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杭州人的美食记忆,大多以邮电路为原点,然后向外辐射到浣纱路、国货路、延安路……
于是乎,这爿不大的地界上可谓卧虎藏龙,开业十几二十年的餐厅比比皆是,若是一一都吃过,绝对算得上是杭城美食饕餮客了。
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这些藏在邮电路周围的年代级老底子餐馆。
一口福
开在浣纱路国货路口的“一口福”,就是这样一家深藏不露的街头小馆。相比起这两年声名鹊起的三姐妹、金猪,一口福低调的多。临街门头和旁边的商家紧挨在一起,一楼望进去也就寥寥3张桌子,别看门头毫不起眼,它却是有着31年资历的老底子家常菜馆。
来这里吃饭的人,绝不计较环境,餐厅至今仍旧保留着90年代初的装修风格,打扫的清清爽爽。一共三层楼,除了2个包厢外,拢共也就7张桌子。中午十一点开始陆续上客,我去的那天是个下雨的周二,可是十二点刚过三分,店里就坐满了,可见来一口福吃饭,得趁早。
餐厅里的食客大多有些年纪,讲着地道的杭州话,略一打听,有一半以上是吃了十多年的回头客。老板娘杨建英招呼他们的时候仿佛像在和老友拉家常,“今天几位?你们解百的人最喜欢点炒随便了,现在的雪菜冬笋肉片也好吃吃的,铁板鲈鱼先帮你烧起来啊。”
杨建英可以说是出身烹饪世家,父亲、舅舅、姨夫、妹夫都是掌灶大厨,于是在1989年的时候,丈夫响应号召下海经商,就在自家房子里开起了一口福,杨建英张罗前厅,杨爸爸负责把关后厨,因为价廉物美,一口福渐渐打出名气,成了周围单位的“小食堂”。
翻看一口福的菜单,价格大多在十几二十块钱,48块一份的铁板鲈鱼已经算是贵价菜了,性价比极高。杨建英说,开业31年,一口福很少涨价,“来的都是老客人,不好意思涨价的。”今年猪肉进货价几乎涨了一倍,成本实在扛不住,这才把菜单上的肉菜提了2、3块钱,素菜和水产类的,仍旧维持原来的价格。
现在的厨师已经在一口福工作了十多年,“身经百战”的大厨对菜单上的菜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即便店里客人坐得满满当当,一桌菜仍旧能在20分钟左右就上齐。
招牌菜铁板鲈鱼几乎每桌必点,木劳劳大的一条现杀鲈鱼才48块,物价感人。鲈鱼炸的刚刚好,蒜瓣肉带着汁水,外壳却是酥脆,淋上酸甜的酱汁,因为有热铁板垫底,一直吃到最后都是热的,着实是湿冷冬日里一份慰藉。
糖醋里脊亦是点单率极高的招牌菜,传统的琥珀色糖醋汁,均匀包裹软炸里脊,里脊条外壳蓬松,肉条软嫩,糖醋汁调的见功夫,吃到最后也不会澥汁。
雪菜笋片里脊是老板娘推荐的时令菜,正当时吃冬笋的季节,大片的粉嫩里脊肉片,搭配咸鲜的雪菜和鲜甜的笋片,这大概就是杭州人舌尖上的年味吧。
结账时,路过隔壁桌,听到刚从日本出差回来的食客说,自己一落地就直奔一口福,“日本的刺身哪里有这里的钱江锅仔好吃。”
地址:上城区浣纱路43号
电话:0571-87065191
别饮居
说到邮电路,当然不得不提“别饮居”。想当年,TA也是名气响当当的餐厅。可是,最近有不少吃货反映,找不到它了。
其实,别饮居就在原处,只是门面小了很多,如果开车经过,车速稍快一些,甚至难以发现它的存在。
王圣荣,别饮居的当家人。老王从1981年开始在龙翔桥做水产生意,积累了不少食材渠道和餐饮圈的人脉。于是,1993年就开起了别饮居,算起来和杭州的“澳毛头”、“王大姐”、“二盅”这些餐厅的老板们是同一辈人。
别饮居一开业生意就非常火爆,当时楼上楼下总共四层,面积有一千平米,很多人喜欢在别饮居请客,店门口经常是车水马龙,排队等位是常态。很多名人明星也会慕名前来,刘德华、任达华琦琦夫妇、那英、孙悦、刘嘉玲、黄圣依......他们通常在晚上9点以后低调到店。
