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认识盱眙,从十三香小龙虾说起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湃新闻记者 王昱晚清时候,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南不识盩厔,北不识盱眙”,意思就是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存在文化差异,因而南

湃新闻记者 王昱

晚清时候,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南不识盩厔,北不识盱眙”,意思就是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存在文化差异,因而南方人不认识北方的地名,北方人不认识南方的地名,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但直到今天,不仅仅是北方人,许多南方人也不能准确念出“盱眙”二字,或念错成“yú tái”或读作了“xū yú”,而它正确的读法应该是“xū yí”。

“张目为盱,直视为眙”,盱眙境内有山,可登高望远,便由此得名。

但即便常常被念错,只要说起小龙虾,盱眙小龙虾的名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年夏季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这座城市的故事离不开小龙虾,但也不止于此。

盱眙“中国龙虾之都”的雕塑 雪峰 图

朱元璋的“龙兴之地”

盱眙县,位于淮安西南部,洪泽湖南岸。春秋时,曾名为“善道”,隶属吴国,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因境内有都梁山,被命名为“都梁”。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初得名“盱台”,后改为“盱眙”。

到了唐宋时期,盱眙成为了淮河名城泗州城的所在地。

作为千年古城,盱眙的土地上自然涌现出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陈婴,汉武帝同父异母哥哥、第一代“江都王”刘非、晚清封疆大吏吴棠等等。而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祖陵 视觉中国 图

根据朱元璋自撰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朱元璋的祖上来自金陵句容(今镇江句容市),但在元初时期,祖父朱初一带着12岁的大儿子朱五一和8岁的小儿子李世珍徙居泗州盱眙县生活,后去世葬在了泗州的杨家墩。而李世珍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神道上的石像生 视觉中国 图

如今在距县城西北15公里的洪泽湖西岸,就坐落着一座宏伟的皇家陵墓——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墓葬地,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

1680年,黄河夺淮,明祖陵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直到1953年春旱时,才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江苏省考古专家通过考察,确认其是明代第一陵明祖陵,便于1976年开始发掘修复,1982年对外开放,如今成为了国家3A级景区。

石马 视觉中国 图

成就了盱眙小龙虾的“十三香”

关于朱元璋出生地到底在哪,学术上至今仍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出生时,一定没有吃过小龙虾,因为小龙虾是外来物种,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原产自北美洲,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湾附近,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被引入中国。

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原产自北美洲,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湾附近。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摄于盱眙龙虾博物馆

小龙虾最初的作用,是水质改良的“清道夫”,其食用和学科研究历史则从上世纪60年代后才开始。

在近十年里,小龙虾迅速成为时尚大众的网红美食。据2016年美团点评发布的《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显示,小龙虾产业从2015年起获得爆发式增长。仅2016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卖店数量同比增长33%,总数达到1.767万家,是肯德基中国门店数量的3倍,并且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2017年5月17日,在江苏省盱眙明祖陵景区西侧龙虾养殖基地,网红们现场直播烧制的龙虾。 视觉中国 图

但很多人好奇盱眙的小龙虾为什么那么出名呢?

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千里淮河在这里与洪泽湖交汇,受湖水顶托作用,形成了数十万亩滩涂湿地,适应龙虾生长的水草、藻类品种及数量相比其他水域更为丰富。

盱眙小龙虾的品质有“三白”的特点:腮白、肉白、底板白,虾体色红亮,富有光泽,虾肉晶莹剔透、呈半透明状,肥硕饱满。

盱眙龙虾餐馆里的小龙虾盛宴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不过真正让盱眙小龙虾走上全国食客饭桌的,则是因为当地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烹饪口味——“十三香”。

许建忠是“十三香”的创始人。1993年他带着儿子从徐州来到盱眙,在盱眙山城市场开起一间“老许调料行”的门面。许建忠略通医理,家中世代做南北货生意,于是根据山东卤菜的“八大味”和传统五香粉的特点,调配出一款十三香调料。正巧,有一名叫王学礼的当地人在附近开了一间三元饭店,听说了十三香后,觉得可以其作为调料引入龙虾制作中,于是找到许建忠购买了一批十三香。没有想到,试验的效果很好,三元饭店名声大噪,附近的城市食客都慕名而来,很快在南京四牌楼又开起了分店,许建忠龙虾调料的名声也随着三元饭店传播开来。

