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奶茶是现在市面上很流行的一种饮品,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的女性朋友而言,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如果人们管不住嘴,长期过度饮用奶茶,其实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喝奶茶的危害分别都有哪些?
诱发肥胖
曾经有数据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饮用奶茶3个月以上的人群,他们的血脂肪以及胆固醇都会出现异常,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爱喝奶茶的人群高很多。而现在很多大家经常喝的一些奶茶,大多都是奶精组成的,而奶精很重要的成分就是椰子油,如果人们长期饮用,很容易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诱发肥胖。
容易神经过敏
如果适量的饮用一些奶茶,其实是有助于提神醒脑以及帮助大家提升记忆力的,但如果长时期过量饮用奶茶,反而会适得其反,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为大量的饮用奶茶相当于人体摄入类似的兴奋剂产生一样的作用,会很容易造成神经过敏。===PEI_PAGER_PEI===
增加患癌概率
奶茶虽然口味众多,但是很多不良商家,为了使它的保质期更长一些,会加入一些添加剂或者是防腐剂之类的东西,这种东西的致癌性是很高的,特别是己二烯酸的防腐剂本身就属于高致癌物。
而且奶茶中大多还含有植脂末,这种化学物中含有的铅元素含量超标,如果人体长期食用它们,可能会增加患上癌症或者是哮喘的概率,而对于幼儿而言,饮用奶茶也会使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影响精子活力
因为奶茶中含有很多物质,会对男性朋友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会伤害精子的活跃性,有一种叫氢化植物油的物质,其实就是脂肪酸,如果大量饮用奶茶后,人体会摄入很多的脂肪酸,会使男性荷尔蒙分泌不正常,降低精子活力和质量,因此,特别是对于正处在育龄期的男性朋友而言,一定要远离奶茶。
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饮用奶茶也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某些中老年人而言,长期饮用奶茶会使人们体内的胆固醇出现异常,而如果人体中的胆固醇大幅度升高,则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管住嘴,少喝奶茶。===PEI_PAGER_PEI===
除此之外,下面的三种水也要少喝
茶饮料
现在市面上很流行一些茶元素的饮品,比如红茶,但其实它们的成分多是有一些香精和油茶粉组成的。虽然喝起来口感很好,但其实并没有任何的营养成分,而且茶饮料本身的含糖量很高,如果长期大量饮用,它们会造成人体血压水平发生异常,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
所以特别是对于高血糖患者而言一定要管住嘴,少喝一些茶饮料,以免导致诱发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
速溶咖啡
对于很多上班族而言,为了提神醒脑和节约时间经常会选择饮用一些速溶咖啡,但其实速溶咖啡中的食品添加剂和含糖量都很高,长期饮用的话,也会导致血糖失去控制,人体中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分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消耗身体的能量,导致摄入体内的多余热量,反而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时间长后肯定会诱发肥胖。
而且饮用这种含糖量高的饮料之后,很容易会有饱腹感,从而也会对人们的食欲造成影响,食欲下降,长期以往,会容易降低身体抵抗力,诱发疾病。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十分受一些年轻朋友的喜爱,但是因为其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含量超标,而且其中会加入很多的糖分以及色素,虽然口感十分不错。但如果长期过量饮用,它反而会使肝脏的负担加重。
众所周知,肝脏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之一,它可以调节人体血糖浓度,但当人体血糖过度升高时,肝脏可以利用血糖合成糖原储备,在人体内以备不时之需,但过多的糖会在肝脏内转化成脂肪,损伤肝脏。
而且摄入过多糖分后会引起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打破人体系统的代谢平衡,出现血液黏稠,使血流运行速度变慢,血管变窄,失去弹性,导致出现血管堵塞,从而增加患心脑血管方面的风险。
