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岛内
一网红餐馆被突击检查
后厨大曝光,画面是这样.....
你也去吃过吗?
赶紧看!
“很好吃的10元自助餐馆!真的只要10元,超级离谱的价格。”最近,厦门“随便吃”“管饱”等为关键词的“10元自助餐馆”突然走红。商家以经济实惠、选择多样等卖点吸引了不少顾客。那么,这么实惠的自助餐馆食材质量来源合不合法?后厨卫生干不干净?
前天
导报记者跟随思明区市场监管局
梧村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
前往位于湖滨北路的网红餐馆——
“村有良品10元自助餐”
一探究竟
猪肉有“上市凭证”
部分蔬菜票据信息不全
据了解
该自助餐馆今年4月
办理营业执照开门经营
目前在厦门有三家连锁餐馆
中午和晚上就餐时间段
人气超旺,座无虚席
店外还排起长龙
不仅有老人、小孩用餐
也有年轻情侣
自助餐馆食材以猪肉和蔬菜为主
现场
执法人员对索证索票
和食品安全追溯情况进行核查
检查发现
自助餐馆主要食材之一猪肉
通过“入市必登”系统可以查到
通过检疫检验合格的“上市凭证”
采购的蔬菜和大米类食材
虽能做到索证索票
但是部分票据信息却不齐全
缺少供货方盖章和联系电话等
执法人员
“万一碰到抽检不合格的食材,无法溯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对此
执法人员立即要求商家
进行整改
运餐车太过简易
存在交叉污染隐患
因为受场地限制
该自助餐馆的后厨和就餐区域
分在两个店面
餐饮食材从隔壁店加工好后
送到就餐区域
需要经过一小段路程
执法人员看到运餐车太过简易
不密封,没有保温条件
运餐过程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
同时也无法确保食物中心温度
不得低于70℃的就餐要求
此外
后厨操作间只安装了一盏灭蝇灯
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执法人员建议餐厅后厨
增加2盏大的灭蝇灯
后厨和前台没有隔断
容易导致油污侵袭和蚊虫交叉污染
需要加上帘子或玻璃拉门
进行阻隔
另外
一个调料盆没有遮盖
在就餐区
执法人员看到餐厅内地板油腻打滑
餐馆门前三包区域有污垢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梧村市场监管所所长陈涓表示
下一步需要监管跟进
规范指导商家整改
解决经营者
目前存在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后期还将开展“回头看”行动
形成监管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
该自助餐馆以自助形式
和“管饱”为前题
执法人员现场不忘
及时粘贴“文明餐桌”宣传单
倡导光盘行动、杜绝浪费行为
正所谓病从口入
食品安全事关重大
支持严查各类餐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让市民吃得安心、放心
导报记者 林少蓉 文/图 通讯员 卢腾 林莉莉
来源: 海峡导报
源:红盾南岗
关于自媒体短视频反映有关饭店后厨脏乱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近日,有网民发布短视频反映位于南岗区兴达路69号的“出彩小馋猫城市快餐店”后厨存在脏乱等问题。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科和哈西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于当日下午15:14分到达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该店存在问题与短视频反映情况基本相符。执法人员现场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该店现已停业进行整改。下一步,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总结、举一反三,提高对辖区内餐饮单位监督检查的频次,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通过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17日
娃
在近日开展的一次食品安全突击检查中,乌鲁木齐一家火锅店的后厨“隐情”被曝光,脏乱的操作台、没洗干净的海鲜、沾着泡沫的锅……一盘盘食物就从这样“隐秘的角落”被端上餐桌,看得网友直呼“胃里翻江倒海”,这家火锅店也因此上了食品安全“黑榜”,被要求立即整改。
现实生活中,卫生状况堪忧的餐饮机构屡见不鲜,也不乏有人因此接受处罚,但类似问题却总是不断出现。从“幼儿园在便池洗餐具”到“火锅漏勺掏下水道”“鼠头鸭脖”事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击中公众脆弱的神经,让人忍不住去想,被曝光的是否只是冰山一角?在看不见的“隐秘角落”还藏着多少污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容不得“隐秘的角落”。
铲除食品安全的“隐秘角落”,商家是第一责任人。无论是餐厅的后厨,还是食品生产、封装等诸多环节,普通消费者都看不见、摸不着。商家是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也是“隐秘角落”的制造者。这个角落是干净明亮还是藏污纳垢,很大程度上由商家说了算。罔顾食品安全,在背地里搞小动作、钻空子,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损害的不只是一家门店、一个品牌的利益,更消耗了消费者对餐饮业的信任,对整个餐饮市场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企业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消费者的信任做支撑。如果食品生产经营者想不明白这层道理,不能担负起食品安全责任,无异于自毁根基,再多的事后道歉也于事无补。
铲除食品安全的“隐秘角落”,要用好监管利器。食品安全从来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商家的自觉。无论是这次上“黑榜”的火锅店,还是前不久查处的那家蟑螂爬满了调料罐的蛋糕店、操作台上扔着烟头的米粉店,都在提示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还存在着盲点、薄弱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抓紧查缺补漏,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用好法治化手段,提高专业化能力,及早发现问题,从严从快处置问题,始终保持对食品违法行为高压态势,让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者付出代价。
食品安全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只有将风险隐患警钟及时敲起来,把食品安全责任担起来,使问责追责硬起来,让食品安全真正成为不容碰触的红线、不能逾越的底线,“盘中餐”才能更安全,百姓才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