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哇噻!6层楼的奶茶店 投资1800万 究竟卖什么?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天,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当地的地标性商圈。建筑外形独特、上下6层楼、营业面积1200平米、投资高达1800万元的“顽徒ADDICTEA”全


天,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当地的地标性商圈。建筑外形独特、上下6层楼、营业面积1200平米、投资高达1800万元的“顽徒ADDICTEA”全球首家旗舰店正式营业。


前来打卡的同行不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从顽徒对茶在产品形态上的创新,以及用差异化的文化范式来解构茶,似乎看到了茶饮的未来模样,“是比较值得提倡的有益探索”。



01

选址很有深意



“顽徒ADDICTEA”位于江汉路步行街老租界洋楼四明银行一侧。这栋6层楼的建筑通体为银白色,整体由不规则的轻型铝板组成,线条交错,其中还散落分布着形状不一的镜面,倒映着四周的建筑和街景,极具科幻感的外观属于让人看一眼就很难忘记的装饰。


事实上,从该店试营业第一天起,就成功吸引了大批网红、大V以及业内人士前来探店。



< class="pgc-img">

顽徒门店外观




这家“顽徒”门店选址明清时期中俄万里茶道的武汉江汉路,始建于1906年的江汉路,见证了清末开埠以来武汉近现代史变迁的完整过程。


为什么把全球首家旗舰店不放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在武汉?创始人林杰义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作了这样的解释。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饮的未来在茶,这也是新中式茶饮在海外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但目前市面上对茶的产品形态和文化表达还远远不够!”


作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同时也是“中俄万里茶道”的起点,是中国茶叶开始向国际输送的重要关口。“顽徒把首店选在武汉,也意味着从这里开始,走向全世界,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诠释中国茶。”



< class="pgc-img">

顽徒江汉路门店




首店选在武汉的另一层用意,则是这次疫情让武汉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急剧放大,“英雄城市”的称号已不仅是国内人民对这座城市的看法。林杰义也想借武汉的势,顺势将中国品牌、中国文化向全世界推广。


“顽徒”从海外归来,将国内首店开在这里,无需宣传,就为“顽徒”注入足够丰富的话题性和传播度。



02

用“西游”解构中国茶



走进店内,装修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墙面和顶部以镜面为主,风格简洁明快。一楼以现制茶饮为主,经营即饮、浓缩及茶底茶汤类饮品,二楼是中空休闲区,供客人小坐休憩,同时也为顾客种草打卡提供了一处可全景拍摄取景的角度。



< class="pgc-img">

顽徒店内设计




店铺三楼是品牌空间展示和茶文化周边产品零售,该店以《西游记》中的“大圣归来”为主题,目前陈设的商品有“定海神针线香”和“筋斗云香炉”。


六楼是充满科幻概念“茶再造系列”主题的营业区,墙面都是凹凸的黑炭岩石,在座位的间隔上有虚拟的火焰正在燃烧。


“茶再造”的饮品采用传统的酿造发酵浸泡等工艺结合现代的处理技术运用到纯茶上,再加以解构、重组以及运用。每一期菜单,研发者将围绕主题进行不同的灵感呈现。不仅如此,6楼还是一店两用,白天品茶,晚上则是酒吧 。



< class="pgc-img">

顽徒店内设计




事实上,“顽徒”要表达的中国文化具体体现方式,就是将《西游记》拆解成一个个章节故事再构造。


从澳洲第一家门店开业起,整个开店计划是按《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设计,在全球开81家主题连锁店,每一家店会根据当地人文地理特点设置一个西游主题故事。


目前规划的迪拜店,林杰义构思中的这家店会根据迪拜炎热的天气,沙漠环境,设计成火焰山主题店;韩国首尔店则是盘丝洞主题店,在日本开一个真假美猴王主题店等。



03

可感知的茶饮未来态



多年在澳大利亚留学和创业,游历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于茶与咖啡的理解,林杰义感触颇深。


“咖啡和茶都是苦的,口感上基本差不多,种植和饮用的历史也不分伯仲,但为什么在欧美国家,咖啡能够成为一家老中青三代的日常?咖啡馆在社区随处可见、俯仰即是?”


