一个法国的象征,他代表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伟大的厨艺文化。”
烹饪界的教皇
博古斯的厨师形象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法国人的心里——他身穿白色制服,头顶厨师高帽,手持锅铲奋力翻炒,他的形象成为博古斯餐厅最好的招牌。
从1965年至今的53年来,博古斯从他父亲手里接过经营的里昂博古斯餐厅(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gnes)每年都摘得米其林三星,从未间断。到了2014年,博古斯餐厅数量在全球达到了23家。
此前,法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能与博古斯在烹饪界的地位相提并论,那就是1935年去世的享有“法国烹饪之王”盛誉的奥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而博古斯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编撰了新的美食烹饪手册,而且还将法国餐饮赋予了贵族的文化。
博古斯被称作是“古典厨师”,因为他摒弃了一切复杂的烹饪技巧,让菜肴保持了自身的味道。在上世纪50、60年代时流行的是埃斯科菲耶风格的传统烹饪方式——浓重、油腻、辛辣,用传统方式做出的菜上常常盖着一层厚厚的酱汁,以至于吃不出菜的味道。
但是博古斯对烹饪有着独到的见地。尽管出身于18世纪以来就开始研究美食的“厨师世家”,但博古斯仍不满足于此,他曾认真地给几位当时的名厨做学徒,其中包括他的偶像、法国新潮烹饪运动的代表人物——费尔南·普安(Fernand Point)。普安的店里的菜单都是老板娘手写的,天天换花样,什么菜能上菜单,完全取决于费尔南当天从市场买回的菜品。这种做法给博古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古斯在普安的店里一待就是8年。回忆当年做学徒时的艰辛,博古斯曾说道:“那可是非常严厉的,每天都要早起,给奶牛挤奶、给猪喂食、洗衣服做饭等等。当时还是用煤来生火,条件很艰苦。”
在普安的影响下,博古斯形成了自己独具创意的新式烹调风格。这也成就了博古斯半个多世纪的美食神话。与传统烹饪方式不同,博古斯的新式烹调注重保持菜品的原汁原味,让食物更清淡、更新鲜,也更美观。
在法国,人们视美食为宗教。法国人认为,美食绝不仅是果腹之物,而是一项需要坚决捍卫的文化传统。数百年来,法国奉烹饪为“生活宗教”,佳肴无数,高手如云。“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新星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更大。”博古斯的这句座右铭让全世界以厨师为职业的人开始羡慕法国人。
为了烹制更新鲜的菜肴,博古斯一直是里昂中心市场的常客。每天早晨,他都要亲自到市场买菜,即使餐厅被评上“米其林三星”之后,这个习惯依旧不改。
新式烹调法让博古斯在法国美食界名声大振。美食评论家亨利·高尔特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博古斯的餐厅试吃时,博古斯仅用了一把四季豆迎接了这位重要客人。这是他早晨在花园里随手采摘的,简单地拿水煮过后,用橄榄油、青葱、食盐稍作调制,四季豆就摆上桌面。结果,高尔特先生大叫意外,在他品尝过的众多美食中,第一次有人做出了给他带来与众不同清新感觉的四季豆。
1989年,美食指南Gault & Millau将博古斯评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厨师”,承认了他在国际烹饪界的至高地位。《时代周刊》把博古斯评为“60年来影响世界的人物”。作为法国人,烹饪泰斗博古斯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与科学家的居里夫人和路易-巴斯德、时尚女王的可可·香奈儿以及政治家戴高乐将军相提并论。
博古斯八十大寿时,世界各地名厨都收到了烹饪界武林大会的“密令”,齐刷刷地来到摩洛哥蒙特卡洛为博古斯祝寿。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在法国享有最高地位的厨师,他们有些人此前并不曾与博古斯谋面,但抱着朝圣的心理来瞻仰这位老人。40年前他在法国掀起的新式烹调热潮,依然为人津津乐道。而以他名字命名的位于里昂郊区索恩河畔的家族餐厅,至今仍是很多名厨心中的圣地。
将法餐推向全球
随着博古斯知名度的提高,他逐渐成为法国厨艺界中最闪亮的“外交明星”。上世纪50年代,博古斯的美食从法国流向日本,60年代又推进到美国。
