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秦胜南)9月29日,中秋佳节恰逢黄金周第一天,传统文化与潮流消费碰撞,假期消费迎来开门红。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12时,餐饮堂食订单量比2022年“十一”长假首日增长110%,近三日“周边游”的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70%。
中秋国庆假期首日,餐饮消费热力十足。不少餐饮商家称一大早“电话被打爆了”,从火车站拉着行李箱前来排队的客人络绎不绝。美团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12时,餐饮堂食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10%。
“味蕾游”持续走红,众多小城因独特的美食风味吸引消费者探访打卡。截至9月29日12时,延吉、台州、汕头、柳州、宜宾等美食城市的中秋国庆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过400%。“今天午市,单个门店接待餐客数超过了1200桌。中秋节当天客流量较往年提升20%,跟着‘必吃榜’慕名而来打卡的家庭游客非常多。”广州大众点评“必吃榜”餐厅向群饭店老板张剑炜介绍。
爬泰山赏日出、换汉服游西湖、逛乐园看演出……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各大热门景点人头攒动。美团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12时,自然景观、展览馆、人文古迹热度排名前三,中秋赏月热度高涨,搜索量环比前一周激增700%。
在亚运热、出游热的双重催化下,“City Ride”(城市骑行)尤为火爆。美团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全国热门景区、城市骑行道周边的共享单车使用率比较集中,其中上海骑行量同比增长近60%,苏州增长超75%,单车企业调集专职运营团队值守保障,因地制宜优化部分停车点和运营周转路线。
据美团、大众点评节前数据观察,9月30日至10月2日预计迎来中秋节后出游小高峰,景区门票、酒店、餐饮等服务消费有望快速增长,共同打造五年来最火“黄金周”。
编辑 李严
校对 卢茜
届泡博会以“健康食品·世界共享”为主题,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共同举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活动期间,境内外政务嘉宾、专家学者、协会商会负责人、专业采购商、投资商和参展商等预计600余人参会,共谋泡菜食品产业发展。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泡菜食品专业性展会,泡博会已举办12届,完成了从本地性展会到全国性平台,从单一会展到综合会节,从线下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实现会场与市场、产业与文化、眉山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本届泡博会旨在搭建国际国内泡菜食品产业交流合作促进平台,扩大天府眉山对外城市推介,推动泡菜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立足“品质卓越、文化塑会、数字赋能”,推动项目签约、产品签单,用实效助力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建设。
此次泡博会展馆位于眉山会展中心,设有泡菜主题馆、国际食品馆、国内食品馆、装备制造馆、特色产品馆五个专业展馆以及美食展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
一碟小菜,川菜之魂,传承千年;一碟小菜,健康美味,世界共享。眉山泡菜有2000多年的制作历史,酷爱天下美食的“大文豪”苏东坡将泡菜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近年来,眉山市不断创新泡菜产业发展方式,在大力扶持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科研创新、出口创汇、市场培育等方面,创造了六个“全国第一”。眉山“中国泡菜城”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排名全国榜首。成功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吉香居、川南、李记等本土公司成为全国首批自营进出口贸易泡菜企业。建成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泡菜质量检验中心,在全国率先制定第一个泡菜行业标准,主导制定《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领先国际水平。
目前,眉山市泡菜原料基地稳定在40万亩,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东坡泡菜”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东坡泡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并荣登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29位,品牌价值108.1亿元。2021年全市泡菜销售收入217.8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形成“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小泡菜”做成了“大产业”。
近年来,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引领优秀的东坡美食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从泡菜起步,让“味在眉山”美食走向世界,形成了以泡菜为主,统揽餐饮、粮油、调味品、糖果糕点、乳制品、畜产品、茶叶等的“味在眉山”食品产业体系,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占有率全国第一,茂华食品核桃糖产品全国销量第一。2021年,眉山市“味在眉山”销售收入已突破1138亿元,今年预计将达1200亿元。
据悉,本届泡博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大会除开幕式外,还将举办第五届中国泡菜学术研讨会、专业采购商开放日活动、RCEP与成渝双城经济圈食品行业合作机遇分享会、第四届“京东官网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少年苏东坡传奇》宣传推广及超级城市IP互联网营销、直播带你逛泡博、东坡文化展演等系列活动,另特别举办“水孕眉山”—苏老泉优质矿泉水品牌发布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重大采购签单仪式。此外,不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朋友,可以通过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云看展览。同时,京东集团将举办线上泡博会,开展大会线上销售推介活动。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源:【红星新闻网】
“没想到夏天这么热,成都的火锅店都这么多人!”8月15日中午,在太古里附近一火锅店内,来自广东佛山的游客小黄被辣得“斯哈斯哈”,却还止不住地吃,“很热,很辣,但确实太好吃了!”
