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很多餐饮企业受到致命的打击。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复工的餐饮店如何快速盈利,如何快速获取客户,是当下餐饮店最为重要的事情。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砍价活动快速拉新。
砍价是营销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玩法,是低成本获取客户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客户的决策成本很低,很容易被细小的促销活动刺激,从而产生消费冲动。一个免费吃的活动有谁会拒绝呢?这就是砍价活动以价格优势吸引客户,并主动分享,为我们带来新的客户。
一、砍价活动的魅力在哪?
1.获客成本低
砍价活动就是通过老客户分享给新客户,从而进行病毒式传播。例如一个价值100元的产品,砍价0元拿,设定10个人参加才能完成,成本就相当于10元每人。但往往砍价成本还要低很多,例如拼多多的砍价,到最后的1%,一次才砍几分几毛。
2.获客更容易
现在营销活动,大多是依托社交传播,砍价活动也是如此。在活动优惠力度的吸引下,利用的社交网络以及熟人之间的信任,通过亲朋好友的分享,增加了客户对餐品的信任,同时也增加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有了信任的基础,客户就会更加容易转化。
3.传播迅速,效果好
现在餐饮砍价活动基本都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的,通过微信分享给朋友或者朋友圈,操作快捷,效果好。例如一家新开业的餐厅,推出的"0元免费吃三门牛肉串"7月18号发布的活动,1天热度就达到6883,很多人都砍到了0元。
利用低价吸引消费者参与,以真正的低价引爆活动,快速传播。这样既能令客户感到满意,也会增加门店口碑的传播,增加活动的可信度。
二、砍价活动具体怎么玩?
1.吸引客户
起一个能够吸引客户的活动名称,例如"0元免费吃牛肉串"、"5元吃烤鸭"等。能够引起客户的好奇心,利用客户占便宜的心理,让客户点击进来,参与活动。
2.活动内容的设置
参与活动前我们也要进行活动规则的设定,例如活动的时间、砍价金额、帮砍人数等。我们以"得有店"小程序后台为例,讲明活动内容的设置。
首先设置的是活动时间,就是设置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一般活动时间是2~3天,可根据门店具体情况来定,另外周六周日人们闲暇时间较多,可以安排在这两天。
砍价有效期就是支持砍价发起者完成砍价的活动时间范围,超出这个时间还未砍价成功就算失败。一般砍价有效期为1天,但要根据活动其他内容来调节,如果砍价门槛过低,砍价人数设置两三个人就能成功的话,需要相应缩短砍价有效期。
设置目标帮砍人数,即最多支持多少人帮忙砍价。人数设置要贴合实际情况,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客户进店转化。如果设置的过多,客户到最后坚持不下去就会放弃,太少也起不到火爆的效果。
帮砍金额是当完成目标帮砍人数时,最多支持砍掉多少钱。我们根据商品价格和活动内容来定,例如商品价格100元,我们活动是"0元免费吃牛肉串",那么帮砍金额就是100元,如果是"只需30元,带上全家吃牛肉串",那么帮砍金额就是70元。
3.活动预热
活动开始前我们要提前两三天进行活动宣传,可以在线下门店摆放活动海报或者发放活动传单,线上主要是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或者微信朋友圈。
微信小程序商城也支持设置活动预热,设置好时间,开启后,商品详情页在活动开始前,提前几个小时展示未开始的砍价活动,但客户只能看到此商品即将参与的活动,无法提前发起砍价。直到砍价活动开始后,客户才能发起砍价。
