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前,李铁在其微博发布的图文。(已删除)
因为“微博带货”,除了执教成绩,李铁场外的商业版图也受到更多关注。
李铁在个人微博中发布的“九宫格”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量巨大(已删除)。九张图片中,两张是李铁合作伙伴健力宝的加油海报,一张是李铁出任联合创始人的仕伯特幼儿足球教育的海报,一张是李铁担任代言人的雨林古树茶的图片,还有两张将国足赞助商的品牌logo换成了李宁。
抛开涉嫌体育商业违规不谈,这些图片基本都来自和李铁有合作关系的品牌海报。当球迷过度关注李铁的执教能力时,忽略了他的商业版图。通过媒体报道和可查的信息来看,除了作为教练本职工作的薪资外,李铁的商业版图涉及品牌代言合作和多家企业。
签约
代言涉及服装、饮品、茶叶
代言合作是李铁商业版图中的一部分,目前,与李铁有合作关系的品牌有3个,分别为服装品牌李宁、饮料品牌健力宝和茶叶品牌雨林古树茶,这些都出现在了李铁“微博带货”的“九宫格”中。
合作的品牌中,健力宝是与李铁结缘最久的,双方的关联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健力宝青年队”。这也成为后来,健力宝与李铁进一步代言合作的“纽带”。2020年8月,升任国家队主帅的李铁再次造访健力宝。随后,变身健力宝品牌星推官、推出了一款健力宝×李铁联名罐,李铁与健力宝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李铁的合作品牌中,李宁算得上是合作已久。李铁在英格兰顶级联赛球队埃弗顿效力期间,成为该公司足球系列产品代言人和专业足球产品的签约球员,打造了“铁系列”专属球鞋。即使退役后,作为本土教练的李铁,与李宁的合作并没有中断,一直为“铁系列”的复刻版装备站台。
今年10月,李宁将这份合同升级为终身合同。尽管李宁方面没有披露这份终身合同的金额和具体年限,参照国际品牌为梅西、C罗、詹姆斯、麦迪等人的终身合同,李宁与韦德的终身合同看,合作年限基本上在20年到25年起。另外,根据中国现役的足球和篮球运动员从品牌获得代言费用看,多数在500万左右,由此计算,李铁签订的这份终身合同将超过亿元。
另外一个合作的茶品牌,双方合作是在2017年5月,该品牌还为其推出了专属的“铁饼”茶。
与李铁有直接关联的公司共8家,其中两家处于在业状态。网络截图
参股
与8家企业有直接关联
除了代言合作外,李铁还是多家公司的股东。通过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目前与李铁关联企业共有8家。
目前,处于存续状态的企业有两家:包括辽宁李铁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李铁作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3%;沈阳李铁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李铁持股9%,辽宁李铁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绝对控股,比例为90.9%。
处于在业状态的有三家:包括广州李铁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持股40%;广州仕伯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5.5%。持股36%的郜林、于汉超参与投资的广州仕伯特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李铁持股比例36%,为第二大股东。
当然,除了直接关联的企业外,李铁担任股东的广州仕伯特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还对外投资了广州仕伯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李铁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了广州李铁足球发展中心。这也意味着,除直接参与投资的企业外,李铁还间接投资了其他两家企业。
在李铁的商业版图中,足球培训是值得关注的。李铁是幼儿足球教育的创始人,组建了幼儿教育团队。从2015年至今,该团队已覆盖全国15个省、67个城市,累计覆盖幼儿园1028所、累计培训幼儿足球学员近10万名。
此外,2017年,李铁在家乡沈阳建立8号足球公园,而这个占地45公顷的足球公园也成为健力宝少年足球的北方训练基地。
新京报记者 王继松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陈荻雁
盟入坑
< class="pgc-img">>自从课后文化培训被叫停后,许多偏远地区的中小培训机构为了寻找出路,纷纷从文化培训转为艺术培训。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自身并不具备教授艺术类课程的基础,毕竟一个小地方去哪里找那么多的美术专业老师,所以寻找一个有实践基础又有实力的品牌加盟成了当下最便捷的选择。
朋友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型的培训机构,在文化类培训关停后,朋友准备做艺术类培训,于是在他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长沙一家专门做艺术类培训的加盟公司,这个公司主要做美术和书法类培训,但是他们很少亲自招收学生,主营业务是赚取培训机构的加盟费和教材费。
朋友在交了9800的加盟费后就收到了来自加盟总公司的培训邀请,目的是让交了加盟费的成员学习和熟练使用培训教材。每个加盟的培训班有两个名额,每人需要缴纳800元的费用,一共培训四天三晚,在此期间一切的食宿由加盟公司安排。
