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丛先生花30000元加盟了某品牌自助洗车店,经营了约一年的时间后,他打算搬迁换址。但因为换址不顺,丛先生决定转让旧店铺再开一家新店。在店铺转让过程中,原洗车店品牌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要给新店主提供服务,需要再收取8000元加盟费,丛先生对此并不认可。双方各执一词,多次协商未果。记者调查发现,加盟合作纠纷多发,要防范四类风险。
转让洗车店得交8000元
2023年4月,市民丛先生加盟了一家自助洗车店,店铺位于金普新区三里桥附近。丛先生说,当初加上各种设备一共花了3万元。今年4月,因为经营未达到预期,他决定把洗车店搬迁。“我另外找了一个地址,考虑把店铺直接转到新地址经营。”丛先生说,他与洗车店品牌公司的工作人员沟通了搬迁的想法,对方起初表示可以。但丛先生说出新地址后,工作人员拒绝了丛先生搬迁的诉求。“对方说,那里已经有一家同品牌的自助洗车店了,距离太近会侵害其他店主的利益。”丛先生表示,他只能选择开一家其他品牌的洗车店,并把之前的旧洗车店出兑。
丛先生联系好了新的经营者,接手旧店铺。品牌公司的工作人员得知后,要收取新的经营者8000元加盟费。“当初加盟店加盟之后,这个店就属于我自己的了,为什么还要再收取加盟费?这不合理。”丛先生表示,当初签订的合同中并未表明转让要再次收取加盟费。他与品牌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但双方未达成一致。记者询问丛先生是否有当初签订的合同,丛先生表示,因为是电子合同,他现在看不到合同具体内容。
丛先生说,旧洗车店现在无法出兑。品牌小程序上的店铺也被公司隐藏了,他无法登入账号,导致好多消费者看到洗车店关闭了,却没有渠道能联系上丛先生。“我想让公司把储值过的消费者及储值金额做出统计,让我可以联系消费者退款。”丛先生无奈地说,他看不到之前客户储值的余额,无法给对方退款。
对方存在合同违约行为
7月19日,记者电话联系了丛先生加盟的洗车品牌公司,工作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与丛先生进行过协商,公司就此事也给出了四个解决方案,但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
对于丛先生提到的加盟费问题,王先生回应说,再次收取的这笔8000元费用,是因为洗车店更换了新店主,公司要给新店主提供服务,因此要收费。“新店主需要重新与公司签署合同,参加店主培训,以及公司会给新店主提供开通小程序账号等系列服务。”王先生解释,这部分费用可由新店主承担,也可由老店主承担。如果丛先生的洗车店只是更换了经营者,不需要重新开通小程序账号,也不需要公司提供任何服务,是不收取这笔费用的。
关于新店铺选址问题,王先生回应说,根据服务合同相关规定,若经营者因为经营问题,提出搬家的需求,公司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但前提是,要距离品牌现有店铺1公里远。“经过现场勘查,两家店铺只有600米,会侵害其他店主的利益。”王先生说,他建议丛先生另外选址,但被拒绝了。
关于丛先生无法登录品牌方小程序的问题,王先生回应说,丛先生在经营过程中,拖欠了两个月的服务费,至今没有交,属于合同违约行为,因此停止了给丛先生的相关服务。记者表达了想看一下双方签订的合同,王先生表示不方便展示。
“公司主要给加盟者提供小程序等服务,公司赚取服务费。”王先生表示,关于消费者退费的问题,与丛先生是否能登录小程序没有关系。王先生表示,公司不收顾客充值的费用,顾客充值的款项是直接进入店主的账户。充值的顾客可以登录小程序看到自己的充值余额,顾客找丛先生退款,丛先生理应退款。
经营者案例:
国内多地出现加盟合作纠纷
记者了解到,当下不少加盟方选择加盟模式创业,其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系统的培训支持,受到加盟方的青睐,也为加盟方的经营提供了保证。但是,在加盟过程中,不少加盟方在合作中出现了纠纷。