1982年博古斯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的法国馆开出一家餐厅,由他的儿子杰罗姆(Jerome Bocuse)经营,杰罗姆也是一名厨师。1987年,博古斯创办了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持续至今已有30年历史,这项烹饪大赛也成为全球优秀厨师展示的舞台。1990年博古斯成立了厨艺学院,这所享誉全球的学校建在19世纪庄重的维耶城堡内,每年接收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生来此深造法国的传统酒店与厨艺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博古斯在位于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展馆内开设了上海的第一家博古斯西餐厅,设有开放式厨房、酒吧与罗阿特色酒窖。培训的大厨均来自博古斯学院,并使用新鲜食材现场烹制。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博古斯餐厅都拥有与博古斯餐厅诞生地相同的水准。来自里昂的法国人伯尔纳曾在一家里昂的家族制药公司位于上海的分公司担任管理职位。在从小生长在里昂的伯尔纳看来,只有位于里昂近郊的那家才是最原汁原味的博古斯餐厅。“我吃过美国佛罗里达和其他一些地方的博古斯餐厅,但是只有里昂博古斯餐厅的这家才是最负盛名的。尽管菜品仍然不够清淡,但整体的档次完全超越了任何其他一家餐厅。”伯尔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但这并不妨碍博古斯餐厅利用媒介宣传法式美食在全球达到的效果。欧洲食物历史与文化研究院(IEHCA)负责人Loic Bienassi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食材上来讲,餐厅要有很大的原创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很多时候餐厅靠的是宣传。但是博古斯和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厨师不一样,他的明星地位是难以撼动的。而且他也很注重帮助其他厨师一起弘扬法国美食文化,并将此输出海外。”
联想到当今法国烹饪界最有名的厨师,包括Alain Ducasse和Joel Robuchon,他们已经都学习到博古斯餐饮文化的精髓,也使用媒介来作为塑造品牌形象的手段,并成功将餐厅开遍世界各地。
和博古斯拥有50多年交情的法国著名米其林星级厨师Michel Guerard认为,博古斯就如圣人一般,相当慷慨。今年84岁高龄的Guerard说道:“1965年我在Asnieres开出第一家餐厅,保罗马上就来我的餐厅看我,并鼓励我,还为我做了很多有助于餐厅口碑的事情。这对我今后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博古斯的离世也昭示着代表法国厨艺最高水平的一代人的陨落。对此,Guerard表达了他的无奈:“这就是生活。我真心希望法国美食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因为它代表着文明,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值得所有法国人纪念的,如果没有记忆,就不会有创新。”
Bienassis认为,尽管博古斯那代人终将落幕,但博古斯已经在很早之前就把火炬传承给他的儿子杰罗姆。“这肯定不是最后的传承,保罗·博古斯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代厨师。”Bienassi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知道他来自一个从1765年就开始经营厨艺的家庭。”
最大的愿望是“死于安乐”
不仅厨艺精湛,博古斯还拥有典型的法式幽默,是一个十足的“戏精”。
“人生就是一场戏,我19岁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战争时期,当我的伙伴们在我身边一个个相继倒下时,我就问自己,为什么下一个不会是我?”博古斯曾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死于安乐”。
博古斯的人生信条是:运气、健康、工作和举重若轻。他的人生理念是:有时候需要做一个蹩脚的演员。“人生随时都有可能在下一秒终结,所以我们在工作时应该以活到100岁的认真态度来对待,但是在生活的时候,应该抱以假如明天死亡的及时行乐的心态。”博古斯认为,“好好地去做一份工作并不会比不好好地去做花更多的时间。”