“十三香”让盱眙小龙虾一炮而红。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十三香”中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十几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这样烧制出来的小龙虾,不但鲜香中带有淡淡的回甘,还有一股让人欲罢不能的草药香。

十三香小龙虾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如今,盱眙小龙虾的吃法更加丰富多彩,有麻辣、蒜蓉、清水、金沙(咸蛋黄)、椒盐、冰镇等等多种口味。据了解,盱眙总人口80万人中,有近15万人从事与小龙虾有关的产业,小龙虾养殖面积有80多万亩,年产量近10万吨。

当下时髦的金沙小龙虾,咸蛋黄口味。

今年5月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开幕式在盱眙举行,龙虾博物馆(新馆)暨旅游集散中心也正式启用,游客来到盱眙,也可以在龙虾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小龙虾的故事。

盱眙龙虾博物馆(新馆)暨旅游集散中心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除了小龙虾,盱眙还有最早的彗星运行图

每年盱眙国际龙虾节的主会场都会设置在城中的都梁公园。

这里过去曾经是清嘉庆年间苏州知府、陕西按察使汪云任所建的“汪氏南园”。该园依都梁峰峦之地势,借鉴了姑苏园林的风格,历时13年建成。清咸丰至抗日战争,两度毁于战火,如今的都梁公园为新造园林。

都梁公园内的都梁阁 视觉中国 图

正如前面所说,盱眙别称“都梁”。站在公园的都梁阁上,整个盱眙城区景色尽收眼底。而在都梁阁底层,则是新建的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可以看到境内出土的三大国宝:陈璋圆壶(战国中期的容酒器)、西汉金兽、郢爰(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黄金货币),还有国家一级文物“盱眙星象图”的精美实物照片(实物目前都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盱眙星象图,1974年出土于盱眙县马坝镇的秦汉东阳城遗址,是一幅西汉时期的木刻星象图,古人以图象的形式标示了所见到的月亮、慧星、太阳、诸星宿与银河等天体的视运动关系,特别是描绘了月食和慧星运行图象,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而后,考古学家又发现,该图与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的一颗彗星记录大致吻合, 因此可以推断,“盱眙星象图”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耶鲁撒冷彗星图(公元66年)还早了110年。

盱眙星象图,1974年出土于盱眙县马坝镇的秦汉东阳城遗址,是一幅西汉时期的木刻星象图。 资料图

古人对星空的向往也延续到了今天,在距县城45公里的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坐落着我国唯一的天体力学实测基地——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站内装备有口径105/120厘米的亚洲最大施密特望远镜,用于观测近地天体。

2003年,科学家们将成功发现的4360号小行星命名为 “盱眙星”。

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 资料图

铁山寺天文科技馆外部 刘乐凯 图

铁山寺天文科技馆内部 澎湃新闻 王昱 图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也有着“亚洲最美星空”的美誉。这里群山环抱,没有城市灯光和大气污染,空气纯净,面积高达61.58公里的次生林海和9平方公里的天泉湖构成了极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繁衍生息着4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鸟类和280多种高等植物。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栾梦

京报讯 冬至将至,但江苏省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养殖大棚里,龙虾仍在觅食、蜕壳、生长。“大棚养殖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可提高冬季虾苗成活率,加快龙虾生长速度。大棚里均配有智能化管理系统,能有效提升反季节龙虾的品质和产量。”基地工作人员皮健说,这样的“时间差”不仅可以填补小龙虾在冬春市场的空白,还能提升龙虾品牌活力,推动可持续价值的增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以“五大行动”为引领,构建具有盱眙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其中一项便是乡村振兴和龙虾产业突破行动。近年来,作为我国著名的“龙虾之都”,盱眙县坚持以龙虾产业为引领,全面延伸产业链条,全速推进品牌创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养大“一只虾”

