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隐藏着很多小店。
有的不为人知,有的名声在外。每个小店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艰难痛苦,或温暖感动。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百转千回,化作眼前那一份食物。
美味来之不易,好味道值得更多人知晓。
西安城的拥堵,有一个地方要有姓名——东仪路。
只有真正堵在东仪路上,你才能体会那份躁动。
拥堵是标签,对东仪路居民来说,这里是另一番模样。
东仪厂梧桐下,晒太阳的老头,旁边搁着收音机;沙泘坨招待所,门口停着炸串车子;石油大学青春的脸,下了课散在街上;公交塞满人一辆又一辆,沿街商贩叫卖:
“来,扯面拉条子手擀面,撒都有!”
两排商铺,一茬又一茬。就那么些店,今儿是面馆,明儿变成川菜,没过几天挂个麻辣香锅的招牌。
走的走,来的来。
若提起武玮,可能不认识,但要说起卖饺子的光头,那东仪路的人,一半都知道:
“沃小伙儿,卖了几十年咧。”
武玮,东仪路餐饮大王。
若能称为大王,一定久经沙场,刀剑江湖。
东仪路,就是他的战场。二十多年拼杀,他和东仪路血脉相连,就连他的饺子馆,名字都叫——东仪路饺子馆。
热气翻滚,饺子出炉,一个个浑圆大个儿,但凡和东仪路有交集的人,你都要在这里吃一顿。
食客聚拢,家人好友,远道的吃货,两份饺子,一盘凉菜,晚餐十分满足。
人丁兴旺,让人羡慕,可那年光影,只有武玮,以及石油学院的少年知道。
01
初入江湖
2002底,石油大学还叫做石油学院。
“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都要抖三抖。”
工科院校,男生是主力军。
饭点,出了校门,土路刚下过雨,踩着还有声响,路边没几家馆子,唯有一家挺热闹。
盖浇饭,学生们喜爱的品类。
家常豆腐5块,土豆丝3块5,鱼香肉丝6块,对男生最大的诱惑——米饭免费加。
今儿有个男孩吃了五碗米饭,服务员吊着脸,老板道:
“娃们可怜,打饱!”
可怜人往往同情可怜人。
那个年代,讲究正统,厨师不受尊敬,特别小门店厨师。赶个大早,蹬三轮买菜,回来就站炉前,一站一天。
“屋里吃啥味,外面就啥味。”
武玮坚信自己的美味哲学。
学生一多,偶尔把菜炒错,学生嚷嚷着不愿意;钢碳炉子,也不结实,炒着炒着炉子塌了;早上买一车菜,恰逢大雨,一脚下去,链子又断了。
武玮坐在路边,望着三轮,雨霹雳啪嗒,打得脸疼。
人,总在最孤独的时刻长大。
没有课本,没有磁带,没有兄弟。破门面,经常塌的炉子,倔强的武玮。
2003—2006年,盖浇饭伴随三届学生。吃五碗饭的少年,今日都成了家,有了妻子,有了孩子。
偶尔怀念东仪路的日子,记忆里的盖浇饭,给他们无限加饭的小老板。
光阴的故事不过如此。
东仪路在发展,土路盖上柏油,餐厅越来越多。盖浇饭虽生意不错,但店太小。
改行卖葫芦头的武玮,依然强调品质,肥肠总多给,营业额1000出头,卖肉的就要结800。
八个月后,葫芦头没了,一个面馆悄悄开业。
生意做遍,不如卖面。
武玮,迎来东仪路最惨烈的战役——东仪路面馆大战。
02
四面埋伏
东仪路已是新貌,人越来越多,店也塞满街道。小店的战争,悄无声息又剑拔弩张。
谁生意好,谁弄了新品,谁搞了啥点子,老板们互相装作不在意,却暗地偷偷打听。
武玮做手擀面,可那年,最流行刀削面。
开业俩月,左右各开一家刀削面,铁蛋,光头,都是响当当的名号。
刀削面人满为患,食客排队排不起,才勉强钻进武玮的馆子。
隔壁两个老板,每次路过漫不经心,淡然自信。
面临危机,人才有战意,对炉子经常塌的小伙子,不算事儿。
东仪路成面食一条街,刀削面就5家,加上其他,一条街十几个面馆。
“餐饮没窍,真材实料。”
臊子,武玮拿手。渭南干臊子,最好的肉、最好的油、最好的配比。
几块钱,谁吃都觉得实惠,肉怎么都吃不完,碗底还剩些。五个月时间,武玮的面馆人来人往,排队排不上,才勉强钻隔壁去。
学生、老人、上班白领,正午时分全涌进店里。
关门的关门,转让的转让,武玮一己之力,干倒十几家面馆。
一战成名。
03
再战江湖
2009年,面馆对面,有个馆子要转让。武玮动了心思,可卖什么呢?
隔壁饺子馆老板,知道武玮实诚,出主意:
“你就去卖饺子,你舍得。”
“那你咋办?"