在博古斯的左边肩膀下方的手臂上,有一个象征法国的公鸡刺青。“这是我的伙伴。当有人使我厌烦时,我就用很轻声的话和我这个小伙伴说,它能够让我平复负面情绪。”博古斯一直以这位公鸡伙伴为傲。
博古斯最喜欢用的烹饪基本材料是黄油、奶油以及红酒。“这些构成了法国餐饮的基础。”这是博古斯回应别人自己最喜欢用的烹饪底料时候的标准答案。
对于博古斯而言,最好的美食,就是当你把锅盖掀开时,你能闻到它飘着香气,而且还能够再次食用。而能创作出神奇的美食必不可少的要素,包括新鲜的食材、值得信赖的厨师以及快乐的食客。
在博古斯的厨艺生涯中,他最有代表性的创新发明就是黑松露酥皮浓汤。这是他在1974年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三任总统德斯坦(Valery Giscard d’Estaing)专门创作的——用特别设计制作的酒杯状汤盅,盛着法国著名的黑松露鸭肝浓汤,再覆盖上一层奶酪酥皮,烤成一朵如蘑菇状的可爱造型。“总统先生,您要先把酥皮盖戳破。”博古斯对第一次看到酥皮浓汤不知从何下手的德斯坦总统说道。
博古斯喜欢美食,也喜欢女人。他的厨房被整理得井井有条,然而私生活却正好相反。在他眼里,唯有美食和美女不可负。他曾在40年的生命中拥有3个女人。
博古斯的命运总是与“3”有关。他曾对法国《自由报》记者开玩笑说:“我拥有米其林三星,我的心脏搭过三次桥,我的生活里始终有三个女人。我希望她们都能原谅我。”
“烹饪和音乐一样,在形式上很难有所创新,更多的是在于诠释。”年近80岁时,博古斯推出了一本美食“秘籍”——《圣火》。在书中,他以“情”和“色”来全新阐释其毕生调制的各味料理。或许正是法国人特有的惊人浪漫与异想天开,才创造了这位法国的天才厨师。
ené Redzepi是丹麦最懂营销的厨师,Rasmus Kofoed则是丹麦专业声誉最高的厨师。当René 以学徒身份在世界各地的顶级热门餐厅拓展人脉、学习话术时,Rasmus Kofoed(以下简称为:拉斯姆斯)一头扎进传统厨师的成名之路——打比赛。
拉斯姆斯因此成为全世界唯一集齐博古斯烹饪大赛金、银、铜三色奖杯的厨师。(2011年、2007年、2005年)在他第二次,也就是2007年参加博古斯烹饪大赛时,败给了一位争议选手,那位时任法国参议院二厨的参赛者,擅自使用了未曾申报的调料、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就进入食材预制过程。但法国人依旧在“这明明是作弊”的巨大谴责声中获得金奖,丹麦人屈居第二。
这场争议当年在欧洲厨师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拉斯姆斯并未就此提出申诉。之后他缺席了2009年的博古斯大赛。直到2011年,心有不甘的丹麦人再次参赛,如愿把奖杯颜色提升到梦寐以求的金色。之后他宣布,此生再也不打比赛了……
拉斯姆斯自己经营的餐厅叫Geranium,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球场旁一座高级办公楼里。拥有可以从树冠上方,眺望哥本哈根美景的珍稀景观。和noma一样,拥有米其林两星。在许多欧洲老饕的眼中,noma没有三星可以理解,但Geranium拿不到三星则无法接受。
拉斯姆斯在拥有多个欧洲高级餐厅的主厨实战经验之后,在哥本哈根开业了Geranium。一年后顺利摘下一颗星。2009年,这间餐厅因为前任投资人破产而暂时关闭,2010年迁到现在的位置。2013年拿到两星。今年初,被拉斯姆斯的粉丝,北欧saxo(盛宝)投资银行的Boss买下。
餐厅里有着巨大的透明厨房,拉斯姆斯和他的团队在里面现场制作,从第8道菜开始,客人就会被邀请进厨房,享受两道炉前服务,顺便拍摄三座奖杯。
在整个就餐过程中,Geranium强调“视觉思维、可视化执行”。这句话有很强的演出感。晚餐时间,客人会收到一个小信封作为提示,品鉴菜单的菜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目,保守估计是15道;如果厨师最近在出新菜,或者心情好要秀一把,一晚上吃到30道菜一点也不奇怪。
Geranium共有两套菜单,一套为“宇宙品尝菜单”,一套为“餐厅菜单”。配酒和饮品需要额外付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漫长的菜单里有哪些玄妙:
用丹麦本地产的山羊奶酪Kornly制成的树叶状香脆奶酪饼干。
橙色作为主题颜色,在菜单里多次出现,下面这道菜是Geranium的名品。
用发酵后的胡萝汁做成马卡龙的样子,咬开来,中间是沙棘。配一碗用浓牛奶、胡萝卜汁、沙棘油和蟹肉煮出的浓汤。食物质感之间的对撞和口感的完全融合,能体会到厨师的构思非常巧妙。食客一般都对这道菜印象深刻,赞不绝口。
梨切成极薄的片,用梨醋腌过之后,一片片捏起来,中间是柠檬叶、马鞭草。这道菜口感非常清爽、奇妙。但对于习惯用马鞭草洗头发的客人来说,这种吃洗发水的感觉似乎不太习惯。
下面又是一道名菜,很多食客反映看到这道菜的第一印象便是:真够有机的!啃树枝、吃种子!
