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蜜雪冰城就有门店拒绝售卖“雪王冰杯”一事道歉。
蜜雪冰城在致歉信中说:
感谢大家对“雪王冰杯”的厚爱,我们也听到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
为了满足大家夏日的“清凉”需求,7月3日,我们的门店开始提供1元“雪王冰杯”,分为“正常冰(满冰)”和“少冰(冰水混合)”两种类型,本周内将在内地所有门店上线。
“雪王冰杯”上线后,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支持。但因部分时段需求过大,出现冰块临时供应不足,为更好地兼顾其他产品,部分门店可能会因此临时下架或暂停售卖“雪王冰杯”。待供需稳定后,门店将及时恢复售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就近门店或区域调运冰块,尽全力帮助门店平衡冰块产能和消费者需求。
对于个别门店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服务不佳等问题,我们向大家表示歉意。我们将加强服务培训,持续提升“雪王冰杯”的产品体验,向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如您遇到涉及“雪王冰杯”的消费体验问题,也欢迎您通过客服热线向我们反馈,我们将派专人及时跟进处理。
7月11日,话题#蜜雪冰城回应门店拒卖冰杯#冲上热搜第一。
7月3日,蜜雪冰城官宣上线“雪王冰杯”,大杯价格1元,可堂食点单。但多名网友称在小程序下单蜜雪冰城冰杯后,到店提货时遭遇店员退单。此外还有网友称前往门店购买冰杯时,店员态度恶劣,并表示不卖此产品。
图片来源:蜜雪冰城APP
据媒体报道,4日下午,在武汉蜜雪冰城某门店,扫码点单时并未检索到冰杯相关商品,店员表示,当日上午有顾客欲购买冰杯,但小程序上并未上架,其建议询问店长。
该店店长在线下点单机器上找到了该商品并制作,其称,冰杯刚上线没多久,“我们一般都是不卖的”。
记者致电蜜雪冰城官方客服,工作人员表示,除外卖之外,线上小程序都支持下单冰杯,针对门店并未上架的情况,其称:“线上商品是门店自行管理,并没有硬性要求上架。”
记者注意到,在宣布上线冰杯的帖文下方,有多位网友反映店铺下架了冰杯,还有的店铺称冰不够。针对该问题,客服称,每个门店的规格、制冰机等可能都不太一样,具体数量是店铺自行管理。
记者联系上反映买不到冰杯的消费者小琪(化名),其称看到消息后前往店里购买,但店员说已售罄。之后在小程序再次查看,仍然显示售罄的状态,“不愿意做吧应该是,冰块怎么可能售罄。”小琪表示,不会再去蜜雪冰城店铺询问,毕竟附近还有其他品牌奶茶店,冰杯同样是一块钱一杯。
小程序显示冰杯已售罄。图/受访者提供
评论区一位疑似蜜雪冰城加盟商表示,“为什么不卖?我要保证门店用冰正常,顾客需要我可以免费装一袋赠送。高峰期店里不够用,我要去外面花大几十一公斤去买。比起卖,我更愿意送,起码店里不够用了,我可以不送,而不是不卖,还引起误会。”
对于网友反映的在小程序下单冰杯后遭遇店员退单一事,蜜雪冰城官方客服表示,“如果您在小程序下单了(冰杯),但是到店,店员告知您说没有,那您可以来电反馈,由工作人员核实处理。”
综合:东方财经、九派新闻、蜜雪冰城官方微博
来源: 浙江在线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源:海报新闻
蜜雪冰城被曝篡改食材日期
在奶茶爱好者,尤其是蜜雪冰城的粉丝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蜜雪冰城不嫌弃你穷,你也别嫌弃它low。
作为国内奶茶市场第二梯队的老大,蜜雪冰城无论是在定价还是在社交属性上,明显区别于第一梯队的喜茶和奈雪,前者主打物美价廉,最低3元,最高12元,基本6元,一直以“高性价比”形象示人。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但是,中国质量新闻网近日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蜜雪冰城个别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激凌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
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及“效期追踪卡”
纯牛奶、红豆罐头、燕麦罐头等是蜜雪冰城常见食材。按规定,开封后的食材应冷藏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但在“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编号:904365),员工篡改开封纯牛奶、红豆罐头、燕麦罐头等食材的日期标签。
