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周报(MalltoWin Weekly)摘要
宏观资讯:
人民日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内需潜力;
广东省发文促进城市消费,要保障商业配套用地推动商圈提升
地产企业资讯:
首创奥莱国潮战略提速,深度携手男装龙头威克多品牌;
新城吾悦广场正式进驻临沂罗庄,落户百花湖片区;
新城控股湖北首个商业项目落地
商业项目动态:
王府井旗下王府井奥莱平原小镇对外营业;
上海蟠龙天地公布5位首发合作伙伴;
本周,两座万达广场、两座吾悦广场、南京金融城二期紫金融里商业街、徐州万科新淮中心等项目开业;
昆明首家一站式儿童主题mall童兜天地业改升级即将开业;
万科海西名车MALL将于2021年底开业;
年底前,天津将有4座购物中心开业;
丽水银泰城商业封顶;
白沙洲洪山·万科广场封顶,预计明年年底开业;
南京华贸中心拟2023年整体投入运营;
胶州打造上合广场地下综合体,拟于年内开工2024年完工
商场活动资讯:
金鹰“魔法G划VIP盛典”业绩超3亿
“哈利波特冬日假期”主题IP展落地上海瑞虹天地
商业用地资讯:
嘉里建设夺上海黄浦钻石级地块,拟建65万㎡金陵东路商业新地标
2021-11-14
1
宏观资讯
人民日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内需潜力
11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时评文章称:今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引领和带动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非一日之功,要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全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激发出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内需基础。(来源:人民日报)
广东省发文促进城市消费,要保障商业配套用地推动商圈提升
11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该政策措施主要涉及鼓励连锁经营、提升商圈消费、激活餐饮消费、促进时尚消费、加强文旅消费等九个方面,具体包括加快推动广州北京路二期、深圳东门步行街改造提升,鼓励各地培育一批重点步行街(商圈);鼓励大型连锁企业拓展社区市场,零售、餐饮连锁企业直营门店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相关宣传发布等。(来源:观点地产网)
2
商业地产企业资讯
首创奥莱国潮战略提速,深度携手男装龙头威克多品牌
2021年11月9日,首创钜大与威克多就双方如何在未来实现更深度、更高效合作进行了沟通,并联合对外宣布,将更加深度实施开店计划,通过经营共创、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标杆门店,实现双方跨越式发展。
首创奥莱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全国开业14店,年销售百亿元、客流6000万。今明两年,首创奥莱还将新开青岛及厦门项目,覆盖全国十六城。(来源:首创奥特莱斯微博)
新城吾悦广场正式进驻临沂罗庄,落户百花湖片区
11月9日,新城控股集团与金谷泉集团合作的吾悦汇商业广场项目在罗庄区签约,这标志着新城吾悦广场正式进驻罗庄区。同时,吾悦广场继河东和合作齐鲁园广场后,完成在三区商业布局,形成商业铁三角。(来源:新浪财经头条)
新城控股湖北首个商业项目落地
新城控股“幸福体验工程·商业篇”11月11日起航,首站落地湖北荆州吾悦广场。
作为新城控股在湖北打造的首个商业项目,荆州吾悦广场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定位为城市标杆型时尚潮流购物中心,总品牌数量225个,其中首进品牌有73个,涵盖服装、服饰配套、生活配套、儿童、餐饮5大核心业态。(来源:中国财富网)
3
商业项目动态
王府井旗下王府井奥莱平原小镇对外营业
王府井11月7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11月6日,公司旗下王府井奥莱平原小镇对外营业。
项目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长江大道22号,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物业由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新乡王府井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汇集国际精品、运动休闲、男装女装、儿童鞋服、餐饮娱乐等400余个品牌直营店,并引入多个地区首店,同时涵盖儿童娱乐、环湖餐饮等多种配套项目。(来源:界面新闻)
上海蟠龙天地公布5位首发合作伙伴
上海蟠龙天地近期公布首发5位合作伙伴,包括:品物流形设计团队;一座流动的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主张“Nature All The Way 一切天然”设计理念的“COCO-MAT中国首家天然生活方式酒店”;让传统的陶瓷工艺与现代活力和谐共存的乐天陶社;儿童营地教育机构——夏山营地教育。
项目是由瑞安房地产投资开发的第五代新天地综合体,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板块,连接地铁17号线蟠龙站,总占地面积超50万平米。(来源:蟠龙天地官方微信)
本周,两座万达广场、两座吾悦广场、南京金融城二期紫金融里商业街、徐州万科新淮中心等项目开业
11月8日,南京金融城二期紫金融里商业街正式营业。项目招商率已达100%,引进Tims咖啡、肯德基、乐刻健身、LAVA BAR熔岩酒吧等品牌。
11日,万科集团在淮海经济区打造的首个文旅产业创新项目——徐州万科新淮中心正式开业。当日开业率达96%,引入主题为“寻迹星河”的POP MART PUCKY星座系列全国首展等活动;项目采用“游逛型商业+文旅微度假”商业模式,引进超200家品牌,其中徐州首进品牌占比近40%、云龙区域首进品牌占比超75%,包括启迪乔波滑雪场等品牌;
临汾尧都万达广场也于同日开业,其商业建面6.98万㎡,共引进超120家品牌,其中41家品牌首进临汾,包括500㎡猫咪博物馆、家家利超市、鹿角巷等。
