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定位有几种,每一种都可以拿来做衡量的标准。这里表达一下其中一种,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餐厅定位应以餐品为主体。
很多老板也问餐厅应该怎么定位,我的建议是把焦点放在餐品上,先摸排同地域餐品的特性和区别点。针对西餐而言,目前二、三线城市基本就是牛排、披萨、意面,或许会有其他的餐品表现,但为数不多。虽然有些餐厅在出品形式方面做了各种尽可能的变化,但品质上依旧参差不齐。披萨、意面这些平常的东西也被拿来做各种形式的延伸,可是主体还都是一个东西,并且没有太大差异。再者技术的同质化,物料的半成品化,食客的添加剂口味让目前的市场拼的其实就是位置和价格。
可窘迫的是商业综合体的建立让好位置的租金变得越来越高昂,顾客盈门却没有盈利,尽力维稳仅仅刚刚持平,可商人老板要赚钱。无外乎恶性降低成本,也就是降低原料成本,降低厨房技术成本,实现标准化,导致了价格竞争形成恶性循环而技术方面止步不前。
因此,在开店初期首先需要考察自身拥有和需要的餐品属性,按照餐品技术要求和适用人群做相应的位置选择可能会对初入行业人员是个相对适合的方向。
其次,餐品的考察可以以列表格式进行,本城市西餐厅名称、主打餐品明细,主打餐品照片,各家,位置。列完这个表格您就会发现餐品同质化和价格差异化等现象,在价格差异化中再去做市场细分,这样也就事半功倍了。
最后,确定好了餐品分析,在其中找出同质化餐品的不足然后提升品质,找出其中不同餐品加以改进,再寻找一个不同于市场但要适合地域消费的餐品来做加强,并且按照一个出餐数量的比例加以细化。
这就是以餐品定义餐厅模式和位置的方法。
复杂吗?复杂。简单吗?简单。
个人拙见,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面选址的学问很大,现在这个时代“酒香也要巷子好”!
用中国传统的观念来讲,就是要门当户对,明确自己定位,你是什么店,需要什么层次的顾客。
比如你明明要做高档市场,却把店开到了贫民窟,生意能好吗?你明明是做主流的流量产品,却把店开在了没有人气的新商圈,要和商圈一起慢慢培养市场,你耗得起吗?
选址对一个小店经营成功所起的作用可见一斑。
那么,到底如何选店面呢?
1.餐饮门店选址指南
第一,选址要按照区域—城市—商圈—街道/shoppingMall—铺位的先后顺序进行审查。
在这之中根据区域、城市再结合当地的人均GDP、人均消费、外卖热力图(可以找一些第三方的服务进行查看)划定商圈,划定商圈后再根据1.5km圈层理论来反推我们具体要选出的店址街道。
什么是圈层理论呢?就是在你的店铺周围1.5km半径内是你主要服务的消费者,因为做餐饮大家记住,抛开一些景区,高铁站,飞机场这些快消场景,复购是决定你生死的成败因素。
所以你要服务好你店铺周围1.5km内的消费者。
把1.5km分成三个圈层,店铺周围500m半径内是你的自然流量,靠的是你门头、产品吸引。而500m-1km这个范围才是你要花大精力去挖掘和培养的消费者范围,不夸张的讲,你要花80%-90%,甚至更高的营销精力在500m-1km的半径范围。
了解了圈层理论以后,我们来反推店址,结合在0-1km之内的受众人群分布、人流量、人流动线、有效人流量、进店人流量,我们就可以再细分把我们在地图划定的商圈范围再缩小。
再次缩小了商圈以后,我们要去详细的分析商圈的具体情况,商圈的成熟度,商业发展情况,竞争品牌分布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收集了以后你可以明确并验证我们前面划定的这个商圈是否适合我们再开店,同时一定要做客流调查。
为什么我强调一定要做客流调查?
