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尹天
< class="pgc-img">>“我去肯德基应聘做一个助理,经理助理也被拒绝掉。”早年,马云接受采访时谈到,创办阿里巴巴前,找工作接连碰壁,甚至去应聘肯德基的经理助理也遭到拒绝。
时隔多年,马云将这次被拒经历当作笑料讲出来。1992年前后,马云领着自己的学生前去应聘,最终学生被录取,而马老师惨遭落榜。要知道共24名候选者录取了23个,唯独马老师被拦在了肯德基的门外。“有点丢人。”马老师调侃道。
话又说回来,如果肯德基没有拒绝马云,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可能需要重新改写。现在来看,马云和肯德基之间的关系充满戏剧色彩。
2020年9月10日,百胜中国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IPO首日即破发,盘中跌幅接近6%,截至午市休盘,报收392.4港元/股。实际上,9月9日暗盘交易,百胜中国已经破发,报收400港元/股。2016年11月,百胜中国独立运营后,旋即在纽交所上市,此为其二次上市。
百胜中国旗下餐饮网络包括旗舰品牌肯德基、必胜客,还有小肥羊、黄记煌、COFFii&JOY、东方既白、塔可贝尔及Lavazza等新兴品牌。
2016年9月,百胜中国分拆之际,蚂蚁集团联合春华资本共同投资4.6亿美元,其中蚂蚁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颇具戏剧性的是,昔日被肯德基拒绝的马云,翻身成了其股东。招股书显示,蚂蚁金服通过其关联公司API Investment持有百胜中国公司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百胜中国股东之一的蚂蚁集团正准备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时上市。上市后,马云无疑将成为最大赢家。
IPO当天即破发,每手浮亏980港元
9月9日的配售结果显示,百胜中国公开配售申购人数137724人,一手中签率25%,认购倍数约52.32倍。
不过,百胜中国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IPO前,暗盘交易一度跌4.6%,最终收盘价为400港元/股。以50股一手计算,中签者暗盘交易结束一手浮亏600港元。9月10日正式交易后,百胜中国仍旧表现不佳,截至午市休盘,报收392.4港元/股,每手浮亏980港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就对媒体表示,百胜中国赴港二次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可能受到美股的制衡。由于百胜中国已在美股上市,港股和美股之间存在可以相互交易的机制,如果港股股价显著高于美股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两个市场之间套利的行为,所以港股的股价一定程度上会和美股的股价存在联动性。
最近几个交易日,美股行情大跌,一片哀嚎,百胜中国在美股的表现同样受挫。截至美东时间9月8日收盘,美股百胜中国报收52.32美元/股,约405港元,低于百胜中国在港股的发行价412港元(53.12美元)。
9月4日,百胜中国公布发售价为412港元,预计募集资金170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若获得超额配股权,百胜中国将额外发行628.66万股,获得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25.63亿港元。百胜中国表示,最终定价412港元/股(53.16美元/股),参考了9月3日公司在纽交所的收盘价55.92美元/股。以此计算,其最终定价折价了5%左右。
中泰国际认为,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4.2亿股本计算,公司市值为1961.4亿港元,高于港股同业平均水平。
百胜中国表示,募集资金中的约45%,即76.51亿港元将用于扩大及深化餐厅网络;约45%,76.51亿港元将用于投资数字化及供应链、食品创新及价值定位、优质资产。余下约10%的资金,将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不过,百胜中国在股市遇冷,并不能代表消费者的态度。
入华33年,马云成股东
1987年11月,肯德基在位于北京天安门的前门地区开出首家餐厅。至今,肯德基已经陪伴中国消费者33年。
当时这家全球最大的肯德基餐厅,也是中国第一家西式连锁餐厅,开业当天就被挤爆了。某种程度上,排队吃上一顿肯德基,已经成为当时的潮流。
而在早年的报道中还提到,能在前门肯德基举办婚礼,在北京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彼时,前门肯德基三楼每个星期天都给人家举办婚礼。
< class="pgc-img">>就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迅速在全国风靡,到1996年,肯德基在中国就已经有了100家店,8年后,这一数字突破1000家。截至2020年6月30日,肯德基在中国1400多个城市经营超过6700家餐厅。
2016年,百胜中国从百胜餐饮集团分拆,并于2016年11月1日于纽交所挂牌上市。此次上市前夕,百胜餐饮集团与春华资本及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蚂蚁集团”)达成协议,后两者共同向百胜中国投资4.6亿美元。其中,春华资本投资4.1亿美元,蚂蚁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
而马云也由此与肯德基产生了更深的联结。昔日被距门外的马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了。