林杰义认为原因有三:



01 传统茶太重


茶在“道器皿”上的文化表现形式太重,“重了就显得繁琐,不适应现代社会节奏,少了亲和力,有点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在商业操作上,坪效很低,不利于复制,也不利于市场开拓。“没有利益机制的驱动,在现代社会,这个事业就做不大。”



02 茶饮敷衍了“茶”


以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为代表,新中式茶饮在茶的年轻化上做了很多事情,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现在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舍本逐末,过分追求茶以外的“添加”,反而茶用得不够好,大大降低了茶的价值感;茶饮的产品形态太繁复,各种小料、水果、奶和糖的堆头,“现在最要紧的是化繁为简”。



03 茶饮品的标准化不高


由于种植源头缺少标准化,再加上冲泡。萃取以及人工操作的各种不确定性,“如果去除糖等添加的掩饰,茶的产品形态标准化,其实很差!”



< class="pgc-img">

顽徒产品




目前,顽徒的这家全球首家旗舰店,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实验和论证后,也试图打造让消费者和行业耳目一新的模板。


例如,“茶再造”的饮品采用传统的酿造发酵浸泡等工艺结合现代的处理技术运用到纯茶上,再加以解构、重组以及运用。每一期菜单,研发者将围绕主题进行不同的灵感呈现。


再例如,用半自动化破解标准化。业内人士进店逛,可能被店内的萃茶机、磨茶罐、雪克机、冷凝泡茶机等吸引。因为不是所有茶饮品牌会用到这么多设备做一杯茶。


顾客也可以现场观摩制茶过程,例如一款名为“偷师”的红茶。工作人员利用研钵、烧杯、锥形瓶、滤斗、奶油瓶和冰杯等工具,将紫苏叶与乌龙茶相融合,萃取出一杯粉红色的饮品,让人大开眼界。



< class="pgc-img">

茶萃取




“顽徒”一直在努力实现萃茶半自动化,引用大量机器设备突破纯茶出品标准化难度。目前,“顽徒”使用的全套萃茶设备均是自主研发,如研磨茶叶的磨茶罐,萃取茶汤的萃茶机,冷凝泡茶机等。利用这些半自动化设备,可以更好地提炼出茶叶的醇香,同时避免苦涩味。


“顽徒主要市场是海外,海外人工成本普遍高于国内。”林杰义说,门店大量运用半自动化系统出品,既可降低人工成本,也有利于标准化。特别是纯茶类出海,一直受困于产品标准化。


目前顽徒饮品分为SOT&BOT产品系列,有“单品茶”和“拼配茶”两种选项可供选择。消费者可根据烟熏、香料香、果香、花香、谷物香等口味偏好选择奶茶茶底。


饮品价格上,纯料茶中,除了限定饮品法老肉桂128元之外,其余饮品在32-53元之间。拼配茶包括老烟杆、京都玄米、好一朵茉莉等6款,均价30元左右。



04

用信息差反向输出奶茶商机



“顽徒”于2018年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开设首家门店。首店开在国外,且发展计划一直是面向海外市场,但品牌总部却设立在国内。


虽然“顽徒”品牌的创立时间不长,但林杰义奶茶创业历史并不短。2013年,林杰义在闽江大学读大学时,就在校外开了第一家茶饮店,在人均月消费仅10元的高校奶茶店中,这家店高峰期一年营收过百万元,“正是这家店打开了我的茶饮事业,也让我赚取了第一桶金”。



< class="pgc-img">

制作产品




2016年,林杰义在澳洲黄金海岸市读研。发现当地奶茶行业无论从出品、门店装饰、服务等方面,整体要比国内落后好几年,“澳洲16年还在用那种奶茶粉冲泡都是国内县城都不会做的奶茶。”


不但产品落后,而且价格很贵,一杯粉剂冲搞的奶茶能卖到30元人民币,均价约40元左右。而国内价格较高的咖啡产品在澳洲很便宜。这一发现让林杰义萌发重操旧业的想法。


而在市场调研时,林杰义发现澳洲人对中国的理解依然存在很强的刻板印象和认识不足。于是,以自己奶茶品牌作载体,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店计划在林杰义的头脑中成形。


接下来的几年里,“顽徒”逐步扩张,先后在澳大利亚和韩国开设了6家店,并逐步成为当地热门榜第一的茶饮品牌,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



