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广州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兴起了西餐,有个以前的招商同事,去了一家做西餐的餐饮连锁公司,去年一下子就开了七八家,而且听他说生意也都还不错。说是他们定位的都是价格不贵,但是环境不错,产品也都还可以。消费的也基本都是年轻群体,特别是女生的比较多。
< class="pgc-img">>然后年初的时候,就听前同事说,有个以前的总监在我们办公室附近的商场开了一家西餐店,之前路过的时候也有看到过,装修好像是挺豪华的。
< class="pgc-img">>前同事也有入股了一点,所以也比较清楚,他们说是这家店从装修到产品,全部都是模仿广州那家西餐厅,连厨师和服务员,二分之一也都是从那边挖过来的。给的工资也不低。
< class="pgc-img">>我自己也去看过,场地非常大,装修也很漂亮,是女生喜欢的那种,各种装饰花,灯光打的也挺漂亮。从某平台上他们找的一些探店达人拍的照片看,确实产品拍照是很好看。开业的时候做的力度也是挺大,去到了五折左右。
< class="pgc-img">>不久之后就是各种渠道的推广,在某音上也能看到,同事还拿我们的做对比,说他们在某音上的团购一个月都去到二十多万。我们那个时候也做了一段时间,没有放很大的折扣出去,所以也就十几万左右。还被他们嘲笑了一番。
< class="pgc-img">>可能确实是潮流,在前同事这家店开了之后,我们办公室这边所在的商场,连续又入驻了两个西餐品牌,一个是非常低调的某莉亚,人均消费很低,六十块钱就能搞定。另一个是消费稍微高一点,本地的老牌西餐牛排品牌。开业后也有去看过,基本也是那家便宜的某莉亚生意好一些。
< class="pgc-img">>大概是前几个月的时候,口罩期比较严重,去了解了下同行的情况,问我前同事他这家西餐厅什么情况的时候,他自己说是比较差,可能到年底要关门了,投资太重,自己打工八年的积蓄全放进去了,现在回本遥遥无期,每个月也还在亏损。几个股东只有一个比较有钱的想继续开下去,其他几个都想撤了。
< class="pgc-img">>其实西餐在广州这边也经历了很多个阶段,经常都是起起伏伏,基本活下来的都是老品牌,他们已经打磨出了合适自己的经营方式,而市场兴起了的风,很多时候都是经不起风吹日晒,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基本都做不下去吧。你们认为呢?
工日记:薛定谔的牛排到底证明了什么?
薛定谔的猫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听过吧?那薛定谔的牛排呢?好兄弟你不一定听过吧?寻思着老在奶茶店干也没什么意思,就去西餐厅当了几天服务员,端了几天盘子。上班刚几天就感觉不对劲,带我的主管天天叨叨:跑路!"跑路!"起初我还不明白是为什么,直到我看到他一天被店长叼三顿甚至更多。
不是搁这玩剧本杀呢?搁这演"主子和奴才"这一出呢?我没记错的话,清朝已经玩了好几百年了吧,那个主管直接自动离职跑路了。据说店长跟主管一个宿舍,店长发现主管不在的时候,开门一看就剩一个空房间了。其实后面的事情我也可以预见到,主管一走,一天三顿"叼"就落到我头上了。
< class="pgc-img">>我江某人受得了这种鸟气,根本受不了一点。于是就在前两天周末很忙的时候,忙完了店长叫我们前厅人员开会,所有的注意事项都拿我举例子,什么迟到了、卫生了乱七八糟的。我心想:唉!不是我说大叔,我和你关系没有好到这种程度吧?我又不是你爹..三句不离我江某人铺垫了很多话。
< class="pgc-img">>最后店长说道:江枫..你能不能跟同事之间说话好好说。我当时整个人黑人问号:呃..店长我没明白你在说什么?我感觉我挺有礼貌的。店长眉头微皱道:刚刚我去后厨问菜好了没有,你为什么要说不用催,催了也没用。我淡淡一笑:哦.原来是这事啊!您催的是牛排,牛排固定烤熟的时间是10分钟,不是催了后厨就能马上给您端上来的。
店长好似胸有成竹道:有没有可能,可以先把其他客人的牛排先给催菜的客人那桌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着:那个时间点只有催菜的那一桌点了牛排,所以不存在其他桌的客人的牛排先给他们上的可能性。店长方见理亏,转移话题道:好江枫我们先不说这个,你说话的方式就不对!我无奈的回答着:要做10分钟的牛排,您催后厨给他们做快点,不可能把半生的食物端给客人吧。所以在当时的情况和语境下,我感觉没问题。
< class="pgc-img">>店长听到我的回答,眼睛微眯,好像抓住了什么说着:那江枫,以后我要说你什么,我是不是也能理解为在当时的情况和语境下是没问题的。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心里想着:哈?有没有问题关我屁事?我特喵都要跑路了,轮得到你蛐蛐我?搞笑!