12日,河源东源万达广场随即开业,系河源首座万达广场,拟打造76万㎡滨江文旅综合体,其中商业体量12.39万㎡;定位潮玩新地标,规划引进超210家品牌,其中10家为粤东北首店、超50家品牌首进河源;坐落于此的河源恐龙博物馆是中国乃至全球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最多的地方,项目入口顶部盒子为320㎡超大尺寸LED屏幕,中庭还打造玻璃栈道、梦蝶翅影、幻彩楼梯和月井舒展四大视觉打卡点。
天津宁河吾悦广场和包头东河吾悦广场也于12日同期启幕,其中宁河吾悦广场是新城商业在天津第二个开业的吾悦广场,也是宁河区首家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商业体量16万㎡,引入海底捞等200余家品牌,其中70%品牌首进宁河区域;包头东河吾悦广场涵盖约10万㎡体验式购物中心和约2.8万㎡西口印巷金街,引进BHG生活超市等超100家品牌,打造首个无边际泳池、28米景观式高台瀑布等。(来源:赢商网)
昆明首家一站式儿童主题mall童兜天地业改升级即将开业
11月6日,昆明童兜天地2021焕新升级品牌签约仪式暨集体交铺仪式在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举行,90余家品牌代表集体签约并交铺,这标志着昆明童兜天地业改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业改后,昆明童兜天地将由世纪金源A区1、2楼整体搬迁至世纪金源A、B区3楼,经营面积将由目前的7000余方增加至12000余方,是昆明一站式儿童主题mall。业态涵盖儿童零售、童兜百货、儿童游乐、儿童健康、儿童教培、儿童配套、生活配套等,将满足亲子家庭一站式消费体验。
同时,昆明童兜天地将打造时尚小镇、运动公园、星光舞台、景观长廊四大主题空间,目前,项目实现招商率100%,、不少品牌将在童兜天地打造旗舰店、形象首店或特大店。(来源:掌上春城)
万科海西名车MALL将于2021年底开业
继长租公寓、产业办公、旧城改造、教育培训之后,厦门万科涉足二手车交易市场,在集美厦门北站附近,打造海西名车MALL,成为厦门乃至海西首创的涵盖二手车经销及服务、汽车博览、青年长租公寓、商业配套等多维业态为一体的一站式二手车共同体,预计将于2021年底正式开业。目前,项目外立面及内部装修正在高效进行中,主楼已全部封顶,招商率已超50%,开业在即。(来源:新浪网-海峡导报)
年底前,天津将有4座购物中心开业
预计今年年底前,天津还将有宁河吾悦广场、滨海吾悦广场、滨海金隅嘉品Mall、生态城爱琴海购物公园4座现代化大型购物中心建成开业。累计新增商业50余万平方米,引入商户700余家,其中天津首店12家,区域首店近100家。(来源:每日新报)
丽水银泰城商业封顶
11月13日上午,丽水银泰城商业结顶仪式在项目现场举办。约68万方城市综合体初具雏形,丽水正式开启银泰时代。(来源:丽水在线)
白沙洲洪山·万科广场封顶,预计明年年底开业
洪山·万科广场主体结构封顶,自此宣告项目工程建设迈入新的阶段。项目将于明年底开业,位于白沙二路与武昌主干道白沙洲大道交会处,也是环轨12号线(在建)与白沙洲大道相交的黄金十字路口,项目及其附属商业总体量约13万平方米,是万科布局大武昌的最大商业中心。(来源:凤凰网房产)
南京华贸中心拟2023年整体投入运营
11月12日消息,南京华贸中心预计2023年整体投入运营,项目包含国际超甲级写字楼、精品购物中心、街区式商业、文化艺术区、城市广场、中央路·LA VIE等业态。
南京华贸中心位于鼓楼区核心、玄武湖畔,地铁一号线新模范马路站上盖。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5万㎡,是由国际超甲级写字楼、精品购物中心、街区式商业、文化艺术区、城市广场、中央路·LA VIE等组成的现代服务业运营平台。(来源:乐居买房网)
胶州打造上合广场地下综合体,拟于年内开工2024年完工
日前,上合示范区“上合广场地下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招标,上合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发布,项目总投资45.96亿元,将于今年年底开工2025年竣工。(来源:齐鲁晚报)
4
商场活动资讯
金鹰“魔法G划VIP盛典”业绩超3亿
刚刚过去的一周,金鹰自造IP活动金鹰“魔法G划VIP盛典”于全国18城31店开启,在双十一到来之前掀起线下消费热潮。今年已是第六度登场的金鹰VIP盛典焕新而来,为广大金鹰VIP带来爆款单品、神秘黑色系尖货首发、专属优惠、以及丰富的社交、潮流体验活动等。今年金鹰“魔法G划VIP盛典”实现业绩超3亿,较19、20年继续保持逐年增长态势。(来源:金鹰国际集团官微)
“哈利波特冬日假期”主题IP展落地上海瑞虹天地
11月19日-1月3日,上海瑞虹天地“冬日生活力”主题季持续带来惊喜。全球知名IP展“哈利波特冬日假期”、XINTIANDI新天地品牌打造的 2021“光影上海” LUMIE?RES SHANGHAI 、丰富的社群活动以及年末多重消费礼遇重磅来袭。
其中,哈利波特IP展总面积近1,000平米,设置3大沉浸式互动魔法体验场景,精心布置9大互动打卡点。
光影上海活动将首次带来被称为“新媒体艺术探险家”的著名日本数字艺术家村松亮太郎作品《Dandelion Project》。在这个联动线下和线上的互动艺术作品中,体验者通过自己的手机可以“吹”动2米高的蒲公英,绒毛随之飘扬,开出专属的绚烂光影。(来源:上海瑞虹天地官方微信)
5
商业用地资讯
嘉里建设夺上海黄浦钻石级地块,拟建65万㎡金陵东路商业新地标
11月12日,黄浦官方与嘉里建设联合公告披露,嘉里建设被确定为黄浦区外滩街道10幅地块及江西南路、山东南路、盛泽路、070-02地下空间地块项目遴选阶段的实施主体,并参与其后续有关地块土地使用权出让。
具体成交价格尚未披露,但据知情人士披露,金陵东路-豫园站上盖地块的总动迁成本超过200亿,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近400亿元。该项目涉及土地总用地面积超130亩,或将建成超65万㎡商业新地标,包含限高240米办公楼、限高185米办公建筑、12万㎡历史建筑等。(来源:观点地产网)
关注零售、商业与商业地产的新思维和新趋势,25万业内精英人群订阅,地产自媒联盟成员,已成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专业自媒体平台。如需投稿、交流、合作,请添加微信 malltowin007