朋友很少出远门,刚好我那段时间又没有什么事,于是朋友邀请我和他一起过去,就当旅行了,在替我交了800块钱的费用后,我们踏上了前往长沙的火车。
培训场地在长沙郊区的一所酒店里,这里距离长沙市区二十多公里,周围全是农田和鱼塘。我原以为这里位置偏僻,相比于市区这里的住宿肯定会好很多,毕竟位置摆在那里,就算单人间不太可能,但是双人间肯定是妥妥的。
自费培训
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期待的那样,当我们在酒店大堂登记好信息,加盟商的工作人员叫我直接去XX房间直接敲门,因为给所有人订的房间都是三人间,不可能每个房客都有一张房卡,房间已经有人先到,所以房卡在最先到的那个人手里,刚好那个人又去了市区闲逛。
下楼把进不去房间的情况和工作人员沟通以后,工作人员也没办法,只能在酒店的大堂等待,在等了三个小时后,拿房卡那个人终于回来了。
< class="pgc-img">>打开门走进酒店的瞬间我差点没被里面的气味熏晕过去,墙壁上的墙布到处都是受潮发霉后留下的污渍,地板往上四十公分的墙布上布满了黑色的霉菌,加上因为疫情原因,这个酒店已经很久没有营业了,窗帘上也是一股厚重的霉味,除了刚换过的布草没有霉味,房间里面没办法更换的物品都散发着令人眩晕的霉味。
< class="pgc-img">>我当时就想买最近的火车票回家,但是现在回去又会让朋友感到不快,碍于面子只好暂时先住下。
晚上在吃了一碗十五块钱不正宗的柳州螺蛳粉后培训就正式开始了,先是介绍一些加盟公司的实力、组织过多少场培训、在某个城市做到了垄断地位。然后告诉大家,只要按照公司的方法来,他们的成功在座的各位也能复制。
画大饼
对于这种洗脑式的培训我看得实在是太多了,这种有点像奶茶加盟类和微商创业的联合体,先是夸自己公司有多强大,目前公司一天能赚多少钱,占领了多少市场,只要交钱跟着我干,包你挣大钱。接着就开始打鸡血一样的培训,除了大声喊口号,有的还有俯卧撑之类的体罚。
来参加培训的人以后挣不挣钱很难说,但是加盟商肯定挣了大钱了。
搞完开班仪式已经晚上十点半了,回到满是霉味的房间后随便洗漱一下就已经累到不行,早上六点多起床坐班车到县城,接着又坐火车到长沙,再然后坐出租车到培训的酒店,接着在酒店大堂等了三个小时才能进门,一天的行程已经把我累得快趴下,只是这令人作呕的霉味实在太难闻了,刚睡着一会又被熏醒,反反复复一晚上都没睡到两个小时。
< class="pgc-img">>第二天早上在酒店餐厅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粥以后就正式开始培训了,来参加培训的成员一共有两百多人,大家来自各个不同的省份,有海南、福建、广东、甚至还有辽宁的,抛开专业学术类不谈,这家公司在营销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从天南海北赶过来听课。
首先上台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留着干练的寸头,乍一看就是一个精英人士。这位西装男首先介绍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高中毕业在工厂流水线打螺丝的操作员变成这家文化艺术类公司副总的成功经历。
喊口号
这位副总讲完一些大而虚的废话后,接着就轮到这次培训的讲师登场了,就是这位讲师把一个只有5个人的培训班做到了现在的2000多人,目前这位讲师还是加盟公司的合伙人,当然,朋友交的加盟费有一部分会进入到这位讲师的腰包。
开头还是老一套,也是讲自己是如何把5个人的培训班做到目前有两千多人的规模,然后告诉台下的学员,自己成功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只要大家按照他的方法去教学,一定能够做得比他更好。
但是我记得之前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写过一本《我的成功不可复制》,大概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目前取得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环境,在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下所诞生的事物,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后,后来者即使完全按照当事人的模式也很难达到他当时的高度,就是为什么古人总说成大事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环境还是最重要的。
能省则省,能捞则捞
整个上午讲师都是在介绍这家公司的丰功伟绩,听得人只想睡觉,早上只吃了两个馒头都快饿得翻白眼了,好容易等到中午十二点,还想着中午能吃一点好的补充一下能量,到了餐厅傻眼了,每桌十个菜,分别有炒包菜、煎鸡蛋、酸辣大白菜、肉沫炒豆角、紫菜鸡蛋汤等,唯一一个肉菜还是青椒炒肉。
< class="pgc-img">>这里的伙食差到什么程度呢?一桌大概有八位女学员,每一桌的菜基本上全部吃光,包括辣椒。虽然近些年提倡光盘行动,但是吃饱总是前提条件吧,没什么肉菜也就算了,素菜的份量都少得可怜,那么我们交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呢?
我们是自费来培训的,并不是培训公司提供的食宿,三天八百块钱,平均每人每天的消费2标准为270元,每人住宿的三人间是花不了什么钱的,这个地方位置偏僻,三人间一玩最多200块,每人平摊下来也是70块钱,那么还有200块钱,按照酒店的伙食标准,一桌绝对不会超过两百块钱,也就是每人每餐20元,那剩下的钱呢?
钱当然是分给来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了呀,租酒店的宴会厅需要钱,来给我们讲课的老师的工资、住宿、吃饭。这些不都要从参训人员交的钱里面支出吗?你以为交了加盟费后就是免费的培训了?
