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Row
编辑| 乔啊乔
海底捞是一个很微妙的企业。
这里的微妙,不仅适用于服务上,还能用来形容培训。
如果你看过《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的话,相信你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海底捞从当初到现在,是一件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什么商业秘辛或者成功学,也没有在资本运作、体制建设或者管理上有什么创新。
但是一直以来,海底捞最引以为傲的,是他们将每个员工的作用都发挥到了极致。
很多企业倾向于将培训标准化,注重资料工具的建设,但是海底捞的培训过程,特别是海底捞大学的培训,却更重视训练步骤。教会服务员如何与人沟通,比教会服务员如何用几句话应付所有场景更重要,因为与顾客打交道的时候,状况是不断在变化的。
与顾客良性互动,难倒了绝大多数 餐企
基层员工进入门店的那一刻,培训就开始了。在不断地升职中,他们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技能学习与认证,还有沟通技巧。而在这样的培训体系下,海底捞大学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能上海底捞大学的,都是“苗子”
海底捞大学的学员北称为“苗子”。这些“苗子”,实际上是未来海底捞门店的储备干部。
所有海底捞门店的干部都是经由内部培养的,不会从外面找职业经理人。这与海底捞的开店策略息息相关:先把储备干部培养出来,再来盘算开店的事情。所以在做计划的时候,海底捞高层会根据现有的储备干部数量来定接下来的开店计划。
海底捞大学只培养中高级人才,例如大堂经理或者店长。 这些都是需要脱产进行学习的,一般来说大堂经理的需要学习 5 到 7 天,店长需要在海底捞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培训。
培养的干部会比开店的数量多一些,因为有的人在学习期间或者后期观察过程中,发现他可能无法引领一家门店。但是不管如何,储备干部的数量永远都会比门店要多出一些。
在正式成立之前,海底捞大学只是海底捞里面的一个“流动班” :一群人全国到处走,走到一个地方,就让附近的店长推荐“苗子”过来。直到2012年成立之后,才变成现在的报名制。
从基层服务员到店长,海底捞的升职条件与路径非常明确
虽然名号变成了“海底捞大学”,但其实这依然是一个流动的班级。 因为海底捞的门店遍布全国各地,同样地,学员也是。所以当华南报名的人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去华南开个班,如果报名集中在华东的话,就在华东开班。
一次开班,大约会有 30-40 个学员,每个月大约会开 1-2 次课。
讲制度、讲案例
很多企业规模做大后,在培训时倾向于层层培训。但是海底捞大学在建立的时候摒弃了这样的模式,无论级别如何,店里选的干部苗子会统一集中起来培训。
海底捞大学开课,讲的内容只有两种:制度和案例。
企业大学的负责人会收集学生的需求,组建临时小组来进行课程研发。哪些方面比较弱,需要给你加强讲解的?在每期培训之后,都会对学院进行调研,收集他们的需求。 学员们的需求也很明确:如何开会、如何沟通、如何排班……这些需求构建成了海底捞大学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制度。
制度虽然是规定好的,但是因为大家的切入角度不同,所以对于制度的理解也会不一样。所以海底捞大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学员们将制度融会贯通。
听起来好像跟普通企业没什么两样,但海底捞聪明的地方是在于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将企业文化包装进制度中。换句话说,将要求理解的过程,更偏重于情感而不是逻辑。企业文化与制度相辅相成,自然比惯常的填鸭式培训管用。
下次去海底捞找找最勤快的,说不定就是店长或者大堂经理
在海底捞,企业文化培训只有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才会进行。但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做人: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别人跌倒了要去扶。海底捞盛行的企业文化,更多的时候是由上自下地“带”出来的。最高层的领导、高管,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透露着企业文化。基层人员看着老大们这么做,也有样学样,慢慢地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制度虽然核心,但并没有占去最大块的时间。 在海底捞大学,更多地是讲案例: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小区经理、店长,他们会成为内部讲师,来到海底捞大学讲解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跟培训基层服务员一样,不会有“应对规则”,更多地是打开学员们的思路。
而配合着之前已经有的制度,以它为核心,再搭配这些案例讲解,这些学员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符合海底捞企业文化的干部。以他们为核心的新门店,即使再远,也能够自上而下地将企业文化与制度贯彻下去。
所以当我跟朋友讨论海底捞的时候,她说“看到海底捞就觉得心安”,这其中可能有80%都是海底捞大学的功劳。
海底捞通过不断培养员工潜力,让他们将能力发挥到极致,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那么中小餐饮企业,该如何系统培养、锻炼员工,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呢?