“娃上学,我马上搬走,你盘下来,我给你帮忙。”
几个月后,东仪路上,挂上了「东仪路饺子馆」的门头。
谁能知道,几年后,它成为这里的金子招牌。
个个饱满,浑圆紧致。武玮用料实在,肉量总比其他饺子馆多,多年经验,调味也拿捏细致。
顺水推舟,这饺子够味。
沙泘坨,东仪厂,203所,居民偶尔到店,吃上一碗,便觉不错。你传我,我传你,全西安似乎都知道了。
人们对饺子的偏爱,让武玮咬咬牙,把盈利的面馆关掉,全身心投入。
没啥过人之处,舍得,武玮一以贯之。好的饺子,四个字——薄皮大馅。
后厨战歌每天打响,节奏明快。
一根面仗,左右开工,一次四个饺子皮,才能经住食客等待。
擀片刻,手轻轻一挑,皮子飘在一旁,落得整齐。
八种馅料,调配完成,不同风味,都有偏爱的人。
肉好,还敢给。
馅料堆成小山,肉菜交融。牛肉韭黄、大肉莲菜、韭菜鸡蛋,没太多花里胡哨的创新,质朴纯粹,东仪路的奥秘。
紧张,忙碌。只见勺子一挖,放进皮子,厨师们快刀斩乱麻。
轻轻一挤,饺子成型,一个个排的整齐,等待食客检阅。
每一颗饺子,都经无数人双手。
加上研究多年的辣子醋,烹饪画上句号。
调馅、擀皮,包制、熬煮,正宗的东仪路饺子,一群焦急等待的人。
一碗碗热气冒着,摆在面前。
甭管干的还是酸汤,来的人还会再来。
上桌,味道扑面,预示馅料精彩。客人路途寒冷,只需一颗,便卸去大半。
男女老少,根治灵魂的饺子情怀,让这碗难以拒绝。
突破,从2013年开始。
2013年,他的弟弟景涛加入,带来新的血液。
武玮只管做好饭,景涛却思想活络,俩兄弟都是好手。
味道,要让更多人知晓,需不一样的事。互联网,新媒体,美团和大众点评。
东仪路饺子馆,开始和美团紧密合作。美团餐饮系统,替代人工记账,数据、信息、账单一目了然,让买单和收银异常迅捷。
时至今日,所有账目经过美团餐饮系统,省去2个人服务成本,景涛的改进,武玮大开眼界。
半年6.8万+,十几万人光顾的小店,东仪路的完美答卷。
兄弟俩各司其职,都有擅长。今日,东仪路上,没人敢再开一家饺子馆。
王者之气。
那年,下着大雨,蹬着三轮的小伙,也已中年,稚气不在,少年老成。
美味的故事,总来之不易。
他和兄弟,两个光头,走店里都闪着光,让人印象深刻。泡一壶茶,他们商量新店和美团外卖的事。
而外面,人声鼎沸。
学生们都已长大,只是偶尔出现,带着妻子,寻觅那年味道。老人总要光顾,热乎乎的饺子,没有儿女陪伴,老两口踏实的晚餐。
孩子被家人带来,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味觉,未来刻骨铭心的记忆。
总有那么一家店,是某段时期的代名词。提起来,人就柔软,想起那天、那人,稚嫩的好友,年轻的妈妈,穿着校服的自己,回不去的曾经。
而饺子馆,终成东仪路最闪光的印记。
坚持、恪守、认真。成功,看似偶然,却是必然。
这,就是东仪路饺子馆的故事。
武玮,盖浇饭老板,葫芦头失败,面馆大战,饺子成名。
17年岁月流金,终成一方霸主。
虽无战甲,却身经百战。
店名:东仪路饺子馆
地址:东仪路39号(总店)
锦业路韩国美食街(高新店)
春临三路中海凯旋新天地(曲江店)
碗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菜品,蒸碗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是肉,鸡,鱼,丸子等。一般是将各种菜肴加工成半成品,吃的时候蒸熟即可。蒸碗因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每个地方的都独具特色。
< class="pgc-img">>西安有一家专做蒸碗的小店,已经开了30多年了,面积不大,只有10多个平方,他家的菜品种也不多,但是生意很好,每天只做午市,12点一过要排队,这家店换了三次地方,老客人都撵着吃,一天能卖出去三四百碗。
< class="pgc-img">>他家的招牌菜是小酥肉蒸碗和黄焖丸子蒸碗,价格都在20多块钱,量很大,小酥肉满满一大碗,酥肉切成成条状,晚上勾芡炸过之后又蒸,吃起来嫩滑可口,汤底浓郁,味道很不错,黄焖丸子蒸碗丸子个很大,一碗有10个左右,里边除了有肉还放了其他的调味品面等,吃起来弹牙同样味道不错。
< class="pgc-img">>黄焖鱼条也是必点的,黄焖鱼个头很大,肉质鲜嫩,咸香没有腥味,他家蒸碗的口味较淡,适合全家老少来吃,人均30块钱就能吃得很舒服。
< class="pgc-img">>这家店很小,但收拾得很干净,店里有五六个人不停地忙活,老板是一位很热情的中年汉子。老板介绍说,自己这家店每天只营业中午几个小时,但是销量很可观,他们家所有的食材都是当天现购的,当天销售完不留剩料。
< class="pgc-img">>老板还说蒸碗的烹制过程较为繁琐,个人在家做废料,还不一定做得好吃,所以他家才会如此受欢迎,而且现在专门做蒸碗的饭店已经很少了。行业的稀缺使得他们家更是成为西安最有名的蒸碗店之一。30多年的从业经验,使得他们家的蒸碗做的火候恰到好处,适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媚)6月27日, 大众点评2023“必吃榜”发布,共2062家餐厅上榜,上榜餐厅数创历年记录。上榜餐厅覆盖61个城市和地区,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为上榜餐厅数前五名城市。
