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背后,是一场剑拔弩张的资本之争。
作者 | 卢泳志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2022年,各路资本对于兰州牛肉面的布局仍在继续。
近日,兰州牛肉面品牌马记永主体运营公司上海花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花桥)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注册资本增至约160.44万元,增幅约13.48%。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腾讯第一次入股面类品牌,在此之前腾讯投资曾经两次入股和府捞面,这背后正是面食赛道的投资热潮。
2021年,可以说是资本热捧面食赛道的一年。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2021年至少有8起面食融资事件,已披露的金额合计超13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面食是中国传统的主流餐饮品类,但整体存在比较大的创新升级以及迭代的空间,供应链的完整度、品质的稳定、食品安全的保障、品牌调性的提升等方面,都是考验新兴品牌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面食赛道的资本之战
从表面来看,马记永经营的是兰州拉面,但它却并非兰州品牌。
据爱企查显示,上海花桥成立于2019年7月,注册资本约160万元。目前,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8.7%。
图片来源:爱企查
目前,上海花桥已对外投资成立20余家餐饮公司,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2021年5月,马记永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挑战者资本、险峰资本、凯辉资本、高榕资本、红杉资本。其中,红杉资本还递出了高达10亿元以上估值的投资意向书。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很多兰州拉面品牌崛起,其中包括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等,他们都不是兰州本土品牌。
据了解,这些品牌大多走中高端路线,选择购物中心和写字楼,在门店装潢上也都融入受年轻消费群体热捧的国潮元素,定价在30元左右。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在产品方面,马记永除了保留经典产品牛肉拉面外,还加入了烤串、凉菜、肉夹馍等西北特色美食。而马记永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免费加面,此举被认为是兰州拉面品类里“最大的创新”。
事实上,兰州拉面这一细分品类在近两年蕾持续被资本看好,除马记永外,陈香贵、张拉拉等均在2021年获得融资。
2021年7月,陈香贵超亿元A轮融资由正心谷资本领投,云九资本跟投,老股东源码资本和天使投资人宋欢平再次加持,估值接近10亿元。
2021年12月,张拉拉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文化消费基金领投,金沙江创投与盛景嘉成跟投。
据某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面食赛道共发生融资12起,总金额达10.11亿元。
从长期来看,自2014年以来,面食赛道共有16个品牌获得融资,总融资事件达36起,总金额超过19.78亿元,
从门店数量上来看,截至去年12月21日,张拉拉累计在全国范围内签约100家门店;截至去年10月底,陈香贵的全国直营门店突破200家(包括已签约待开门店)。
据一味研究2022年初报道,马记永门店数量为81,其中待开店数量为57。
由此来看,新一轮的兰州拉面大战,或许已经拉开帷幕。
腾讯征战餐饮行业
在这场面食大战中,投资马记永并不是腾讯首次“参战”。在投资马记永之前,腾讯曾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参与和府捞面的两轮投资。
在大众的印象中,过去腾讯系的投资偏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科技领域,而事实上,近年来腾讯已经将目光瞄准线下餐饮领域。
除了面食领域,在咖啡茶饮领域,腾讯参投了喜茶、Tims中国和Algebraist代数学家;另外,腾讯还入股了“网红”热卤品牌盛香亭。
近年来,互联网的风刮到了线下,线下餐饮成了热门赛道,作为新消费不可或缺的一环,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布局餐饮行业上下足了功夫。
据某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前8个月,互联网巨头在餐饮新消费赛道的投资超过71.56亿元,达31次。
在线下餐饮这一细分赛道,腾讯也反应最快,在餐饮新消费领域总共出手8次,其中有7次集中在2021年。
具体来看,2021年7月,腾讯参投喜茶,总金额达33.08亿元;新咖啡项目有“Tims中国”以及“代数学家algebraist”;此外,腾讯还投资了和府捞面和盛香亭。
据一家数据研究院表示,腾讯偏好挑选连锁品牌与头部项目,或是对所投项目有着“万店品牌”的期待。
实际上,除了腾讯外,在餐饮新消费的投资上,各巨头都绞尽脑汁试图出圈。比如:字节跳动在白酒类以及餐饮零售上的探索;美团重点布局面食与新咖啡两个赛道;B站布局年轻化赛道,打造 IP+餐饮新模式。
显然,互联网巨头想要通过餐饮抵达更深层更年轻的人群,通过餐饮新消费赚钱在短期内显得不那么重要,而餐饮行业也希望借助资本完成自己的扩张。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与餐饮是相辅相成的,资本的投资偏好,会影响餐饮的发展趋势,而餐饮扎根于人群带来的流量,则反哺资本。
大佬跨界餐饮“真香”吗
关于跨界餐饮行业,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段子:去奔驰4S店品美酒,去Chanel吃甜品,在Burberry喝咖啡,去范思哲住酒店,在阿玛尼住公寓。
其讲述的就是大牌企业纷纷向餐饮伸出橄榄枝,其中包括:奔驰推出Mercedes me餐厅;无印良品打造“素之食”的餐厅;摩拜单车携Wagas打造“摩拜单车主题餐厅”;香奈儿推出“COCO CAFE”快闪咖啡馆;马云联合Costa推出Apsara咖啡馆等。
除了一些雄厚的资本势力,还有很多行业大佬也在跨界餐饮。
作为地产圈曾经的风云人物,毛大庆被外界亲切地称呼为“庆庆哥”。2015年,毛大庆离开万科,成立联合办公空间“优客工场”。
图片来源:微博
2021年9月份,一家名叫“毛大庆包子铺”的店铺悄悄开张。随后,毛大庆在微博上多次为这家包子铺打call,并且附上了地址和链接,这家包子铺开始慢慢走红。