记者发现,关于加盟代理产生的合同纠纷的事件此前多有报道。2021年,江苏吴女士缴纳17.8万元加盟费,成为了某奶茶品牌的加盟商。然而缴纳加盟费后,加盟公司却未履行服务。不仅前期承诺给到的开店、选址、物料等扶持没跟上,而且吴女士到总公司讨说法时,还吃了闭门羹。此外,还有近百名加盟商与吴女士遭遇相似。最终,吴女士与一众加盟商选择报警。后来经调查发现,这是一家“‘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被告人构成合同诈骗罪并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2024年,甘肃陇南贾某与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加盟费为20000元,保证金为8000元。但此后该公司并没有按照约定给贾某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贾某要求停止合作并退还28000元,但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拒不退还。最终,贾某起诉处理此事。
品牌方律师:
加盟合作要防范四类风险
若加盟方遇到加盟维权争议或合同纠纷问题,加盟方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就此事记者采访了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的王金海律师。王金海表示,加盟经常会遇到四种风险,包括合同纠纷、合同陷阱、法律风险和保证金、加盟费、违约金的退还问题。
王金海表示,在加盟过程中合同纠纷较为常见。甲乙双方应当仔细查看相关条款和内容,对合同进行明确、详细、规范和可量化的约定,特别是对于关键合同条款或较易发生争议的条款,包括加盟合同中的特定问题。例如,被特许人店铺选址、装修要求、相关证照办理、开业条件、保证金返还、双方间经营利润的提成、分配、违约责任等进行明确详细的约定,以预防可能引发的争议。再者是合同陷阱问题,王金海提醒,加盟方应认真审核合同内容,避免陷入合同陷阱。
王金海表示,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加盟方要仔细核实加盟商的真伪,防止被欺诈。他建议加盟方,在签订合同前,要对加盟商进行充分地考察,理性签约。
最后是保证金、加盟费、违约金退还问题。王金海说保证金、加盟费、违约金的处理是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根据合同约定,保证金中有部分为充值保证金和货款保证金。如果申请人未违反充值约定,充值保证金应在合同期满后退还。对于加盟费,如果申请人没有违约行为,加盟费作为合理对价,应当退还。违约金问题,则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王金海表示,当遇到加盟纠纷时,双方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宣州禾
近,“天水麻辣烫”火出天际,西北特色茶饮品牌“兰与茶”趁势出圈。
不仅进入“东方甄选”直播间,本地文旅部门也为其站台,其单店平均日营收超1万,被网友称为“西北蜜雪冰城”。
在激烈的茶饮竞争中,不到一年开出60+店,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日营收1.4万,登上东方甄选
一西北茶饮火速出圈
天水麻辣烫火上热搜,炸出了各种西北特色美食,甜胚子首当其冲,一个茶饮品牌因免费“请”游客喝甜胚子奶茶火速出圈。
它叫“兰与茶”,是甘肃省本土品牌,主打西北特色茶饮,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是网友推荐。社交平台上网友对它的评价多是“平价好喝、攒劲的很”,还称它是“西北蜜雪冰城”。
来到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店踩点,门店不大约40平,入目是大面积黄色,装饰环境带着大西北的豪放感。
店员解释:“黄色与黄河、飞沙的颜色契合,有辐射整个西北之意。”而墙上的敦煌壁画又为其增添几分国潮风采。
再看菜单,涵盖奶茶、果茶、咖啡、酸奶/冰淇淋四大系列近30款产品,价格集中在5~14元,相对平价。
我发现,菜单上约50%的产品都与西北相关,比如甜胚子奶茶、苦水玫瑰等。店员告诉我,“其他常规产品用的奶制品也多是本地奶源,其特色奶茶还上过‘东方甄选’。”
包材也突出西北特色,杯身不仅画上了甘肃的著名景点,还一一列举当地特色美食,比如中山桥、黄河铁桥、手抓羊肉、兰州拉面等,不少网友戏称“去甘肃旅游看杯子打卡。”
“去年三月份开出第一家店,首店开业日营收突破2万,截至目前已落地61家,张掖店是年前开业的,冬季日营收能做到1.4万。”兰与茶联合创始人张士杰透露。
尽管今年茶饮市场竞争激烈,但兰与茶依旧实现了快速拓店、脱颖而出,它做对了什么?