< class="pgc-img">

顽徒门店独特的外立面




“顽徒”这家旗舰店的投资高达1800万元,营业面积1200平米,与现今国内大多数连锁品牌“下沉”“简化”的发展模式几乎是反向而行,能不能走得通仍需时间和市场来验证,但作为同一条船上的圈内同行,还是要感谢“顽徒”,毕竟它也是为整个行业在蹚路。

ns风、日式风、工业风,精致的店面装修,搭配门口的长队和拍照打卡的年轻人……近几年,这些在一线城市随处可见的网红店,从小县城的街道上冒出来了。

刷刷抖音小红书,经常有这样的探店分享——没想到在我们这种十八线小县城也有了网红店。因为,从大城市返回家乡的年轻人,正在把网红店“搬”进县城。

如今,大城市的网红店已经卷得风格迥异,瓜分市场。但在大品牌与连锁店尚未渗透的下沉市场,是不是还有更大的蛋糕值得深挖?

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告诉我们:“北上广有,但我们这里没有的东西,就是县城最受欢迎的。”

「后浪研究所」找到了3位从大城市吸取网红店经验,回县城创业的年轻人。有人在步行街附近开了风格迥异的轻食料理店,看到了下沉市场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有人在本县开了唯一一家酒吧,开业第一天就卖光了库存;也有人驻扎县城,开了十年精品咖啡馆,持续不断地向大城市取经。

这几位创业者都观察到,小红书和抖音逐渐抹平了县城与北上广消费者的品味差异,小县城的顾客也紧紧追赶着潮流生活方式,热衷于种草和打卡。

但县城生意也没有想象中好做。他们也发现,不管是酒吧、咖啡馆或是料理店,县城的消费者不爱高端和专业,而是追求一个有人情味、又能凸显生活品质的场域。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县城独有的“审美红利”,助我撬走了爱吃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人

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之后,我回到浙江慈溪县开了一家轻食料理店。

那还是2018年,北京街头开始流行沙拉店,我自己也很喜欢吃摇滚沙拉。轻食健康餐是一阵风口,当时全国许多小城市都出现了沙拉连锁店。

慈溪离上海、杭州都很近,每到节假日,很多人都要到大城市去享受一番,生活方式深受大城市影响。我就想,在县城开一家沙拉店是个机会。

我过去没有餐饮工作经验,沙拉制作又相对简单,学习成本低,花了不到3个月,我就开张了,结果走了不少弯路。

最大的问题就是选址。我把店开在了一个高大上的富人区旁边,想吸引一些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但这个区域人流量很有限,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餐饮只有面向大众才能活下来。

第二是季节性问题。我们店是春天开的,营收尚可,但一到冬天,沙拉的销量就非常惨淡。

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在县城,轻食是不是个伪概念呢?除非是对身材特别苛刻的人,否则谁会一天到晚吃沙拉?而这部分人在县城又很少,我的顾客究竟应该是哪些人?

我进而观察到,肯德基、必胜客和豪客来牛排这种连锁餐厅,在小城是长盛不衰的。西餐连锁店曾是大家的童年记忆,是每次考了高分才能去吃的奢侈餐厅。但是现在,他们变得唾手可得,年轻人会对他们的产品和场景不满意。而另一些传统的西餐厅又太过正式,年轻人会感到拘谨,缺乏温度。

就这样,我看到了市场留给我们这些小个体户的一点缝隙——创造一个有创意、审美,营造舒适的空间,在快餐之上增加社交属性,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于是,我丢掉了轻食店的标签,花70万成本新开了一家融合料理店,或者叫无国界料理。这次选址在县城最热闹的步行街水门路旁边,这里总有年轻人来散步。

店面装修

我在菜品中加入西餐主食,也有中餐、日料,并把菜单分成春夏秋冬。除了牛排、烤鸡、意面等固定菜单,其他食物都会随着季节调整,店里的装饰也能让顾客感受到季节更替。

店内餐品

无国界料理是小城市独有的机会。在大城市,你很少见到一个餐厅把菜品做得很杂。因为消费者有很多选择,想吃日料就能吃到很专业的日料店。餐饮店也变得很“卷”,领域不断细分,要做得足够专业才有机会。

但在小县城就不一样,大家的口味没那么挑剔,更多需要的是一个社交空间,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享受一下生活。如果你非要走得特别垂直,反而不吃香。

