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奶茶想必大家都知道也都爱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奶茶店,有这种想法的小编劝你先把下面内容看完再做决定,开奶茶店没有你想的这么美好。
1
奶茶店的红海,红成什么样子了?
“排队8小时,只为喝上一杯奶茶”。
任谁听了这描述,眼前都会出现奶茶店门口人山人海的场景。前不久,武汉首家茶颜悦色开业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排队盛况,各式各样的“奶茶代购”服务费甚至涨到了一次300元。
当代年轻人为奶茶疯为奶茶狂,一天不嗦奶茶就浑身不得劲,如果吸上了一口像茶颜悦色这样的网红奶茶,更是值得发个朋友圈来庆祝。
这届年轻人奶茶“瘾”不小,根据咨询,76.1% 的消费者每个月喝1-5次奶茶,还有9.7%的重度上瘾者每个月要喝10次以上,相当于每三天就要喝一次。
< class="pgc-img">>奶茶如此热卖,是个巨大的商机吗?那做奶茶店的老板,是不是就等着日进斗金了?
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怎么还有人相信开奶茶店就能赚钱呢,开奶店 尤其是加盟的奶茶店一直都是一个坑,而且是一个深坑。
先给大家算算奶茶店的账,开一家奶茶店前期装修买设备大概要20万,如果你想加盟呢一般还得再交个十来万的加盟费,然后就是每个月的边际成本 差不多就是房租、水电、人工 等等这些 加起来至少得小十万。
也就是说你每天净利润不能底于3000元现金流才刚达到安全线奶茶一杯大概5块钱左右你能卖出去价格20 30 就按照一杯净利润18块来算如果一天营业12个小时平均要四分钟卖出去一杯。
也就是说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每时每刻都有订单你的店才可以开下去,而如果你想盈利乃至收回之前的本钱那基本是遥遥无期了。
2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 能不能开一家网红店呢,宣传宣传 那生意不就好了。 明确的告诉你这基本不可能,因为奶茶这种产品同质化太严重了,如果是自己开店几乎没什么竞争力。
这个全国奶茶品牌那么多真正火的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如果是加盟这种网红品牌,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品牌如果知道能赚钱那他们一定不缺钱,自己可以开新店。
为什么会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你,所以,哪些头部餐饮品牌从来不开放加盟,比如说星巴克、海底捞、必胜客、喜茶。
要是开放加盟的那就是另外一种套路了,人家想赚的是加盟费不是卖奶茶的钱,所以花钱雇人排队买水军这些就很正常了,为的就是整的看起来热热闹闹的然后卖加盟名额
交加盟费还仅仅是第一步,总部并不会帮你选好店铺,接下来才是极其重要的一步:选址。
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要开奶茶店赚钱,必须要有足够的客流量。毫无疑问,开在商业街这种黄金地段会有更大的客流量,但你也面临着更加贵的店铺租金。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主要商业街商铺和重点购物中心商铺租金水平整体下跌。整体来看,全国重点城市100条商业街商铺平均租金为25.1元/平方米·天,购物中心商铺平均租金为26.8元/平方米·天。
也就是说,如果你开一个面积为15平方米的奶茶店,选址在商业街,那么月租金就要1.1万元,选址在购物中心,月租金则要1.2万元。
当然,如果你想挤进最热门的商圈,则要支付更高的金额,比如想在上海城隍庙商业街开家15平米的奶茶店,每月没有4.4万是租不下来的。
< class="pgc-img">>3
根据数位线下大数据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数据分析报告》,2016年中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还只有19万家,到2019年,这个数字就涨到了50万家,增加了1.6倍。
根据我们的统计,广州一个城市的奶茶店数量就有2万家,而厦门3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共有4978 家奶茶店,密集程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4家,在中国的主要城市中奶茶密集程度排名第一。
路边的奶茶店这么多,消费者们要如何选择?怎么样保证路过你店铺的消费者会对你的奶茶倾心,并且还能形成一定的粘性,持续光顾?
各大奶茶店为了保持顾客粘性,把一杯本来简简单单的奶茶换着法子做成“八宝粥”,不断推出所谓的“新品”的同时,奶茶名字也取得越来越花哨、越来越长。但是奶茶店的寿命有跟着越来越长吗?