为商业地产价值赋能,本平台原创内容皆由猫头鹰研究所(MalltoWin Lab) 专业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019上半年,龙湖集团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9.2%,其中龙湖北京长楹天街租金收入增长率高达27.4%;瑞安房地产综合租金及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7%,重装开业的新天地广场及佛山岭南新天地录得强劲增长;恒隆地产内地8个商场租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8%,以沈阳皇城恒隆广场23%的租金增长率尤为突出。
一线城市购物中心租值较高,但在存量压力之下租金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与此同时,增量空间较大的二线城市项目开始后来居上,在全国租金涨幅最强的队伍里涌现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新面孔。本文重点选取2019上半年租金收入增长率较高的典型购物中心,从近半年的业态品牌调整、营销举措、运营管理等维度进行全方位分析,为场所端创新提供范本借鉴,为品牌端拓展提供数据参考。
< class="pgc-img">>
选取标准:2019上半年世茂房地产、龙湖集团、恒隆地产、瑞安房地产、大悦城控股、苏宁置业、宝龙地产等房企,租金收入增长率10%以上的典型购物中心。
一、龙湖北京长楹天街
引领城市品质生活,打造“夜生活”场景
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7.4%,至2.2亿元。
1、业态/品牌调整:重点调整服装、休闲餐饮、跨界集合店等品类,引入更多设计师潮流气质时尚品牌和高量级内容店
< class="pgc-img">>
围绕新兴中产家庭,打造品质生活方式:落户全国第三家乐高探索中心,包含多个游乐区及4D影院,引入涵盖家居、服饰、器皿、文具的北欧时刻,引领新中产生活美学的一条、切合舞蹈健身风潮的龙舞天团。KFC×THE FACE SHOP,打造甜品与彩妆跨界空间,快闪活动期间,设有彩妆师驻场教学。
创新时尚品牌、网红餐饮凸显潮流气质,吸附时尚年轻客群:引入JACK & JonES ULTRA极致风尚店,除服装外,提供一站式北欧精品,餐饮引入喜茶、鲜の芙蕾、虾小士、“茶饮+软包”的乐乐茶、煮叶,蓝蛙西餐厅。
品牌快闪店,跨界娱乐体验:如SEPHORA x天猫潮品日快闪店打造七夕浪漫香氛专场,Discovery水星快闪店举办“太空发现之旅”快闪活动和太空舞蹈秀。
2、营销举措:围绕国潮、体育娱乐、戏剧、电影IP等主题开展沉浸式活动,撩动新中产消费热情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
“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宫廷印象”百年影像特展:以照片、影像、景观、随展小品等形式展现图书内容;
2019MLB Experience棒球嘉年华:融合了棒球运动体验、电竞联赛、街舞挑战等文娱方式,上演中美职业联赛;
“戏剧之王”互动沉浸艺术展:国内首家以3-12岁儿童家庭为对象的文学、艺术主题沉浸式戏剧伴赏空间;
Smile×天街:与插画家合作打造时尚新生大秀,以66号公路为元素打造场景,邀请时尚KOL,联合品牌带动销售;
《惊奇队长》电影主题特展:展出漫威电影系列发展历程,还原电影中场景,并与keep APP共同推出“最强英雄特训班”。
3、运营管理:打造“夜生活”场景
针对餐饮、健身、娱乐、生活方式品牌进行了延时营业,规划了商圈内体量最大,品牌最多的“深夜食堂”;完善夜间标识、景观、灯光等设施,增添夜间艺术商业氛围。
二、龙湖北京大兴天街
升级品牌感染力,打造“有品味、轻时尚”定位
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5.8%,至1亿元。
1、业态/品牌调整:重点调整服装、时尚精品、餐饮、儿童零售品类,引入生活方式品牌、时尚潮牌,锁定女性、亲子消费
< class="pgc-img">>
引入时尚生活方式品牌:如IP潮玩店POP MART、氣味图书馆,落户润百颜快闪店全国首展,融入网红元素及创意生产流程展。
紧贴女性穿戴场景需求升级:引入轻熟女装品牌:QDA、miss sixty、tanni,女装设计师品牌UTI、极简和摩登混搭的d.Vll、健康内衣松山棉店。
加码亲子业态,打造“百变潮娃”零售品牌矩阵:开业balabala高标形象店,引入天鹅湖畔、马博士、青蛙皇子、TEENIE WEENIE KIDS、好孩子,LEGO授权专卖店。
品质化餐饮打造“以食会友”的社交空间:引入“白领食堂”渝信小厨、张氏宽窄巷北京首店、楽楽茶南城首店推出天街联名单品。
2、营销举措:重点打造贴近年轻的潮玩活动、国潮/时尚秀场,以造节主题串联品牌促销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
“玩家星球”活动推出限量版兵马俑球鞋、珍藏版变形金刚手办、经典街机游戏,姜山太极篮球演出;
“smile×天街 春夏时尚秀”主题活动,邀请波兰艺术家在橱窗、扶梯、环廊等细节用艺术点缀,Smile快闪店带来互动拍照、彩绘DIY、线上微笑评选等体验并联合优衣库、MO&Co、JNBY等24家商户,发布服饰搭配潮流;
“夏的N次方”活动整合市集、占卜工作室、DIY饰品、互动游戏、音乐会等体验,以夏日主题串联品牌促销,联动品牌包括餐饮、美妆、配饰、服饰、乐器等品类;
北京国际设计周花植节跨界合作,上演人体花艺秀,携手16家焕新品牌打造秋冬时装秀场;
携手汉北协会,举办汉服华裳大赏展现传统文化,并联合多品类品牌带来联名“国潮”产品。
三、上海世茂广场
丰富网红餐饮、落户创潮玩展,打造魔都潮流枢纽
2018年9月重装开业,上半年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
1、业态/品牌调整:重点调整中式餐饮、异国风情餐饮,汰换休闲餐饮、文体娱及生活服务品类
< class="pgc-img">>
增强餐饮区的趣味性与地域特色:上半年重点汰换经营不善的餐饮;L4原布衣手工粉替换成新加坡网红餐厅“星洲小馆”,原麻走替换为湖南小吃“阿平牛杂”,原fiarosso替换成韩国网红餐厅“魔王猪蹄”,打造网红小吃聚集地。
调换连廊区域零售品牌:将L3原SEEKERS VR品牌汰换为文创品牌九木杂物社,增加连廊可逛性。
2、营销举措:致力于文化IP、影视综艺与潮流体验的跨界合作活动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
携手故宫博物院推出唯一官方授权的故宫文创快闪店;
落地韩国第一人气IP的KAKAO FRIENDS中国第一场活动及首家快闪店;
与迪士尼合作“漫威复联4”唯一户外展,并带来“遇见英雄”主题的摄影展;
发起“玩潮无界”首次国创潮玩展,亮相6位艺术家的潮玩作品;
牵手爱奇艺带来“中国新说唱”潮酷体验馆;
与POP MART泡泡玛特联手打造上海最大规模Molly展,发布上海城市限定款Molly歌女,献礼世茂集团30周年及上海世茂广场一周年庆。
