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于桂桂)8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发布,2021年餐饮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
报告显示,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1%。2020年受疫情影响,餐饮市场规模下滑15.4%至4.0万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消费热情被点燃,2021年餐饮市场规模已恢复至4.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受益于年轻人的线上消费倾向,中国外卖行业不断快速增长。据美团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线上订单量自2020年实现V形回弹,2021年持续保持稳定的恢复性增长。此外,2021年餐饮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保持净增长。根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餐饮企业注册数量达到了301.3万家,同比增长24.9%。同期注销、吊销85万家,同比下降1.7%,实际净增注册企业216.3万家。报告指出,这些数据说明餐饮行业对创业者依然存在吸引力,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新网7月23日电 7月23日,美团点评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共同发布《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已突破4.6万亿。
据悉,该系列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了四年。本次发布的报告基于美团4.5亿交易用户、610万活跃商家的交易数据和餐饮老板内参8年的行业深耕,对餐饮业进行了调研与深度分析。全书分三章,大盘基本面、品类篇、消费者报告,分别从餐饮业整体情况、热门单品分析、消费者画像等角度入手,在展现过去一年餐饮业发展图景的同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洞察。此外,今年增加疫情篇,解读餐饮复苏期的行业表现,让疫情期的思考更加有数可依。
餐饮企业走向“未来形态”
报告指出,尽管疫情给餐饮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波动,但当前我国餐饮行业的巨大潜力依然存在,并有望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能够有平衡质量与效率的餐饮企业将迎来窗口期。
与此同时,我国餐饮企业的模式也在不断迭代,正在向“未来形态”进化。一些显而易见的现象正在发生,例如线下的门店更注重效率与消费者的深度链接,连锁加盟成为重要的增长极,传统品牌正在向用户品牌转变。而对于大型的餐饮企业来说,上市、融资、并购等一系列行为正成为集团壮大与发展的常规操作。
火锅仍占C位,烧烤极速蹿红
在对品类的分析中,报告显示,当前餐饮行业中火锅仍牢牢占据头部位置,其中川味火锅重回“快车道”,人均消费金额在120元以上区间的订单开始大幅上涨。值得注意的是,烧烤正在急速蹿红,并逐步成为“开店王”。在全国各大城市内,烧烤店分布愈发均匀化,这也意味着烧烤已经步入了发展的“黄金年代”,而在此其中,以东北人民对烧烤的喜爱最为突出。
此外,传统川菜“酸菜鱼”正逐渐成为新的国民美食。报告显示,在美团点评平台中,酸菜鱼的搜索量已经全面超越黄焖鸡。而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覆盖酸菜鱼的门店数量也正在高速增长中。根据报告解读,酸菜鱼的走红一方面得益于其原材料巴沙鱼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在于菜品的定价优势。据了解,在人均30元以上至人均90元以上多个价格带内,酸菜鱼均位居头部。
“她”经济效应显著,下沉市场崛起
数据显示,在4.67万亿的餐饮消费市场中,女性消费者占比60%,充分彰显了“她”经济效应。根据报告测算,中国女性消费市场规模可达10万亿以上, 值得全行业商家重点关注。
不容忽视的是,在消费者“花钱吃饭”背后,隐藏的是丰富的场景、行为、花费等多元需求的全面满足。报告指出,一二线城市人均年消费频次在最近三年内增长接近80%。在餐饮消费中,“好吃”是基础,门店周边的“好玩的”“好逛的”对消费者们同样具有强吸引力。对此,报告建议门店商户选择“对路”的营销手法,通过更有效的促销方式吸引用户消费。
在餐饮业内人士看来,数据报告对于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消费者的洞察、餐饮商家的运营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表示:“科学的数据分析能协助餐饮企业更加科学地选址、合理地安排人员、备货和制定营销策略。《中国餐饮大数据》包含最全面的餐饮行业大数据,每年我都会认真阅读学习。”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京报讯(记者 王萍)12月6日,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中国餐饮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可达到6.6万亿元。报告关注到大正餐和老人餐市场的情况,对这两个细分市场的未来均表示看好。
报告中称,中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1%。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2020年下滑15.4%至4.0万亿元,但是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恢复至4.7万亿元,之后行业将重新健康成长,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元。
从品类看,中国餐饮业菜系丰富,消费者可选项极多。在众多菜系中,火锅是所有中式餐厅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川菜在所有品类中排名第二。从消费者最爱口味数据来看,辣、清淡和鲜是消费者最喜欢的3个口味,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8%、23.7%、20.3%。可以明显看到,辣是一个被更多消费者共同接受的口味。
报告中还关注到大正餐和老人餐两个细分市场。2012年后,传统的、不规范的、过于铺张浪费的大正餐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目前,大正餐市场处于蓬勃发展中,有部分大正餐餐饮品牌有了较好发展。实地调研显示,该类餐饮品牌的共同特征包括装修精美、服务周到、但不像传统大正餐酒楼一样收取明显高昂的菜品价格,同时,在这些餐厅用餐,服务人员的培训标准中也会说明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避免出现铺张浪费。报告认为,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正规的大正餐市场也是有合理增长空间的一个餐饮赛道。
此外,老人餐市场也被看好。报告指出,截至目前,针对老人餐这一市场,实地调研中仅看到一些“社区老人食堂”等半公益性质的门店存在,少有专门为解决老年人餐饮需求经营的餐饮品牌,目前这一市场还处于蓝海阶段,竞争尚不激烈。若有优秀的餐饮创业团队针对老年人餐饮开发出优质的服务体验,预计可以成长为细分领域规模较大的龙头公司,其社会价值也会高于一般餐饮企业。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