毛大庆开包子铺,被认为是优客工场从B端到C端的一个重要尝试。在此之前,优客工场宣布以亿元级估值并购北京餐饮品牌“晓寿司”,双方将通过覆盖白领工作餐、会议餐、下午茶等进一步布局日料市场。
当然,资本大佬“再创业”涉足餐饮行业,毛大庆并不是“始作俑者”。2021年8月份,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最新创业的“小面”也备受关注。
在创立神州租车和瑞幸咖啡之后,陆正耀再次征战餐饮业,成立了“趣小面”。2021年8月8日,趣小面在北京、重庆两地同时开张。
在经营了三个月后,“趣小面”更名为“趣巴渝”。有消息指出,陆正耀的目标是在全国开500家小面馆,未来还要扩张到小吃品牌,逐渐升级成一个线上化的美食APP。
和陆正耀相似,太子奶品牌创始人李途纯创立“品全仟味美食公司”,同样有着“雄心壮志”。
2021年4月25日,李途纯创立的品全仟味开福区洪缘店在长沙开业,这是其以“品全仟味美食公司”连锁品牌代言人、创始人的双重身份,再次下海创业。
李途纯表示,要用三到五年时间,再创一个中国人自已的“肯德基”、“麦当劳”,且全为营养食品,致力进入食品企业500强。
和上述二人不同,联办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波明创业开餐饮,则更多是源于自己的爱好和一种情怀。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王波明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学硕士之后,又在纽约交易所任职了一段时间。工作之余,在美国呆了7年的王波明养成了一个爱好——吃牛排。
2019年,王波明与友人在三里屯合资开设了一家牛排馆——沃夫冈牛排馆北京华贸店,成为了沃夫冈牛排馆的中国合伙人。正是源于他的钟爱与执着,沃夫冈才能顺利登陆中国市场。
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大牌企业和行业大佬跨界餐饮的初衷不尽相同。但不管是为了流量而跨界,亦或是为转型而跨界,还是为了打劫利润而跨界,分羹餐饮行业都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传统餐饮还是跨界餐饮,竞争的洗牌都会加速品牌的迭代与淘汰。传统思维的餐饮人如果还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终有一天会被跨界餐饮所淘汰。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曾公开表示,未来餐饮业不仅是传统的吃喝这么简单,更可能是餐饮服务的基本功能+主题文化+消费体验的平台型行业,跨界合作、跨界发展将成为通行做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众多行业跨界餐饮实际上是失败与成功并存。企业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市场开辟一片新的蓝海,并不容易。
腾讯卖的兰州拉面,你会来上一碗吗?欢迎留言评论!
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侯隽)企业一年一度的中考成绩单陆续出炉。
其中,备受关注的国内餐饮头部企业,海底捞和九毛九在8月24日,发布了新一轮的中期财报。
单从财报数据的基本面来看,2021年中期,两家企业营收均实现了新增长,特别是净利方面,同时扭亏为盈。
透过海底捞、九毛九的中期财报,可以看到国内餐饮界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表现。
海底捞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实现净利润9452.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9.6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但作为关键指标之一的翻台率持续走低,这让业内颇为担心。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虽然公司收入及利润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对比2020年同期3.3次/天,未达到管理层预期。”
截至今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数为1597家,2020年和2019年末,该数据则分别为1298家和768家,半年内海底捞门店多了近300家。2016-2019年,海底捞翻台率分别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4.8次/天,3.5次/天。到了上半年,翻台率进一步下降至3.0次/天。
九毛九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显示,21H1实现营业收入20.21亿元、同增112.9%,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H1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
其中,21H1太二/九毛九/其他品牌分别实现餐厅收入16.03/3.82/0.37亿元,同增138.6%/43.1%/238.2%,占比分别为79%/19%/2%。
太二H1净增加门店53家,全国门店总数达到286家。翻台率为3.7次/天,较20H1翻台情况(3.4次/天)有所提升;九毛九H1关停8家门店、新开1家门店,全国门店总数达到91家。翻台率为1.8次/天,较20H1翻台情况(1.3次/天)有所提升;客单价同比小幅下降3.3%至59元。
受去年疫情的影响,线下实体行业可谓是倍受打击,特别是餐饮行业,可以说是“重灾区”。如今,随着国内生活的恢复,以及疫苗的全面铺开,餐饮行业走出疫情的困境,所以翻台率成为衡量一个餐饮企业的关键指标,尤其是火锅业,不仅比拼激烈而且淘汰迅速。
相对于海底捞和九毛九等老牌餐饮企业,代表餐饮新势力的巴奴火锅在翻台率上表现非常抢眼。
以刚过去的“中国情人节”七夕为例,巴奴火锅多家门店的最高翻台率被刷新。尤其是前不久开业的华南首店——深圳卓悦中心店,七夕当日的翻台率达到8.3,位列全国门店翻台率首位。这也意味着巴奴在华北和华东两大市场大获成功后,进军华南市场迎来“开门红”。
此外,在北京、上海、西安的翻台率均达到了7以上。其中,北京和深圳的门店当天晚上11时还在排队等位,北京悠唐店数据再创新高,小桌超过了500桌;
同样在新开店速度上,巴奴直营店数量即将突破百家。巴奴方面表示,下一步巴奴将进驻武汉。“落子”武汉能否再引新一轮热潮,值得期待。