如,员工将3月27日12点开封、应于3月28日12点废弃的纯牛奶,重新贴上3月28日10点开封、3月29日10点废弃的标签,已开封的纯牛奶就这样延长了一天的效期。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该店店员除了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还存在更改“效期追踪卡”(食材的备制时间和截止时间)的情况。
按公司规定,门店的红茶、绿茶、四季春茶、奶茶、玫果冻、珍珠等半成品食材,从备制时间起均有规定的赏味期,过了时间应该“废弃换新”。但在郑州永安街店,店员只更改“效期追踪卡”,未见及时废弃过效期食材和换新。
对此,该店店长坦言:“如果过了效期就倒掉的话,那得扔多少,谁愿意呀,及时更改时间就行了,如果气味和颜色有变化就真的不能用了,没变就可以用,过效期的还可以延用半天至一天,(改时间)也方便公司的检查。”
调查人员还发现,在蜜雪冰城济南大观园店,店里张贴的“效期追踪卡”长时间未经修改。店员表示,这是早先写的,一直没改。
隔夜冰激凌奶浆、茶汤、奶茶仍使用
中国质量新闻网调查发现,在蜜雪冰城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使用过夜冰激凌奶浆、切片柠檬、奶茶的现象。
在济南大观园店,店员连续多日使用过夜的冰激凌奶浆、奶茶。晚上下班之前,店员将剩下的奶浆、奶茶等食材放进冰箱,第二天早上上班再拿出来,并加入新的材料进行制作。4月10日早上,店员将前一天剩下的奶茶倒入新制作的奶茶中混合使用;4月11日,店员将新的奶昔粉掺入已过夜的奶浆中进行制作。
对此,店员表示,备制好的奶浆、奶茶、绿茶、红茶、四季春茶等按照规定都不能过夜,但为了省钱,一般过夜的都不会倒掉。
济南大观园店店员将前一天剩下的奶茶倒入新制作的奶茶中
济南大观园店店员将新的奶昔粉掺入已过夜的奶浆中进行制作
在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同样的问题。
蜜雪冰城公司规定的物料储存标准
除了使用隔夜冰激凌奶浆、奶茶等材料,蜜雪冰城多个门店还存在柠檬表皮不清洗,徒手抓柠檬片,使用过夜切片柠檬、橙子,徒手抓珍珠放入锅中,在没有盖子的垃圾桶旁边加工奶茶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公司规定禁止切片鲜果叠杯,但上述门店均存在切片水果叠杯的现象。
“蜜雪冰城”致歉
5月15日,蜜雪冰城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已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致歉声明称,此次事件发生后,公司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的监督检查,并第一时间成立以总经理牵头的专项处理小组,针对门店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调查整改。“针对媒体报道中的涉事门店,我们现已责令其停业整顿。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司《特许经营合同》中的相关约定,对涉事门店作出相应的处理,处理结果我们会另行通报。”
声明表示,对于分管该区域的经营团队,已紧急召集返回公司,进行二次专项深化培训,要求团队从严管理门店,给消费者提供放心健康的产品,“后续我们将从严彻查、管理全国门店”。
涉嫌虚假宣传与欺诈消费者
“真人真心真产品,不走捷径不骗人”,蜜雪冰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喊得响亮,但门店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对于调查中蜜雪冰城存在的上述现象,山东品众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自豪表示,“篡改开封食品日期标签”“更改效期追踪卡”“使用过夜奶浆”等情形,或许经过规范的储藏,原材料本身不会变质,但是放任更改原材料开封或备制期限,不仅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风险,而且可能导致相关食品检验记录不属实。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制度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且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无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关于调查发现的使用未清洗表皮柠檬、切片鲜果叠杯等情况,显然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用于加工的水果应当确保新鲜安全并清洗干净,被包装材料、容器等污染的食品是禁止生产经营的。
此外,如果门店将相关“效期追踪卡”“物料储存标准”进行了公示,消费者会因此信赖并选择该产品,则相关公示信息起到一定的广告宣传作用,如果门店擅自更改公示信息,或不按照公示的标准使用、存储物料,则涉嫌虚假宣传与消费欺诈。