看看奶茶店的关门率你就知道了。
我们在天眼查中,选择了餐饮行业分类下提供冷饮服务的企业,并限定了“奶茶”为关键词,数据显示,成立于距今1-5年的企业共吊销和注销4.5万家,在业的和存续的共有9.9万家。也就是说,31.3%的奶茶经营企业都无法撑过五年
距今越久,存活的奶茶店越少。距今成立 5-10年的奶茶经营企业,存活的比例是45.26%,成立10-15年的还剩下20.55%,而距今已经开了15年以上的老奶茶经营企业,仅剩下8.66%。
奶茶店的短命,劝你加盟的人可不会告诉你
< class="pgc-img">>所以,开奶茶店简直是对钱包、体力、心脏承受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如果不是满心情怀、家里有矿、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劝你还是不要带着美好的幻想去开一家奶茶店。
冷清狭窄的街边小店面、催着你发工资的员工、下一年要交的巨额租金、信用卡欠款的银行短信······开奶茶店不仅没能让你走向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巅峰,还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身心压力下,钱没见着,身体也垮了。
不光是奶茶店,还包括什么咖啡厅呀 餐厅呀 甜品店呀 也包括最近特别火的剧本杀越是热门竞争越激烈,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基本就没有热乎的了,所以想开这些店的小伙伴小编劝你三思而后行。
门本土奶茶,口渴就喝cuida。
甚至是外地的朋友来厦门玩之后给我推荐的,今天来喝一家厦门本土的奶茶店。cuida在闽南语里面是口渴的意思,点了两杯他家很火的黑糖碎碎冰跟奶酪奶茶。
·黑糖碎碎冰是不能选甜度的,本来以为它会很甜,因为平时都是喝3分糖,但是整个口感还好,每一口都能喝到碎碎细碎的小冰,并且是脆波波还是波霸之类的,连着冰一起打碎的,冰渣渣的感觉,又q,并且黑糖就是蛮醇香的。这一杯真的冰到整个手都,而黑糖又有很古早的味道。
< class="pgc-img">>·这杯听说甚至有周边的会代购回去喝的招牌奶酪奶茶,下面有很厚一层奶酪,像这杯可以选糖度,就点了3分糖把奶酪搅碎了,每一口都能喝到奶酪的奶香,碎碎的,软软滑滑的,并且可能因为要的3分糖,奶酪的糖甜度就刚好中和了,没有过腻的感觉。
< class="pgc-img">>他家一开始家是在禾祥西,那个时候就很经常的路过那家店,没喝过,因为厦门的奶茶选择太多了,但是今天真的是喝了之后就知道,像在厦门这种奶茶品牌这么多,覆盖率这么高的情况下,这几年还开了好几家新店,像SM都已经这是两家店了,因为它真的就好喝。
我是去超市的对面这家店,要比前面那一家更大一点,座位也更多一点,如果想慢慢喝可以往这边走一下,这家店的空间比较够。
< class="pgc-img">>20%的青年失业率和阿里裁员一同成为热议话题的,是地摊经济和加盟创业。
二者属性高度相似:没有来自上级的PUA烦恼,没有职场上的KPI压力,没有同事间无尽的内卷,没有今天年薪百万明天优化汰换的焦虑。
在城市的街头开上一家小店,不光充斥着自由快乐的气息,还有着流传在各大报道中的“日流水过万”“一年赚百万”“三年换套房”的传说。
秉承着哪里有需求哪就有市场的朴素原则,品牌们也毫不吝啬纷纷打开了加盟之路。高端如喜茶开放加盟谋求上市,略微衰败的乐乐茶开放加盟欲挽回颓势,冲刺万店目标的瑞幸早已在用加盟的方式打开下沉市场,而蜜雪冰城靠着加盟门店数突破两万。
双向奔赴,能否为彼此带来一个好的结果?
