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
去香港开店,无疑是今年以来餐饮圈里热议的话题之一。
“北店南下,内地餐饮开始席卷香港”“第一批去香港开店的餐饮人,又回来了”“第一波杀到香港的内地餐饮,开始倒闭撤退了”……诸如此类的报道不少。但绝大部分餐饮人面对各类繁杂信息,还是会心中困惑,内地餐饮到底该不该攻入香港?在香港哪种业态更火?
对此,红餐网前不久实地走访了香港,在这里也看到了一些发展势头强劲的品类或业态,比如被誉为“中环精英恩物”“港人福星”的“两餸饭”。据了解,在香港,两餸饭餐厅的人气已经比不少米其林餐厅和茶餐厅高。如今在香港,几乎没有人能拒绝一份有肉有菜的“两餸饭”。
那么,问题来了,香港的“两餸饭”到底是怎样的模式?对于内地餐饮品牌而言,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米其林餐厅最多的城市正流行吃两餸饭
作为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大都市,香港曾孕育出了各种丰富多样的美食。
论品质高端,香港是米其林餐厅的高频集聚地。据米其林指南的最新统计,香港共有214家米其林餐厅,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论市井元素,钵仔糕、咖喱鱼蛋、茶餐厅等美食声名在外,作为港剧标配被焊死在全国观众的脑海中。同时,香港还是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外国餐饮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站。
而两餸饭的横空出世,又让香港美食有了新的具象化体现。
香港市民口中的“两餸饭”,其实就是一种平价自选快餐。“餸”在粤语中是“菜”的意思,因此,两餸饭就是任选两款菜品的平价快餐。大多两餸饭餐厅设立在街边,不设堂食,打包即走,最低可以卖到17元一份。
两餸饭的爆火,实际在口罩期间就已经有了苗头。彼时因为堂食受限,故而部分酒楼开始提供能打包带走的盒饭。后面随着市民需求的日益扩大,陆续出现了两餸饭的专门店,甚至是连锁品牌。有港媒报道,如今的很多两餸饭餐厅都是从海鲜酒楼转型过来的餐饮老将。
“香港两餸饭组”统计的信息 显示 ,仅仅是今年的5月和6月,全港就新增了40多家两餸饭餐厅。
另据“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组”的一项民间调查,香港有10家酒楼餐厅倒闭的同时,就会有16家两餸饭餐厅开出。
还有不少香港茶餐厅也做起了两餸饭的生意。比如香港的敏华冰厅,于今年5月开始卖起了两餸饭,定价28港元,价格非常划算。
两餸饭在香港大受欢迎,以至于香港市民们还纷纷在脸书上自发创建了“香港两餸饭组”,截至8月1日,该群组已经有超过155万人关注,只要是有关两餸饭的一切,群组都会有所涉猎。
比如,“香港两餸饭组”专门绘制了一份两餸饭地图,上面标注了全港每家两餸饭餐厅的具体位置,版主(群主)会定期对两餸饭餐厅的数量进行汇总,保持每月更新的状态;除此之外,群友们也会横向比较餐厅的价格、环境和服务态度,从各种维度为餐厅打分。
“观塘几家两餸饭都涨了3块。”“尖沙咀那家岱民两餸饭今日上了新菜。”……两餸饭组总能找到最新的一手消息,内部架构成熟得像一个专业平台。
还有香港市民都在脸书上调侃:“米其林都有好多餐厅系‘水榜’,揾食都系要睇两餸饭组。”(大致意思就是米其林指南也比不过两餸饭组的意思。)
不仅仅是普通市民对“两餸饭”情有独钟。 据港媒报道,美国驻港澳总领事Greg曾亲自体验过香港两餸饭,之后还发脸书盛赞其实惠又好味; 周润发等一众知名港星也都到过两餸饭餐厅打卡拍照。
如今,两餸饭几乎已经成为香港的代表性美食了。据港媒报道,如今内地的不少老年旅行团,都会特意设置一站式体验香港两餸饭的行程,让老人家齐刷刷地在路边体验香港这份地道美食。
菜式多,最低只需17港元,港人实现盒饭自由
事实上,在两餸饭餐厅开遍全城之前,香港市民的用餐选择大多都集中在茶餐厅和连锁快餐店。
以香港连锁快餐大家乐和大快活为例,门店中一份不带饮品的猪排饭要39元;而在香港茶餐厅,一份米饭+饮料的常餐搭配,至少也要50港元。