3、运营管理
上半年引入租户企业微信平台:租户可在企业号上实现业绩报送、店铺报修等日常管理功能;企业号每月推送《商户经营月报》,帮助租户了解商场的经营动态及下阶段活动规划;
开展租户的“月度-季度-半年度”三维经营沟通体系:对中小型租户从经营的角度积极赋能,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及业绩水平。
四、佛山岭南天地
融入新业态提升品牌级次,以本土文化打特色牌
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6%,至1.26亿元。
1、业态/品牌调整:2019年将整体调整20%的租户品牌,丰富儿童、餐饮业态,重点调整女装、黄金珠宝品类
< class="pgc-img">>
大胆引入新品牌、新业态:落户1500㎡的家居新零售林氏木业首店,集合家具家居、智能体验、全屋定制、儿童娱教于一体,打造怪物IP、热带丛林、樱木花道等多个探索场景。
在一期以餐饮为主基础上,二期不断丰富亲子、生活服务和零售等业态:引进一站式婚礼服务的爱印记、儿童艺术成长中心多象美术教育、佛山首家乐高授权专卖店,落户华为P30未来影像体验馆、佛山首家兰蔻快闪店、以及轻奢鞋类驰绿、潮牌男装X-GTM。
引入人气餐饮及结合街区商业的风情餐饮:如网红饮品黑泷堂、鲍师傅糕点、花龙阵美蛙鱼头花艺餐厅。
2、营销举措:围绕中西文化艺术、潮流IP开展活动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
“艺回东华里”系列展览:邀请国际绘本画家、纸艺艺术家,联合陶艺品牌By Leona、高端纸艺品牌PosTalk等展出作品;
独角兽IP营销:联合本地潮牌银鳞堂推出独角兽、南狮IP产品,在官微推出系列漫画,并打造独角兽造型灯光装置。
运营管理:灯光亮化、三期新兴业态接入、文化古街打造
岭南站东广场灯光亮化升级:推出“Chic Galaxy璀璨星河”概念灯饰。
三期项目将接入创科新兴业态:引入更多品牌旗舰店,融合汽车、科技与精品零售等业态。
东华里临街区打造文化艺术复古街区:保留原有岭南建筑特色,加入旅游、文化等元素,打造艺术画廊、展览场馆、游客接待中心,加强岭南天地的品牌文化属性。
五、无锡苏宁广场
年轻潮流品牌提档升级,运营聚焦新开品牌造势宣传
2019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2%,至0.75亿元;销售额超7亿元,同比增长15%;上半年客流量愈1200万人次。
1、业态/品牌调整:重点焕新服饰和餐饮品类,品牌提档升级;引进年轻潮流文体娱业态
< class="pgc-img">>
提升服饰品牌级次,引进设计师品牌及潮流服饰:如引入轻奢女装MUCHELL、美国职业棒球潮服MLB、眼镜概念店LOHO COLLECTION。
餐饮引进新兴、网红品牌:如喜茶、奈雪の茶、哥老官、七爷清汤腩、海狸家、阿嬷蛋糕等。
换代和引进年轻潮流品类,增加各年龄层客群宽度:如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IP鲜明的风云再起游戏厅、苏宁极物无锡首家旗舰店。
2、营销举措:联合新开店铺落地活动及展览,重IP主题的场景打造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
商户活动:喜茶#无锡·今日有喜营销展览、西西弗书店·复古明信片遇见活字印刷术、超能奇狮为更好· 618全民fans购;
智造星物种:以马尾礼&宠爱乐园独创IP为主题,进行春夏流行发布大秀;
绿意萌星季:联动苏宁体育开展全民运动、脑力挑战、艺术汇演,倡导健康生活。
3、运营管理
大数据精准营销:针对性地投放促销资源,加大各活动档期前的预充活动,进行客户蓄水;
异业资源(苏宁金融、支付宝、银行)投入:落地银行季度活动,创造线上销售近200万元,月均促销辅助资源引入超10万元,有效扩充推广通路;
自媒体矩阵运营:社交销售圈层推送结合活动期品牌战报宣传,19年已在多个节点创造单视频10万+点击量;
加码智能化设备,实现客流转化:新增智能试衣镜、互动屏、机器人等进行品牌宣传、指引及优惠券推送。
六、杭州滨江宝龙城
加码人气品牌,自造宝龙汉服文化节,盘活流量
2019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8%;销售额同比增长15%;上半年客流量达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1、业态品牌调整
零售、精品、餐饮业态品牌级次全面提升;
对各楼层业态分布及品牌组合进行优化调整;
完善服务体验、生活配套业态。
< class="pgc-img">>
2、营销举措:重点围绕时尚、亲子、艺术主题
上半年以造节计划为主,打造宝龙专属节日,强化宝龙个性文化,引入悠悠小程序,以线上线下互动方式,营造有趣的购物体验。下半年通过引进迪斯尼唐老鸭85周年完美艺术展,成为十一黄金周同期商场活动中最受关注的IP活动。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
“宝龙汉服文化节”:汉服为主题开展游园、巡游、国学、围棋、美陈等互动;
“宠爱女人季”:“48支口红寻找神秘女郎”以口红为营销亮点,拉动女性消费;
“宝龙时尚秀”:品牌新品发布,同时启动“素人改造计划”,每月一次主题变装,引发话题营销;
“森林运动会”:通过主题亲子活动联动亲子品牌商户。
七、徐州苏宁广场
结合文化主题与营销节点为商户引流,盘活会员流量池
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8%,至0.95亿元。销售额7亿,同比增长17%;租用率为99.9%;上半年客流达1100万,同比上升15%。
1、业态/品牌调整:重点调整女装、时尚精品、饮品等品类
< class="pgc-img">>
扩大商场品牌影响力:引入徐州首店、网红品牌,如COSTA、小菜园、相遇、鹿角巷;轻奢新潮牌,如Karl Lagerfeld、DKNY、 DR、 OVV、达衣岩等;以及大牌旗舰店,如NIKE550、斯凯奇。
2、营销举措:活动围绕艺术、公益、亲子、动漫、电竞等多元化主题开展,搭配美陈与场景,结合节庆时点与活动促销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上半年活动共开展95场,活动天数42天)
“春风如画”李可染师友师生真迹珍品展;
“因为爱”女画家邀请展;
“用爱点亮星空”关爱自闭症亲子公益跑;
《猪猪侠之仙豆传奇》儿童互动亲子剧;
宇宙英雄奥特曼系列见面会;
王者荣耀城市电竞赛。
3、运营管理
关注会员权益,加大会员招募:上半年新增会员9万个,会员销售占比达62%,上半年举办会员活动9次,会员沙龙6次。
提高场景式购物体验:举办周大福、千叶等多品牌巡展,对品牌进行了有效引流。
打造智慧化运营:通过客流监测,对店铺销售、客流、转换率等进行分析,指导商户进行促销活动设计、员工管理,并对关联品类进行会员共享。