于是,物熹小食开张了,就像“平地惊雷”,在这个小城引起了轰动。每个月营业额40万,大概过了5个月,我回本了。

大家首先是“看脸的”,我们小店走小清新日式风。一走进来,原木色的桌椅,有鲜花、绿植和书籍、轻音乐,胡桃木的吊灯,十分温馨。

我发现这也是一个县城独有的“审美红利”。同一时期,几乎每个城市都冒出了一些类似风格的温馨小店。消费者是对美有需求的。2018年左右,大城市开始流行“网红店”,只要装修漂亮,大家都会一窝蜂去打卡拍照。

物熹小食也是这样,前期,我几乎没有做任何宣传,基本是自带流量。在县城新鲜的东西很少,稍有个装修有创意的店就会有人来围观。

最火爆的时候,我们一天大概接待400多客户,40多张桌子要翻台5次左右。很多年轻人来网红店打卡,他们吃饭一小时、拍照三小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营销了,店的知名度就起来了。

但他们的心也很难抓住。现在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熟客”,主要是女性和家庭客群。每到周末,就有妈妈带着小朋友来店里,或者年轻的闺蜜约在这里聚餐。这些顾客都是曾经爱吃必胜客和肯德基的人。

在 大城市,餐饮店面对的消费者是流动的、变化的。 但小城市不同,人是不变的。所以,小店就必须自己不断变化,每天给顾客新鲜感,才能留住顾客。

我也慢慢发现,物熹不能满足那些强调仪式感的客户的需求了,她们提着蛋糕盛装出席,但是旁边的顾客都穿着拖鞋睡衣,就会很尴尬。

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我在物熹小食同一条街200米的地方又开了一家oma酒吧,“日咖夜酒”。

虽然两家店的品类是差不多的,但是oma的客单价大概是150,是物熹的两倍。 我们这个小城算是藏富于民,有一些小工厂,GDP也是百强县。 所以,大家是有消费能力的。

oma定位的客户群体是更时尚的年轻人,更强调仪式感和社交。如果说物熹是文艺小清新风格,oma餐酒吧就是很酷的风格,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压的空间。这两个门店承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我会把开店当做一种创作,它不仅仅是一个门店,它要承载一定的生活态度。如果说物熹小食是对良好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祝福,祝福你成为好妈妈、好老师、好女儿。那你推开oma的门就可以忘记你是谁的妈妈、老师和任何社会身份。

oma的装修风格偏北欧风。

后来我也发现,县城对物熹这种店的需求更大,再承载两三家也没问题。但是像oma这种定位的店,一个县城只能有一家。我们这里年轻人不算多,很多人去了大城市就不愿意回来了。

现在,我们的团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40个人。虽然oma的客流量远不如物熹,但是营业额反而更高,物熹平均每个月40万左右,oma的话就在30到60万之间。

如果说小县城是“下沉市场”,我反而觉得下沉市场不意味着低端和粗糙。在慈溪,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反而更高。 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每天坐地铁通勤,感觉大家都灰头土脸的,一大早赶地铁,晚上加了班才回家,我也只想攒一点钱,不敢乱花。

但是,在慈溪,生活比工作占比更高,更强调生活的舒适感。大家更愿意朝九晚五,春天的时候去郊游,夏天也有年轻人骑摩托车、玩滑板。所以县城的消费者也很有品味和情调,很多朋友都在用很好的设计师品牌。

小店是个能够传达生活态度的空间,我希望每个进来的顾客能慢下来生活,这和我们的小县城很搭——有山有水,可能并不算多么繁华,但是四季都舒适。

县城唯一的网红酒吧,承包了所有年轻人,尤其是小姐姐

我是从小在泗水县长大的本地人,2019年左右,我观察到,我们县里几乎没有夜生活。除了饭店和KTV,年轻人们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我不喜欢KTV,感觉太落后了,就想找一家可以安静坐着的酒吧,喝酒、聊天、听音乐。但想找酒吧,就得去泗水附近的临沂和济宁。时间久了,我就想,干脆自己开一家吧。

我第一次创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那些其他县干得挺好,但是我们县没有的东西。

我开始考察大城市的酒吧,比如日照、郑州、南京的酒吧,自己在网上学酒水知识,这次创业纯粹试水,我要把预算压到最低,不超过30万。县城房租很便宜,我的店面上下两层,一共200多平,一年下来租金只要4万多。