4.参与活动
通过小程序页面活动吸引客户后,点击直接进入砍价活动页面。参与活动前,需要让客户授权微信登录或者手机登录,以便我们获取客户信息,为后期服务和维护准备。
5.裂变传播
新客户参与砍价后,可以直接在页面选择发起砍价,如果客户直接退出,也可以过短信或者公众号推送消息给他们,提醒他们发起砍价。这样会有更多的客户参与进来,进行砍价。
6.砍价成功
到最后,就完成了一个砍价任务,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这里我们要考虑的是商品支不支持在线配送,大多餐饮最好能够引导客户到店消费,为我们线下聚集客流量,营造氛围。到店消费的话,客户基本还会进行其他商品的消费,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价值。
三、砍价玩法的4个建议
1.砍价活动的小程序页面要简洁,突出对客户的吸引点,例如价格、产品、时间等主要信息做重点描述。不要有其他无用信息来分散客户注意力。
2.砍价的商品要契合客户的需求,例如主餐比辅餐做活动的效果更好,高价商品比低价商品效果好。因为客户更需要的是吃饭,辅餐和低价商品对客户吸引力不够。
3.砍价要进行阶梯设置,针对不同客户进行拉新转化。例如拼多多的砍价活动,100元的帮砍金额,前期一次可以砍掉20元,后面只能砍掉几块钱,另外针对老客户只能砍0.1元,新客户却能砍4元左右。这样能够把砍价活动效果最大化,获取更多新客户。
4.实时监控活动进程。针对活动细节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改进。比如砍价完成的太容易,时间太短,一个小时就有大量人完成砍价,导致商品供不应求,我们就应该增加砍价的难度,另外多配备商品。
不管是刚从事餐饮行业还是已经步入正轨,一个好的餐饮砍价活动能够带来大量新客户,为我们店铺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对于疫情当下的我们,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希望能够给处在困顿中的餐饮老板带来帮助。
我是阿楠
好食材配上好方法
让你"楠"以置信
<>力分享最实用的营销策划案例,希望对你的生意有所启发,对你的经商思维有所帮助!
顾客去餐厅吃饭,除了看重环境、体验和菜品味道,对价格也是很敏感的。但是随着菜价、房租的增高,为了餐厅的生存,不得不调高菜品价格来提高客单价以满足各种开支。
但是一涨价,顾客就喊贵。明明用了最好的食材,最优的服务,可是顾客还是嫌贵。为什么?
其实大多数的时候,顾客不是觉得贵,而是不知道为啥贵。
餐厅想要提高营业额,该怎么做?
虽然说,更优质,更便捷,更廉价,是顾客始终不变的需求。
但作为餐饮商家,面临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一天比一天高的各种费用。
如果不能提高营收,不能提高利润,那么日子只能越过越苦,含泪告别的事情,是越来越常见了。
那么,如何提高营收,如何更赚钱,就是重点。
首先列出公式:
营业额=人流量X客单价X复购率。
你看到了,后面这三个环节都是影响营业额的因素。
所以,如果想要提高营收,就要打破现有的平衡,从这三点入手,建立新的平衡。
但请你注意,尽量不要大刀阔斧的调整。
毕竟,开餐厅不是简单事件,不是用简单的归纳法就能搞定的。
一个变量往往会影响很多变量,多个变量一起变动,你就说不准到底谁效果更好。所以,每次只动一个变量,更容易寻找和判断效果,精确调整。
接下来,给你三个从客单价上入手的方法。让你能够通过提高客单价,增加更多的收入。
提高客单价用这3个方法,让顾客觉得超值
01、用对比法,告诉顾客贵的理由
“顾客不专业”,“顾客不懂”,这是很多餐饮人嘴里常说的话。
为啥?
因为自己挺认真,挺用心在做,可就是生意没有大的进步。
尤其是坚持用好食材在做的,成本比别人高的,更是如此。
顾客不懂自己心中那份苦和累,所以就觉得好像“好人没好报”。
而实质上呢?
