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我是毛主席的邻居,不能给他丢人” -记毛家饭店创始人汤瑞仁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修朴素的房子里,有一间画室。书桌上铺着宣纸,一位老人弯着腰,低下头,认真书写着“不忘初心”四个大字。她的身后,是各种各样

修朴素的房子里,有一间画室。书桌上铺着宣纸,一位老人弯着腰,低下头,认真书写着“不忘初心”四个大字。她的身后,是各种各样的画作,有壮硕的骏马、开屏的孔雀、葱茏的草木、烂漫的鲜花……那些书写着“学无止境”“美丽人生”的书法作品,一笔一画规规整整……

这些色彩浓烈、笔锋饱满的绘画和书法,无一不在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仿佛点亮了整间画室,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这位老人就是毛家饭店创始人汤瑞仁。汤瑞仁1930年出生在韶山,从小受苦受难,14岁便嫁入毛家,结婚三年后毅然支持丈夫参军,一别整整8年;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公婆长期卧病在床,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解放后,她带头组织成立了韶山第一个妇女互助组,率先投身集体经济,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铁娘子”。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她又将爱子送上战场,并鼓励他保卫祖国,为韶山人民争光,为毛主席争光。

在韶山,她是红色文化的宣扬者、爱国拥军的引领者、诚实守信的践行者、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她的一生都在听党话,跟党走。2014年7月1日,84岁的汤瑞仁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圆了她40多年前的梦想。

“我是毛主席的邻居,不能给他丢人”

汤瑞仁祖屋与毛主席故居仅一塘之隔。1959年6月,一代伟人毛主席在阔别家乡32年后回到韶山,留下一张与乡亲们共叙的合影。照片里,一位留着齐肩发的妇女抱着孩子,笑得欢畅——那就是汤瑞仁。当时,毛主席对她说:“你是一名军人家属,要干好革命搞好生产,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好军嫂”。这些话让汤瑞仁备受鼓舞,更成为了她一生的承诺。她经常告诉自己的子女,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时刻牢记“我是毛主席的邻居,不能给他丢人”的承诺。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韶山冲的时候,这里像祖国其他各个角落一样焕发出青春活力。八十年代初,得益于党的分田到户的好政策,老百姓过上了温饱日子,韶山也成了旅游景区。面对毛主席故居如织的参观人流,在旅游配套设施等各方面不到位的情况下,住在毛主席故居仅一塘之隔的汤瑞仁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是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才使穷苦百姓翻身做主,出于对主席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使她的心中孕育了一个强烈的心愿:“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1984年,54岁的她以一块七毛钱卖绿豆粥开始,从不要钱,随便给,到1987年在自己的家中创办了第一家“毛家饭店”。 36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汤瑞仁从一个普通农妇变成如今拥有1个集团、5个子公司、300多家毛家饭店连锁加盟店的企业家。这些的背后是她始终坚守“我是主席家乡人,我为主席添光彩”的朴素情怀,坚守自己是主席的邻居,不能为主席抹黑的人生底线,谱写了一曲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之歌。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讲诚信,讲文明”

在毛家饭店开张之日,汤瑞仁便“立法三章”:以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为宗旨,做到诚信守法经营,文明礼貌待客,饭菜物美价廉,让游客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省。饭店以经营地方风味的大众化饭菜为特色,其中招牌菜为毛主席当年爱吃的红烧肉、火焙鱼、豆鼓辣椒等,在毛家饭店,顾客可以享受红烧肉免费续份。汤瑞仁热情待客,每天都会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讲述红色故事,宣扬韶山的红色文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为了表达对主席的思念,汤瑞仁在韶山毛家饭店推出了“万人同吃福寿面”活动,通宵为乡亲和游客免费提供寿面,以这种特殊方式缅怀毛主席,更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感受到了韶山人民的热情。

毛家饭店在汤瑞仁的经营带领下凭借着诚信经营的良好口碑,加盟连锁店开遍全国,曾被评为全国餐饮百强、中华餐饮名店、湘菜领军企业。她常常告诫自己的晚辈和加盟商,不管事业发展得多大,都要不忘记初始的那份赤城之心,以诚信为本,把服务做好。

2007年12月,汤瑞仁作为韶山市唯一的个体户代表,赴京参加了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全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表彰大会,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汤瑞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为她颁奖。载誉归来的汤瑞仁,在湘潭市“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的座谈会上动情地说:“荣誉不仅是毛家饭店的,更是湘潭人民的。作为湘潭人,主席的家乡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讲诚信,讲文明,把毛主席的客人接待好”。