年内或冲刺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总部位于郑州,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产品包括奶茶、果茶、冰激凌等品类,其中不乏冰鲜柠檬水、摩天脆脆冰激凌、摇摇奶昔、满杯百香果等畅销爆品。
蜜雪冰城主打下沉市场,产品价格多在10元以下,目标用户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门店主要开设大学周边、步行街、商场周边等。据全天候科技此前报道,蜜雪冰城目前门店数量已经接近1.5万家,预计年底将达到2万家。
有分析人士指出,蜜雪冰城此前传出的融资消息有自我炒作嫌疑,“更像是自导自演,目的是把公司估值给推高”。
据了解,蜜雪冰城计划在A股上市,上市的筹备已到最后阶段,交表已经在倒计时中,预计年内完成上市流程。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快速扩张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凭借着“低价策略”,以及以“直营+加盟”的裂变模式,蜜雪冰城近年来在全国迅速扩张,成为奶茶届一颗新星。
但是快速扩张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集中在蜜雪冰城产品中吃出苍蝇和虫子以及原材料质量堪忧。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网站截图
“2020年12月20日,我在石家庄桥西区民族路华强电子世界斜对过第一个蜜雪冰城买了一杯饮品,里面有虫子,我找回去店员态度差,没有任何的解释和道歉。”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表示。
中国网财经记者留意到,在蜜雪冰城吃出虫子、苍蝇的投诉比例不低,公司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晚上出去买了三杯珍珠奶茶,回到家喝了一半了打算再喝一口准备睡觉了,喝的时候觉得嘴里有东西,然后我就吐到了手里,有两只苍蝇,然后我一恶心扔在了桌子上就吐了,另一只苍蝇的肚子都没了,天哪好恶心,我都吐了好几次了。”有消费者表示。
此外关于原材料不新鲜、口感有问题的投诉也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也成为一大“槽点”,消费者质疑在蜜雪冰城“低价难道不配享受好的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走访市场过程中发现,蜜雪冰城员工整体表现非常不专业,因为公司奉行低价策略,导致对员工培训以及对员工素质要求、操作要求相对是比较宽松的,“这也是造成他在整个食品安全这一块出现很多问题的一个核心原因。”
低价策略下隐患重重
天眼查资料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本约1.13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创始人兼公司董事长张红超,其持股48.5%,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总经理张红甫持股同为48.5%,与张红超同为公司最终受益人。
凭借着“低价策略”,平均客单价在8元左右的蜜雪冰城受到消费者基数最大的下沉市场欢迎,并在奶茶届迅速崛起,与近年来大热的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饮相比,蜜雪冰城售价仅为前两者的三分之一。
以下线城市市场起家的蜜雪冰城开始往一线城市布局,在北京等市场新增门店。不过其进军一线城市市场的前景并不被看好。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未来即使往一二线城市去走的话,应该来说走的也是城乡接合部的,在主流商圈并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
朱丹蓬指出,以长沙为例,蜜雪冰城的员工工资比茶颜悦色、喜茶或者其他的茶饮品牌要低20%甚至30%,“员工整体素养偏低造成整个运营风险增加。”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网友:求求你洗一洗
对于此次事件,不少网友一边吃瓜,一边希望在其整改后会继续支持。
有网友表示是个别门店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也有网友表示,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陈凤祁 综合自光明网、中国网、中国质量新闻网、海报新闻等)
责编:高 娜
审核:丁厚勤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