刚开始,我想在二楼做一些单间,如果有人想玩剧本杀或者打牌可以来二层。但是后来发现大家并没有这个需求,很多人来酒吧是为了认识新朋友,来之前都会好好打扮,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反而更喜欢一层。

酒吧刚开张,灯光还比较亮,方便大家聊天、打牌

在县城宣传新店,依赖熟人社会,因为我是本地的,主要靠朋友圈打响名号。县里突然出了一个娱乐场所,在某个时间段,当地人只要打开微信朋友圈,就会被我的酒吧开业信息刷屏,这个影响力是很大的。

刚开业,我们家生意特别火爆。店里13张桌子,晚上6点开到凌晨2、3点,持续爆满,一晚上接待了60多桌,出了2000多瓶精酿啤酒,直接把仓库卖空了,第一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万。后来回归到正常情况,每天也大几千块。

每天营业结束后收集的空瓶子

我们是县里唯一的酒吧,承包了所有年轻人。酒水均价都在15左右一瓶,人均消费50-60元,我的初衷就是开一个环境不错、价格亲民的酒吧。因为我也是本县人,定价必须在我的可接受范围内,如果我都不能接受,这个酒吧肯定不能活了。

起初我也尝试过调鸡尾酒,但很快就放弃了。

首先,县城里的消费者没在其他地方喝过这种酒,好喝与否也收不到任何反馈。其次,调酒很浪费时间,一杯鸡尾酒最快也要15分钟才能做完。我们当时的生意太火爆,十个店员都忙不过来。而且,调酒其实并不赚钱,洋酒的成本太高了,我这一杯长岛冰茶只卖29,轰炸机是最贵的,也只要40多,都是赔钱卖的。

五六十一杯的特调酒在县城不会有人买账,朴素、接地气的酒最受欢迎,高大上是没有市场的。

县城酒吧特色:辣子鸡配啤酒、黄瓜蘸酱

很多人看到酒吧挺赚钱,县里在2年之内又陆续冒出了7家酒吧,大家风格都挺像,还打起了价格战。慢慢地,顾客也觉得不新鲜了。我的客流量也下降了很多。尤其夏天是酒吧的淡季,很多人就选择光膀子撸串,不会来酒吧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必须要做点改变,重回巅峰。于是2022年4月,我就重新装修,目标是改造出一个网红打卡点。

首先是灯光。过去我们家灯很亮,有点像大排档,还有人会打牌。但是我发现,南京的酒吧都很暗,以红蓝色灯光为主,很有氛围感。我还在小红书上看到水泥墙面的工业风酒吧很流行,也仿照着调整了一下。除了装修,我也调整了产品,增加了一些颜值高的“网红啤酒”和果味啤酒。

我想,酒吧里必须要有一个愿意让大家拍照发朋友圈的网红打卡点,让别人一眼辨识出这是我们的酒吧。于是,我花了近1万块做了一个月球灯,下了血本。效果还不错,顾客觉得特别“出片儿”。

我把这些拍成视频发在抖音上,很快就上了同城热门。抖音同城对小店的宣传推广特别有效,尤其是县城,年轻人都在刷。线上推广,我基本就靠抖音和小红书,因为我们县城很小,没人看大众点评去消费。抖音加上朋友圈就能覆盖90%的人群了。

5月1号,酒吧重新开张,当天又是爆满,大家都以为换了老板呢。

这次方向调整,我也 算重新筛选了顾客群——戴金链子的大哥基本不来了,来店里的年轻女生变多了,能占到六成。

我感觉一个酒吧,如果女生多,基本就能活下去,如果来的都是男生,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也问过常来酒吧的朋友,你来酒吧是为了什么?他回答很直接:“认识年轻的小姐姐。”我就想,那小姐姐喜欢什么风格呢?就是网上流行,但是我们县城里没有的东西。

现在,来店里的人都是安静喝酒聊天,也没有人打牌了,氛围越来越好。我觉得这也能给来店里的女生提供一些安全感吧。对一家县城酒吧来说,给顾客安全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在十八线小县城做精品咖啡店,追上省会城市的时髦就够了