八、新乡宝龙广场
涵盖全客层消费,时尚业态进化、引进绩优品牌
2019上半年,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0%;销售额同比增长30%;上半年客流量愈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7.6%。
1、业态/品牌调整:加强餐饮、儿童品牌在当地的优势,进行零售、配套品牌的升级
< class="pgc-img">>
引入业绩优、具人气的次主力店:将2400㎡两岸早教替换为首进新乡的“孩子王”;韩盛自助餐将在9月开业;意向于明年3月引进BoomPark动物主题公园。
锁定女性、亲子群体,提升一二层零售类品牌级次:女装业态丰富了少淑女品牌,配套引进了珠宝品类;迭代儿童零售,增添家庭客层的选择性。
大店拆小店,引进多个坪效优品牌:分拆原UlifeStyle的713㎡店面,打造鞋类集合店,引入他她、天美意、接吻猫等,租金收益较原铺位提升了115%。
2、营销举措:以全家消费为核心,活动以潮流时尚和亲子为主题,联动商户品牌,打造区域影响力的企划活动
2019年营销展览/活动列举:定国寺腊八施粥、龙抬头超级品牌日、宝龙春季时装节、宝龙少儿舞蹈大赛、发呆大赛、彩虹气球跑、520迷笛孩迷城市派对美食音乐节、6.1南极大冒险、安踏要疯篮球赛、宝龙极限嘉年华、2019宝龙K歌赛、夏日水枪大战、818IN夏潮粉节等。
其中,520迷笛孩迷城市派对是新乡首次和迷笛官方联合举办的潮流摇滚音乐盛典,以海鸥乐队为主打的数十只乐队,吸引潮流青年,创造单日客流10万人次。
3、运营管理:一对一、点对点的商户维系
楼层营运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日进店维系(店长)”、“月约谈维系(签约人)”,对商户情况了如指掌。
空间规划:将冷区打造为休闲拍照打卡地
2F内环廊冷区运用灯光装置+仿真花艺,打造为“花扑巷”,营造了更加符合周边潮流女装服饰品牌客群的网红风,实现引流+停留互动。
3F内环廊打造工业风格的美食街区增强餐饮品牌曝光和推介,增设休息区以加强顾客粘性;外广场设置小型户外音乐舞台、拍照互动DP点,提升广场互动性及可玩性。
总结
2019上半年租金增长率表现突出的购物中心运营思路,我们尝试探讨存量商业的创新风向:
①商场调改在提升品牌级次的基础上,注入“猎奇体验”品牌,是增加粘性的重要手段,如引进跨业态、跨品牌合作的体验空间、联动特色快闪店与商场快闪秀,实现品牌宣传效果增益;
② “颜值经济”当道,购物中心的调改重心集中在服饰、美妆、儿童零售等品类,服饰和儿童零售品牌更注重对多元化穿着需求和个性表达需求的满足,美妆焕变出更多种不同形态的销售空间,如集合店、店中店、限时展等;
③ “国潮”类活动成为最受欢迎营销主题之一,其内容形式亦趋多元化,从故宫、国学、汉服等系列传统文化专题,到中国当代艺术与国产品牌的联姻秀场,不断唤起消费者对商场时尚品牌的认同感;
④ 针对商户销售的运营体系愈趋智能化,通过对客流销售数据的监测,指导商场及商户进行促销规划、员工调度;通过与互联网金融等支付平台合作,扩充推广通路;自动化会员终端,以趣味化操作吸引客户,实现商户信息与会员资源共享。
><>< class="pgc-img">>RET睿意德与德勤中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发布的《2018年商业地产·中国活力城市40强》报告中,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5个华西地区核心城市上榜。这份以零售指数、休闲指数、购物中心指数以及消费力指数四个指标为维度,同时加以开发商和品牌两个视角来诠释的报告,清晰地展示了以上城市过去一年中的商业市场表现。
< class="pgc-img">>
在商业地产活力指数中,新一线城市阵营中的成都排名第4,较2017年下降一位;同为新一线城市的重庆排名第7,位次相比去年未有变化。二线核心城市中,西安排名11,较2017年上升两位;昆明排名22,与去年相比下降一位。三线重点城市贵阳排名35,较2017年下降一位。5个城市中,西安活力指数上浮最高,超过2.17个百分点,上浮百分点排名全国第四。
追赶一线城市,重庆和西安受奢侈品牌关注
在囊括了奢侈品牌平均城市偏好度、轻奢品牌平均城市偏好度、大众消费品牌平均城市偏好度的零售商业指数中,成都虽以1.04的综合得分保持全国第3的优势地位,但由于近一两年未有地标性高端商业项目入市,奢侈品牌的热度略有回落。而重庆以及西安则分别受益于以重庆IFS、西安SKP为代表的高端商业项目的开业效应,受到奢侈品牌的持续关注。
在奢侈品回暖的市场环境下,重庆奢侈品牌平均城市偏好度由2017年的0.04暴涨至0.88,排名上升11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Dior、FENDI、Valentino、AlexanderMcQueen等近20个首次进入重庆市场的奢侈品牌,使整个城市的奢侈品门店数以及丰富度都大幅提升,位居全国前列。另一方面,虽然奢侈品进入重庆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通过国际时尚周、奢侈品展会等活动,消费群体的认知度已有所提高,奢侈品消费文化逐渐形成。
零散分布于中大国际、世纪金花等高端商业项目的奢侈品牌,随着西安SKP的开业得到集中呈现,CHANEL、HERMES、TOMFORD、GIVENCHY等首进西安的奢侈品牌,更重塑了西安的奢侈品丰富度,使得该城市的奢侈品牌平均城市偏好度从2017年的17名上升至12名。此外,千禧一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对于个性和自我喜好的追求,也带动了轻奢品牌的热情,西安轻奢品牌平均城市偏好度跃至全国第六。
昆明餐饮业态潜力释放,贵阳购物中心规模和多样性提升
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5座城市均带有休闲、旅游属性,在外来游客的消费需求以及本地消费者消费认知提升的刺激下,这几座城市在以观影设施发展指数、餐饮业态发展指数、咖啡业态发展指数、健身房发展指数为核心的休闲商业指数中,表现可圈可点。其中,昆明的餐饮业态发展指数由2017年的22位上升至17位,不仅人气甜点ZAKUZAKU、谭鸭血火锅等品牌在昆明开出首店,国际吃货狂欢节、“舌尖上的美食”嘉年华等自带话题性和关注度的美食类活动,也成为昆明今年新开商业项目最喜爱的营销方式之一。
贵阳凭借泰祥国际T24美食城的开业以及文和友龙虾、十三椒老坛酸菜鱼、珮姐老火锅、海鲜遇上面等餐饮品牌首店的落地,餐饮业态发展指数也又由去年的32位升至27位。