“我永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员”

汤瑞仁几十年经营企业所赚取的利润,绝大部分收益都用于了社会的公益事业。她从没上过一天学,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尽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多读点书,不少受助的孩子们现已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019年春节刚过,一位中年妇女来到店里,见到汤瑞仁就一把握住了她的手。“汤妈妈,20多年前,我带女儿到韶山,身上没钱了,路过你的店,女儿哭着喊饿,你给我们做了红烧肉。走的时候,还给了我们100块钱。现在我女儿长大了赚钱了,我是来还钱的。”

汤瑞仁没有收下妇女还的钱,却请她吃了一顿饭。临别时,又叮嘱她,“有空的时候,再回来看看。”

几十年来,她带领家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拥军、扶贫、支教、助残,养孤、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事业。还设立了汤瑞仁教育基金、残疾人基金和老年基金,收养了23名孤儿,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达4500余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余人。特别是在2008年5.12地震时,她捐款捐物达200多万。新冠疫情爆发时,她免除毛家饭店品牌授权使用费近1000万元;在她的感召下,企业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投身到“万企帮万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行动中。

身为军属的她,与毛泽东故居警卫班战士们结下深厚情谊。她视驻韶官兵为亲人,全家人与军人结下了鱼水情缘,她对驻韶部队、毛主席纪念堂及国旗护卫队的官兵倾注了无尽的挚爱和关怀,养兵亲兵爱兵,七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这些年,毛家饭店有个规定,对老红军、全国劳模、烈士遗属一律免费,并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军属、烈属。

“毛主席说,要为人民服务。我是个小小的个体户,我永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员。”汤瑞仁的女儿毛桃芝说,这是母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人最不喜欢被人称为“企业家”。

今年,汤瑞仁已经93岁高龄了,她见证了中国社会从颠沛流离到国泰民安的巨大变化,在伟人故里这片红色土地的涵养中,从一字不识的农妇到社会主义新农民,从一个讨米要饭的流浪女,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还在不断地续写新的传奇。她的高尚情操和坚守诚信的美德也赢得了全社会的赞扬,两次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中国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杰出创业女性、湖南省助残先进个人、湖南省关心支持国防教育新闻人物、新中国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等殊荣,其家庭于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在这些荣誉中,有一句颁奖词:“您以‘主席邻居’为荣耀,您以‘主席邻居’为责任,在韶山这个特殊的窗口,你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感召乡人,感动海外”。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承诺,不断地朝着新的目标踔厉奋发,在韶山这片红色沃土上,犹如山间绚丽的“红杜鹃”永远绽放。

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7月31日,香港富临饭店公布,富临饭店创办人,有“鲍鱼大王”之称的名厨杨贯一今日因病辞世,享年90岁。

杨贯一自50年代只身南下到香港打拼,除了终其一生为钻研美食努力不懈,更创下无数显赫成绩。他是世界御厨、世界杰出华人,曾获铜紫荆星章,其富临饭店也在2019年摘下米其林三星。

1932年,杨贯一出生于广东中山石岐,其父是乡村教师,家境清贫。1948年,年仅16岁的杨贯前往香港,坐着从清洁工、侍应生到店经理的餐饮工作。1974年,杨贯一与朋友合股,集资60万港币,开设了“富临饭店”。

这时的香港,餐饮业蓬勃发展,大小餐馆食肆近8000家,竞争异常激烈。

起初的富临饭店是艰难的。它历经了股东退股,主厨辞职,人心涣散的跌宕。而此时的杨贯一观察发现,香港那些专门为高级食客服务的餐馆,生意非常红火。其中最贵的是粤菜中的“鲍、参、翅、肚”,也以做这种菜最拿手,虽然价格不菲,但是食客盈门。

研究香港饮食史的郑宝鸿也曾表示,七十年代,一围提供老鼠斑等食物的翅宴约要500元,最豪华的则是每人一只鲍鱼,一围约一千元。名流们也热衷于吃鲍鱼,1978年9月,霍震霆与香港小姐朱玲玲的世纪婚宴上,当年的餐单包括清蒸大海斑、红烧大鲍翅,还有每人一只吉品鲍,每席约2000元。

于是,杨贯一前后购置了价值十几万元的鲍鱼,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在当时的香港,这笔钱可以买下一层楼。

他还对鲍鱼的烹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胆革新。

杨贯一选取最好的日本干鲍鱼,使用传统的烹饪工具瓦煲和木炭。在传统的配料中,保留老鸡、排骨等精华,并掌握火候,他还在店内设立了专门的鲍鱼厨房。最终呈现出原只上席的鲍鱼,中间呈现微似粉状的金黄色,如今被称之为“阿一鲍鱼”。

