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有一家“无声饭店”,除了餐厅创办人罗娟,老板罗瑞和店里员工都是聋哑人。自2018年开业以来,这个饭店为40多位听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今年39岁的罗瑞曾在2007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T60级400米、T60级800米、T60级400米栏“三料”冠军,他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运动生涯共拿到50多块奖牌。
2015年罗瑞退役回家后经历了家庭变故,大姐和母亲也先后离世,他一度消沉。为让罗瑞振作起来,原本在云南红河州经营饭店的罗娟,决定回到玉溪带着弟弟干餐饮,姐弟俩在夜市摆起烧烤摊,罗瑞渐渐对做饭产生兴趣,重新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每天上午10点,罗娟、罗瑞会到菜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回去后,大家洗菜、择菜、穿串……为开业做准备。17点,饭店所有人围坐一桌吃饭,那是大家最惬意的时光。罗瑞总是想办法逗大家笑,因为一个小时之后,将是饭店最忙碌的时段。
听障人士做餐饮,最大的障碍是与顾客沟通。由于客人的点餐信息、饮食禁忌员工听不见,罗娟便是员工与客人沟通的唯一桥梁。她总是跑进跑出,先与客人交流,再把所需用手语告诉大家。
经过六年经营,“无声饭店”积攒了不小的知名度,回头客源源不断。最近,罗瑞和他的妻子迎来了新生命。“我以前的金牌是在田径赛场获得,现在孩子就是我新赛道上的金牌。未来我想开更大的店,与更多的聋哑人一起工作。” 罗瑞比划着,姐姐翻译着……他们的眼里满是默契,心里尽是甜蜜。
5月14日,罗娟、罗瑞(右)在菜市场核对当天的购买清单。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娟在“无声饭店”用手语和员工交流。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中)在“无声饭店”和顾客交流。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娟在“无声饭店”整理点菜柜里的菜品。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5日,罗瑞(右)在家和刚满百日的儿子玩耍。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前)在“无声饭店”为顾客烤肉串。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右)在玉溪市的一家菜市场买菜。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无声饭店”的员工在洗菜。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后)在“无声饭店”的厨房教员工炒菜。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娟(右)在“无声饭店”和员工交流。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这是罗瑞曾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牌(5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右二)给“无声饭店”的员工盛饭。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娟(左)在“无声饭店”门口穿串。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顾客在“无声饭店”等待上餐(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右一)在“无声饭店”为顾客烤肉串。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顾客在玉溪市的“无声饭店”吃饭。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娟、罗瑞(右一)在玉溪市的一家菜市场购买猪肉。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5月14日,罗瑞将买好的蔬菜挂在电动车上。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鲁网济南6月3日讯
去年,济南将军路中段多了一家重庆川菜馆,这间菜馆的创办人是三位聋哑人。由于餐馆规模小,创办人梁阳阳一直想把餐馆做大,今天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新餐馆在济南历下区奥体西路开业。
今天一大早,店主梁阳阳就在为开业第一天做准备,相比于之前30平米的店铺,现在的店面面积达到了130平方米,上下两层都可以就餐。点菜方式也由原来的使用激光笔在墙上点菜,变为手机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直接点餐。临近中午,餐馆开始忙活起来,基本上桌桌都有顾客,一楼二楼都处于满座状态。
就餐的客人当中,不乏冲着无声餐馆的口碑和名气而来的人,也有一些之前去过老店的老顾客再次来到餐厅就餐。济南市民左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将军路上的时候去过,觉得挺好吃,口味挺好,正好周末一家人中午出来吃个饭。”
店面面积变大了,客人也多了起来,需要的人手也会变多,记者跟店主梁阳阳的交流得知,目前他们店里有8个人,其中6个是残障人士。
梁阳阳期望着餐馆越做越大,能帮助到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让无声餐馆传递出有声的力量。他表示,“希望我们的店铺,能汇聚更多的残障人士,让我们这些特殊人群都能够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