值得关注的是,贵阳购物中心规模指数和购物中心的多样性指数也表现出活力。在今年,贵州不仅迎来观山湖万达广场、喀斯特城市广场等多个商业项目的亮相,这些新项目也更注重以市场细分和场景打造、科技融入等手段来避免同质化竞争,为消费者带来更强的体验式消费。中天金融集团打造的开心蘑菇城,即为贵州首个儿童主题购物中心,项目以A、B、C馆的差异化定位,精准匹配不同目标客群的需求,对消费习惯进行引导和培养。而综保·云上方舟,不仅创立自有IP “小云”机器人与消费者形成互动,还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慧运营体系,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成都仍是开发商和品牌商最青睐的第三城
虽然成都的活力指数略有下降,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成都仍是开发商和品牌商最青睐的第三城,仅次于北京、上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18年,成都迎来了未来中心、成都悠方Ufun、瑞安城中汇、龙泉驿万达广场等项目的入市,而龙湖成都西宸天街、仁和新城等重点商业项目也确定于四季度陆续开业,逾120万方的新增供应, 加上言几又、龙湖、王府井、沃尔玛、百盛等房企已公布的新产品线以及将要布局新商业项目的计划,均说明了开发商对成都商业市场的持续看好。
品牌方面,成都凭借强劲的消费购买力和良好的零售氛围继续吸引品牌加持成都市场。不仅Valextra、Alange & Sohne、Isabel Marant、Champion等一线大牌在成都开出首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奈雪の茶、鹿角巷、喜茶等话题性和热度居高不下的新零售品牌和网红茶饮品牌也继续抢占成都市场份额。
RET睿意德西南区副总经理孙强表示 :“今年华西地区主要城市商业迎来集体发展,特别是成都,不仅新开项目数量高于全国大部分城市,众多品牌的进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丰富度。新开业的项目在体验感、独特性上实现了商业的再一次升级,而诸多已开业项目也进行了自我的升级。成都的商业一直有着蓬勃活力,可以预见未来成都商业仍保有巨大发展潜力。”
前 言
2017到2018年于商业地产是焦灼分化的一年,传统品牌拓展速度放缓,新兴网红品牌尚未呈现主流担当,大宗交易规模激增,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加持。但经济增长对消费的强调,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契机。在经济结构转换与行业格局重构的时点下,如何突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沉稳布局把握新的增长点成为关键命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点城市的持续追踪,为开发商和品牌呈现在过去一年里市场的微妙变化,尝试揭示其中蕴藏的机遇和风险,为其提供调整再出发的策略参考。
此份《2018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延续了上一年度40城系列的主体研究框架,选取150余组结果型的现状指标,通过对2.8万个数据的分析,勾勒各城市的商业发展画像。从开发商和品牌两个视角,结合此研究系列过往数据积累及实地走访调研结果,对城市准入性进行判断。在第三部分,此次研究结合了上半年RET睿意德对以商业创新为核心的城市观察,引入系统性的潜力指标,对城市的未来商业创新趋势进行评估。
- 滑动图片查看完整排名
总体排名
< class="pgc-img">>北京轻奢市场奋起,技术、文化后发力激活商业创新,与上海差距缩小
上海、北京依旧领跑全国,二者差距呈现稳步缩小态势。北京消费力指数追平上海,消费结构稳步升级,人均81元以上餐厅占比从18%提升至23%超越上海;品质型消费市场增长强劲,零售指数差距明显缩小,特别是轻奢品牌偏好指数,从落后上海2点缩小到1.15点(详见下页图表:零售指数),统计期内代表型轻奢品牌 Coach、Kate Spade 均有新店开业。北京商业创新活跃度领衔一线城市,丰富的人才储备、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商业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强劲的后发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广深商业活力提升速度领跑全国,湾区商圈迎来协同升级新契机
华南地区商业活力提升速度领跑全国,广州、深圳活力指数上浮均超过1.5个百分点。广深两城消费意愿较高,其中广州消费力及消费意愿均领衔一线城市,深圳年轻指数居全国第一,新兴消费力量活跃。在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推动下,湾区内高铁、地铁、跨海大桥等城际交通网络落地提速,将进一步加速城际人口流动。一方面湾区内核心城市的商业,将受益于湾区的整体繁荣,迎来更多的外部消费流入。另一方面,随着商业地产开发市场的提质减速,湾区内将形成梯级丰富、定位互补的商业生态,使城市间从争抢人流转为共享人流。在这一协同升级的过程中,预计湾区内的城市商业格局将呈现震荡型发展、活力十足,成为未来几年商业市场的亮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二线城市商业分化突围,新开业购物中心对城市消费的带动作用凸显
受益于优势城市的带动,二线城市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整体上浮,但城市间差距开始加大,呈现分化态势。特别是零售市场,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方差总体同比增加35%,零售指数方差增加120%。上一轮下沉的品质型项目迎来开业潮,带动所在城市零售指数及购物中心指数显著上涨,整体拉高了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活力表现。其中省会城市长沙、西安、太原贡献较大,商业地产活力指数绝对值及排名均实现了上升。
购物中心是城市消费的载体,依托城市消费特点而规划定制,亦是城市消费的引领者。长沙2017到2018年零售指数增幅达到8.17%,其中IFS开业带来的品牌焕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与购买能力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品牌的不断试错中最终实现消费升级,而开发商是这场博弈中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和受益者。