别饮居主打传统杭帮菜和一些江浙菜,用料讲究,口味地道。宁式鳝丝、炸响铃、松鼠鳜鱼......是店里点击率非常高的招牌菜,其中一道糯米酱鸭荷叶鲜,还得过杭州餐饮协会颁发的金奖。
杭州的餐饮江湖竞争非常激烈,2013年,老王开始逐渐缩小经营规模。菜单虽没有以前那么让人眼花缭乱,但留下的都是精华,除了杭州卷鸡、三鲜鱼圆、西湖醋鱼、红烧狮子头等这些传统杭帮菜,为了适应周边游客的需求,厨房还增加了红烧鱼头、牛蛙鸡爪等这些兼容性较强的菜。可是,店里最吸引人的招牌菜却依然是酱货。
老王做的酱鸭舌是招牌菜中的招牌,用的是内蒙古大白鸭鸭舌,干净,个大肉厚,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油,浓郁的酱香会随着咀嚼慢慢散发,特别解馋。有位相声大师在杭州开了个会所,经常派人到店里买鸭舌,一买就是五六斤。
问起老王新年的发展计划,老王很坦率地说:“没什么计划,店里现在虽然主打是酱货,但是全靠手工,对天气也特别依赖”。
别饮居26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老王对“初心”和“坚守”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餐厅周边游客很多,经常有外地客人吃不习惯别饮居杭帮菜和酱货的口味。但是,老王认为既然自己做的是传统杭帮菜,就不能做个“半吊子”,不能为了营业额妥协,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才是生存之道。
地址:上城区邮电路46-1号
电话:0571-87035122
万人缘酒楼
藏在解百奥莱后门小巷子里的万人缘酒楼,从1988年开业至今已经走过32个年头,从开始的一爿单间小店,到如今的三层酒楼,看店坐镇的主事人从创始人老陈,变成了他的儿子小陈。
四年前万人缘曾经遭遇一场大火,重新开张之后生意越发好起来,忙起来的时候,一张桌子要接待三四拨客人。一边和我说着,小陈还在催促后厨处理刚接到的外卖订单,一中午手机几乎没停下。
每当饭点走进去,店里永远人声鼎沸,前后左右大多是上了点年纪的,讲着地道杭州话的食客,带着浓重的烟火气。在湖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只消花上人均五六十块钱,就能吃一顿落胃的正餐,实属难得。你若是想寻找老底子杭帮菜的味道,懂行的老杭州大多会推荐你来这里试试看。
家常菜馆选购食材,就像家里姆妈烧菜,大多不往稀奇名贵上走,图的是个新鲜,而附近的菜场,就是最好的选购地。但是,万人缘在调味料上却有几分计较,西湖味精、李锦记酱油、美心番茄酱……散装杂牌货是绝不肯用的。
店里做的最好的,是各种江鲜河鲜。干炸小鲫鱼和乾隆鱼头是店里的人气菜。寸把长的小鲫鱼炸到骨头都酥了,再撒上椒盐辣椒粉,一口下去咸鲜酥脆,是一道极好的酒肴。
乾隆鱼头算是杭州的传统菜式了,绵软入味的包头鱼头,合着炸豆腐、木耳,满满一煲端上来带着富贵相,也不过48块钱。其他诸如钱江肉丝、蒸双臭、鱼头豆腐汤,也都是经过无数杭州好吃嘴验证,地道落胃的老底子味道。
虽是主做老底子杭帮菜,但是菜单上也不乏有创新,比如好评率颇高的粽子牛排,江南独有的小只糯米粽和牛肋排一起红烧,牛排酥烂脱骨,粽子沾满肉香。腐皮炒青菜也带着和别家菜馆不尽相同的香气,问小陈是不是用了菜油。小陈笑而不语,只让我趁热多吃点。
年根底下,许多餐厅都开始张罗起来年夜饭菜单,可是小陈却摇摇头,说万人缘从开业以来从不做年夜饭生意,不仅如此年假也格外长,从除夕开始一直带薪休假3个礼拜,“厨师和服务员都辛苦一年了,总得要好好过个年吧。”
听到小陈的话,万人缘之所以能留得住员工和食客的原因,我似乎懂了。
地址:吴山路6号
电话:0571-87077565
你还知道邮电路附近藏匿着什么神级小店吗?
