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连锁餐饮不受待见了,还是更多人不愿意出去吃了?
8月10日,西安饮食发布中报,尽管拥有12个“中华老字号”和9个“陕西省老字号”,背靠西安市这一大旅游IP的游客流量,其报告期内业绩仍亏损,且亏损规模同比加大。
如果说西安饮食的老字号承载厚重文化,导致其在当下的竞争中略显劣势,那么网红连锁餐饮企业九毛九的中报业绩下滑,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餐饮行业当下的困境。
实际上,餐饮连锁的消费困境,也同时出现在咖啡、现制茶饮连锁领域,如何直面挑战和实现突围破局,备受餐饮连锁行业及社会各界关注。
餐饮连锁中报业绩乏力,西安饮食、呷哺呷哺亏损,九毛九净利下滑近七成
每年海量的游客去西安旅游玩什么?看文化美景和品美食必不可少,而拥有老字号最多的饮食连锁企业显然拥有独特优势,但反映在业绩上却并非如此。
8月10日,西安饮食发布了2024年中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7.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96亿元,同比下滑了29.53%,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71.86万元,同比增长了29.69%。
对于企业业绩亏损的原因,西安饮食并未在中报中作出正面解释。表现在具体的业务单元方面,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方面,仅西安大业食品有限公司表现为盈利,其余尽皆亏损。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至2023年,西安饮食已经连续三年亏损。
财报显示,西安饮食是陕西省和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对外接待“窗口”,并拥有“中华老字号”12个、“陕西老字号”9个、“西安老字号”14个,其中老孙家饭庄、同盛祥饭庄牛羊肉泡馍等被评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而放眼整个餐饮行业,截至今年上半年,不仅不少老品牌业绩表现欠佳,包括九毛九、呷哺呷哺在内的新型餐饮连锁业绩也并不亮眼。
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拥有网红品牌“太二酸菜鱼”的九毛九实现营业收入30.64亿元,同比增长了6.4%,实现净利润为67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69.8%。九毛九解释称,由于顾客人均消费及翻台率下滑,导致了餐厅单店收入下跌的情形。
更早之前,火锅连锁呷哺呷哺8月2日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预计收入减少约15.9%至24亿元,净亏损约2.6亿元~2.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净亏损规模1.99亿元。
同日,味千(中国)也发布盈利预警,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不超过2000万元,而在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为盈利1.33亿元。
而在咖啡茶饮连锁方面,瑞幸咖啡、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等头部品牌净利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奈雪的茶上半年再次陷入巨亏,经调整后亏损预计约为4.2亿元~4.9亿元;茶百道上半年录得净利润在2.2亿元~2.5亿元之间,同比上年同期最多下降63.03%。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一方面,不少星级酒店在直播平台打出的超低价餐饮组合,一定程度上对餐饮连锁消费形成了消费替代,进而实现市场分流;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主力消费人群在变化,一些头部餐饮企业在创新方面没有跟上这个节奏。
砍店、砍牌、砍价格,内卷之下生存策略众生相
面对更多消费者“出去吃”意愿低、降低“出去吃”的消费价格的现状,通过各种方式降价和提升产品性价比,成为不少餐饮连锁的首选策略。
如九毛九在分析其二季度业绩下滑原因时,就提到了“品牌调整发展策略,从而持续调整菜单结构和菜品价格,以及增加推广活动”。
呷哺呷哺也在今年5月宣布调整单人及双人套餐价格,门店套餐价格大部分下降至50元,让“价格重回旧时光”。而在此之前,其单人套餐和双人套餐均价分别为65元、145元。而在2023年,呷哺呷哺的客单价已达到62.2元。
九毛九、呷哺呷哺降价,只是全国餐饮连锁纷纷举起“降价”大旗的一个缩影。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打开抖音应用的团购板块,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内的跨国餐饮品牌,也纷纷通过团购的方式,打开价格下降通道以争抢消费者,其中大部分团购券都不限制使用时间和使用门店,而且不用提前预约。
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也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到:“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值得注意的是,餐饮连锁的降价行为,也延伸到了咖啡连锁和奶茶连锁领域。
在咖啡连锁行业,除了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等推出的9.9元价格,还有其他品牌甚至推出8.8元、6.6元的价格。另据21世纪报道显示,包括喜茶、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等多个头部品牌,通过调整菜单、发放优惠券等形式降价,激战“10元价格带”。
除了无处不在的价格战,关闭亏损门店和砍掉与当前消费环境匹配度较差的子品牌,也成为不少头部品牌连锁自救的重要手段。如味千(中国)在疫情期间主动关闭亏损门店,呷哺呷哺也在2023年关闭了114家餐厅。呷哺呷哺砍掉了定位高端的子品牌“趁烧”,九毛九则转让了“那未大叔是大厨”“赖美丽酸汤烤鱼”两个品牌。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在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砍掉亏损门店和子品牌,都有利于减少“失血”,并将更多财力、物力集中在企业优势的领域,提升企业造血能力。
餐饮客观红利仍在,能否有效创新仍是破局关键
西安饮食在其中报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餐饮行业市场需求低迷,竞争不断加剧,餐饮经营门店均出现不同程度客源减少、消费标准下降,导致营业收入未达预期,且相关固定成本较高,影响当期利润未达预期。
西安饮食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经营和利润不如预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公司做了很多工作。公司今年的目标是扭亏,也在围绕这个目标安排所有的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客流量下降和消费标准下降,也分别出现在味千(中国)和九毛九的盈利预警描述中。如味千(中国)在其“盈利预警”中表示,门店客流量下降,导致同店销售收入负增长,部分门店出现亏损,进而导致使用权资产及固定资产减值拨备增加。
纵向对比,也可以发现九毛九旗下门店人均消费和单店收入下行的变化。
九毛九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太二酸菜鱼门店顾客人均消费69元,怂火锅客单价为104元,两个数据低于上年同期的75元和113元,九毛九的客单价直接降至55元。单店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鱼门店(自营)、怂火锅和九毛九的同店日均销售额,也分别同比上年下滑了18.1%、36.6%和12.6%。