根据安永(中国)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餐饮行业数字化调研报告》显示,年轻一代已成为餐饮新的主力消费群体,其中95后尤为突出,到2020年已成为第一大餐饮消费年龄群,贡献了近40%的餐饮消费总额。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这些餐饮新势力企业例如巴奴一方面通过趣味与个性化的消费场景,努力俘获年轻人的味蕾;另一方面,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吸纳商务精英人群,让火锅餐饮品类深入商务宴请、注重品位和用餐环境的高端客群,不但提供鲜美健康的食材,还能创造舒适氛围。业内人士认为,巴奴打破过去存于商务宴请、高端餐饮和火锅之间的壁垒,成为越来越多高端客群的选择。
据悉,巴奴正在尝试“火锅+酒吧”模式。
据了解,其深圳卓悦中心店成为首家引入酒水吧的门店。,酒水吧的产品品类包含现榨果汁、现酿啤酒以及现制饮品。“酒水吧”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拉长了顾客的消费时段,已成为巴奴华南首店的特色。巴奴表示,“酒水吧还在一直优化调整。成熟后,只要门店条件允许,都会增加酒水吧。”
目前巴奴在全国共开设85家直营店,覆盖北京、深圳、上海、西安、郑州等全国20多个城市。巴奴在2021年迎来20周年之际,直营店数量即将突破百家,巴奴在一线城市的版图已经初具轮廓。
外界注意到,巴奴一直保持稳扎稳打的布局理念。今年6月,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在巴奴20周年媒体交流活动上表示,即便巴奴接触了资本,也不会有快速扩张、快速开店的计划。巴奴会遵循自己的拓店节奏,3年之内依然会聚焦一、二线城市。
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红鹰奖》是一项最具影响力的餐饮商业价值品牌评选活动,通过评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商业价值和品牌差异化等指标,旨在发掘和表彰餐饮行业中那些在创新、品质和服务上拥有突出表现的品牌。
< class="pgc-img">>近日,“2023年度餐饮商业价值品牌”获奖名单正式出炉,多家新势力品牌凭借其差异化策略成功突围,助力餐饮行业迎来新的变革。
< class="pgc-img">>据最新媒体报道,这次评选中,“2023年度餐饮商业价值品牌”的评选逐渐显示出崭新的态势。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逐渐升级,差异化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向。
< class="pgc-img">>新势力品牌在这一趋势下迅速崛起,并通过创新、个性化以及技术驱动等手段,实现了与传统品牌的差异化竞争。
< class="pgc-img">>首先,新势力品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具备明显优势。这些品牌通过精心打磨产品,追求品质和口感的完美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下消费者口味的新品。
< class="pgc-img">>同时,他们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特色,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有效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其次,新势力品牌在品牌定位和市场推广上呈现出差异化策略。
< class="pgc-img">>他们深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通过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手法,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入的情感联结,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这些品牌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拓展市场,有效抢占了消费者的眼球,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
< class="pgc-img">>同时,新势力品牌在运营模式上也采取了创新的方式。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订餐、外卖配送等方式,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
< class="pgc-img">>此外,他们还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定期推出优惠活动等方式,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品牌忠诚度。
< class="pgc-img">>这次评选结果的出炉,不仅是对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有力佐证,也进一步彰显了新势力品牌在行业中的崛起和差异化竞争的力量。
< class="pgc-img">>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成功实现了与传统品牌的差异化,为餐饮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后,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品牌的商业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市场影响力和差异化上,还应该关注其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面。
< class="pgc-img">>因此,评选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品牌的商业价值。
< class="pgc-img">>总之,红鹰奖评选的获奖新势力品牌在餐饮行业中的差异化突围充分证明了消费者对独特、个性化品牌的追求。通过创新、差异化和科技驱动,这些品牌成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成为市场上的新生力量。
< class="pgc-img">>然而,如何更好地平衡品牌的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仍然是餐饮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课题。
< class="pgc-img">>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多新势力品牌将涌现,为餐饮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竞争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