勺子课堂企业号,正式上线!
与你一起构建学习型管理团队
学习协同
优质课程一键分享给员工,学习更高效!
学习监督
随时查看员工学习报表,学习更有效!
学习激励
为优秀伙伴点赞!学习更有劲儿!
学习比拼
学习榜单实时发布,比拼考试,学习更有趣!
本文来自掌柜攻略,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标题:海底捞辅导作业还是算了吧
近日,“海底捞佛山南海万科广场店可辅导孩子作业”的消息引发关注。该店门口的立牌显示,周一至周四17时至21时提供小学作业辅导服务,并标注“法定节假日不提供该项服务,且仅限当日就餐所带的小朋友”。
这项服务估计会让一些家长乐开花:吃个火锅还能把孩子作业给辅导了,自己顺便再做个美甲,岂非美滋滋?
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是一个超级棒的创新,解放了家长。
可娃会不会说,我是来吃饭的啊,怎么让我来做作业了呢?在嘈杂的餐厅里,能学得进去吗?
海底捞固然火锅做得好,但毕竟不是教育机构,恐怕辅导作业水平不如做火锅的水平,那些餐厅服务员也不会具备学校老师的教育能力。
可能就是考虑到这个,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门店在服务业范围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不涉及专业辅导和培训。这就说得明明白白了:我提供的是帮助,不是教育辅导,孩子学得好不好和我无关。
当然,海底捞是没有教育培训资格的。如果海底捞真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如换个办法,比如,在门店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杂志等。至于让服务员辅导作业,还是算了吧。(项向荣)
来源:钱江晚报
源:【江阴日报-江阴网】
经过推出一系列免费美甲、擦鞋、洗头、过夜等服务后,海底捞不仅冲破了“服务界天花板”,还直接进军了教育培训领域,推出了作业辅导服务。
近日,广东佛山有网友分享一家海底捞门店提供小学作业辅导服务,引发关注。
海报显示,南海万科广场海底捞周一至周四下午5时至9时提供小学作业辅导服务,法定节假日除外,只限当日就餐所带的小朋友。
有网友评论“下班接孩子吃个火锅,解决了做饭洗碗的烦恼,又解决了辅导作业的痛苦,甚至还能做个美甲,海底捞让我体验母慈子孝的一天。”
海底捞海报。图源:网友发布
海底捞的“作业辅导”服务是否真实存在?
4月25日,南海万科广场海底捞门店工作人员称,为方便家长就餐,如果有学习需求的孩子,门店可以提供专门的学习空间或者游乐空间,并安排工作人员在旁边看管。
他解释说这项服务仅是一项增值服务,且并不收取费用。如果小朋友遇到困难,工作人员会力所能及地提供业务范围内的帮助,但不涉及专业辅导和培训。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只有南海万科广场这一家门店提供此项服务,其余门店暂时没有。
因此,许多网友纷纷感叹:
“小学辅导作业竟然会成为新的就业方向?”“放工后带孩子去解决吃饭和作业的烦恼,还能做美甲,母子欢乐又回家?”“海底捞今后的招聘条件:优先招师范生并持有教师资格证。”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在某招聘平台上要求传菜员应为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此外,早在2020年初,有关“海底捞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话题就曾引起热议。
各行业都利用“辅导作业”作为营销手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最近,某北京银行为吸引存款推出了“小学语数英作业免费辅导服务”,声称提供的“老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并持有教师资格证。
各行业推出的“辅导作业”服务,无疑是为了吸引顾客和谋取利润,充分抓住了家长对孩子作业辅导的焦虑。
“需求决定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作业”是否会成为各行业的增值服务?
本文来自【江阴日报-江阴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