“今年不仅龙虾和水稻丰收,三月份我们开始试养螃蟹,也迎来丰收季。” 盱眙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勇指着纵横齐整的稻田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农业专家科研赋能下,基地从“一稻一虾”变为“一稻三虾”标准化模式,亩均收益提升了两三千元。

近年来,作为我国著名的“龙虾之都”,盱眙县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但谁会想到,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丘陵地带。“2016年,我从上海返乡流转620亩土地,规模化整治后开始养龙虾。”卢勇回忆,在政府牵线搭桥下,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陆续在此建起试验田,改变了他们的养殖理念和技术模式,龙虾产业越做越红火。

养殖模式更加科学,盱眙的龙虾品种培育也在持续攻关创新。在江苏省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盱眙红1号”新品系繁育区3号棚,记者看到水草长势喜人,沿着水岸有不少龙虾打的洞。工作人员介绍,“盱眙红1号”是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盱眙龙虾产业集团合作选育的龙虾新品系,生长速度、规格、亩产量等优势明显。今年6月,该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目前已进入国审阶段。

盱眙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龚成介绍,通过推广“繁养分离”“早稻早虾”等综合种养模式,盱眙龙虾品质和产量持续提升。目前,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达91万亩,其中稻虾共生72.5万亩,年产龙虾12.3万吨,年交易17万吨。同时,盱眙积极实施种源科技攻关行动,成立了江苏盱眙红小龙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做强“一粒米”

随着盱眙龙虾的“走红”,盱眙龙虾香米也开始“走俏”。步入位于盱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盱眙龙虾产业集团龙虾香米精制中心,刚进车间,阵阵虾稻米清香扑面而来。负责人孙晓华介绍,精制中心于2022年建成投产,年产量2.5万吨。公司依托自管的1万亩“稻虾共生”种养基地,打造“盱眙龙虾香米”品牌。

盱眙龙虾产业集团依托自管的1万亩“稻虾共生”种养基地,打造“盱眙龙虾香米”品牌。(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品牌接连斩获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江苏好大米’特等奖等殊荣,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孙晓华说,目前,市场上有机盱眙龙虾米40元/公斤以上,绿色盱眙虾稻米20元/公斤以上,供不应求。“盱眙龙虾香米”直营店遍布上海、南京等地,设在田间地头的直播间同样很受消费者青睐,“北有五常稻花香米、南有盱眙龙虾香米”的市场新格局逐步形成。

盱眙龙虾已连续 8 年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一,并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龙虾不愁卖,稻米也飘香。近年来,盱眙县聚焦新标准、新养殖、新经济持续发力,推进龙虾博物馆农产品展示厅建设,创新开展龙虾香米大赛等活动,连续举办23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2023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353.12亿元,连续8年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一,并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今年3月盱眙龙虾开捕仪式上,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正式发布,涉及养殖、餐饮、旅游等产业全链条各类标准317项,为“十四五”期间盱眙龙虾产业“二次创业”发展提供了标准化路径。

拉长产业链

漫步盱眙县城,小龙虾餐馆比比皆是,“虾神”於氏龙虾旗舰店无疑是其中的“顶流”,这里的“盱眙十三香龙虾烹制技艺”,还被列入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年前,江苏於氏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盱眙於氏龙虾的品牌影响力,引进一流生产线,正式进军龙虾冷冻食品和龙虾调料的“新赛道”。

“盱眙十三香龙虾烹制技艺”,已被列入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全县已培育和引进包括於氏龙虾、祥源农业等在内的11家规模以上龙虾深加工企业,年产整肢加工与成品速冻龙虾2万余吨。”龚成介绍,近几年,盱眙县狠抓外引内培,深化与头部企业合作,培育壮大本土小龙虾融合发展企业。许记味食等30余家企业年产龙虾调料1万吨;金康达等企业年产龙虾养殖饲料10万吨;龙虾产业集团和叮咚买菜合作打造盱眙龙虾超级加工厂,每天以“拳击虾”为主的销售额约100万元。