相较之下,两餸饭不仅能自助任选,而且售价便宜。总体来看,两餸饭最低只需17港元,均价则在28-40元之间,加5-9元还能多加一杯饮料。目前,在香港地区还有不少两餸饭餐厅坚持着20港元以下的定价,并进一步推出了2元早餐,8元午餐的套餐,另外,学生和工人等特殊群体点单也可以全单打折且加送饮品。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另外,两餸饭餐厅的菜品主打一个包罗万象,自由发挥,光是中式菜系,就有提供鱿鱼干、咸蛋煎肉饼、粟米魚塊、蒸水蛋、南乳炆豬手等数十种款式。更不用说,一些餐厅还会有韩式的紫菜包饭、东南亚菠萝炒饭等各国风味美食。
而且两餸饭的分量管够。红餐网在实地走访中看到,一份两餸饭的盒饭中可能会有着铺满整个饭面的猪扒、巴掌大的黄鱼以及撑爆饭盒盖的蔬菜。
在这基础上,部分两餸饭门店还会提供“增值服务”。比如有门店日常会提供大闸蟹和开背龙虾等“名贵海鲜”,以不带米饭的“净餸”形式出售,一份的价格也仅在45-70港元左右。
以当地热门的两餸饭连锁餐厅权发小厨为例,餐厅每日都会提供超过30种菜式。还会顺应节日推出特别的菜品,比如今年母亲节期间,权发小厨就曾推出过蒜蓉粉丝蒸海虾、蓝花蟹和桶蠔等等。
菜式多样,还比大部分餐厅划算,这是不少香港人“一日三餐”会选择吃两餸饭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两餸饭餐厅的选址也是不拘一格。 只要是能容下半个身位取餐的地方,几乎都能开一家两餸饭餐厅。 很多两餸饭餐厅甚至会开在后巷窄街,你可能在地图上放大百倍都无法精准找到该定位。
有时候,吃一顿两餸饭的复杂程度堪比卧底接头。比如,中环一家名为JOA 的韩式两餸饭餐厅,门店开在远离写字楼的后巷里,店面被路中央的“走鬼档”遮挡得严严实实,要在缝隙中探头查看,方才能一睹店面真容。透过取餐窗,店员与顾客都只能看见对方的半张脸,钱饭交接的一刻,仿佛达成了某种神秘交易。
正是因为两餸饭餐厅的选址灵活,故而香港市民基本是走到哪都能吃上两餸饭,妥妥的实现了“盒饭自由”。
消费理性、平价当道,已成为香港餐饮消费的主流趋势
两餸饭在香港的火爆,其实也反映出,如今在香港地区,“消费理性、平价当道”已成为主流消费趋势。
包括行业此前热议的“港人热衷北上‘吃饭’”的现象,无非也是因为香港地区居民越来越看重性价比罢了。
经济实惠已经成为绝大部分香港居民餐饮消费时的主要决策要素,这一点与内地的餐饮消费趋势别无二致。
这或许正是内地餐饮进军香港市场的破局思路,但知道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区做到平价,对很多内地餐饮品牌而言,目前还是很大的难题。
6月底,内地茶饮品牌柠濛濛、湘西泡菜品牌“萝卜向南”因承受不住巨大的经营压力相继选择退出香港市场,柠濛濛在社交平台发文分享称,算上租金、人工以及一些成本杂项,在香港开一家店随随便便就要花费3000万港元。
还有港媒报道称,今年5月在中环开业的北冰洋兩餸饭,门店不过30平米,一个月的租金就高达20万。
高租金以外,香港餐饮业还面临着用工荒、人工成本高等困境。今年5月,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曾公开表示,香港餐饮业从业人员数已经从2019年的60万减至如今的20万。
△图片来源: 红餐网摄
所以,内地餐饮品牌若真要打算进入香港地区,可能还要在心里先盘算一下,在香港开店的各项高成本压力之下,自己到底能不能提供平价又高质的产品。
广东新语》中有记载,唐朝诗人曹松失意南下,将浙江的茶种带至岭南,没成想这茶在岭南长得比浙江还好,便开始教民种茶、制茶,至此算是拉开了广东茶文化的序幕,到了明清时期,当地人无论是朱门,还是柴户都已养成了饮茶汤的习惯。而这一饮也渐渐的开始为广东的另一种有意思的餐饮形式奠定下了基础,也就是广东早茶。
< class="pgc-img">>一盅茶配上两件点心,这是广东早茶在诞生之初的“标配”,因那时早茶的食用对象都是需要快速填饱肚子兼休息的劳工、平民,所以这一盅两件也足够了。后来有钱人也爱上了这一口,广东早茶才从劳工快餐变成了大众慢餐饮,如今饮个早茶更是可以从早上一直叹到下午。
< class="pgc-img">>广式早茶的盛行,让广东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的早茶店,许多外地游客想要品早茶可能多会选广州的茶楼,但其实在广东的佛山、江门、潮州等地也都藏着不少的宝藏早茶店,真材实料,滋味地道,价格也相对优惠。
< class="pgc-img">>像这两年爆火的江门就有这么一家开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老茶楼,是很多当地人的私藏早茶店,而且这家店跟现今很多茶楼都有所不同,十分有意思,至于如何不同法,不妨往下看看。
< class="pgc-img">>吃点心全靠抢?