此外,环比今年一季度,九毛九旗下门店的客单价及翻台率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在下一步如何扩张的考量方面,九毛九计划采取更加审慎的网络扩张策划,调整怂火锅2024年全年扩张目标为新设25家,并继续维持太二餐厅网络扩张计划,及分别在国内新设80至100家太二自营餐厅,在海外新设15至20家太二自营餐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长期来看,餐饮消费的红利仍客观存在,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头部餐饮连锁品牌利润下滑,也意味着新一轮洗牌进程已经开始,更好的现金储备、高性价比产品供应和管理创新仍是餐饮连锁企业维持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变量。
“餐饮消费的特点在变,餐饮连锁企业也需要通过产品和渠道的有效创新满足需求,如果你的创新跟不上人们消费的迭代,被新来者取代的可能就已经出现了。”张毅表示。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华社北京2月7日电 题:让烟火气加速升腾——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谈行业现状与前景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韩佳诺
一“厢”难求的年夜饭、只增不减的住宿订单、排起“长龙”的集市小吃……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各地住宿、餐饮市场的火热景象扑面而来。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乘着新春“东风”,在不断优化的消费大环境中深挖行业细分领域,有助于增强餐饮、住宿消费回升势头。
餐饮住宿业是生活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为活跃的消费业态之一。2023年,餐饮住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餐饮住宿业商务活动指数年均值升至扩张区间……我国餐饮住宿市场明显回暖。以餐饮住宿业为代表的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恢复较快,充分表明餐饮住宿业是拉动内需、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记者相继走访了位于北京的东来顺、海底捞、旺顺阁等多家餐厅,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国庆前后就有消费者打听年夜饭预订情况,目前,除夕当晚的包间已全部订出。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4年1月,“年夜饭”相关搜索量月度环比增长约4倍。与此同时,春节期间三亚、哈尔滨、上海、深圳等热门目的地酒店的多款房型均已订满。
陈新华表示,在看到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火热向好的同时,也要看到餐饮住宿业仍面临大而不强、标准缺失等问题,巩固增强消费市场扩大态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仍需多方发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在部署“全面促进消费”工作时提出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重要位置。
对此,陈新华说,一方面,要在优化消费的大环境上狠下功夫。餐饮住宿业的主力军是民营企业,个别地方“以罚代管”“一刀切式管理”等做法很容易挫伤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应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另一方面,深度挖掘不同类别“小”市场的消费潜力。在经历疫情之后,行业特色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明显:从亲子酒店、乡村休闲度假酒店到民宿、露营地帐篷式酒店相继“出圈”,从烘焙、茶饮、预制菜的快速发展到低脂、轻食成为新“食”尚……适应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餐厅需进一步调整菜品、口味及运营模式,增加特色菜品、风味小吃的开发和供应,宾馆也要加快提升服务品质,增添文化内涵,打造出有独创、难模仿的产品。
陈新华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期,大家外出就餐、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越来越细分,越来越追求品质和特色。相关企业可以乘势而上,以国潮、赛事等特色IP为切入点,将行业特点与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快速发展的亮点结合,进一步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添砖加瓦”。
展望未来,陈新华表示,我国14亿多的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加上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完)
报讯 日前,毕马威中国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和深圳市烹饪协会共同打造并发布了《因势而变·应变而兴——2024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2023年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从税务服务、数智化服务、供应链优化服务、出海模式等方面,为推动中国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建议与“毕马威方案”。
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活力,而餐饮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之一,不仅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也持续在扩大内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餐饮相关扶持政策的持续出台,随着各省市“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促消费活动的纷纷开展,餐饮行业恢复浓浓的烟火气,更提振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引领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对于毕马威中国打造《报告》的初心,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启华表示,自2023年起,全国各地餐饮行业恢复了生机,却并非一片坦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限制,仍制约着行业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餐饮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并利用这些数据来提升服务体验和品牌影响力。为了帮助餐饮企业了解行业新的机遇和挑战,毕马威中国发布了本《报告》,同时提供了税务、数智化、供应链优化和出海方式探索等方面的服务方案,以支持餐饮企业在应对生存挑战的同时,开拓新的发展道路。(闫立良)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