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烘焙业新质生产力,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月29日,全国中西面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外艺”)花都校区成立。
聚合优势资源,做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丰富“一体两翼”载体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广外艺党委书记马栩生表示,广外艺牵头成立全国中西面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就是要做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产业升级的推动者、开放办学的探索者。“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建设‘外、艺、幼、焙’第一办学矩阵,构建起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希望共同体明确社会责任,强化自身建设,发挥跨界优势,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新范式,成为广东职业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共同体如何落地见效,推进中西面点行业高质量发展,各牵头单位各有思路。广州岭南商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令表示,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实践中,将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市场洞察分享给所有合作伙伴,同时期待从共同体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共同推动中西面点行业高质量发展。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昀则希望,通过共同体促进高校从生产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项目合作、技术转化、产品升级,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40年深耕育才,丰富产业人才储备
教育部餐饮行业指导委员会、中国烹饪协会餐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席杨铭铎认为:“国家餐饮行业指导委员会将加大对共同体发展的支持,积极拥抱产业变革,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推动餐饮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助力我国餐饮行业‘走出去’,展现中国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据悉,广外艺目前设有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成立广东“粤菜师傅”产业学院,牵头研制了粤菜制作、粤点制作2项“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填补了“粤菜师傅”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空白。
此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共同体成员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不少都曾在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上课求学,今年也是华美成立40周年。40年来,华美培训了近千名具有国际视野的精英师资、培养了近万名高层次烘焙专业技能人才,被誉为“烘焙食品界的黄埔军校”和“中国烘焙师的摇篮”。
文、图|记者 秦小杰 李可欣 通讯员 彭玫
州日报/滨州网讯为进一步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步伐,提升贫困户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助力精准扶贫,11月1日,惠民县清河镇人社所邀请淄博市张店区人社局专家开展技能扶贫培训。张店区知名家政导师为贫困户教授中西面点技术,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培训。
在培训课堂上,家政导师向学员传授了制作中西面点的技巧。“面要劲道,揉面的力度要掌握好。”“对面粉的选材要求也很高。”“上蒸笼蒸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揭开锅盖。”参训学员有的认真做笔记,有的拿出手机录像。
清河镇把以往输血式扶贫改为造血式扶贫,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掌握劳动技能,支持贫困家庭发展项目,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帮扶,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1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影报道)近日,2021芝罘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小面”培训班在烟台市波丝蒂培训学校开班。40余人参加培训学习。蓬莱小面传承人王福禄亲自授课,手把手教学,让大家真正学到蓬莱小面的制作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小面”培训班作为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手艺人”完成到“匠人”的转变,把蓬莱小面这项技艺做熟、做精,培养和带动非遗专业人才更好地提升技能、就业创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下去。
烟台市波丝蒂中西糕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陈红林说:“我们搭建非遗传承的平台,就是想让更多人学好制作蓬莱小面的技能,把这项技艺世代传下去。”
在培训现场,学员们热情高涨,不仅认真记录制作技巧,而且在实践中积极与老师互动,在很短的时间内逐渐掌握了制作要点。
“蓬莱小面与普通的面条相比,在制作上有很多精细的技巧和步骤。我很珍惜与大师面对面学习的机会。”一位学员表示,有信心跟着老师学好蓬莱小面,让蓬莱小面走出蓬莱,让这项非遗文化声名远播。
责任编辑:赵璇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