< class="pgc-img">>提炼地域价值、借势文旅热
兰与茶通过4步找到生存缝隙
深度剖析兰与茶的案例,我看到了4个关键点:
1、聚焦“西北特色”茶饮,打造产品记忆点
兰与茶最大的特色,是将本地特产融入到产品中,打造了“大西北茶饮”的特色饮品线。
比如,甜胚子奶茶用本地“非遗专供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则选用了兰州特产“苦水玫瑰”;还有被当地人称为“养生局必备”的藜麦百合杏仁茶,用的是兰州特有的百合。
为了更好地体现西北特色,其在包材上也下足了功夫,飞天敦煌系列的手提纸袋、杯子,和写满西北地标性景点和特色美食的奶茶杯,都给消费者留下了记忆点。
“今年还会持续增加本地元素,门店软装更紧贴西北文化,持续进行本土化产品的研发,除了水果、牛奶,还会考虑当地的一些农副产品。”张士杰说。
2、做高性价比,线上单品销量4万+
产品聚焦西北特色是表象,本质还得是好喝。
“消费降级并不是品质降级,品牌应该更注重产品品质。”张士杰说。
除了使用本地特色物料甜胚子、醪糟、百合,其乳品原料也都来自菲诺、雀巢等大牌。
先把产品做出优势,再把价格打下来,用低价换复购。
兰与茶一杯奶茶的价格集中在6~14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超大桶1升装杯型产品的价格多在10~13元之间,对比市场上同杯型普遍15元+的价格,优势很明显。
“超大杯甜胚子11元,能喝一天!”网友对其评价多是“好喝”“超值”“配料丰富”。
而且,兰与茶在平台上的团购价是线下点单的5~9折,冰淇淋甜筒1.49元、甜胚子奶茶10次卡66元(折合每杯6.6元)。
仅超大杯甜胚子奶茶的线上团购,就有4万+的销售量,其他热门单品也都在1000+。
线上团购优惠更大
3、借势文旅热,用情怀带动传播
年初天水麻辣烫大热,带动了甘肃旅游热潮,兰与茶借势“出击”,打造品牌知名度。
“吃麻辣烫来杯甜胚子奶茶!”“请外地游客免费喝甘肃特色甜胚子奶茶。”
天水小吃街上游客熙熙攘攘,街道旁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奶茶袋子,兰与茶免费请游客们喝甜胚子奶茶。张士杰告诉我,这是由天水文旅局牵头的活动。
除此之外,年前与当地文旅局签了合作,在景点、高铁站等地方投放广宣,线下门店陈设展示文旅助农产品,还设置定向联动,比如持天水旅游年卡免费领甜胚子奶茶。
这些举动为甘肃文旅助力,向消费者传递西北朴实民风的同时,品牌在社交平台上也收获了口碑与认可。
“今年的发展策略是和文旅局共赢。”张士杰说。
4、错位竞争,做西北“中低端”的茶饮生意
对比南方茶饮的“百花齐放”,西北地区相对就是“茶饮荒漠”。
但随着近几年大牌的密集下沉,区域品牌也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兰与茶的策略是错位竞争。
“大品牌有规模优势,小品牌胜在打法灵活。”兰与茶瞄准学生和白领群体,以蜜雪冰城的定价思路,本地化的产品,主攻区域中低端市场的生意。
在选址上,兰与茶围绕步行街、商业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大的热门街区,同时优先考虑学校周边。
为了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兰与茶也提前在供应链上发力,去年就在西安、兰州建立仓库,保障产品出品稳定。
