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市安委办公开曝光
10家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
生产经营单位
源:广州日报
淡化乳业转型餐饮的大庆乳业日前发布更名公告,其董事会建议将公司中文名则由“大庆乳业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龙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停牌6年的大庆乳业上月底举行股东特别大会,通过了收购“小辉哥火锅”母公司——龙辉国际餐饮管理控股有限公司的决议,并触及标的公司的反向收购。
以上动作或表示大庆乳业由一家主营业务为乳制品生产加工的公司转变为一家餐饮公司。
据悉,大庆乳业主要从事乳制品生产加工及牧场经营等业务,2010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2011年公司牛奶采购交易存在舞弊被曝光,大庆乳业于2012年3月22日起暂停港交所交易。据悉,大庆乳业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883.5万港元、509.9万港元。
为何乳企摇身一变做起了火锅等餐饮生意?有观察人士表示,连锁火锅店生意红火,而乳业老本行则要面临上游奶源卖不起价的风险以及中外资竞争压力等各路考验,大庆乳业结合自身发展转型餐饮不失为务实之举。(全媒体记者涂端玉)
年来,餐饮业频现倒闭潮,每年的倒闭几率高于20%。如何躲过这20%的几率,让无数餐饮老板殚精竭虑。
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大庆餐饮业开始有回暖迹象,全年保持6.9%的增长,当年上半年零售额甚至达到两位数增长,至今年一季度,仍保持了8.1%的增速。
但透过数据表象去看餐饮业的发展态势则会发现,增速更多来自体量,而不是质量。
扎堆贴身肉搏仍是当前餐饮业一大“特色”。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环境下,面对原材料、人工、房租持续走高和利润率越来越低的压力,面对全行业结构性过剩的困局,转型、创新和提质增效已成为必然选择。
局势:面对行业困境,本地餐饮业寻求变革
日前,王女士与几位朋友在一家新开的餐饮业复合业态门店里连吃带玩,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消费体验。
“包房就是个KTV,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吃烧烤,吃喝娱乐两不误。”王女士说,消费金额还不高,一次消费,双重体验,感觉挺划算的。
近几年,大庆餐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遇到了新困难,也面临着新挑战,整个行业正在进入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阶段。面对餐饮行业的困境,一些本地企业主动寻求变革,一些新的经营思路和理念开始出现在我市餐饮行业。
除了上述的复合型业态烤吧,这几年还陆续涌现出很多业态创新的典型实例,比如以历史穿越、民国风情、童年记忆、武侠情结等等为卖点的主题文化餐厅,比如以东北民俗为卖点的农家菜,比如演艺+烧烤的各种烤吧,以及以丰富城市夜生活为主旨打造的各种特色美食街。
不仅是这些新入行的餐饮企业在寻求与众不同,大庆餐饮业的老品牌也没有固步自封。据大庆餐饮协会秘书长赵峰介绍,满满海餐饮集团在调整转型后,已经博得了消费者认可;华丰餐饮在坚持平民化菜品价格的同时,开始延伸价值链和服务链条,打造婚庆服务和社区饭堂等;今谷鼎沸则立足食品安全大做文章,打造开放式厨房,引进有机食材,标准化已经走在我市餐饮行业前列;二宝(二宝锅烙)餐饮立足自身定位,融入了石油文化和东北民俗文化,意在打造旅游景点型百姓餐厅等。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积极组织食品及餐饮企业参加2017年9月黑龙江餐饮博览会、全省餐饮服务业技能大赛和高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大庆市餐饮业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从企业到行业组织,到政府部门,对于餐饮业,都在积极探索,寻求转型发展,寻求模式创新。促进餐饮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一批品牌企业、名菜,成为餐饮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加全行业有效供给的重要任务。
尽管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一点“回暖”迹象,但置身于行业中的老板们却依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绝大多数老板对于现在餐饮业的市场形势表示,餐饮业的春天远未到来,倒闭潮仍会阶段性出现,如果仍陷于低维度的同质化竞争,很容易被行业变革的洪流拍死在沙滩上。
在6月13日举办的2017大庆餐饮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省内外的餐饮业大咖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餐饮企业生存危机的担忧,并众口一词地提出警告:不变革,不创新,就是在等死。
恰如蜂巢动力品牌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栋梁所说,现在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九零后、零零后在逐步占领主流消费市场,面对日趋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如何重塑大庆餐饮业品牌形象,是当下不可回避的课题。全行业应该优化、整合,集合优质资源和智慧,集体开创大庆餐饮业的新气象。
方向:结构性过剩普遍存在,要想活下去老板要转变思维
全国餐饮市场都存在结构性过剩,大庆也不例外。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综合体和沿街商铺越来越多,餐饮店也呈大幅上涨势头,餐饮业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已经到来。
前几年受全国市场影响,影星也下海开火锅,大家都觉得开火锅简单又赚钱。大庆的火锅店更是一家接一家,但是随后就陷入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困境。再加上在营销策略上极度缺乏创新和创意,一些自杀性营销,使得餐饮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东风新村一家商服楼,在一年的时间里,连续换了三个老板,都是开火锅店,装修、开业、倒闭,周期也就三四个月。
除了火锅,大庆人更钟情于烧烤。三五好友,喝啤酒撸串,是很多人的“小幸福”。乃至很多人下海创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开烧烤。原因无他,就是门槛低,容易上手,管理也没那么高要求。但真的是这样吗?