< class="pgc-img">>最后这场"薛定谔的牛排"辩论赛,以我嘴炮碾压式的姿态"说服"了店长。当然这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我滚蛋了。所以好兄弟,我想问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选择抗争呢?还是妥协...哎...起猛了...看到"小草神"在吃饭,不得不说老师出的很还原。
<>来自农村,高考失利以后就出来打工了。我一直都希望到大城市去,总觉得那里机会很多。
我为了节约住宿费,最开始住在发小的大学宿舍里。前前后后看了很多工作,最后决定到一家西餐厅当服务员,主要原因就是包吃包住。只要可以在这个城市留下来,先生存后发展。
这家西餐厅是全国连锁店,新店开业先要培训一周。培训流程比较全面,站姿、走姿、礼貌用语和服务流程,每日还要背几款专业知识,为后期做销售打好基础。
我做得比较认真,因为我觉得反正都要做,还不如就直接做好,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后来新店开张,因为位置在步行街中段,人流量比较大,所以生意特别好。每天八个小时跑下来,真的是筋疲力尽,倒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但是我都是最勤快的那一个服务员,微笑服务主动服务都做的比较到位。甚至有一次有位老顾客带客户从门口进来,看见了我,就直接与我握手,还一个劲的地表扬了我服务最好。
其实平时的表现店长也看在心里,对我的认可也不错。
但是我觉得当服务员没有多大的前途,至少要当一个管理人员吧。于是下了班之后我就到书店去看一些管理类的书,多学习东西总是有好处的。
过了三个月之后,听说公司总部又要开新店,如果申请调到总店,新店开张就有机会直接提干。
我给店长提出了我的想法,但是她以舍不得为由拒绝了。我再次申请,给店长说如果不同意我申请调店我就直接辞职。
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提升自己最好最快的方式,机会来了,就要牢牢抓住。
然后我就到了总店学习,这里是外贸中心,经常有外国人过来喝咖啡。但是会用英语点单的服务员很少,于是我又开始在书店看一些餐厅英语交流方面的书,比如怎么询问引导顾客点单。
后来有外国人进店的话我就是第一个冲上去接待,店里的其他小妹都很羡慕我。这也引起了驻店片区经理的重视,提前就让我做了组长。这就说明你拥有一项别人无法胜任的工作技术,你就比别人有优先权。
后来新店开张我就直接升为了领班,但是如果要做到店长的话需要在努力一步。我跟着店长处理一些日常的管理事物,比如培训盘点人员分配。
当然我也偷着在学店长的一些工作事项,第一是如何提升店内业绩;第二是发现店内问题,督促干部去改善;第三是开源节流,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我也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所有的事情尽我最大的努力,好坏任由命运安排。
之前又新提了一位大学生储备干部,升他当店长的时候,开业的时候有很多需要店长处理的紧急事物,因为中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的环节,被片区经理说了一顿,到中午的时候人就跑了,以至于投入一百多万的新店都群龙无首,有点慌乱。片区经理也因此受到了老总的批评。
所以说提前准备好总是有好处的,心态也要掌握好,新店开业,事情又多又杂就要先把紧急的事情先做了,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做得不好受到上级的批评,也应该总结反思,尽量挽回损失,避免重复犯错。
借用有一句老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有时也要学着原谅自己。
有一次店里来了三个外国人,我就过去接待了。正是夏天最热的正午,我就为顾客推荐了三杯招牌冰滴咖啡。外国人一般都是比较热情有礼貌,所以也同意了。结果他买单走的时候告诉我,他们还是比较喜欢喝现磨的热咖啡,不过还是非常感谢我推荐。
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有的时候也不能为了销售就不顾顾客的爱好。
还有一次也是外国人,点了一份鸡排,一直给服务员说,salt。但是换了几个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叫我过去。我也是听了两三次才反应过来,是要盐。可是一般的人都是加酱汁,加盐的人很少,所以导致我判断失误,反应也慢了几拍。其实真实原因是我英语听力不够好。
每天工作下来我总有一些总结,把如上的案例都写在一个本子上,分析不好的方面应该如何改善,越喜欢改善就越好。
一个喜欢总结的人进步总是很大。
后来提升店长的时候我以为多半是我,结果很意外的是另外一位同事。她的优势就是人际关系比较好,特别是和片区经理。
而我属于那种比较老实踏实的人,不会花言巧语去讨好领导。虽然我知道这一点不好,但是性格使然,改变起来有点难。我就对自己有点灰心了。
好在又开了一家新店,领导还是第一个想到了我。毕竟各方面我都比较不错,就是不会拍马屁。
我真高兴经过一年努力当了店长,可是我还有更远的目标,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吗?
总之越努力越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