张士杰透露,兰与茶的团队不乏运营过千店品牌的老手,成立初期就考虑到了人才、产品、运营等多维度的问题。
< class="pgc-img">>下沉市场的缝隙求生
产品依旧是关键
总结来说,兰与茶之所以能快速走进大众视线,一方面是利用区域特色优势,将产品的性价比做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则是借势甘肃文旅热潮扩大了品牌知名度,从游客切入赢得了口碑。
近几年,西北旅游持续火热,对比其他区域,这里茶饮竞争环境宽松,但生存土壤贫瘠、人才相对短缺,虽然近两年不少品牌陆续进入,但都不温不火。
有实力的区域品牌,依然能够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刻洞察,打造差异化的特色产品,通过本土化的经营策略,找到自己的生存缝隙。
兰与茶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下沉市场仍存在可挖掘的空间。
但不容忽视的是,“未来茶饮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而是进入了产品、运营、品牌等多维度、全方位、综合实力的较量。”张士杰说。
北地区出现一新案例
最近,“天水麻辣烫”火出天际,西北特色茶饮品牌“兰与茶”趁势出圈。
不仅进入“东方甄选”直播间,本地文旅部门也为其站台,其单店平均日营收超1万,被网友称为“西北蜜雪冰城”。
在激烈的茶饮竞争中,不到一年开出60+店,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 class="pgc-img">>日营收1.4万,登上东方甄选
一西北茶饮火速出圈
天水麻辣烫火上热搜,炸出了各种西北特色美食,甜胚子首当其冲,一个茶饮品牌因免费“请”游客喝甜胚子奶茶火速出圈。
它叫“兰与茶”,是甘肃省本土品牌, 主打西北特色茶饮,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是网友推荐。 社交平台上网友对它的评价多是“平价好喝、攒劲的很”,还称它是“西北蜜雪冰城”。
来到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店踩点,门店不大约40平,入目是大面积黄色,装饰环境带着大西北的豪放感。
< class="pgc-img">>店员解释:“黄色与黄河、飞沙的颜色契合,有辐射整个西北之意。”而墙上的敦煌壁画又为其增添几分国潮风采。
再看菜单,涵盖奶茶、果茶、咖啡、酸奶/冰淇淋四大系列近30款产品,价格集中在5~14元,相对平价。
我发现,菜单上 约50%的产品都与西北相关 ,比如甜胚子奶茶、苦水玫瑰等。店员告诉我,“其他常规产品用的奶制品也多是本地奶源,其特色奶茶还上过‘东方甄选’。”
包材也突出西北特色,杯身不仅画上了甘肃的著名景点,还一一列举当地特色美食,比如中山桥、黄河铁桥、手抓羊肉、兰州拉面等,不少网友戏称“去甘肃旅游看杯子打卡。”
< class="pgc-img">>“去年三月份开出第一家店,首店开业日营收突破2万,截至目前已落地61家,张掖店是年前开业的, 冬季日营收能做到1.4万。 ”兰与茶联合创始人张士杰透露。
尽管今年茶饮市场竞争激烈,但兰与茶依旧实现了快速拓店、脱颖而出,它做对了什么?