因为先天的不足,后天再怎么补也是追不上的。不做客流调查分析就开店,这种盲目开店的做法是餐饮人大忌,只能说明开店人不专业,不脚踏实地。
调研时间要分早餐、中餐、晚餐、雨天、晴天,周五周六日及周一;此外,还有人群调研,店铺门前客流、有效客流(即目标消费人群有多少)、竞争品牌客群等数据调研。
在选址上,我们要明确,首先要考虑人流量。举例:如你的保本点在1万,你门前通过测人流量得到的数据,客流量每天在10000~13000之间,按照全天3%的捕捉率算出实际到店人数是全天330人左右,乘以客单价70元,平均23100元/天收入,当然周末可能更高。
得有这样的数据支撑,才能判断是否能在这开店,门前人流量是否能确保盈利。
再选择具体店铺之前,你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考察的那些店铺的门头是否有足够的位置,并且是否能够清晰可见。
前期门头的设计决定了你500m范围内的消费者是否愿意进到你的店内。
对于门头,我要重点讲一下,一个餐饮店的门头留给消费者的获客时间只有3秒,也就是说你的门头必须要在3秒内能够让消费者看清你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色。
切记不要去搞那些稀奇古怪的设计在你的门头上,比如一些餐饮店的门头搞了几个字,99%的人不查字典都不认识这几个字,并且品牌后面还不跟上品类名,那谁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卖什么的?
最后一个,不建议选转让店铺。如果一定要选转让的店铺,则要多留心眼:
1)转让费增加的成本回收周期,一定要仔细测算;
2)房东是否同意转让,如果房东不同意转让就存在合同到期没法续租及房东随时收回出租权的风险;
3)债务是否交割清楚,如会员卡怎么退费、菜款、煤气、电费等都要了解清楚;
4)证照是否齐全,卫生许可证、消防、餐饮许可证,特别是环保许可证。油烟、排油烟的噪音都是居民投诉重点,天天投诉,那你就不用开店了。
现在开在居民区很难批得出环保证,如果原来就没有环保证,那你转让下来风险就大了,居民一投诉,油烟环保局就天天找你。
5)将来的转让风险,店铺如果是在房东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让过来的,将来要转让的话,谁敢接?
2.餐饮店选址十大注意
最后,结合网络和文章中提到的餐饮店选址的十大注意事项:
1.避免在马路过宽的车道两遍开餐饮店
2.尽量避免在“阴阳街道”的阴面(坐南朝北:一侧生意很好,一侧门店都很少)开餐饮店
3.避免餐饮店门前有障碍物导致门头会被阻挡视野
4.人流多的不一定生意好,要有效人流多生意才好
5.避免宰客式消费,餐饮店的利润来源主力军是复购消费者(景区、车站等除外)
6.认清“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现实,除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7.同行的生意好,你的未必就一定好,要搞清楚他们是靠什么好的,品牌?口味?服务?
8.“只要地点好,就不怕租金高”这句话是相对的,要用自己完整的财务测算模型测算出自己未来的利润做综合分析
9.避免把地域差异的口味产品跨域开店,除非你做了适合当地口味的革新和你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
10.避免在行业商圈内做创新,比如在服装一条街开餐饮店,在餐饮一条街开宠物店,一个街道商圈都是自带目的属性的
<>址作为创业开店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中的学问更是一言难尽。因为各个地方的氛围风情都不一样,还有很多事情必须亲身体验,并在之后的经营中逐渐去感受才能有所收获。这也是很多开店十几年的餐饮人,他们挑选店铺眼光毒辣的原因。
< class="pgc-img">>但如果不去聚焦细节,避免一概而论,我们还是可以从周边顾客人群消费水平精准定位选择创业项目的。
餐饮创业从来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项目,还要做好实地调研,清楚把握周边顾客人群的职业。因为餐饮的主要人群还是周边三公里的流动人群,所以关注顾客的行业,不仅是考虑到消费频率和场景,还有就是消费能力。餐厅的定位与周边顾客消费能力不匹配的话,那么这个是很难开下去的。
< class="pgc-img">>例如:甲级写字楼周边的餐厅多样性就比较明显,因为日常员工有着日常消费方面的需求,消费能力也都还不错,对于中高端的餐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class="pgc-img">>如果周围是以中小型创业公司为主,那么小而精的餐厅就是首选了,太高消费的餐厅则不会有太大的市场。
< class="pgc-img">>很多店主开店,为了稳妥起见,经常会把地址选在小区附近,以为附近人流量大而且稳定,只要站稳脚跟,就不怕没有生意。
其实不然,小区人群的性质反而是最难把握的,因为他们往往拥有着很大的多变性。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一条街道,最开始各种吃喝玩乐的各种场合都有,随后就会逐渐倒闭一部分,最后留下来的,才折射出了该小区人的消费刚需。
< class="pgc-img">>餐厅选择,一直以来都是餐饮人着重讨论的问题,单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有着深奥的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