在坚持“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基础上,今年榜单的“发现感”进一步提升,近半数为新上榜餐厅,烟火小店占比近40%。此外,榜单也在消费提振方面跑出加速度,首次联合超1500家上榜商户上线“必吃套餐”,消费者将以更优惠的价格,感受“必吃榜”餐厅的魅力。
均为区域连锁及本地烟火小店
记者从榜单中看到,西安上榜商户数达54家,均为区域连锁及本地烟火小店,老何家卤汁凉粉、秦豫肉夹馍等23家烟火小吃店上榜。包括上榜餐厅的同品牌门店在内,超100家门店上线“必吃套餐”,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餐品,以更优惠的价格端上餐桌。
< class="pgc-img">>一份由消费者“吃出来”的美食榜,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自2017年首次发榜以来,已有近7亿用户使用了“必吃榜”。作为国民美食榜单,“必吃榜”正进一步成为西安、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武汉等城市及地区的美食风向标。值得注意的是,大众点评2023年“必吃榜”更联合超1500家商户上线必吃套餐,这使得榜单进一步成为提振城市消费的“助推器”。
据“必吃榜”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必吃套餐的主打菜品均为点评网友推荐菜,单人餐和双人餐要求包含网友推荐TOP5中的菜品,而4人餐则要求包含至少4道网友推荐TOP10中的菜品。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菜品,以更优惠的价格端上餐桌,这一方面满足了大众消费需求,有助于提振本地消费;另一方面也帮助商户进一步凸显自身差异化竞争力,在消费者心中深度“种草”。
让更多特色小店与本地美食被看见
西安上榜餐厅羊瑞堂陕北铁锅炖小公羊(未央路旗舰店)负责人高福堂说,他是榆林人,2012年来到西安创业,2013年羊瑞堂陕北铁锅炖在高新正式开业,2016年,未央路旗舰店开业,希望让横山羊肉走出陕北,让更多人品尝到正宗的羊肉。
长期对餐饮的执着,十年来,高福堂注重羊肉品质和口感,原材料产地直采,每年中秋过后,进入吃羊肉的旺季,在西安回头客非常多,35-45岁是主力消费群体。高福堂说,羊瑞堂已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上榜大众点评“必吃榜”,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讲,这是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美食指南。不论是街边小店,还是连锁门店,评选的标准不会变,一定会把真正的美食推荐给大家,记得2017年第一次上榜,客流量环比增加40%。
< class="pgc-img">>时隔四年再次入选,今年的必吃榜主打好吃不贵体验佳,最重要的是保证食材和口味始终如一,他希望做一家让大家值得去的餐饮店。现在年轻人都会把好吃好玩的分享在社交网站上,他会很在乎每条评论,尤其是存在问题,如有发现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客服会与消费者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做出整改。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上千家上榜商家推出必吃套餐,将为消费者带来“好吃、不贵、极致性价比”的特色美食体验,大众点评“必吃榜”将继续做好城市美食的发现者和探索者,让更多特色小店与本地美食被看见,用数字化工具助力本地优质商户实现经营在线化、服务标准化,助力城市消费加速提振。
< class="pgc-img">>在今年的上榜商家中,有374家餐厅开业时间在10年以上,有109家餐厅已上榜5年以上。“必吃榜”是城市美食发展的典型缩影。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中小微餐饮商家的经营活力正在复苏,本地消费的活力也在加速释放,内地54座城市的线上餐饮本地消费额占比超过60%,本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5%。
据介绍,大众点评严格依照“评价真实可靠、口味优中选优、长期稳定体验佳、符合日常消费水平、满足日常用餐选择、不受合作影响、无违法违规行为”7大维度进行评选,保证榜单公信力及权威性。以本届“必吃榜”为例,围绕“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原则,大众点评基于上亿条用户评价,从近1400万商户中遴选共2062家“消费者真觉得好吃”的餐厅,其中非合作商户占比近26%,超过10%的商户入驻仅一年就成功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