在江门台山,被称为“小广州”的公益埠有一家名为“公益茶楼”的早茶店颇为有名,引得许多食客纷至沓来,甚至有不少人不惜跨省跨市来一尝究竟。这家公益茶楼正式售卖早茶已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很多生活在周边的台山人都是吃着它长大的,一进茶楼内就会发现不少当地的老台山人悠然的坐在餐桌边喝茶、吃点心、聊天。
< class="pgc-img">>这老食客加上慕名而来的新食客,就让炉上的蒸点变成了“抢手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到他们家喝早茶,想要顺利快速的吃上点心,那就要每桌派出一个眼疾手快之人,到厨房去“明抢”。
< class="pgc-img">>点心全部码放在蒸屉里,时间一到,点心一熟,厨房的师傅将高高的蒸屉全部卸下火炉,反应迅速的人就已经将手放在点心盘上,火速端走离开,有的甚至都不管里面放的是什么点心,就直接将一整个蒸屉端走。
< class="pgc-img">>而社恐、反应慢的人多半只能目瞪口呆、两手空空的站在一旁回想刚刚这两三分钟之间都发生了啥,自己怎么就什么都没落着,并委屈巴巴的等下一锅点心。
< class="pgc-img">>不过在公益茶楼喝早茶,也不是一定要抢着吃,只要避开早上九点前的高峰期再去,也是可以安心在座位上点单等待服务人员将餐点推至面前的。但若是想要体验一把抢着吃的快感,那就一早去占座,再到厨房占个好位置,争取一把抢到自己心宜的点心。
< class="pgc-img">>茶位费只收一元?
茶位费最早就来源于广东的茶楼酒家,店家供应茶叶,适当的收一点茶水钱也是能理解的,但现今许多餐厅的茶位费竟能收到一二十元,属实有些过分。
< class="pgc-img">>公益茶楼就不一样,这么些年过去了,别的茶楼的茶位费翻了几番,而他们却一直坚持只收一元的茶位费,若是觉得茶叶一般,自带好茶添水泡便是,大家也不会多心疼那一块钱,就当是交水费了。可以说这茶楼也确实配得上名中的“公益”二字,真正凭良心做生意,怪不得能守住这么多老食客的心。
< class="pgc-img">>菜单不多全是经典
公益茶楼不似其他茶楼有着厚厚一本或是至少两三页的菜单,而是只有薄薄一张红纸贴在玻璃上,没有繁杂的分类,只有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九项菜名,后面标注着大致价位,不同份量对应不同价格。
< class="pgc-img">>菜单上的第一项就是蒸排骨,选用的都是新鲜排骨,裹了些豆豉、陈皮一起蒸熟,看似清香,但吃着肉香、豉香浓郁,里面还时不时透出一丝陈皮香,恰好解了腻。
< class="pgc-img">>其次是每家茶楼都不能少的虾饺,公益茶楼的虾饺不是特别大个,但摆了满满一盘,每一颗看着都软糯晶莹,隐隐透出里面粉嫩的肉馅诱人食欲,吃起来外Q里嫩,香味十足,再蘸点辣椒酱很是满足。
< class="pgc-img">>店里的干蒸、粉卷也是每天早上现包现卷的,蒸好后上桌,一个皮薄馅多,越吃越鲜,越吃越上瘾。另一个软糯爽滑,米香味浓郁,被卷在最里层的肉也能给人带来不少的鲜香味。
< class="pgc-img">>银针粉是台山独有的特色点心,是由茶楼老板娘亲手制作的,用粘米粉和木薯粉、澄粉共同揉制出的柔软Q弹粉团。
< class="pgc-img">>粉团先切成小剂子,再手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银针”,搭配上些排骨一起蒸,入口糯香弹牙,蘸上酱汁,爱好这口的人能包揽一大盘。
< class="pgc-img">>还有只限于公益茶楼才能尝到的猪网油糯米鸡,和传统的糯米鸡不一样,厚实的一层糯米里所包的馅料是腊肠、鸡蛋和萝卜仔,外面则裹着一层薄薄的猪网油。
< class="pgc-img">>经过蒸制,猪油融化浸入米中,一口吃下去油滋滋的很香,里面的馅料反而给人一种清香,冲淡了猪油留下来的腻感。
< class="pgc-img">>除了这些蒸点外,另有炒时蔬、炒粉、炒面以及粥可以选择。时蔬都是应季的新鲜蔬菜,像是菜心、小白菜、枸杞叶等等,配上肉片和皮蛋,烧成上汤的,清鲜爽脆。
< class="pgc-img">>带有锅气的炒粉、炒面味道也不差,而且每盘的面和粉都摞的又高又满,再看看价格瞬间会觉得真香。