提炼地域价值、借势文旅热
兰与茶通过4步找到生存缝隙
深度剖析兰与茶的案例,我看到了4个关键点:
1、聚焦“西北特色”茶饮,打造产品记忆点
兰与茶最大的特色, 是将本地特产融入到产品中,打造了“大西北茶饮”的特色饮品线。
比如,甜胚子奶茶用本地“非遗专供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则选用了兰州特产“苦水玫瑰”;还有被当地人称为“养生局必备”的藜麦百合杏仁茶,用的是兰州特有的百合。
< class="pgc-img">>为了更好地体现西北特色,其在包材上也下足了功夫, 飞天敦煌系列的手提纸袋、杯子,和写满西北地标性景点和特色美食的奶茶杯, 都给消费者留下了记忆点。
“今年还会持续增加本地元素,门店软装更紧贴西北文化,持续进行本土化产品的研发,除了水果、牛奶,还会考虑当地的一些农副产品。”张士杰说。
2、做高性价比,线上单品销量4万+
产品聚焦西北特色是表象,本质还得是好喝。
“消费降级并不是品质降级,品牌应该更注重产品品质。”张士杰说。
< class="pgc-img">>除了使用本地特色物料甜胚子、醪糟、百合,其乳品原料也都来自菲诺、雀巢等大牌。
先把产品做出优势,再把价格打下来,用低价换复购。
兰与茶一杯奶茶的价格集中在6~14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超大桶1升装杯型产品的价格多在10~13元之间,对比市场上同杯型普遍15元+的价格,优势很明显。
“超大杯甜胚子11元,能喝一天!”网友对其评价多是“好喝”“超值”“配料丰富”。
而且,兰与茶在平台上的团购价是线下点单的5~9折,冰淇淋甜筒1.49元、甜胚子奶茶10次卡66元 (折合每杯6.6元) 。
仅超大杯甜胚子奶茶的线上团购,就有4万+的销售量,其他热门单品也都在1000+。
< class="pgc-img">>线上团购优惠更大
3、借势文旅热,用情怀带动传播
年初天水麻辣烫大热,带动了甘肃旅游热潮,兰与茶借势“出击”,打造品牌知名度。
“吃麻辣烫来杯甜胚子奶茶!”“请外地游客免费喝甘肃特色甜胚子奶茶。”
天水小吃街上游客熙熙攘攘,街道旁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奶茶袋子,兰与茶免费请游客们喝甜胚子奶茶。张士杰告诉我,这是由天水文旅局牵头的活动。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年前与当地文旅局签了合作,在景点、高铁站等地方投放广宣,线下门店陈设展示文旅助农产品,还设置定向联动,比如持天水旅游年卡免费领甜胚子奶茶。
这些举动为甘肃文旅助力, 向消费者传递西北朴实民风的同时,品牌在社交平台上也收获了口碑与认可。
“今年的发展策略是和文旅局共赢。”张士杰说。
4、错位竞争,做西北“中低端”的茶饮生意
对比南方茶饮的“百花齐放”,西北地区相对就是“茶饮荒漠”。
但随着近几年大牌的密集下沉,区域品牌也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兰与茶的策略是错位竞争。
“大品牌有规模优势,小品牌胜在打法灵活。”兰与茶瞄准学生和白领群体, 以蜜雪冰城的定价思路,本地化的产品,主攻区域中低端市场的生意。
< class="pgc-img">>在选址上,兰与茶围绕步行街、商业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大的热门街区,同时优先考虑学校周边。
为了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兰与茶也提前在供应链上发力,去年就在西安、兰州建立仓库,保障产品出品稳定。
张士杰透露,兰与茶的团队不乏运营过千店品牌的老手,成立初期就考虑到了人才、产品、运营等多维度的问题。
下沉市场的缝隙求生
产品依旧是关键
总结来说,兰与茶之所以能快速走进大众视线,一方面是利用区域特色优势,将产品的性价比做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则是借势甘肃文旅热潮扩大了品牌知名度,从游客切入赢得了口碑。
近几年,西北旅游持续火热,对比其他区域,这里茶饮竞争环境宽松,但生存土壤贫瘠、人才相对短缺,虽然近两年不少品牌陆续进入,但都不温不火。
有实力的区域品牌,依然能够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刻洞察,打造差异化的特色产品,通过本土化的经营策略,找到自己的生存缝隙。
兰与茶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下沉市场仍存在可挖掘的空间。
但不容忽视的是,“未来茶饮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而是进入了产品、运营、品牌等多维度、全方位、综合实力的较量。”张士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