同样是开火锅店,为什么川竹能成为二十年的品牌老店,直营连锁遍及大庆,而有的火锅店却如此短命?
同样是经营烧烤,为什么手把签能发展上百家连锁加盟,最远的加盟商远在福建,而有的却在每天为啤酒打几折,采购哪家的原料更省钱而绞尽脑汁?
同样是主打农家特色,为什么肖家大院顾客盈门,员工都像老板一样卖力,有的却在为员工工资斤斤计较?
这就是因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商业模式和创新思维的差距而导致的不同结局。
程栋梁认为,除了以上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庆餐饮业的一些老板缺乏开放式的思维和心态,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存在短板。
朴家韩乡缘韩国餐厅老板黄昌日是个爱学习、喜欢思考的人,面对餐饮业的困境,他在感受压力的同时,也意识到这是勇于创新和变革者的机遇。
从前年开始,他就开始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做减法,做标准化,做精品、爆品,并投资建设了中央厨房,为连锁扩张做准备。
上个月,他的第五家直营店正式开张。
有人欢喜有人忧。黄昌日因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研究和开创思维,生意稳扎稳打,越来越好;也有很多老板,学习上“重鸡汤而轻专业”,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产品上缺乏创新,管理上朝令夕改,市场定位上更是缺乏调查依据,进而陷进同质化竞争的泥沼。
“餐饮业当前的混战状态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月。”餐饮业资深人士王新说,本地很少有一家餐饮企业能够保持持续热度的。“结构性过剩会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动态过剩,要想避开这个泥沼,必须独辟蹊径,针对目标客户群体,做特色鲜明的产品定位,提供给用户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体验。”
程栋梁认为,老板要想让企业活下去,坚持学习很关键,但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现在各地行业峰会,专业研讨会很多,有一些行业大咖的经验分享,很值得一听。
“但明明是做火锅的,非要去听烧烤的经验分享。这很容易南辕北辙,浪费精力,还可能扰乱你的思维。”程栋梁说。
程栋梁建议,老板一定要转变思维,多和同业大咖交流学习,参与分享经济的盛筵,搞清楚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再有选择地去听一些专业课程,然后会对企业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然后再找专业机构寻求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自检: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赚钱的,一定要知道自己是怎么赔钱的
餐饮业曾经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大的蓝海之一,多年以来,给外界的印象是“抬腿就能入行”、“躺着都能挣钱”,时间长了,连餐饮人本身也产生了幻觉,把曾经的机会当作了能力。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餐饮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别人能赚钱的,我凭什么不能”,然后就是各种跟风、攀比,然后就是各种难看的死法。
“很多老板抱怨餐饮业不行了,其实只是他的餐饮不行了。”王新说。“如果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赚钱的,一定要知道自己是怎么赔钱的。”
李家小馆的“孝文化”是其在大力传播的核心价值观,其创始人李伟作为一个农村娃,用12年时间,把一家小面馆发展成今天的餐饮连锁管理集团,必然经历了一些风雨。
所以李伟始终认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是为了生存,但解决了生存之后,就要对得起顾客,对得起自己。餐饮业应该是神圣的,餐饮人应该怀揣敬畏之心。
“产品都做不好,却一味恶性营销,伤害的不仅是顾客,还有整个行业市场。”王新说,一些餐饮人的行为,的确对行业存在威胁。还好,现在移动互联网把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不专业行为将陆续被市场无情淘汰。
去年刷爆本地微信朋友圈的xx饭店事件,几乎一夜之间就把这个本地还算知名的餐饮企业打入了“冷宫”。
在xx饭店事件之前一个月,某川菜连锁的资金崩盘也一度成为本地新闻热点。
与xx饭店和用户的纠纷不同,这家川菜连锁企业是盲目扩张造成了资金链断裂,尤其是在不掌握众筹模式的条件下,众筹资金还没到位就一连签约七家直营门店的店面租赁合同,并同期开始装修,最终资金链断裂,甚至导致本地门店的经营难以为继。