< class="pgc-img">>粥一般就是最简单的猪杂粥,猪杂刚入口就能尝出它的新鲜不腥,还给米粥提供了不少的鲜味,要不是点心和茶水将肚子已经填的半饱,这粥怎么都要连喝两三碗才行。
< class="pgc-img">>在这家公益茶楼里,能吃到广式早茶的古早味,可能服务没那么周到,环境也很老旧,仿佛让人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感觉,但也恰恰是这种感觉最令人怀念,筷子下的食物也变得更纯粹了。
< class="pgc-img">>或许菜单上标榜的价格看着没觉得便宜,但当一盘盘满满当当的点心和粉面放在眼前时,只会瞬间觉得实惠,三四个人花个一两百块钱就能吃得饱饱的再走。
< class="pgc-img">>——老井说——
有人吃早茶,吃的是一个环境,有人吃早茶,则重在吃味道,如果不是特别注重服务、环境的,其实能在广东各地都能寻觅到像公益茶楼类似的老字号,可以多向当地人打听一下,一般味道都不会差,只是食客和服务人员都是年长的当地人,交流起来可能会有不便,需要去适应,包括像广州当地的老字号荣华楼、莲香楼等都是如此。如果大家还有哪些美味、值得一吃的广东茶楼推荐,可以多多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id="js_content" style="visibility: visible; "> 近年来
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前来进驻经商
香港商人叶汉忠就是其中之一
他将蓬江区启明里一座历史建筑
改造成一间港味十足的茶餐厅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启明里、石湾直街、余庆里、莲平路等片区,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2000多栋,占片区现有建筑一半,大多为民国时期修建,至今仍保持原有旧貌。
近年,我市借城市更新东风,吸引文创、餐饮等业态进驻经营。 叶汉忠今年租下启明里一座历史建筑,投资60万港元将其活化成港式茶餐厅。
茶餐厅装修极具怀旧风
墙壁张贴大幅香港旧风貌照片
演艺界名人
和经典香港电影海报
处处呈现香港元素
游客张先生: “呈现了启明里当年的辉煌,气氛活跃了,也热闹了很多。”
叶汉忠: “我觉得,作为中国人,中国的历史我们应该要认识,更应该保留和传承。”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交流日趋频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叶汉忠表示,有计划在启明里附近物色面积更大的商铺,开分店经营特色餐饮。
叶汉忠: “深中通道开通后,粤港澳一体化更加方便我们回来江门旅游、生活、发展,我也有计划在附近找大面积的铺位,希望可以再扩充开分店。”
新闻链接
蓬江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是江门的“城市原点”
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一直备受关注
记者20日从蓬江区白沙街道办了解到
纳入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和发展基金使用计划的
首个历史建筑修缮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
有望在今年国庆节前完工
今年5月,我市正式发布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基金,呼吁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发展公益事业中来。
目前,该基金已募(认)捐款物超1300万元,已确定首批修缮项目共4个,其中,新椰路2、4、6号建筑的修缮加固工程是该批次首个动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