今年6月,在离新扬高速公路盱眙出口几百米处,总投资10亿元的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正式开业。目前,中心已经引入龙虾、螃蟹经营户和企业,大型调味品企业等百余家,总签约率达70.7%。“左边3万平方米的直播间即将开建,那边是3万吨级的冷库……”招商运营中心负责人葛魁说,作为淮安市唯一成功入选江苏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的单位,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将推进小龙虾特色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各环节要素集聚、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电商产业集聚区。全线运营后,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铺就“富民路”

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的时家集村,是全县稻虾共生起步最早的村。时家集村党总支书记韩红兵称,村子地势低,村民曾经每年只种一季水稻,收入低,稻虾共生成了大伙增收的妙招。“目前,村子基本实现稻虾共生全覆盖,全村约1.6万亩耕地中,稻虾共生面积9000多亩,撑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盱眙龙虾养殖面积达91万亩,其中稻虾共生72.5万亩。(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村是早插秧、早收割、早产苗、早上市,村民也能早赚钱。”韩红兵举例说道,团结组村民沈立喜从2015年起,流转本组140亩土地养龙虾,年收入均超30万元。今年又开始从事龙虾收购,预计创收超60万元。

“盱眙龙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已近20万人,涌现出一批百万虾王、千万虾富。”龚成介绍,今年以来,盱眙县紧扣“种苗、扩面、加工、标准、品牌”五大重点,聚力打造盱眙龙虾“土特产”,推动盱眙龙虾“二次创业”,通过全面提升盱眙龙虾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运营管理能力,为乡村振兴、产业富民蹚新路,经济总产值已达202亿元。

盱眙龙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已近20万人,涌现出一批百万虾王、千万虾富。(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上个月底,盱眙龙虾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研讨会召开,盱眙县委书记孙志标强调,多年来,盱眙将名不见经传的小龙虾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品牌价值全国领先、标准制定最多最全、种苗“芯片”创新突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持续开拓创新,延伸龙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盱眙龙虾”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推进盱眙龙虾产业在“二次创业”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作为我国著名的“龙虾之都”,盱眙县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京报记者 揭明玥

编辑 赵熹

新网南京6月14日电(田敏 周莹)13日晚,第二十四届盱眙龙虾节万人龙虾宴在江苏盱眙火热开席。“我从浙江湖州过来,早就听说了盱眙万人龙虾宴,今天来现场感觉超震撼。”游客胡勇说。连日来,盱眙城区随处可见沪、浙、鲁、皖等各省车牌。当晚,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名食客赴宴,25吨小龙虾被一扫而光。

来自南京的刘颖是盱眙龙虾的忠实爱好者,每年都会赶来参加盱眙龙虾节,她最期待的是同万名“虾迷”围桌而坐,吃龙虾、看演出,今年的万人龙虾宴不仅安排了蒜蓉、麻辣、冰镇、十三香等多种特色口味的小龙虾,现场还有原唱音乐等精彩表演。

13日晚,第二十四届盱眙龙虾节万人龙虾宴在江苏盱眙火热开席。许昌银 摄

今年的盱眙龙虾节将持续至8月,龙虾节期间,游客们还可以在盱眙龙虾“尅”街、崖壁广场和大桐美食广场享受龙虾美食。此次万人龙虾宴为期3天,共出售了5万张票,预计消耗75吨龙虾。

盱眙位于淮河之滨,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有着“中国龙虾之都”的美称。2023年,盱眙小龙虾总产值达306亿元,现有相关从业人员近21万,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

航拍万人龙虾宴现场。(无人机照片)许昌银 摄

近年来,盱眙坚持以龙虾产业为引领,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品牌创新,把名不见经传的小龙虾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盱眙龙虾”连续9年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榜首。数据显示,盱眙已打造2个万吨级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壮大年产5000吨本土小龙虾精深加工企业5家。盱眙小龙虾加工能力突破4万吨。(完)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