欢迎在互动区互通有无啊
来源:杭州吃货
华社杭州9月10日电(记者张璇)将未吃完的刺身放入主食餐点里再加工、把整鱼切成小片装进小盘提供、开展自助点餐计量收费试点……记者近期在杭州多家餐厅采访发现,适量点餐、不剩菜、不剩饭正成为大部分市民的自觉行为。同时,餐饮行业也在加快推广“光盘行动”,引导顾客文明就餐、理性消费。
在杭州黄龙海鲜大排档一角,设有一排自助点餐餐台。每到中午时分,附近便有不少出租车司机、上班族来这里用餐,30多种菜品放在小盘中供消费者适量选择。
据介绍,自今年6月份以来,杭州黄龙海鲜大排档平均每天翻台率达到3次以上,同比增长150%,然而厨余垃圾量却同比下降了5%至10%。“我们会定期培训员工,点餐时提倡少点、适量、不浪费,用餐结束以后服务员会提醒客人尽量打包。”杭州黄龙海鲜大排档董事长潘建钢说。
走进杭州街边的大酒楼、小餐馆,消费者经常能看到“不剩菜、不劝酒、不吸烟”“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等提醒标语。
杭州一些餐厅还在探索使用“数量管理”来进一步推动“光盘行动”。
外婆家杭州外卖部负责人蒋贤成说:“通过对外卖群体的消费习惯观察,我们发现消费者有小分量、多样化的点餐需求。为此,外婆家推出了6款小份菜,包括萝卜筒骨煲、糖醋里脊、酸菜鱼等,都很受欢迎。”
杭州市商务局调研员王宏介绍,今年以来,杭州市商务局已对杭州主城区200多家酒楼、餐厅、饭馆进行了“文明餐桌”情况重点督导,“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让光盘、节约的餐桌风尚深入人心。”
杭州餐饮旅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尹丽华说,杭州已在全市范围开展文明餐桌宣传,做好“光盘行动”专项督促,引导更多单位、个人成为文明餐桌行动的践行者和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涛 实习生 宣涛 通讯员 赵晓群 大杭州小组编辑
8月东海捕鱼解禁,大杭州的吃货们,这段时间,你是不是曾对着各色海鲜尽情大快朵颐?
告诉你一个最新的吃讯,即将到来的秋季,富阳要举办大杭州史上首次江鲜大会啦!
刀鱼鲥鱼白鲈鱼三角舫舌鳎铁壳秤砣蟹......这些富春江中的鲜味,是不是又要引得你竞折腰啦? “未能抛得富春去,一半勾留是江鲜”,富春江江鲜一直是大杭州低调的奢华!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富阳,古称富春,位于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两湖(西湖、千岛湖)黄金旅游带的中段,古迹悠悠,胜迹处处,是一处山水福地。富春江富阳段全长52公里,两岸不仅有冠绝天下的秀丽山水,更有丰饶的物产造就的诸多美食。
富春山居图游出的鱼,春江花月夜捞起的鲜。富阳人民十分擅长烹制江鲜,诸多民间高手制作的江鲜,风味独特。
所以,如果说有什么最能够代表富春江的美味,莫过于富春江的江鲜了。有一句话叫“半江春水半江鱼”,富春江算不上大川大河,在毛主席诗中却提到‘观鱼胜过富春江’,说明这里的鱼很有名气。
旧时光里,富春江一带都会有一张“吃鱼时间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
“未能抛得富春去 一半勾留是江鲜”,富阳的新桐、场口、渌渚、新沙岛等地,与江鲜相存的鱼市,就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文化记忆。
杭州人吃海鲜是出了名的厉害,相比之下,同为鱼鲜,江鲜却要低调得多。为什么?量少!杭州餐饮协会工作人员说,富春江钱塘江捕捞起的江鲜,对整个杭州的江鲜餐厅来说,绝对是供不应求,当然高调不起来。物以稀为贵,富春江野生鱼类的价格持续走高,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喜爱吃江鲜的市民完全不必担心,在富阳,尤其在江鲜大会期间,价格亲民、味道超级鲜美的江鲜,活力十足地等着您呢!