对于手头资金少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个人来说,如今最受欢迎的加盟选择无疑是奶茶或是咖啡店。那么让我们回归理性,用数学的方式测算一下,加盟各个知名品牌到底能不能赚钱。
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想要在一年内收回所有前期投入,那么每天需要卖多少杯?下图直接上结论。
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每一个品牌的情况,我们的测算前提是:
1、客单价不考虑促销,外卖满减等特殊情况影响;
2、门店员工按照每人每月4000元计算,如无明确要求,按每10平米门店一名员工计算;
3、门店租金选取二线城市平均价格,即按10元/平/天计算;
4、每个月按照30天计算,每天营业时间取10小时;
以下是具体测算过程:
1、联系品牌方确定前期投入。这部分成本为开店前所需现金额,主要包括设备采购、装修、加盟费/品牌使用费、保证金、服务费、培训费等一次性或以年为单位的开支。
2、测算日均成本。这部分成本为每日经营所需,包括租金、水电、人力等经营费用。
3、倒推日均所需利润。根据以上两项成本,官方给定的毛利率,及回本时间(如官方未给出,则假设12个月回本),反向推导出日均利润及销售额。
这是纯数学层面的测算,如有误差或不合理之处,欢迎指出。
以下是每个品牌的具体情况以及测算的结果。
总结一下。在该测算原则下,想要一年内或是在品牌方给出的时间范围内回本,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每天两三百杯的销量听起来完全不是问题。毕竟在新闻中,品牌们动辄日销八百上千杯,社交平台上的博主们每天喝上三杯咖啡五杯奶茶都是常态。
并且在该原则下,选择加盟的原则只有两条:前期投入越低越好,售价越高越好。如此回本所需的日均销量就越低。
可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同,开店九死一生才是惯例,数学测算和实际情况的差异,还是源自于门槛太低,竞争太过激烈。
首先这就导致每个人流量较大的商圈各种门店密度极高。以上海人流量靠前的南京东路为例,大众点评显示,以南京东路地铁站为中心,方圆一公里以内的咖啡与奶茶店的门店数为77家,按照平均数231杯计算,一天需要卖出17787杯。
人流参考地铁站进出客流,南京东路进出站的日均客流11.38万人次计算,平均每6.4个客流就要买一杯咖啡或者奶茶,还是每天都要这么买。
这已经是最繁华的客流地段,并且是消费级商圈,据一些抖音博主的测算,开在县城街头的奶茶店大多日均销量在100杯左右。
门店密度过于拥挤已是既定事实,但对于品牌方来说,其利润来自于加盟费和毛利润的抽成,并不会在意一条街上的老板们打的你死我活。
因此,选址成为了加盟商的第一大难题,人流量大的商圈意味着更加内卷的环境,偏远郊区没有竞争但又失去了客流,这之中的抉择本身就是门学问。同时很多品牌的加盟要求中还会对选址做出了具体要求。
高端品牌例如喜茶同时还要求个人名下一百万的流动资产或合法现金(大概是比特币不算的意思),部分品牌需要亲自经营、不得合伙、不可转让、拥有人脉关系有限等等条件。
其次,成为加盟商就意味着要接受品牌方的管理,从仪容仪表到服务话术,品牌商都有着标准化的规定,一旦违规又遇上总部派来的稽查队,轻则警告,重则扣钱。
还有名目繁多的营销活动,譬如周年庆、新品活动、优惠券发放等等都要求加盟商以更低的折扣价进行销售,进一步摊薄了加盟商的利润。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正在和瑞幸抢市场的库迪,动不动就9.9一杯。
可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品牌方突然进行战略转型。日前顺丰旗下的丰网被卖给极兔,可就苦了旗下加盟商们,毕竟业务刚开始做,大家都没有盈利,想着熬一熬等品牌做大了利润自然就有了,前后投入大约110万,还没算上期间亏损。
如今如果选择退出,丰网只退10万押金和10万加盟费,再加一笔大约几万块的“情谊金”,要么就继续熬着亏损等,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极兔的处理方案。
走在维权路上的加盟商数不胜数。
要不然说瑞幸还是有担当,5月29日,瑞幸咖啡通过公众号宣布开启“带店加盟”模式。换句话说,只要条件允许,别的咖啡品牌经营不下去了,随时带着门店和咖啡机投靠我们,下面还补了一句:
据瑞幸内部人士透露,“带店加盟”是瑞幸首次开放,也是最后一次开放。可申请的时间会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调整,有意向的加盟商需尽快申请,一旦申请关闭后,将来不会再次推出类似政策。[5]
除去这些问题之外,加盟门店倒闭的原因,往往只是整个消费市场的一粒灰。街边门店所遇到的突发情况数不胜数,消防检查、食品安全、道路施工维修设置围栏、停水断电等等等等,要么失去客流,要么停业整顿。
对于个体户来说,拿出几十万的初期投入通常掏空了所有积蓄,加盟门店现金流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直接决定今晚到底是吃方便面还是下馆子,极其脆弱的现金流导致一个月甚至一周的客流量下滑,就必须关店停业。
开放加盟的品牌越来越多,各家的加盟明细上基本都给出了明确的测算销量和回本周期,看起来诱人至极。
唯一的问题是,一个白领下班回家,需要买上一杯咖啡、一杯奶茶、半斤鸭脖、两盒预制菜、一袋面包、再吃点炸串之类的小吃。
且不说钱包够不够用,反正两只手肯定是拎不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 各品牌官网信息
[2] “报复性”加盟来了,中国企业家杂志
[3] 我在厦门开加盟奶茶店,全给品牌和房东打工了,虎嗅
[4] 加盟这条路,一不小心就走向维权,餐企老板内参
[5] 瑞幸再放大招,用“带店加盟”吸引别人家的加盟商,虎嗅
编辑:张泽一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张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