但他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这道名菜在当时明没有立刻给他带来事业高峰。

直到1985年在香港著名食评家唯灵、梁玳宁、韩中旋等人的推荐下,杨贯一南下新加坡表演,名声开始远扬海外。而香港名人王亭之在品尝了杨贯一的鲍鱼后,即席泼墨挥毫,写下“阿一鲍鱼,天下第一“八个大字,这一道菜也遂即在香港本地流传。

1986年5月,杨贯一受钓鱼台国宾馆的邀请,来到北京向钓鱼台的厨师传授技艺,并亲自掌勺为当时的中央领导人烹制菜肴。邓小平品尝过他做的鲍鱼后,曾表示“这样的鲍鱼,只有在政策开放以后才可以吃到。”

此后,杨贯一先后被菲律宾、泰国及欧洲多国领导人邀请他烹调鲍鱼,法国、加拿大、瑞典,甚至南非的领导人,都曾经是他的食客。1996年,他获得国际御厨协会颁发最高荣誉Club Des Chefs Des Chefs(C.C.C.)金章。

在荣誉背后,杨贯一与他的富临饭店在香港经济起落间屹立了数十年。

这家饭店见证了从90年代风光过后,香港社会连番经历金融风暴、非典、炒股炒楼,再到最近的疫情三年等时刻。

富临饭店也经历过至暗时分。在2013年,它曾因业主大幅加租至135万港币,于当年底被迫迁至邻近的信和广场。2014年,富临饭店还曾控告另一餐饮公司香港富临集团“撞名”侵权。

不过,富临饭店最终仍在时代洪流中坚挺屹立。

2015年,富临饭店获得米其林一星餐厅评价,到疫情前的2019年,富临饭店由米其林二星升为三星餐厅,即使是眼下三星中餐厅在香港也是极少见的——此时,杨贯一已经87岁了。

杨贯一的徒弟,如今富临饭店的行政总厨黄隆滔曾向媒体表示,其跟着师傅学习的28年间学习到不少精神,其中一点是如香港一样,愿意及做到中西文交流。

除向西餐大厨、经理学习经验及服务外,黄隆滔也表示要接受不同意见及文化,比如印度印尼客人想吃咖喱味鲍鱼,他也会进行尝试。此外,富临饭店也会设计更平价的菜单,“米其林三星餐厅,不代表贵到吃不起”。而杨贯一也仍会在想到新菜式的时候,立即与徒弟交流研究。

在他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杨贯一仍会不时出现在富临饭店的楼面,为客人亲手传菜,或聊聊平生。虽然今后他不会再出现于此,但这间饭店与“阿一鲍鱼,天下第一”这个牌匾,始终一驻守在铜锣湾的闹市,向人们呈现着一位香港大厨的经历与传奇。

< class="pgc-img">

经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试问,谁不想抛却凡尘杂俗,投身入山水天地的怀抱,用脚步丈量地球长度?

偏偏,并不是每个人皆有足够勇气,放弃安稳的生活和工作,放弃温暖的被窝和温馨的家,经受日晒雨淋看世界的。

因而,将近百年前那名叫潘德明的小伙子,才显得那般与众不同,那般令人佩服。理由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潘德明凭借自己的双脚和毅力,徒步环游全球。

历时七年光阴,受多国元首接见,其中包括希特勒、胡文虎、罗斯福等名人,可谓"国人之幸"。那么,属于潘德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潘德明出生于一九零八年,湖州人,祖籍上海。他自小便是一个安静不下来的孩子,喜欢长跑,喜欢爬山,也喜欢看有关世界地理和旅行的书籍。

< class="pgc-img">

为了实现梦想,年岁不大的潘德明放弃上海的安稳工作,转而跑去南京开了一家小小的西餐厅,只为可以在工作中锻炼一下自己的外语水平和厨艺,方便日后畅游世界时,能赚钱养活自己。

一九三零年的六月二十八日,有一伙年轻人组成一支徒步旅行团,从上海火车站出发,以"雪病夫耻"为目的,打算步行游亚洲,让世界看看中国青年风貌。

二十二岁的潘德明听闻此消息,立刻卖掉西餐厅,奔赴上海,转去杭州追上了这个步行团,并加入他们。

可令潘德明万万没想到的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确存在着鸿沟一样的差距。因天气炎热,步行辛劳,至潘德明加入时,原有七人团只余五人。