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饭后,下午接着上课,从下午开始,接下来的课程就有点像微商模式了,把参训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口号,然后每天上课之前就要喊一遍的自己的口号,一直喊到老师满意为止。
其实我相当反感这种模式,我主观地认为教育是神圣的,是为了传道受业解惑,虽然开办培训机构确实也是为了利益,但前提也是能够给与孩子们知识,而加盟公司却用微商打鸡血的模式来给参训的学员培训,那他们学成后是不是又会把这套模式用在幼小的学生身上呢?
下午课上完后我实在忍受不了房间里面的霉味,在附近自己花钱找了一家酒店住下,我将在这里等我朋友上完培训课后一起返回。
其实吐槽归吐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家培训公司在商业上运营得相当成功,听说大老板几年时间就在长沙买了好几套别墅,最开始跟着老板混的也都在省城安了家,比如那位打螺丝的副总。
收割三步曲
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直接面向学生授课,他们的客户是往往最底层的校外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大部分分布在偏远的县城和乡镇,没有多少资金和背景,所以他们总想挂靠在一个有实力的培训机构来充当自己的背景展示给学生家长,当然挂靠的这个机构最好是设立在省城,这样才能唬得住偏远地区的学生家长。
而这个设立在省城的培训机构刚好满足了这些偏远地区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双方情投意合,加盟公司想,既然你主动找我我收割你,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开发一些课程,你只要加盟就能使用我的教材,当然你得先交加盟费,加盟费不能太贵,太贵了有些小培训班交不起,但是也不能太便宜,太便宜了你觉得我没格调。
交了加盟费后,接着我邀请你自费来参加培训,邀请你们过来培训可不是简单地教你们课程教材而已,受益最大的可是加盟公司。
第一,来培训的人员都是自费,培训所用的场地、食宿、甚至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从参训人员那里支出,所以学员来培训公司花不了一分钱,而且来的人越多越好,举报的频率越密集越好。
第二,在三四天的培训过程中,在学员的后面始终坐着一个拿着摄像机的人,他的任务就是把举办活动的所有过程都记录下来。讲台上的工作人员也时常拿出手机拍照,这些视频和照片的用途可太多了,公司可以把这些照片和视频发在他们的公众号和朋友圈,目的是为了让还没加盟的人看到他们的活动举办得多么成功,也是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加盟参加培训。举办的场数越多,看到的人就会越多,那么来加盟的人也会越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培训完成后,加盟公司还会要求来参训的小培训机构购买他们的课程,对没错,就和奶茶加盟一样,加盟费是加盟费,材料费是材料费,赚了你加盟费还要继续赚你材料费,这属于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了。培训教育机构也是一样,只要你想用U盘里面的教材就必须使用他们的教材,因为U盘里面的实训内容和他们售卖的资料是一样的,而且每次购买不得低于他们的一个标准,否则不卖,所有的课程材料一经售出一概不退。比如公司的最低销售额度是30套,那么你必须一次购买三十套,即使你这个学期只收到了15个学生,剩下的15套也一概不退,你想留着下个学期继续用也不行,因为每个学期都有新的课程推出,要想继续跟上公司的步伐,下学期还得从新买。
这三套组合拳一打出去,想不赚钱都难,所以公司老板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买几套房,老板的钱是赚到了,可是那些交了钱梦想着公司带他们发财的偏远培训班他们赚到钱了吗?他们把公司的成功模式复制了吗?
加盟者赚到钱了吗?
大部分偏远地区的小培训班根本收不到多少艺术类的学生,主要还是靠培训文化类为主,在交了不菲的加盟费后,又收不到几个学生,开发客户没有那些讲师在讲台上讲的那么简单,或许他们确实在他们所在地做成功了,但是换一个环境他不一定还能继续做得成功。
这时这些校外培训机构想退出去又舍不得,不退自己又赚不到什么钱,忙活来忙活去都是帮总公司打工。就拿上面的那个例子来说,一次最低订购30套教材,但是只收到了15个人,按照正常的流程,每收一个人能赚一部分钱,但是赚到的钱都补贴进多买的15套教材里了,这个加盟在他们那里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谓的加盟商模式不知道有多少人掉入这个坑里,各种亏损的故事耳朵早已经听出老茧,但是还是有无数人的往下跳,而且还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
既然培训公司说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他们也有实力做下沉用户市场,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市场呢?为什么要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你们,让你们赚大钱他赚小钱呢?谁会嫌自己钱多?
就是因为终端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很多加盟公司才把经营对象放在了加盟者身上,终端市场的钱难挣,但是挣加盟者的钱可比终端用户容易多了。因为想要加盟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只要加盟店开起来,不管加盟商买不买材料,首先加盟费我是挣到了,如果你生意好我继续卖材料,你生意不好,倒闭了加盟费也退不了。
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学历者,从头到尾都是加盟商收割的韭菜,可是这群人却浑然不知,培训完后还要对加盟商感恩戴德。
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名品牌背景
专业团队运作
当红网红流量
物料价廉质优
独立创业当老板
日进斗金不是梦
加盟奶茶能否带杨同学
走上人生巅峰?
< class="pgc-img">>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