但这道菜的亮点是几片叶子,那是洋姜!把洋姜、核桃皮用黑麦酿的醋以及蛋黄酱浸泡入味,再风干烤成脆皮叶子的形状。口感也很来劲。
烧焦土豆配炭火微熏羊奶油,这道菜也是名品。烧得焦黑的土豆,用盛着炭粉、羊奶油的勺子来吃。感觉很有儿时在农田里烤土豆吃的愉悦。
主菜中有一道—— “松柏丛里的肉”,有时候是鸡肉,有时候是羊肉。调味汁里用到了丹参、杜松子酱和做成珍珠状的木薯。这道菜在上桌前,会由厨师在餐桌旁整体烘烤一次。松柏的味道会微微渗透到肉里,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肉吃起来鲜嫩多汁。
新式法式洋葱。完全有机的红洋葱,用加本地奶酪的肉汤一起煨出来。
各种象形甜品,口感都获得食客高分。绿蛋巧克力,里面充满了黑巧克力和太妃糖,外面的绿色来自松树。
无修饰的树。用黑啤、李子制成,表面撒上添加了榉木香气的糖霜。味道并不甜。非常受欢迎。
用越橘和甜菜制成的树形甜点。
对话Rasmus Kofoed:
Q:如何理解北欧美食的前景:
A:Nordic Food不能是一个公式,我、René、S?ren Selin,我们都通过建立本地食材的生产链来表达北欧美食的概念。现在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整个欧洲的年轻厨师,包括很多法国厨师都大批来到北欧,希望学习北欧美食。同时,在世界其他地方,美食节或者是比赛,北欧美食的概念都很受欢迎。未来是否会有许多北欧美食主题的餐厅诞生在其他国家,还需要观察。因为北欧美食是需要场景的。
Q:对于年轻厨师们,你有哪些建议?
A:以前,丹麦的厨师们都会去欧洲其它美食发达国家闯世界,这几年开始他们更愿意留在这里。而那些从欧洲来哥本哈根看稀奇的年轻厨师们,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至于北欧美食能给这些厨师创造怎样的机会和可能,还得看若干年后。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到底会发生什么。不过我更希望政府能够从国家和政治的角度给予支持,这样才能让北欧美食的概念在世界绽放。
关于Geranium:
目前拥有米其林两星,在世界最佳50餐厅排行方面,2015年滑至51位,原因似乎与拉斯姆斯本人在美食概念上,减少夸张盘饰、更强调食物原始风味有关。但2016年又重返第28位。
餐厅的酒水非常出色,在新址重开后,连续获得《Wine Spectator》和《Fine Wine》的全球最佳酒单奖。
关于消费:
The Universe Tasting Menu : 1600 dkk ;加配酒,额外支付1300 dkk ;加果汁,额外支付600 dkk;
The Geranium Dishes: 1200 dkk ;加配酒,额外支付 900 dkk;加果汁, 额外支付300dkk;
备注:丹麦克朗与人民币汇率比约为1:1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Q-北京青年周刊
A-GUOGUO
李展旭
毕业于法国保罗博古斯学院厨艺艺术与餐饮管理专业。在法 6 年,相继在米其林三星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餐厅 ,雅典娜酒店(Hotel Plaza Athénée),巴黎的米其林一星 OKA 餐厅工作,也曾在隶属保罗博古斯学院的 Saison 餐厅与Chef Davy Tissot 一起工作。专业领域下的学习和在现代餐饮行业实践经验的积累,给予了一个爱好厨艺的女孩如何成为一个职业餐厅经理人的具体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支撑。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展旭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李媛媛:非遗是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画廊周北京2023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胡军:生命与使命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2年8月24日 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