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台州晚报
近日
宁波象山县高塘岛乡一餐馆
因违规销售河豚鱼干被查
经相关机构检测
查获的商品中河豚毒素含量
高达67.4μg/kg
致毒风险巨大
“老板,你这个鱼干看着不对啊,是河豚鱼吧?”
近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高塘岛乡进行餐饮店例行检查时发现,一餐馆的点菜柜中赫然摆放着一盘形状颇为奇怪的鱼干:鱼皮完好有暗纹,吻短,钝圆,眼部位置突出,尾鳍宽大。执法人员敏锐察觉到该鱼干制品可能为河豚鱼干,当即向餐馆经营者张某了解情况,张某承认自己售卖的确为河豚鱼干。
“有几个客人说想吃河豚,我想着这也是个揽客的机会,听说河豚只有新鲜的才有毒,这鱼干又腌又晒的,我以为毒早就没了!”为了满足个别客人的猎奇心理,张某就从小贩手中购入了一批河豚鱼干,截至案发尚未售出。
执法人员当即对这批鱼干进行扣押,并先后送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宁波海关技术中心作进一步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鱼干均由黄鳍多纪鲀制成,并不在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有条件开放养殖的河豚鱼种类范围内,可能在野外捕获,样品中测出河豚毒素含量高达67.4μg/kg,对人体危害极大。
张某涉嫌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本案已移送公安机关,等待进一步调查处理。
知识多一点
据北京青年报此前报道,中国渔业协会河豚分会副秘书长王常玉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9月5日农业部下发的《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鲀”。也就是说,“目前在国内一切形式的野生河豚鱼都是禁止销售的”,野生河豚鱼干的销售自然也是违法的。
王常玉介绍,食用野生河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不同品种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都不一样,有的鱼肉带毒,有的鱼皮带毒”。而我国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种,自然捕捞上来的品种往往多种多样,无法一一确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加上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野生河豚都是违法的,更不能保证河豚的处理过程是否合规,安全是否达标。
此外,“河豚鱼干”这种形式即使是在国际上也是不允许销售的。王常玉说,河豚被做成鱼干后,其品种特征会变得无法辨认,即使是专家有时也不好分辨是哪种河豚,更无从谈起通过肉眼对鱼干毒性的鉴别。
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河豚产品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合法的河豚产品在包装上会附带可追溯二维码,并标有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检验合格信息等内容。
其中,野生河豚、养殖的河豚活鱼和未经加工的养殖河豚整鱼目前都是禁止销售的,消费者应避免购买。
来源:平安鼎、浙江法治报、北京青年报
月10日,一顾客反映其在浙江温州一家餐厅就餐时损坏一根筷子,赔了餐厅100元。14日,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已接到相关投诉,正在处理。
现场视频显示,一名顾客称,他和同伴在浙江温州的深海黑珍珠餐厅就餐,一顿饭花了一万多元。但他们在就餐过程中损坏了一根筷子,店方要求赔偿100元。视频中,店里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损坏的筷子是德国进口的白瓷筷子,买入时价格为158元。
记者了解到,事发于8月10日晚间。事发后,该餐厅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筷子是白瓷材质的,成本价为八九十元,餐厅方面是根据筷子成本价要求赔付的。据其了解,后来店方已将筷子的赔偿费用退给了顾客。
< class="pgc-img">>断掉的筷子(受访者供图)
14日,一名当事顾客告诉记者,损坏的筷子是公筷,是不小心掉下摔断的,并非故意损坏。用餐时,他们也没看到桌子上有关于筷子价格或者需要小心使用的提示。
“如果知道是这么贵的筷子,谁会故意损坏呢?我们肯定会小心使用,或让店家直接拿走。”该顾客称,当晚商家没向他们出具这根筷子具体的赔付标准,只给出了11668元的账单,其中包含损坏筷子的费用。最终,他们还是按照账单结账离开了。
< class="pgc-img">>当晚消费账单(受访者供图)
该餐厅工作人员称已将筷子赔款退还,对此该顾客告诉记者,当时是他朋友结的账,不过结账后并没收到这笔钱。“就算退回来我们也不会收了。”该顾客表示,他们并不是为了炒作,只是此前没有遇到这种事情,所以才发出来让网友评评理。
据了解,深海黑珍珠餐厅位于温州市鹿城区,餐厅位置临江,团购平台显示该餐厅的人均消费价位为433元。报道发布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该筷子是否真的价值上百元。
8月14日,记者致电涉事餐厅,接线人员表示餐厅正常营业,不过关于白瓷筷子一事其并不了解。
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日,他们已经接到关于此事的投诉,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在处理,其暂不了解处理结果。
记者搜索网购平台发现,关键词为“德国陶瓷、骨瓷筷子”的商品售价在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与普通筷子相比确实价格较高。其中,也不乏有礼盒装瓷筷子产品每双售价超70元。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媒体报道,6 月 13 日,浙江绍兴的一对夫妻在餐厅用餐后想要打包时,却遭到了店员的阻拦,双方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口角冲突,最后男子甚至要倒掉食物泄愤。
据了解,事发当日,一对夫妻陪着孩子在一家自助餐厅内用餐,期间,由于男子一直在陪孩子玩,所以拿到桌上的牛排他并没有吃。当他们准备结账时,男子怕浪费便打算将桌上的牛排打包起来带走,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服务员的阻止,双方也因此发生了口角。
基本上每个自助餐厅都会将店内的规定标注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少拿勤取、避免浪费、不允许打包、如果剩下食物过多,需扣押金。所以当夫妻二人要求将未吃完的牛排打包时,便被自助餐厅的店员立即拒绝了。
网传视频显示,双方争执期间该男子指着刚刚用餐的桌子气愤地质问道:"我一口都没吃,不想浪费食物打包有错吗?我不吃牛排都行,我坐着陪小孩子,我在你这打包有问题吗?"然而不管男子怎么说,该店员依然坚决地表示自助餐厅就是不能将食物打包带走,这是店内的规定。
双方协商未果,夫妻二人的情绪都有些激动,夫妻俩认为,自己吃饭也不是没花钱,就因为陪孩子,所以牛排基本上没吃,为什么店家不允许打包?女子也生气地拿出手机说道:"我现在不要打包了,我要打电话投诉!"
男子气不过便怒气冲冲地一摆手说道:"我不吃了,你不要打包了,我的那些东西全部倒掉!"其妻子见状立即上前将其拦了下来,并将男子拽到一旁说道:"你有毛病啊你!浪费食物了知不知道?我们打包本来就是不想浪费食物,没必要!"随后,男子被旁人劝到一旁安抚,情绪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吃自助餐居然还能打包?不想浪费食物,拿菜的时候就应该勤拿少取,自助餐吃多少拿多少这是规矩,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的。"
作者:法治周末报
来源: 法治周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