“看李家小馆开那么多直营连锁,手把签招到那么多加盟连锁,川竹坚持二十年的品牌,也是几十家直营店,餐饮人都会羡慕。但不能光看别人赚钱,要研究别人是怎么赚到钱的。”王新说,恰恰相反的是,很多餐饮人或新入行者,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赚钱的,也不知道最后自己是怎么赔钱的,稀里糊涂掉进泥沼,爬出来,再开店,最后还是稀里糊涂掉进去。
哈尔滨上京国府餐饮集团董事长娄宝国认为,餐饮企业要想活下去,活得好,一定要知道导致企业不景气的根源在哪里。
是经营者懈怠,还是所处细分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导致?是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还是服务质量出了问题?产品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链管理,还是加工流程?服务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企业文化……,每个老板都要有这种经营意识,经营思维。
“千万不要以为你加盟一个品牌就可以稳当赚钱,如果有这样的加盟者,我都是拒绝签约的。”娄宝国说。
突围:“三高一低”是共性,产品和服务决定场景体验的个性吸引力
与惨烈的餐饮倒闭潮相悖的却是另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全国餐饮市场2016年增幅仍达11.2%,总盘子超过3.5万亿,餐饮门店更是从2015年的500多万家增至602万家。
大庆的增长数据,2016年时是6.9%,低于全国水平。但今年一季度已经达到8.1%的增速。
总量在涨,但二八定律确实依然存在。这个行业总是一部分赚钱,一部分赔钱,一部分持平。
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年均增长大约在9%至10%,连续5年来,食用油的年均增长高达16%。在繁华地带,每平方米动辄上千元的房租;在偏僻一些的地方,生意就需要慢慢培养,而且还要提防的是,一旦市场被培育起来,房东涨房租的合同也会随之到来。
至于人员工资,大庆餐饮从业人员的价码也是水涨船高。有的企业,开出底薪3000元的工资,也招不到人。
成本不断上涨,必然压缩利润空间,利润率持续降低,是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倒闭潮频发的重要因素。
那么,在改变三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利润率,则是餐饮企业应该关注的。
满满海集团、大庆华丰酒店在进入大众餐饮时代之后,是同行业中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为数不多的大型餐饮企业。满满海的成功其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功不可没,华丰酒店则是市场定位做得足够精准。
华丰酒店董事长王志兰回顾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总结餐饮业的不败法则就是产品和服务。
无论时代怎么变,渠道怎么变,市场怎么变,餐饮企业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坚持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当然,市场用户需求在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餐饮企业还是应该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细分需求,做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设计。同时,在服务上,提供更符合时代,更贴近人性需求的探索。
华丰酒店当前宴会团餐做得很好,不仅仅是在菜品质量上赢得客户信赖,还在服务上充分研究客户需求,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比如婚宴庆典,华丰酒店会为婚宴主办提供全方位的婚俗文化物料。如果客户需要,华丰也可以提供婚礼策划和主持等超值服务。
做餐饮,不能再局限于只做菜品,而是应该通过业态融合,延伸价值链。王志兰认为,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创新型的复合业态,可以充分弥补利润率降低的空间,甚至可以创造更高价值体验。
就像现在很多城市把餐饮开在了书店里,餐饮业与其他业态的融合,正愈演愈烈,从场景革命的维度,提升餐饮企业的盈利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当然,餐饮的核心永远是产品。产品做不好,其他外延都是虚无。
大庆日报记者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