我是登封本地人,2013年,我和老公一起在本地经营了一家拙醒咖啡,到现在已经有10年了。

登封算是个十八线小县城,从北环到南环,开车只需要10分钟,基本没有咖啡文化,至今也没有一家星巴克。我自己第一次喝咖啡是在郑州的星巴克,倒没觉得多好喝,只是感觉,哇塞,我居然能喝上三十块钱一杯的咖啡。

后来,我在武汉上学、工作,待了8年,读研的时候接触到独立咖啡馆,才知道有手冲、卡布奇诺和拉花的存在,很着迷,也梦想着有一天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咖啡店。于是,刚工作不久,我们一起辞职回老家开了精品咖啡馆。

2013年时,我觉得自己踩到了咖啡店的风口。那一年,郑州大概开了200多家咖啡店,一些连锁品牌,比如漫咖啡,也在扩张。我们都以为咖啡馆的春天来了。可事实上,那200多家咖啡馆在一年后就只剩了30多家。

起初,我们有点心高气傲,一心只想做最纯粹的咖啡馆,不卖其他的东西。在咖啡馆界也有个鄙视链,做手冲的瞧不起做奶咖的,做奶咖的瞧不起乱搭配其他东西,咖啡馆瞧不起做奶茶的。

我们也陷入了这个怪圈,只沉迷于咖啡技术本身,花了很多心思去学习手冲。在这个现在年轻人平均工资只有2000多的小县城,我们的咖啡卖23块一杯,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年,我甚至体验过一整周卖不出一杯咖啡的滋味。

当咖啡店面临倒闭的时候,一位老师告诉我,在县城开咖啡馆,你首先要生存下来,才有机会让别人知道你的咖啡有多好,哪怕是卖面包、卖甜点,甚至卖烤肠,总要先活下去。

就这样,我们开始上烘焙、甜点,甚至还上过意大利牛排、炸鸡。咖啡也有淡旺季,对我们这座留守县城来说,暑假就是旺季。但是一到春天,生意就会很差,这个时候就要卖一些沙拉、全麦面包、减肥餐搭配起来。

咖啡搭配甜品,比较受欢迎

我也开始拓客。2013年微信刚刚流行,私域流量还很好做,我就每天用摇一摇加附近的人,走在路上就摇,加了很多本地人。我也在各种宝妈的群里刷存在感、打广告,一年下来加了有一万个人,有一部分人就慢慢变成了我的客户。

县城的精品咖啡文化比较匮乏,大家对咖啡的想象还停留在连锁品牌和速溶。比如,一些连锁咖啡品牌刚刚下沉到我们这个县城,美式只卖4块钱一杯,就很受欢迎。我们的咖啡是23块,有人说我们是“抢钱”。其实这十年我们几乎没涨价,主要是为了多积累一些年轻的客户群体,但大家还是会觉得贵。

既然县城没有成熟的消费者,那我就做消费者教育,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咖啡为什么更专业。我会定期做一些小型的线下交流会,每年4到8场,把咖啡机摆出来,给顾客演示把浓缩萃取出来是什么样,如何去拉花,也会给他们看咖啡果是什么样的。有一些人可能是为了免费喝咖啡来参加的,但是听过之后会更了解咖啡文化,也会更信任我们。

咖啡分享会现场

开店十年,现在大部分是稳定的老客户,有人最多一年消费了 136 次,顾客大部分是25-30岁,但是更年轻的消费者,其实我们没有抓住,他们都被奶茶文化抓走了。

为了跟上大城市的步伐,我们也会去北上广的奶茶店学习,大概十年前,我们店就上了有奶盖的饮品和杨枝甘露,那时候北京上海还没流行起来呢。结果收获了一大波差评。很多顾客第一次喝到这个东西,一时半会不能接受。

可是过了几年,等喜茶火起来之后,我们本地的一个小伙子开始模仿喜茶,就很受欢迎。我分析了一下,我们大概是在错误的时间赶上了风口,风还没从上海吹到登封呢。

后来我们吸取教训,不再跟北上广同步,而是追在郑州的后面,效果就好了很多。但我还是会为这件事情苦恼。

是口味的问题吗?不是,还是年轻消费者有一种赶时髦的心理。

这两年,很多年轻人突然到店里点名喝生椰拿铁,我还挺惊讶的。这个情况和瑞幸在郑州大面积开店有关系,其实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相当于有资本来做消费者教育了。