富阳东梓关
2018富春江江鲜大会举办地定在富阳东梓关!这里是富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最美示范区”的一个窗口。
2018富春江江鲜大会,举办地已“定位”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
说起东梓关,大家最有印象的是网红杭派民居,就像当年吴冠中笔下的江南。
“其实,这里自古是个小渔村。”场口镇党委书记何明葵说,相传五代十国时期,东梓关许氏的始迁祖许彧是个大孝子,他的母亲孙氏喜欢吃鱼,而他们原先居住的屠山山高林密,难以吃到鲜鱼,因此,他先迁居大桐洲,后再迁居东梓关,就是今天的东梓关村。
“所以这里的村民家家烧得一手好江鲜。”何明葵说。
2014年开始,东梓关村被纳入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保护村和富阳区政府“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东梓关结合“三改一拆”、“无违建村”创建工作,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拆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清理“一户多宅”及破旧附房,最大程度实现对村庄古建筑的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如今,吴冠中画里的旧时江南,在这个小村落复原。
从杭新景高速场口出口下,就到了这个大杭州境内颇有名气的古埠名镇。
与郁达夫小说同名的“东梓关”,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山水田园古村落。
它紧靠秀丽的富春江,是富春江最美的一段,也是富春江的重要水上关隘,素有“西下严陵滩,东流第一关”之美誉。它还是龙门古镇孙氏的发源地;也有近百座清末民初的古建筑,多是精品。
曾经熙熙攘攘的古码头仍在,郁达夫曾经住过的许家大院也在,还有久经岁月的马头墙、凹凸的青石板路……徜徉其间,恍如穿越了历史。
“东梓关这个千年小镇,确实非常适合慢生活,适合在青石板路上倘佯,或是靠着越石庙前的石围栏发呆,也适合和富春江一起静默无言。”何明葵说,以江鲜为媒,这个网红明星村要变身网红发展村,展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最美示范区的形象。
正在策划中的江鲜大会,将围绕着乡村振兴下的东梓关故事展开,期间有富春十二鲜评选、江鲜第一锅开锅、百鲜宴、乡村小型音乐会、农家菜大赛、本土狂欢节等,邀您尝最正乡味,品最绿果蔬,住最美民宿,成为大杭州秋日的网红打卡点。
刀鱼鲥鱼白条三角舫舌鳎......
红烧清蒸油炸白灼烧烤熬汤......
富春江江鲜,你最喜欢吃哪一道?
江鲜是什么味道?当然一个字:鲜!按富阳话来说吃得透鲜!原材料实实在在的新鲜,不用加任何附加调料,烹调出来的江鲜完美地与汤汁融为一体,鲜得能一口气把汤都喝完。
如果发个问卷,问一问富春江里什么鱼儿味道最美?估计人们十有八九会选择鲥鱼。
虽然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吃过鲥鱼,但鲥鱼真正是富春江名产,富春江鲥鱼不仅上过满汉全席,还被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称为“南国绝色之佳”。
不过除了鲥鱼,富春江水域的鱼类品种曾多达14目34科、118个品种,光名特优品种就有鳊鱼、花鲈、鳜鱼、鳗鱼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甲壳类、贝壳类、爬行类等,长江三鲜中鲜美程度不输鲥鱼的刀鱼在富春江也并不罕见。
鲥鱼、 白鲈鱼、刀鱼、鳊鱼、鲢鱼、甲鱼、河鳗、河虾、铁壳秤砣蟹……红烧、清蒸、油、炸白灼、烧烤、熬汤......怎样的食材与烹饪的搭配能勾起你的“春江忆,最忆是江鲜”?
100个人嘴中就有100道富春江江鲜!
今天,富春江江鲜大会发出征集令!请您说说你最喜欢的富春江江鲜,它的品种、烧法和记忆深处的味道!
征集令
发送“江鲜”两字到“我们大杭州”或者“富阳发布”微信号,系统会弹出表格让你填写。9月14日前截止。
我们将选出30道江鲜,通过专家点评、富阳发布网络投票等,选出12道江鲜,最终评为富阳“富春十二鲜”,届时在2018富春江江鲜大会上公布,并在富阳东梓关为您呈现。
参与调查者都将获得2018富春江江鲜大会抵价券一张(具体会短信息通知),另外还将选出10名网友参加月底举办的江鲜大会开幕式,品尝百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