总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少喝奶茶,以及上文所介绍的其他几种水,比如碳酸饮料、茶饮和速溶咖啡等,因为只有管住嘴,才能增强体质,远离疾病。
茶山派(湾悦城店),食安特勤队队员查看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是否具有显著标识。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张海
漫长而炎热的夏天,最适合来一杯现制现售的冷饮消暑解渴。但是,您购买的水果茶中的水果是否新鲜?操作间卫生情况如何?从业人员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制作奶茶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是否正规?带着消费者最关注的这些问题,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市食安办组织食安特勤队队员、媒体记者和第三方承检机构人员,走进湖里区湾悦城两家网红饮品店进行突击检查。
霸王茶姬(湾悦城店)
进货查验制度需完善
位于湾悦城商场1楼的“霸王茶姬”饮品店主营茶饮果汁,每天销量约2000杯。昨日上午,食安特勤队队员实地检查了该饮品店是否持证亮照、是否规范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人员健康管理、加工制作过程、设备清洗消毒、食品贮存等涉及食品安全环节是否符合规定,并随机抽取店员的健康证进行检查。
“这家店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些做法值得肯定。”食安特勤队队员陈晓文指出。比如,该店用于制作茶饮的食材原料都贴有标签,标明了制作时间、保质期限和储存条件等信息;提供给顾客使用的一次性纸杯外包装有内容完整的标签,标注了“卫消证”字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使用温度等内容。此外,该企业还自行开发了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检查中,食安特勤队队员随机抽取了香水柠檬这一原材料,要求商家提供索证索票记录,但商家只能提供进货票据,无法提供其供货商的证照、检验报告等资质材料。检查还发现,该店后厨地板有一处地漏没有加盖密封,净水器滤芯的更换频率较低,由于场地有限,仓库内部分食材与非食材存在混放的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食安特勤队队员要求商家完善进货查验制度,及时修补无盖的地漏,适当缩短滤芯更换周期,保证水源品质和食用冰质量。
茶山派(湾悦城店)
半成品食材未贴标签
湾悦城的“茶山派”是厦门本土新晋的奶茶品牌。食安特勤队队员重点查看了该店的证照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净水处理设备使用、制冰机消毒情况,以及食品原料和半成品是否有加贴标签,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是否具有显著标识等。
检查发现,由于经营场所面积较小,商家没有将证照悬挂公示,操作间也没有按要求配备灭蝇灯。食安特勤队队员陈茂帝还发现,店内已加工的水果、茶原料等半成品食材没有加贴标签标示,未标注制作日期、限用日期等信息;店员将冰铲放置在盛有消毒水的容器内,但消毒水未能完全浸没冰铲,无法起到消毒作用;而且消毒水离食用冰距离太近,可能对冰块造成污染。存放预包装食材的货架没有做好分类分区,存在杂物混放的问题,且部分食材直接落地,未离墙离地存放。
针对两家奶茶店检查发现的问题,食安特勤队已移交给属地市场监管所,后续将监督整改到位。
此次行动中,第三方抽检机构工作人员根据食安特勤队的现场“点单”,对两家网红茶饮店的香水柠檬、火龙果、西瓜等食材进行了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除此之外,本次行动还采用了监督抽检的方式,在两家店随机抽取了伯牙绝弦、珍芷桃花仙等2款饮品进行甜蜜素、糖精钠等项目检测。抽检结果近期将在“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提醒】
现制饮品如何喝得更安心?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①购买现制现售饮品,要选择资质齐全、卫生条件好、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商家,食品经营许可证需具备“自制饮品制售”的经营项目;②购买后应及时饮用,注意冷饮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所购冷饮在保质期内,制作完成到食用的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
来源: 厦门日报
源:广州日报
去年全国产量约460亿根!
一根降解或达500年!
现在明确了,年底禁用!