协议约定,春华资本和蚂蚁集团合共拥有两批可以在五年内行使的认股权,分别按120亿和150亿美元股本价值的行权价。招股书披露,在2021年10月31日前的任意时间,春华资本和蚂蚁集团可按照第一批每股31.40美元的行权价,以及第二批每股39.25美元的行权价行使两批认股权证,两批认股权证相关的普通股总数占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约4.5%。
而在百胜中国的董事会中,也出现了与蚂蚁集团内部人士。如2019年5月起担任独立董事的韩歆毅,韩自2020年4月起担任蚂蚁集团首席财务官。
招股书显示,IPO前,百胜中国的股东中还包括全球五大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景顺控股持有公司,持有10.8%的股权,也是大股东;美国知名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持股7.2%,春华资本持股4.3%,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合计持股0.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的系统销售额计算,百胜中国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旗下餐饮网络包括旗舰品牌肯德基及必胜客,以及小肥羊、黄记煌、COFFii&JOY、东方既白、塔可贝尔及Lavazza等新兴品牌。
去年暴赚87亿美元,必胜客已成拖累
百胜中国旗下资产众多,但最值钱、且知名度最广的还是肯德基。
2017、2018、2019及2020年截至6月30日止的六个月,百胜中国总收入分别为77.69亿、84.15亿、87.76亿、36.56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98亿、7.08亿、7.13亿、1.94亿美元。其中,肯德基贡献的收入保持在60%以上,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中,肯德基变现亮眼,更是占到百胜中国总收入的70%左右。
尽管有肯德基增长喜人,但并不能掩盖另一主营业务必胜客的颓势。
最近几年,必胜客业绩下滑每年都要被媒体炒作几次。必胜客拖累了百胜中国的业绩,也并非空穴来风。再看主打休闲餐饮品牌的必胜客,过去3年,收入占比持续下滑,从2017年的26.9%下滑至2019年的23.4%。
为了留住消费者,必胜客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推出会员激励,改良现有菜品和增加新菜品,相比2017年,2020年的菜单就已经变动了70%。但总的来说,收效甚微。2018年,必胜客同店销售额下滑5%,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一数字大幅下滑22%。
为应付业绩连年下滑的压力,百胜中国采取的措施就是关店。截至2020年6月30日,必胜客共有2258家餐厅,比期初的2281家减少了23家。
尽管如此,百胜中国整体餐厅数量仍在增加,截至2020年7月,百胜中国餐厅数量已经突破10000家。在2018年Q4业绩交流会上,百胜中国表示,未来仍会较为激进地开店,将在下沉渠道发力。
或许是意识到业务单一的风险,最近几年,在探索多元化的道路上,百胜中国可谓动作频频。比如,2020年4月,完成收购中式休闲餐饮连锁业务黄记煌的93.3%权益,抢占中式餐饮领域;同年4月,与意大利家族咖啡公司Lavazza Group合作成立Lavazza,并在上海新开设一家Lavazza旗舰店。
在百胜中国的多元化战略中,入局咖啡领域尤其引来关注。在中国市场,随着瑞幸的一路高歌,也让越来越多的资本看到了咖啡市场在中国的潜力。
< class="pgc-img">2020年9月10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百胜中国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股票代码为“09987”。
>2019年,中国年人均仅消耗7.1杯咖啡,而美国及韩国则分别消耗390.7杯及353.0杯。早在2018年,百胜中国就成立了独立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百胜中国透露,看好咖啡在中国的潜力,计划于不久的将来继续扩大品牌规模及增开COFFii&JOY门店,这可能需要大量资本及管理层的注意力。
CEO三年薪资2亿,董事长卷入蚂蚁股权纠纷
年薪不上亿,都不好意思被称为“打工皇帝”。
在中国,联想CEO杨元庆、微信教父张小龙、李嘉诚助手霍建宁都是为人所知的“打工皇帝”,个个年薪上亿。
百胜中国给领导层开出的薪资也并不低。招股书披露,2019年、2018年及2017年三个年度,百胜中国向董事及列名高级行政人员合共已付及应计的薪酬(包括费用、薪金、奖金、股票奖励、期权及股票增值分红权奖励、非股权激励计划薪酬及所有其他薪酬)总额分别不超过3220万、2450万、29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2亿、1.67亿、2.04亿元)。
其中,2017-2019年,首席执行官(CEO)屈翠容获得的薪资和股票总额分别为756.75万、1048.86万、121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69万、7164万、8313万元),三年总计3022.61万美元(约合2.06亿元)。
上市的钟声响起,随即而来的则是财富自由的声音。这也意味着,又有一大批百胜中国的高管将拥抱财富自由。
015年10月,百胜宣布拆分中国业务。根据拆分计划,百胜将分拆成“百胜中国”和“全球百胜餐饮集团”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实施拆分后,中国业务公司“百胜中国”将成为百胜餐饮集团总部在中国的连锁加盟店,向该集团支付品牌的独家使用费。