其实,你最做到了一半,还差另一半。
这句话的完整版是这样子的:“心中时刻装着顾客,并要让顾客知道”
你看,是不是只做到了前面一半,没坐到后面,顾客不知道,是不是你就很难受了?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顾客不专业,那是顾客的事情,几十种香辛料,顾客也没必要都认识,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感受到“好吃,好看”就成了。
比如,做小火锅的小明,我就让他改用矿泉水做底汤,而且每一个锅配一瓶矿泉水,还是红盖的。
底料,也用某捞出的,一次性底料。
因此,在别人19元自助的时候,他就敢收16元/人的锅底钱,你说赚钱不赚钱。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自古都是这样。
你给顾客一个对比,别人是咋样的,我家是咋样的,为啥这样,怎么好。
说完了,不需要再解释啥,顾客不是傻子,除非你是故意糊弄他们。
< class="pgc-img">>02、赠送小食、饮料等,让顾客觉得占便宜
顾客不是真的要便宜,他们只是喜欢占便宜。
这是人性,几乎是所有普通人都具备的特制。
你身边一定有朋友喜欢在聊天的时候挖苦人,怼人,尤其喜欢怼赢了的那种成就感。
你说他得到啥了?还不是精神上的优越感?
你平时也有过砍价的经历吧。
在砍价的过程中,成就感更多的并非来自于你砍掉了多少钱,而是你赢了多少次。是赢得感觉,是获胜的感觉。
所以,在平常的促销活动中,只要你给了顾客这种赢得感觉,目的就达到了,和你给多少折扣关系不大。
所以,你可以这样玩。
在餐前,顾客落座之后,就可以赠送餐前小食,开胃小菜,等等,先把礼数做足。
上菜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包厢的客人,比如寿宴,团圆宴之类的,把气氛做足,就算是送一碗长寿面,送一份果盘,也要把仪式感做足。这就让顾客再一次感受到,高兴,超值,这么多人给我服务。
餐后,再赠送果盘,消食饮料等,还有最最重要的,下次可以无门槛抵用的优惠券。
这样就会让顾客在整个就餐的流程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体验,这钱花的值了,贵一点也值得!
< class="pgc-img">>03、“XX元/斤”变成“XX/克”,换个说法让顾客觉得便宜
对于有些店,比如卤味店,麻辣烫店,存在很多需要按重计费的菜品。
比如“荤素同价,22.8元/斤”的麻辣烫。
这个很明显让人觉得,不便宜呀。
一斤五花肉(生的)也不过十几块钱,就这点菜叶子,就要二十多块一斤,这也太贵了吧。
其实呢?
其实,不卖这么贵,用什么来支撑人工,房租,水电,品质……
你说,这怪顾客吗?
说怪你就不成熟了。这和顾客有啥关系啊。
能不解释就不要解释,你要做的是开好一家店而不是教育全社会。
教育市场这个事情,是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捎带做的。不是你的主业。如果店里都不赚钱,就危险了,你也许就真的要成为教育案例了,而且是反面的哦。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换个方式来告诉顾客你的价格就好了,不要解释。
你可以看到,一旦某个东西能够用XX元/斤来算的时候,人们就会很容易的将这些东西拉到自己熟悉,并经常接触的地方来评判。
那么,咱就给这个设置一点点障碍。
比如说,不说22.8元/斤了。
改成8.9元/200克,这样是不是就感觉不好算了?
不好算就对了,人都不喜欢那些复杂的问题,都喜欢简单的问题,你给个复杂的,不好算了,那就不算了。
那么,也许你会纠结,顾客感觉价格便宜,进来一点就贵了,会不会给差评,并心情不好的?
肯定有,这是难以避免的。
但也分两种。
一种是真的不愿意花一二十块钱吃麻辣烫的,那么这就不是你的顾客群体。
第二种,就是预期便宜,拿完了又觉得贵的。那么你其实可以在门口就写出来,十几块吃饱,而不是十几块吃好。
这不就把你的价码标明了吗?想来的顾客,自然就进来了。
< class="pgc-img">>小结:
其实,这三个套路,都是细节方面的东西。
真的不怕你贵,只是怕你贵的没理由。不知道贵在哪,顾客自然就没有花钱买单的意愿。
所以,对你来说,如果东西真的够好,那就别藏着掖着,卖出它的价值去,吸引相应的顾客来。
心中时刻装着顾客,并且让他们知道,这就是不贵的理由。
end
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也许能帮到他们。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学习最新商业知识,精心整理餐饮行业资料512套(包含管理、营销、促销、制度、培训等),篇幅有限,需要资源的私信小编, 发送“餐饮营销”4个字 免费赠送
领取方式:
1.首先请在评论区留下您对本文的评论 (精品资源一个评论一个名额领取!)