小伙伴们,
你这么多年喝奶茶、饮料
方式要发生大变化啦
据央视财经7月12日消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距离禁令的最后期限还有不到半年,餐饮行业做好准备了吗?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对餐饮企业的经营影响大吗?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 餐饮企业“换装”
6月30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餐厅将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时在杯盖的设计上进行了微调。
在一家麦当劳餐厅,记者发现,杯盖上有一个饮用嘴,只要打开上面的小盖儿就可以直接饮用了,替代了过去塑料吸管的使用。
麦当劳中国表示,相关减塑举措将于2020年内覆盖中国内地,据了解,目前中国内地有超过3500家麦当劳餐厅,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约400吨。
麦当劳(中国)副总裁张帆:目前麦当劳中国所有的包装里,大概80%都已经实现了纸质,塑料只有20%的用量。
而作为全球最大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在2018年就宣布,今年在全球范围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此前星巴克在中国地区的塑料吸管年均使用量为200吨左右。
星巴克中国副总裁竺蕾:去年年底,在中国的4000多家门店,已经全部实现了塑料吸管的禁用。
记者发现,在外卖平台上,不少餐饮门店都增加了“不使用塑料吸管”和“用纸吸管替代塑料吸管”的选项,来倡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吸管。
喜茶媒体公关高级总监霍玮:北京地区的外卖已全部默认配送纸吸管,未来也会在全国其它城市推行,截至今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已经减少使用塑料吸管超过1100万根。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业内专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只有几分钟,但降解的时间可能长达500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塑料吸管回收利用的难度很大,我们从塑料吸管开始,去实施禁限是比较容易入手的,向消费者、居民传递非常清晰的一个信号,就是我们要减少对于塑料制品的依赖,这有助于去促进绿色生活跟绿色消费的形成。
纸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可行吗
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将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将处以一万至十万元的罚款。在政策强制规定和头部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限塑的行动中,那么消费者的感受如何呢?
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对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有消费者表示停用之后有些不便。考虑到消费习惯,特别是对吸管使用依赖程度较高的奶茶店、饮品店来说,寻找可以替代塑料吸管的制品,并引导消费者使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发现,一些门店已经将塑料吸管的外包装上印有“减少使用吸管更环保”的标识,并且将纸吸管和塑料吸管的工具筒同时放在服务台上,引导消费者使用。
不过,对顾客来说,塑料吸管和纸吸管在使用体验上还是有差异,一家门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只有1/3的顾客会选择使用环保纸吸管。
而对企业来说,如何控制成本同时又提升客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了解,塑料吸管的成本平均一支为0.03元左右,纸吸管在0.1元左右,相差3倍多。纸吸管不仅更贵,并且使用体验也有待优化。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表示,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突破创新,塑料吸管的环保替代并非难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可以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去替代,也可以用纸或竹子去做替代,包括小麦、一些植物的秸秆,也可以用玻璃、金属等可以循环使用的制品去替代它,根据各个消费的场景,去选择替代的产品。
可降解吸管成本高生产难 企业观望
我们看到一些饮料制作企业在环保方面也在想办法,那么塑料吸管企业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样应对“限塑令”的?
浙江义乌的双童吸管是全球领先的吸管制造企业,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公司在1994年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生产传统塑料吸管。薄利多销几乎是所有吸管制造企业采用的策略,想要盈利就必须压低价格、加大出货量。这样的模式难以让企业成长,公司在2005年就研发生产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如今,可降解吸管已经占到了公司业务的60%以上,材料囊括了聚乳酸、纸质等。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吸管的成本在1分钱左右,纸质、聚乳酸吸管的成本一般在3到4分钱,不锈钢、玻璃这些可重复使用的吸管成本更高,在2到4毛钱不等。除了成本较高外,聚乳酸产品的保质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一旦保存时间过久产品就会降解。所以厂家必须及早销售,避免库存长期积压的情况。
基于这样的原因,不少企业在转型时往往会选择纸质吸管,一家位于安吉的企业就是由一家制纸企业和吸管企业合资成立的。记者了解到,其纸质吸管的制作工艺也并不简单。
以卷管环节为例,每根纸吸管都需要用三层纸卷制而成。由于每个客户的需求不一样,纸张的规格也各不相同,每次生产都需要调试机器。即使能顺利完成制作,烘干又是一个让不少没经验的企业头疼的难题。正是受制于资金成本、技术等原因,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并没有冒然转型。
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二桥:现在国内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在做可降解,规模小的一些企业现在还持观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