暑假期间,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美食市场也迎来了消费高峰期,不仅本地居民乐享其中,外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成都地区餐饮堂食消费较去年稳步增长,其中,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订单量增长超36%。品类上,创意菜、融合菜等特色菜成为今夏新晋热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10%,增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餐饮店。此外,夜间餐饮也成为一大亮点,成都夏夜餐饮堂食消费订单占比近60%。
目前,成都正聚焦餐饮消费新场景、新流量、新体验,积极开辟新赛道,进一步做优做强美食产业链条,持续从美食消费端发力,让市民游客感受国际美食之都的魅力。
火锅店门口等待就餐的食客
中午11点开始排队
异地游客餐饮堂食订单量增长超36%
8月15日上午11点20分,还未到饭点,太古里附近一火锅店内外已是人声鼎沸。店内20余张桌子全部坐满,大家在炎热的天气里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坐着,满头大汗,依然筷子不停。在店外,长长的等位队伍沿着人行道排开,共有20多名顾客正在等待着叫号。
“四人桌还要等37桌哦。”前台工作人员一边回答来取号的顾客,一边打印排位小票。太古里附近一火锅店相关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店内生意一直很好,到了暑假生意更好了,“每天至少要放400、500个号,进入8月,有时候一天能放700多个号。”
李女士说,店内经常接到外地的订位电话,有些人还没出发就开始订位了。“比如上海、苏州、新疆等地的客人,因为位置限制,他们在网上排不了号,所以他们会在中午给我们打电话,说下午的飞机到成都,晚上直接来吃火锅,让我们先取个号。”
来自河北的白女士就是专程来成都吃火锅的。她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本来在西安旅游,在网上刷到了成都火锅的视频,于是临时决定来成都吃火锅,顺便旅游。“只在成都待两天,现在哪儿都没来得及去,吃了火锅再说。”白女士点了四色鸳鸯锅,酸汤、菌汤、番茄以及牛油,“特色牛油锅很好吃,就是太辣了,很有成都特色。”
白女士点的四色鸳鸯锅
春熙路附近一烤鱼店的门口同样坐满了等位的顾客。“我们门店共有60桌,中午11点开始营业,基本上不到12点就要坐满,开始排队。”门店工作人员小柒告诉记者,每天门店都会排队,要放200多个号,“节假日人更多,过年期间排到了1000号,前几天的七夕也排了400多号。”
小柒告诉记者,暑期来临,外地游客明显增多。“很多顾客会问我们,第一次来成都,有没有推荐的菜品。”小柒说,为了应对暑期的客流,门店还专程招了一些暑假工。“最近太忙了,从早到晚没有歇过。”
等待就餐的食客
太古里附近一中餐店门口,则摆放着近10个行李箱。“这些都是刚下飞机、动车,还没来得及去酒店放行李的顾客。”门店相关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从7月下旬开始,明显感觉到人流量多了起来。“很多游客,都说着普通话,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一二十桌带着行李来吃饭的游客。”
数据显示,7月以来,成都地区餐饮堂食消费较去年稳步增长,其中,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订单量增长超36%。
饭店门口,顾客的行李箱
“夜间经济”火爆
成都夏夜餐饮堂食消费订单占比近60%
餐饮消费火热的同时,记者注意到,“夜间经济”也成为暑期美食消费的关键词。
太古里附近一火锅店的营业时间到凌晨4点,相关负责人李女士说,店内每天从中午11点开始排队,一直排到凌晨,期间一直都有人在等位。“凌晨三、四点都有人排队就餐,生意特别火爆。”
春熙路附近一烤鱼店的营业时间到凌晨2点,门店工作人员小柒告诉记者,店内从中午11点营业开始,一直到凌晨2点,一直都有人就餐。“凌晨还在外面吃美食,也是成都的特色了。”
春熙路商圈附近的一家老妈兔头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店的营业时间本来是到晚上12点,由于进入到暑假期间,明显感觉到商圈人流量变多了,于是门店调整了营业计划。“多准备点货,营业时间延长一个小时,营业到凌晨一点钟。”
来自合肥的游客小胡告诉记者,在成都旅游三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热闹的夜晚。“晚上一两点钟,烧烤店里全都是人。”小胡说,自己在凌晨2点打车回酒店的路上,发现马路上依旧是车水马龙。“我当时确实有点震惊,还专门看了下地图,那个地方在339附近。”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成都夏夜餐饮堂食消费订单占比近60%。此外,记者从美团外卖了解到,进入夏季以来,成都市夜宵外卖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烧烤成功霸占成都外卖夜宵榜最受欢迎的位置,其次小龙虾、串串、炸物等等紧跟其后。与此同时,成都消费者对畅饮的热情也相当高,冰饮订单量环比春季增长超过10%,“多加冰”“要冻的”成为热门备注。
“成都好city”国际消费季来了
还将推出系列美食消费活动
成都不仅在美食方面下足功夫,还积极推出各类“美食体验”“美食潮购”活动,打造一个集味觉享受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当前,“成都好city”国际消费季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一直持续至10月底,涵盖暑期、七夕节、中秋节、十一黄金周等时间段。其中,聚焦美食消费,成都推出“音乐美食体验”系列活动,各大商圈、特色商业街和餐饮品牌企业将推出美食集市、夜啤音乐节、茶饮咖啡节等活动,如吾悦广场“悦里”开街餐饮特惠、文殊坊“东南亚美食主题集市”、铁像寺水街“夏夜7点半”餐饮套餐、玉林东路“玉林民谣节x玉林国际咖啡艺术节”、龙湖东安天街“第二届东安湖‘食神荟’”等美食活动。
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了解到,9月,成都还将举办成都国际美食嘉年华,发动23个区(市)县开展特色美食活动,打造N个“美食+”消费新场景。将发起美食探味“citywalk”计划,打造环球滋味市集,聚焦“进店消费”,拉动餐饮收入增长。
接下来,成都市商务局将开展系列美食消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激发市场的消费活力,提升美食产业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美食产业的发展。
编辑:邓思璐 责编:高婷 覃峰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