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结束了,终于能出海了。昨天下午下的网,今天凌晨收网,新捕获的小白鲳、杂鱼、螃蟹、虾等直接被鱼贩收走了,一共卖了近千元。”8月17日,记者面前的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渔民周儒冲开心地说。
8月16日,秀英区“潮起寮村·渔海同乐”荣山寮首届开渔季,人们在沙滩鱼市上选购海鲜。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摄
随着8月16日12时南海开渔大幕升起,蔚蓝色的海洋再次敞开了博大的胸怀。当天,海口1714艘渔船满载着渔民鱼虾满舱的美好心愿,争相出海、踏浪争“鲜”,奏响新一轮的耕海牧渔之歌。
海口日报记者 雷蕾
网、打捞、称重、包装……11月4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国家级现代智慧海洋牧场内,海南首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1号”起网第一批渔获。经过7个月的深海养殖,此次共收获约75万斤军曹鱼。
当天,该平台两侧近20名渔工涨红了脸,卖力地扎紧渔网。随着网的逐渐收紧,浪花飞溅,一条条鱼聚拢在一起,随后被拉上平台,倒入准备好的容器中。
看着满满的渔获,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枨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于这批渔获的销售,他一点都不发愁。
< class="pgc-img">工作人员将渔获倒入冰水中,准备称重打包。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这里的养殖环境好,养出的鱼肥美,公司已经以30元每斤的价格将全部渔获进行收购。”浙江温州东海百鲜公司总经理张茂寿坦言,他们将在未来几天将鱼打包,分批次运往温州销售。
“此次养殖,我们系统地总结收集了水温、水质、潮汐等数据,为接下来的规模化养殖打下基础。”纪枨文介绍,此前他们已投放一批人工鱼礁,同时通过组织增殖放流贝、螺等底栖生物,消耗剩余饵料,充分利用水体上中下层的空间,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形成良性循环。
< class="pgc-img">工作人员纪新和抱着刚捕捞上的鱼,喜笑颜开。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记者注意到,该平台还配备了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仓储空间、休闲餐厅等设施,采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供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通过四角锚泊增强抗强风浪能力,不仅安全可靠,还可实现生态循环可持续运营。
纪枨文表示,下一步该公司计划再投入3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50个深海养殖网箱,同时依托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打造休闲渔业综合示范基地、海洋牧场科普基地、热带海洋海钓基地等。“第二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预计月底交付使用,该平台容纳空间更大,进一步开发拓展休闲渔业、旅游观光等产业功能业态。”
乐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栖湾海洋牧场的建设将加快乐东渔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善和恢复海洋生态功能,提高渔业产量,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打造乐东“海域+陆域”全域型智慧海洋牧场新产业,助力“海上粮仓”建设。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梦楠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袁锋
内容审核:林叶
责任编辑:唐咪咪
南儋州迎来开渔季。
1. 随着阳光洒满海面,海南儋州的海岸线再次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开渔季。这是每年一度的盛事,不仅是渔民们的丰收季节,更是地方经济复苏的重要时刻。
2. 随着号角声的吹响,渔船一起航驶向辽阔的海洋,整个海港变得生机勃勃,仿佛在为这场丰收的盛宴而欢呼。
< class="pgc-img">>3. 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勤劳作,渔船终于满载而归,装载着各类新鲜的海产品,像是带着大海的恩赐。
< class="pgc-img">>4. 这些刚刚捕捞上来的鱼活力四射,令前来等待的商贩们欣喜若狂。而在码头,鱼贩们早已准备就绪,争相挑选新鲜的海鲜,价格也是谈的火热。
< class="pgc-img">>5. 与此同时,开渔季也给当地的餐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街头巷尾,那些海鲜饭店纷纷推出了新菜单,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6. 当然,在欣喜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儋州市政府借助开渔季,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渔民合理捕捞,保护海洋资源。
< class="pgc-img">>7. 整体来看,海南儋州的开渔季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
8. 总而言之,开渔季的“鱼满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承载着无数渔民梦想与希望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海南儋州的海洋能够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惊喜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