2.右上角点击【关注】,关注实体店活动方案!
3.私信发送 餐饮营销 4个字!
>天小兰跟大家聊聊转让费如何“砍价”的事,需要明确的是,因为转让费的特殊属性(法律空白,无行业标准,无精准计算法则等),最后的成交价往往只取决于转让方的心态,所以砍价并不是每次都会大幅度压低费用。
< class="pgc-img">>转让费“砍价”的前提条件是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心理状态是砍价成功的关键!在了解对方经营状况之前,请切记一句话,任何店铺愿意转让的原因说到底都只有一个——不赚钱。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了解对方到底有多不赚钱,了解对方具体处于哪一种状况,基本就可以定下一个砍价的基调了。
不赚钱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1. 微利,投入大产出小,花费时间、心力成本等与产出不成正比;
2. 无利,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一算这一年在给房东打工;
3. 微亏,每月亏损一点点,等着旺季来收割一波走人。
4. 巨亏,无力经营,只能关门大吉。
下面具体说说每种情况:
1.出让方微利状态
这是最难砍下来价格的,甚至会因为经营状态及其他原因影响,价格不降反涨。小兰自己就出让过这样的一个店铺,下面给大家讲讲具体的出让过程。
2010年的时候我刚到兰州,当时在逛街的时候突然很想吃川菜,就找到一家餐馆点了个回锅肉,那道菜的品相和味道至今记忆犹新,吃过之后我就跟朋友说这家店开不到年底,价格合适咱们就给盘下来吧。果不其然,过了没到两个月就看到老板贴出转让了,一番“骚操作”之后小兰以12万的价格盘下来(因为产权属于某文化馆,手续繁杂,一般人也不好接),简单装修之后我们把品类改成了“罐罐面”,那时候在兰州这是完完全全的新品,价格走的也是普惠路线——最低一碗素面四块五,想吃肉都可以单加,平均客单价十元不到——这在商业街是相当有优势的,所以每到饭点儿,等位的顾客都排几十号。店铺的收入也还可以,一个月能赚1万多。然而那家店做得实在是太辛苦了:每天起早买菜、买肉,那会儿还用的煤火,至今我还记得当时买完煤坐在煤车上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那一幕的场景。
< class="pgc-img">>做了三个月实在受不了辛苦,就计划转让。粗略算了一下,因为接店之后又重新装修了一番,陆陆续续也加了些设备,大概转20万合适,最低18万就能接受。
放出转让消息之后很多人过来,尤其隔壁店铺的老板看见我这个店门口每天客流不断,一直劝我转给他,价格从最初的15万一路水涨船高,最后24万我觉得差不多了,就转给他了(期间客流量一直很稳定,中间陆续有人过来谈,甚至有顾客看见我在店里直接找我谈,中间最高有出价到23万的)。之所以能以这么高的价格转,主要在于我的店铺当时在正常经营,而且表面上业绩不错,而且随着天气变冷,罐罐面这个题材还会更受欢迎,所以不急于出手,中间几轮顾客过来谈的时候隔壁老板也都知道,所以他算了下,价格也合适,就接手了。
2.出让方无利状态
这种商铺最好谈也最不好谈,要看出让方是不是“精明”的人。简单来说,这种商铺耗着很难受,拿一笔转让费赶紧走人是上策。但有些人认死理——我花了多少转让费盘下来的店,装修花了多少,买设备花了多少——我在上文里也这么算过,这种算法本身也没有错。但是除了算加法之外,你还要帮他算一个减法:继续耗下去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风险,尤其是疫情等影响,转让费可能还要降低。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难点在于怎么说才能让他听得进去,还要听着心里舒服。有一次我在通州玉桥那边看上了一家面馆,做的是老北京炸酱面,连包间带大堂不到100平米,中午吃饭点儿,两桌人都坐不上,我就跟他谈转让的事,因为那会儿我正好有个适合社区店的项目,这个店的位置还挺合心意的。老板是一个北京大哥,我一边跟他算经营数据,一边给他分析,还没讲完,他就拍了拍我肩膀:“小伙子,你说那么多我也记不住,我开店也没算过那么细,就这样吧哈!”然后就给我下了逐客令。也不知道我说的哪句话不合适了刺激到他,总之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我磨了半天嘴皮子,他还闹一不开心。