三四线城市成为增量市场的主体占46%,南宁成为年度黑马城市
三四线城市成为增量市场的主体,2017年新开业购物中心中46%出现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不乏品牌开发商,以万达为代表的品牌开发商项目占比接近25%。三四线城市商业场所中,购物中心的比例逐渐接近或超过百货,带动了休闲业态的发展和丰富。其中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指数、休闲指数及消费力指数与二线城市均值的差距同步缩小,休闲业态和体验性消费上升。以星巴克和 COSTA 为代表的咖啡品牌门店增速达到39.17%,高于其他线级城市门店增速。随着三四线城市城镇化的加速和人口红利的释放,被互联网拉平认知后的消费者,对购物中心所代表的城市时尚生活方式和理念,抱有积极的体验热情,曾经未被实体商业满足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全面释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南宁成为年度黑马,排名上升四位。超越南昌、福州、长春,跃居全国第26位。其零售指数、休闲指数、购物中心指数及各二级指数均实现了同比上升。随着城市的东进南拓,琅东商圈基本成型,五象商圈兴起。轨道交通的迅速推进也为新兴商圈的发展带来了利好刺激。南宁万达茂、江南万达广场、百盛步行街于2017年相继开业,万达茂在项目中植入广西桂文化元素,商业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亮点。以优衣库、ZARA为代表的大众消费品牌均有新增门店,数量上升至三线城市前列。
开发商与品牌布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外资开发商判断下沉时机尚未到来,依旧坚守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本年度外资开发商仍旧坚守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新开业项目中71%集中在一线城市,储备项目及土地拓展方向仍然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主,占比合计接近75%。相比上一年度,一线城市的在建项目占比减少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是新增项目的主战场,前滩太古里、前滩置地广场、LOVE@大都会等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面市。新一线城市在建项目比上一年度减少2个百分点,其中成都新增项目最多,沈阳、重庆、南京、武汉均有多个潜在供应项目,将为所在城市带来新的商业活力。
本土开发商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走上快车道,品牌输出和收并购成为加速器
2017年一线城市虽有上海万象城、北京合生汇、深圳万象天地等代表型项目开业,但因土地供给有限,未来几年增量不足。预计未来新增项目将以存量改造作为主要来源。未来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占比接近90%。2017年卫冕冠军万达依旧保持51个商业项目的年开业速度,领跑本土开发商,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项目占比近一半。印力、爱琴海、新城等本土品牌开发商也通过品牌输出或收购项目的方式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速度。相比上一年度,二三线城市的在建项目占比新增6个百分点。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优质资产受到追捧,“资本+技术”联手助力资产凸显价值
2017年地产融资和土地政策进一步收紧,大宗交易市场出现历史性高增长。地产债、银行贷款、信托、房企定增等均遭到较严格的限制,土地市场的收紧则使土地储备不充分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一方面,大宗交易是卖方资产变现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优化资产组合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买方能够加快拓展速度,是提高市场布局效率的重要方式。随着商业地产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具有增值潜力的优质项目,也成为了私募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重要投资标的。广州乐峰广场、西城都荟几经易手,每一轮都实现了资产增值,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市场依旧面临供大于求、资本谨慎的窘境,获取外部专业技术的支持将助力资产在众多寻求资本青睐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 class="pgc-img">>奢侈品随购物中心稳步向低线级城市下沉,依旧看好中国市场
在整体向好的销售增长中,奢侈品随购物中心稳步向低线级城市下沉。2017年奢侈品市场持续回暖升温,中国市场成为奢侈品销售最强劲的增长动力。Gucci等品牌的年轻化策略在中国市场得到了较高的认可。营销方式上启用新一代明星代言人、与KOL合作,积极尝试各类数字化营销方式,持续加码对年轻消费者的市场教育。并尝试通过价格调整,削弱海外价格优势,挖掘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购物中心的下沉对品牌的带动效应明显,随着重庆IFS、西安SKP、长沙IFS等奢华型购物中心的开业,HERMES、Dior、Prada、LV 等品牌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布局上均实现了突破性增长。二三线城市的奢侈品门店数占比比上一年度高出7.83个百分点,比例达到近四年的最高值。
轻奢品牌持续发挥贴近年轻消费者的优势,成为一线城市中高端购物中心生力军