当然,资本要下沉到我们这种十八线小县城,我也会思考应对策略,我选择继续往下沉到乡镇,乡镇青年的消费能力也挺高的。最近,我观察到很多来自乡镇的年轻人来我们店里相亲,或者打卡。很多人看起来也是第一次来,甚至还有点怯生生的,就会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去喝星巴克的不自在。

但我觉得他们都是很好的顾客,对咖啡文化充满好奇,但在乡镇找不到地方来尝一尝,他们反而是更乐于接受我们店里咖啡文化的一群人。

其实,在县城最大的经营困境不来自市场,反而是在用人上。平时在大街上,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但是因为不需要买房,他们也不太愿意去吃苦了。在咖啡店打工一点也不文艺,要做很多体力活,还是挺辛苦的。

我们向顾客展示咖啡制作的过程

我们的咖啡师和烘培师人员流失很快,店员大部分是女性,等我手把手带出来一个人之后,她可能就会结婚、生子,当全职主妇了。在第五、六年的时候,我们就陷入了这个怪圈,甚至一度无法营业。

经营近十年,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很悠哉的阶段,每天都要卯足了劲去挣房租、水电、员工的工资,才能生存下去。也经常有朋友说,你用这个精力在郑州,估计早就开好几家店了吧。

在县城做网红店确实不好做,我也见过太多年轻人,意气风发地冲进这个行业,带着父母攒下的半辈子心血,最后血本无归。所以,我还是会劝大家要谨慎。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SLOW、许嘉婧,36氪经授权发布。

年来,珍珠奶茶在美国饮品圈的地位火速飙升,如今成功上位的它,已经跻身美国人民快乐肥宅水排行榜Top 3。


当然,火出圈的它,在饮食界俘虏了一帮死忠粉:谁敢骂它,谁的评论区注定遭殃。


早前,《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抨击奶茶的文章,一大波奶茶粉丝将《纽约时报》骂到道歉。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sf.eater,版权属于原作者


眼看珍珠奶茶在美国火得一塌糊涂,金主爸爸也是按捺不住了。


零售大佬Costco,率先宣布开卖珍珠奶茶。


10.99美元12包,一杯珍珠奶茶不到1美元!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costcohotfinds,版权属于原作者


更棒的是,Costco珍珠奶茶不仅自带吸管,制作流程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开水冲泡,或者放入微波炉加热60秒,最后倒上牛奶就行!非常方便!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costcohotfinds,版权属于原作者


当然啦~物美价廉,买它的童鞋也不少:


@亮晶晶小吃货最近很红的Costco珍珠奶茶,一盒12包才10.99,操作简单,只需拿一包剪开放到微波炉里面打60秒,再倒入牛奶即可,也可以自己另外加茶或者咖啡!里面的珍珠也很Q弹,推荐!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亮晶晶小吃货,版权属原作者


@Iris喵喵喵:Costco,你真的很懂我,前脚上了奶茶雪糕,这又上了即食珍珠奶茶,晚上摸稿时候来一杯,整个人都要升华了(*ˉ︶ˉ*)


一盒是12袋的包装,附吸管。只要剪开一小包微波炉加热一下,再加奶或水就okk啦,真的是很方便(懒人大爱)。口感的话跟店里的现做奶茶还是少了些茶味,但是对我这种住在村里、买奶茶要开车15分钟去downtown还要找地方街趴的懒人来说,已经足够好了。稍微有些甜,可以多加一丢丢奶,本来我还担心糖分,看完营养成分表以后发现糖分比一听肥宅快乐水(140卡,39g糖)少,于是更加愉快地吨吨吨~


不过吨吨吨虽爽,不可贪杯,还是要多喝水呀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Iris喵喵喵,版权属原作者


@SandyJlove:不喜甜的真的不推荐


@Julia83:这个我也觉得好甜!但还是想喝


@jujube12345:我也很喜欢喝,周末又去买了。


@雯雯吖:Costco是越来越优秀了


@小徽章:这个好喝到绝了


@real_daisyyyyy:这个我还挺爱,里面没有茶就是黑糖糖浆和珍珠。一袋真的超甜,我都是分两杯喝,还挺好喝的哈哈哈


甚至连珍珠奶茶的远房亲戚(周边产品),也安排上。

(以下网友评论摘自dealmoon晒货粉丝,感谢分享)