消息一出,当年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引起业内的震动。拆分的原因主要是近两年中国业绩增长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百胜集团的业绩。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销售额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了。而且根据百胜的业绩报告,2014年、2015年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同店销售是在下降的。
去年10月,拆分正式完成,百胜中国登陆纽交所。对于这次拆分,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当“亲生儿子”变成加盟商,这生意还能好做么,这次拆分可谓是同过去辉煌的彻底“决裂”。
百胜餐饮的股东们或许不需要承担中国市场的风险,但如果中国业务能恢复元气,他们从中国业务中获得的好处也将减少。说白了就是以后从中国拿份固定的份子钱。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拆分让两家独立的公司可以增加对于自己独特的商业优先事项的聚焦,凝聚各自的资源以满足经营的需要,并且可以追求自己特有的资本结构和资本配置策略。
尤其对于中国业务来说是件好事儿,百胜中国独立以后,只需要向集团支付特许加盟费,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中国市场发展,以中国百胜的财力完全足以支持在中国业户的快速发展不必依赖集团输血,反而少了集团的包袱。
百胜中国在团队的独立性、融资方面的灵活性则更高了。在正式完成拆分前两个月,百胜中国就收到了来自,春华资本、蚂蚁金服分别投的4.1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
拆分后的百胜中国复活了
在一片争议声中,百胜中国首次以独立公司身份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终于交出了拆分后的答卷。
根据报告,按固定汇率计算,2016年全年百胜中国的营业利润达到6.4亿美元,同比上涨31%。整体销售额同比上涨5%,其中肯德基上涨6%,必胜客上涨3%。
拆分后的2016年第四季度,百胜中国新增了302家门店,营业利润由2015年500万美元,迅速增长至5800万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
数据一对比,就会发现2016年,无论是拆分后的第四季度还是全年,总体销售额、可比同店销售、营业利润都在转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 17% 的销售额都来自支付宝、微信这类移动支付手段,非现金支付的销售额超过了 20 亿美元;外卖也贡献了 10% 的销售额,包括肯德基外卖 App以及百度、美团、饿了么这类第三方外卖平台的部分。
发布财报后,百胜中国CEO Micky Pant 表示,2016年对于百胜中国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公司独立拆分成功上市,并且改善了中国的整体业务。在2017年,百胜中国将会继续在中国开店,提高同店销售额,以及改善餐饮利润率。
2017年对于百盛中国来说,其实是颇具意义的一年,是肯德基进驻中国的30年。这次的业绩报告也仅仅是改善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难说。
根据英敏特预计,中国快餐市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到2018年将达到1.93万亿元,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仍然有很多机遇,只不过,其快餐市场的格局已与百胜刚进中国时截然不同。
此外,在这个越来越崇尚健康的时代,肯德基、必胜客怎么变得更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是百胜中国需要考虑的。
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张至今,肯德基在中国已经卖了超 30 年炸鸡。
不同于十年前,于肯德基这些企业来说, “躺着就把钱挣了”的黄金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在各种新式快餐店和外卖的冲击下,也不可避免地在失去中国消费者的欢心。
今年来,肯德基母公司百胜中国过得颇不平静。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下降1%,后又传出或被中国财团收购。未来,百胜中国的路如何走?
中国财团收购百胜中国 ?
今年7月底,市场传闻,高瓴资本、KKR、中国投资公司等基金欲联合收购百胜中国,收购价格为每股46美元的价格。不过,这笔交易最终未能达成,9月中,据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上述投资公司正计划放弃此次收购。
在此期间,百胜中国的股价从32.3美元涨至39.23美元。截止2018年9月21日,百胜中国的股价已经回落至34.8元。
原因众说纷纭,没有官方解释。有人认为百胜业绩不佳,导致中国财团决定放弃收购。也有人认为中国财团提议的收购价格未能令百胜中国满意,不得不放弃。
百胜中国于2016年11月从百胜餐饮集团中拆分,成为了总部位于上海,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最大餐饮连锁企业。旗下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东方既白和Taco Bell等品牌。2018年上半年,百胜中国的系统销售同比增长7%,至39亿美元。