正常遇到这种“坐吃等死”的店铺,我一般的策略是先跟对方混熟,不提砍价的事,就是聊机遇、聊发展、聊机会成本、聊以前的经历,聊到他都觉得“这小破店守着真是没出息”的时候,才伺机而动。不过这种店铺砍价不要太狠——人家报十万你照着三万砍,前边的功夫就都白费了——对这个店铺有一个心里价位预估之后,如果对方报价离谱,就不主动开口,等他自己降价,如果你前面的铺垫他真听懂了的话,他比你更着急转店。如果报价基本靠谱,那就在你心理价位八成左右的报价开始谈,给讨价还价留点空间,基本生意能谈成。
3.出让方正在亏损
这种就比较好谈,价格往低了谈,不用讲情面,更别心软。生意场就是生意场,任何一次投资都是真金白银的付出。我一个朋友去年年初的时候想做社区电商,刚过完年的时候看中一个小超市,报价是15万,我朋友觉得有点高就没要。不过当时受肺炎疫情影响,已经开始严格控制小区进出了,所以小超市生意日趋直下(离社区的距离有点远,线下生意影响很大,不过做电商没影响),等到三月初的时候再去谈老板明显有点“看不到希望”了,价格主动降到12万,后来又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后8万成交了。
4.出让方巨亏,已经关门歇业
这种讲道理是最好谈的,几乎是“给钱就卖”的程度,但物极必反,这也是“坑”最多的一种。一般店铺的租金都是预付了的,之所以关门,说明实在是亏得太严重,连起码的人工都负担不起,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必须关门,比如开了店却迟迟不能办牌照等。这种基本意味着要么店址有问题,没法办餐饮牌照,要么产权有问题,比如民改商,不能商用等。总之现有的装修你几乎用不上,要想盘点只能考虑转个口岸过来做其他项目。
上面之所以说好谈是因为上家关店肯定是因为经营不下去铁了心要转店,但是说不好谈也是这种,因为店铺还没怎么经营就关店了,前面的转店费、装修费、设备费都还没赚回来,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折磨”和“毒打”就夭折了,所以心有不甘,总觉得不能亏得太厉害,所以死守着等“转机”。
< class="pgc-img">>另外能“巨亏”成这样的店,店主大部分都是“小白”,其天真程度真的是不可言表。小兰前两年就遇到过一次,俩九零后小伙子要做一个炸鸡原创品牌,店铺装修好了因为“刷单”线上店被封了,解封以后一直也没有流量,而店铺本身位置也不理想,做了一个多月几乎没有任何收益,而前期店铺房租、装修和设备已经投了好几万了。其中一个小伙子之前是做美食城招商的,跟我打过交道,所以找到我支招。听完他们这个情况之后,我就劝他们赶紧想办法转出去,因为继续经营下去做起来的希望很渺茫,而且那会儿刚过完国庆节,天气逐渐转凉,炸鸡销量会继续走低。结果他们一直坚持“还没到止损点”、“还没到放弃的时候”,一直在请教如何经营,没办法,已经“疾在骨髓”,我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给他们讲了下这种情况下的做法,后来他们没再找过我,不过一个多月后我查了下他们“某团”店铺,月销量还是几十,就知道他们八成是不行了。
综合来说,已经关门的店,首先一定要认真考察经营风险——别人亏成那样,你真有把握赚钱吗?其次,老板基本已经心灰意冷,价格可以报得狠一点,根据整条街最低价再往下报价都是可以的。最后,尽快锁定胜局,“救命稻草”只有一根的时候他会死死抓住不放,一旦多起来他就会冒出“使点劲我还能上岸”的想法,这时候要么陷入持久战,甚至“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