再到福建,和潘德明同行的仅剩两人。人数一点点在减少,昔日许下的豪言壮志,似乎抵不过现实残酷。

幸而潘德明是个心性坚韧的小伙,认定什么东西,就必须实现。他和两个伙伴从广州乘船至越南,然后整个步行团正式宣布解散。

< class="pgc-img">

起因是抵达越南后,潘德明才发现,原来这个步行团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利用华侨的爱国情怀,筹集捐款,达成名利双收的结局。

于是,认清现实的潘德明当即和两个同伴一拍两散,并决定独自一人完成梦想。接二连三遭遇打击的潘德明,从未因旁人而影响自己的目标,或正是如此坚韧,才有了后来独属于他的壮举。

路在脚下,我自己决定

潘德明在越南利用两个同伴分给自己的捐款,买了一辆自行车,孤身一人继续出发。他从柬埔寨到泰国,至马来西亚渡海峡抵达新加坡,又从新加坡穿越海洋到了印度。

再过伊朗、耶路撒冷、西奈半岛等地,渡苏伊士运河,登非洲大陆。此后,潘德明的足迹又陆续踏上希腊、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一九三四年的一月,已周游全球四年之久的潘德明乘轮船至美国纽约。他先是到加拿大环游一圈,再重回美国,耗费一整年时间,深入该国不同地区,让美国成为了他旅行途中停留时间最久的国家。

< class="pgc-img">

转年,心生回国念头的潘德明首次搭乘飞机至古巴,再从巴拿马过旧金山,跨越海洋至夏威夷和斐济群岛、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

潘德明原本想从印尼到日本,再从日本回归祖国。可当时两国间的关系影响到他,所以潘德明放弃此计划,转从马来西亚到泰国,再从泰国过缅甸进入云南,回到自己的祖国。

一九三七年的六月中,潘德明抵达自己的起始点上海,历时整整七个春秋的漫长徒步旅行,到此正式结束。

潘德明的总行程超万里,经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却短暂骑行,基本全靠双脚,是人类历史上首位实现徒步环游全世界的存在。

在全世界旅行篇章上留下独属于中国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值得所有中国人称赞铭记的对象。

正因有了潘德明无法复制的壮举,才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中国人的坚韧和不屈,潘德明如愿把中国青年的风貌,展现给了全世界。

< class="pgc-img">

一本值得历史铭记的册子

而在潘德明的手中,还留有一个特别的小册子,册子的名字叫《名人留墨集》,由他本人制作,非常珍贵,堪称铭记历史的小册子。

会有这个小册子,其实和新加坡的华侨商人胡文虎有关。胡文虎听闻潘德明壮举十分感动,不只为潘德明筹集路费,而且将他称为"为国环球的人"。

潘德明深受胡文虎鼓舞,当即制作《名人留墨集》,邀请胡文虎首个在册子上留下字迹。此后,这本小册子跟随潘德明周游世界,并记录下不同名人对潘德明的鼓励和赞赏。

比如在印度时,泰戈尔曾在册子上写下赠予潘德明和中国的话语,他说"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相信当中国站立起来,亚洲也会有一个伟大的将来"。

又比如,当潘德明途径德国时,希特勒听说他的名字,亲自接见了他,并和潘德明进行了两天交流,赠予他一幅自己的画来表示对潘德明的尊重。

< class="pgc-img">

此后,又有诸如法国总统莱伯朗、驻法大使顾维钧和当时正在法国的张少帅等人,在册子上书写了自己的祝福和希冀。

而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潘德明面见美国总统罗斯福,并成为首个以个人身份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人。

对潘德明来说,这样面见名人和国家元首的经历,没有令他的心变得浮躁,反而让他愈加清醒认识到自己祖国和别国的差距。

他想要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报效祖国,想要投身科学,帮助祖国实现富强,想要再去青藏高原收集资料,为祖国贡献一生。

可现实却这般残酷,战争的爆发、山河的破碎,宛如一盆盆冷水,狠狠浇灭了潘德明的梦想。

最终,潘德明只得把自己旅行中所得十万美元路费尽数捐给抗战前线,自此隐姓埋名,以画宫灯养老糊口,病逝在1976年10月。

< class="pgc-img">

潘德明的一辈子,无疑是传奇的、精彩的,那又为什么能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中取得徒步环游全球的成功?

除却他本身的坚韧和努力,还有万千心向祖国的华人华侨的支持,赋予他继续前行的勇气,不是吗?

文/赵贺澜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