2017年中国轻奢市场持续繁荣,品牌加速拓展。一线城市的轻奢品牌门店占比比上一年度高出3.5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轻奢门店数同比增长12.12%,三里屯太古里、apm、朝阳大悦城等核心商圈项目均有轻奢品牌门店开业。Capri、Tapestry集团均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Coach将在上海举办在中国的首场时装秀;在三里屯太古里开设北京首家工艺作坊店,向年轻人群推出潮流定制服务。Furla、Maje、Sandro、Agnes b等品牌在国内持续开店,消费者的轻奢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维密2017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深圳开设了全品类旗舰店。
大众消费品牌拓展持续放缓,模式及产品创新活跃
大众消费品牌拓展脚步持续放缓,门店增幅比上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但新一线城市作为主要的购物中心增量市场,大众消费品牌逆市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优衣库、H&M均新增70余家门店,MUJI新增41家门店,增幅与去年接近,实现平稳增长。Forever 21、Gap门店出现个位数增长,增速同比大幅减少。优衣库、MUJI等头部品牌在线上线下融合、门店科技化、业态跨界融合创新上始终保持活跃,成为零售行业的商业创新先驱。MUJI将中国市场作为模式创新的主战场,先于日本本土市场在上海、深圳、北京推出MUJI HOTEL、MUJI Diner等创新业态,并在装修风格及陈列元素上向本地文化致敬,成为“全球本土化”的典型案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商业创新
新消费人群驱动城市商业创新,南昌、西安、武汉、贵阳面临更好的机遇
商业地产活力指数与新消费人群指数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896。用户驱动的创新是激发城市商业活力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上,创新意味着新的增长点,把握以新消费人群为主体的领先用户变得至关重要。他们受过良好教育、热爱生活、对新鲜事物抱有极大好奇心,积极探索甚至创造符合自己审美品味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是创新商业的首批用户、时尚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也是激发商业活力的重要力量。除北京之外,南昌、西安、武汉、贵阳相对于同类型城市,新消费人群指数突出,商业创新空间市场基础较好。一方面,创新品牌在下沉时可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南昌、西安、武汉、贵阳的购物中心也有更大的以商业创新引领市场的机会,应更多地关注领先用户诉求,参考一线城市热点商业的逻辑,打造项目亮点。
商业磁吸效应显著,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商业吸引力持续增强
城市商业磁吸效应显著,创新水平与活力水平高度正相关,相关性系数0.952。虽然在激发商业创新的驱动要素上出现了一些偏离程度较高、优势突出的城市。但从创新成果的分布上看,商业活力指数高的城市具备明显优势,二者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现象,偏离程度较小。以北京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和以长三角为代表的超大城市群已经形成,在商业创新表现上一骑绝尘引领市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创新“产销分离”发生地趋于多元,内生型商业创新能力惠及城市发展
虽然商业创新的市场化遵循梯级逻辑,超大城市具备难以逾越的吸引力。但创新的产生地趋于多元,与行业龙头级企业所在地相关,也与城市的内生型创新能力相关。例如超级物种诞生于永辉的所在地福州、方所诞生于例外的所在地广州、喜茶诞生于广东人口不足500万人的江门。商业创新的产生需要城市具备开放的政策支持,创新产生后亦会惠及城市商业的发展。成都之所以在新一线城市中名列前茅,一方面得益于其西部中心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成都市对新经济发展的支持。例如四川文创品牌言几又,借今日阅读孵化于成都,却在北京正式开出言几又第一个门店。后虽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核心进行全国化布局,但其旗舰店仍旧诞生于成都IFS。今年上半年于成都天府新区摘得的商业用地,进一步体现出了当地政府对于创新企业的扶持。
流量集聚多过模式精进,购物中心技术革新需回归需求洞察与效率提升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驱动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预计未来将成为影响购物中心商业模式的核心力量。近几年技术热词层出不穷,但购物中心对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停留在营销层面,通过引入热点商户或热场活动,以新技术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到场。但事实上零售行业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孵化的主要场景之一,创新活跃。亚马逊和阿里均在此领域广泛布局,以优衣库为代表的品牌更是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改造、店面营销、多渠道销售方面全面精进探索。
购物中心的数字化水平尚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连最初级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城市覆盖率也不及50%。购物中心在商业管理上的“时尚度”或者说前瞻性远远被高估,很大一部分物业持有者尚停留在房东角色中,其租户因处在市场前线反而对技术革新更敏感。优化商业基础设施,提高数字化水平,回到以消费者需求洞察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精进上,将成为物业持有者积蓄力量、决战下一个转折点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