比如珍珠奶茶麻糬


@piggyoh:又有好吃哒新产品零食推荐噜—


雪の恋珍珠奶茶大福,一包裡面有60小包,都是独立包装的,方便带出门


价格也不贵,只需.69,赶紧买起来试试~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piggyoh,版权属原作者


原以为里面是一整粒珍珠,打开咬一口发现不是。不过不影响我对它的爱

,口感依然美味,软糯Q弹,很有奶茶味,甜蜜奶香在你嘴裡逐渐释放~越嚼越香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piggyoh,版权属原作者


比如波霸珍奶凤梨酥


@Seagull168:上周在 Costco 入了这款波霸珍奶凤梨酥,一盒16个才.49,看到大家对这款褒贬不一,但还是没忍住。


包装还挺精致,都是独立包装!拿取也方便!!有两层,一层有8个。


这款是含有波霸珍奶的凤梨酥,外观看和普通凤梨酥没有太大区别,打开了包装切开看并没有看到珍珠。凤梨酥的味道不是特明显。里面的内馅有黑糖味,还挺Q弹,咬一口掉渣,一块110卡,甜度可以接受,感觉一般没有太多惊喜


另外一款他家出的珍珠奶茶大福倒是比较喜欢!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Seagull168,版权属原作者


比如珍奶雪糕


@弦夜喵77:以为算是盘点完了今年的冰淇淋系列,没想到上周末去看到这款珍珠奶茶棒冰,就又忍不住了~


Costco的这款一共12支装,平均下来大概是1刀/支,还算是比较平价的。毕竟也没见过这款打折,该买还是得买


连吃三天以后我可以放心地宣布:这款是物有所值的冰淇淋至少非常对我的胃口:


和珍奶一样,珍奶棒冰层次特别丰富~黑糖、珍珠、奶香…每一口都充满惊喜;


珍珠部分尤其出色,口感让我想起了绿舌头,Q弹Q弹的,分量还特别足


160卡/支不算高也不算低,作为小加餐还是可以的~


储存方便:包装是一大盒里三小盒,每个小盒里?4小支,可以拆开来节省冰箱空间。


当然啦也有两个小缺点:


1。糖量达到了16克/支,只能说吃了这支冰淇淋就别喝奶茶了


2。顶上黑糖部分有一丢丢苦,也更接近棒冰的口感,第一次吃可能会不太习惯,但多吃几根就好了~


这款珍奶棒冰买来不到一周但我们家已经吃完半盒了,完全没有厌倦的感觉只能说是我低估了Costco和晒晒圈的种草能力和我们家对冰淇淋的喜爱看来它也要成为我们家的常备款啦!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弦夜喵77,版权属原作者


还有珍珠奶茶铜锣烧


@fatfatfat:上个月在costco见到马上就买了,好像是九刀多一箱,已经吃了一半,我和家属都很喜欢。属于还不错的亚洲零食了~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dm晒货粉丝@fatfatfat,版权属原作者


同样坐不住的,还有星巴克。


最近,有网友在Tiktok上晒出星巴克的新品,随即浏览量爆表,底下清一色的评论:


哪里买?哪里买?哪里买?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Tiktok网友@road_of_favours,版权属原作者


不过大家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珍珠奶茶!


原来星巴克搞差异化:你们卖珍珠奶茶?那我们就卖珍珠咖啡!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thrillist,版权属于原作者


星巴克表示,他们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在加州棕榈泉和华盛顿州Bellevue的两家门店,尝试售卖珍珠咖啡。


不过,有网友特意前去尝试了,说珍珠太小,口感不如它家别的咖啡。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Tik Tok,版权属于原作者


但仍有不少网友跃跃欲试:


“现在每个人都在尝试珍珠奶茶哈哈哈”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Tik Tok,版权属于原作者


“看起来很棒的样子也!”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Tik Tok,版权属于原作者


“我就在棕榈泉,我明天就要去尝试!”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于Tik Tok,版权属于原作者


哈哈哈哈,看得出来珍珠奶茶真是实红啊!


看到别人家Costco这么多珍珠奶茶产品,小编我羡慕极了。大家一起聊聊,在Costco买过哪些珍珠奶茶产品?评价如何?有人试过星巴克的珍珠咖啡吗?来给小编种草/拔草。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