其中,肯德基是百胜中国最大的业务,是集团70%的销售额来源,在全国共有5696家店面,今年计划新开店600至650家。
中国财团看上肯德基的潜力并不意外。只是仍在挣扎的必胜客,恐怕是交易未能达成的原因之一。必胜客是百胜中国的一块心病,官方定义其“面对挑战,复兴正在进行”。然而,2018年,必胜客的业绩像是给“复兴”浇了一盆冷水,第一第二两个季度的系统销售额同比均下降1%,同店增长率同比分别下降5%和4%。
实际上,2017年必胜客的业绩稍有起色,销售额同比增长4.9%,同店增长率为1%。
百胜中国CEO屈翠容(Joey Wat)在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中解释,去年的良好业绩有部分需要归功于外卖平台的补贴促销,导致消费者购买了更多外卖。2017年,必胜客颇为激进地把外卖业务覆盖到了全部餐厅,造成了2018年外卖的同店增长率承压。即便是百胜的王牌业务肯德基,时至今日,外卖业务的覆盖率也只达到68%。
历史上的必胜客是辉煌的,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成为了披萨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这是时代的红利。如今必胜客面临的问题,除了需应对棒约翰、乐凯撒等披萨快餐店,还需思考如何抓住更加见多识广、尝遍各式美食的中国消费者。
加大本地化、数字化创新
百胜中国今年业绩不够理想。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21亿美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达到1.93亿美元。不过,百胜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却下降了1%,系统销售额也仅仅增长了3%。
实际上,为拉动业绩增长,百胜中国没有停止过在业务上的布局调整,显示出了满满的“求生欲”。
能坐上洋快餐中的第一把交椅,与肯德基多年来坚持的本地化密不可分。中秋推鲜肉月饼,端午出咸蛋粽子。早餐卖粥、卖油条、烧饼、大饼卷京酱肉丝、还有夹着金沙咸蛋黄的饭团。不留神还以为这是传统小吃店。肯德基更是把咸蛋黄这一传统中餐食材运用到淋漓尽致、无所不在,汉堡里也放,甚至还推出了金沙咸蛋黄辣翅。
产品之外,营销上也是踩准热点的。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肯德基就推出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全家桶。
对于未来的发展,肯德基认准了三个领域:早餐、甜点和咖啡。
普通的甜筒和圣代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纷繁需求,肯德基引进了多款冰淇淋,口味和价格都进行“升级”。
其中,最为“高富帅”的当属北海道冰淇淋,售价25元,曾被肯德基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形容为“非常成功和受欢迎”。其他的冰淇淋定价都依然属于快餐店应有的价格,比如,9元冲绳海盐冰淇淋和印度阿方索芒果。另外,冰淇淋卖法也进行了扩展,有的配备华夫饼售卖、还有放在茶上当奶盖。
咖啡行业的风口来临,肯德基准确捕捉了讯息,并顺水推舟发展新品牌。2017年全年,肯德基共卖出7700万杯咖啡。2018上半年共卖出咖啡4千万杯,平均每秒卖出2.5杯。除了丰富店面内的咖啡品种,例如推出冰美式、冰拿铁和气泡咖啡等,百胜中国还推出了精品咖啡店Coffii&JOY,目前已在上海和杭州两地开店。
另外,2018年百胜中国的大工程当属店面改造和升级。上半年,新开门店272家,翻新门店400家。这组数据同比去年分别增长63%和56%。此番大兴土木,建设的大多是肯德基,店面功能和设计上不再一成不变,出现了分化。
K-pro是典型的升级代表,走轻食餐厅路线,客单价高于肯德基,目前在杭州和北京各有一家店面,主打轻食沙拉的同时,也注重食材的本地化,多款沙拉中都配有年轻人热爱的小龙虾,就连帕尼尼汉堡也推出了一款十三香小龙虾味道的,虽有网友评价其“一股中药味”。
数字化和外送的建设也占据着肯德基的重要日程,发展速度的确可期。
肯德基的电子会员超过1.35亿,今年第二季度的会员人数环比增长了50%,其中会员消费占据该季度销售额的45%,同比去年高出了12个百分点。2018年第二季度中,外卖的销售占比为13%,同比去年增长了33%。肯德基在全国1200个城市中有店面,外卖业务覆盖了1000多个城市,仍有增长空间。
当下的肯德基,有两个数据备受关注:同店增长率和新店增长率。然而,这两者却像一对冤家,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保障新店拓展,就难以顾及同店增长,这考验着百胜中国的管理和平衡能力。
从数据上看,百胜中国选择了优先保障新店的开设与拓展。2018年上半年,百胜中国新开店面272家,主要为肯德基店面。
屈翠容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鉴于要维护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去年增加了开店速度,今年继续保持是绝对正确的事情。”
同时,百胜中国CFO表示,扩张新店是肯德基的一项重要战略。肯德基在不断向三四线城市扩展,消费者一旦记住并认可了它的口味,便可以形成先发制人的优势,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为后来的竞争者制造门槛。
对于必胜客,百胜中国正在四个方面对它进行“复兴”:提高基础,包括改善菜单和口味、提高性价;加强数字化建设:建立数字化会员、改善线上体验;优化外送:提高自有渠道的外送,将宅急送和必胜客外卖进行整合;最后,对店面进行定位,开出不同类型的店面。
“复兴”能否达成,恐怕还有待观察。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