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以当“红牛”喝?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在27家奶茶铺购买51件样品(基本涵盖上海网红奶茶)进行营养成分对比试验。
7月24日,试验结果公布:糖分最高的一杯“人在茶在”丝袜奶茶,相当于一次性吃下14块方糖。不少奶茶都含咖啡因,最高的一杯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比8罐红牛还高。
标称无糖奶茶,没有一家真正无糖
奶茶常用糖调节口感,但摄入过量的糖会增加龋齿及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上海市消保委介绍,本次试验在每家店铺都购买了正常甜度的奶茶,测试结果显示,27件正常甜度的样品含糖量在11-62克/杯之间,平均为34克/杯。
有3件样品的含糖量超过了每天建议摄入的50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发现,上述试验中含糖量最高的为“人在茶在”丝袜奶茶,一杯含糖量差不多为62克,相当于一次性吃掉14块方糖。
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很多经营者会提供“少加糖”或“不加糖”的奶茶。但现实中,经营者宣称的“无糖”多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但不排除原料中含糖的可能。
对此,本次比较试验还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测试结果显示,有20件宣称为“无糖”的样品,实测含糖量在1.2-5克/100毫升之间,平均为2.4克/100毫升。但国家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称“无糖”的要求为含糖量不高于0.5克/100毫升。
奶盖脂肪含量很高
奶茶中一定有牛奶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实验人员特意将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与蛋白质做链接。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曹琥靓介绍,正常情况下,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也会高。如果同一组数据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同时低,则可以推测其用的不是牛奶等乳制品,而是奶精或者人造脂肪。
虽然中国目前没有法律宣称不能用奶精,但上海市消保委认为,至少商家没有明确标识,可以认作没有用“真材实料”。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有4件来自卡旺卡和阿姨奶茶的样品,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且蛋白质含量不高,说明奶原料的质量不好。
此外,调查显示,近六成消费者经常会选择有奶盖的奶茶,但部分人不知奶盖的脂肪其实很高。此次试验,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盖奶茶可提供41克脂肪,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克。
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于原茶和咖啡
此次试验中,有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已超过咖啡,远超“红牛”。
在食品方面,咖啡因主要存在于茶、咖啡及添加咖啡因的饮料中。从总含量上来看,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毫克,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毫克。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毫克/升,最高的为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为428毫克/杯。其咖啡因含量大致相当于4杯咖啡或者8罐红牛。
“刚看到这个结果时,我们也吓了一跳。”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为了验证准确性,实验组在茶叶专家指导下进行了测试:泡一杯普通铁观音原叶茶,咖啡因含量是187毫克/升,换成某品牌袋泡茶,咖啡因则高达438毫克/升。“也就是说,茶末比原叶茶咖啡因更容易析出并溶解。”唐健盛说道。
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比较试验发现,购样的27家店铺中仅有1家店铺给出了“老人、儿童、孕妇不建议饮用丝袜奶茶”的“温馨提示”,而多数消费者并不知奶茶中也含咖啡因。
基于此次对比实验,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奶茶经营者,应提高责任意识,标明商品的真实属性,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使用真材实料和科学的原材料配方。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特别提醒消费者,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因此,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上海市消保委 供图
茶可以当“红牛”喝?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在27家奶茶铺购买51件样品(基本涵盖上海网红奶茶)进行营养成分对比试验。
7月24日,试验结果公布:糖分最高的一杯“人在茶在”丝袜奶茶,相当于一次性吃下14块方糖。不少奶茶都含咖啡因,最高的一杯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比8罐红牛还高。
标称无糖奶茶,没有一家真正无糖
奶茶常用糖调节口感,但摄入过量的糖会增加龋齿及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上海市消保委介绍,本次试验在每家店铺都购买了正常甜度的奶茶,测试结果显示,27件正常甜度的样品含糖量在11-62克/杯之间,平均为34克/杯。
有3件样品的含糖量超过了每天建议摄入的50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发现,上述试验中含糖量最高的为“人在茶在”丝袜奶茶,一杯含糖量差不多为62克,相当于一次性吃掉14块方糖。
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很多经营者会提供“少加糖”或“不加糖”的奶茶。但现实中,经营者宣称的“无糖”多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但不排除原料中含糖的可能。
对此,本次比较试验还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测试结果显示,有20件宣称为“无糖”的样品,实测含糖量在1.2-5克/100毫升之间,平均为2.4克/100毫升。但国家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称“无糖”的要求为含糖量不高于0.5克/100毫升。
奶盖脂肪含量很高
奶茶中一定有牛奶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实验人员特意将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与蛋白质做链接。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曹琥靓介绍,正常情况下,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也会高。如果同一组数据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同时低,则可以推测其用的不是牛奶等乳制品,而是奶精或者人造脂肪。
虽然中国目前没有法律宣称不能用奶精,但上海市消保委认为,至少商家没有明确标识,可以认作没有用“真材实料”。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有4件来自卡旺卡和阿姨奶茶的样品,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且蛋白质含量不高,说明奶原料的质量不好。
此外,调查显示,近六成消费者经常会选择有奶盖的奶茶,但部分人不知奶盖的脂肪其实很高。此次试验,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盖奶茶可提供41克脂肪,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克。
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于原茶和咖啡
此次试验中,有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已超过咖啡,远超“红牛”。
在食品方面,咖啡因主要存在于茶、咖啡及添加咖啡因的饮料中。从总含量上来看,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毫克,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毫克。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毫克/升,最高的为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为428毫克/杯。其咖啡因含量大致相当于4杯咖啡或者8罐红牛。
“刚看到这个结果时,我们也吓了一跳。”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为了验证准确性,实验组在茶叶专家指导下进行了测试:泡一杯普通铁观音原叶茶,咖啡因含量是187毫克/升,换成某品牌袋泡茶,咖啡因则高达438毫克/升。“也就是说,茶末比原叶茶咖啡因更容易析出并溶解。”唐健盛说道。
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比较试验发现,购样的27家店铺中仅有1家店铺给出了“老人、儿童、孕妇不建议饮用丝袜奶茶”的“温馨提示”,而多数消费者并不知奶茶中也含咖啡因。
基于此次对比实验,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奶茶经营者,应提高责任意识,标明商品的真实属性,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使用真材实料和科学的原材料配方。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特别提醒消费者,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因此,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上海市消保委 供图
<>红奶茶如今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许多奶茶店需要排队数小时
才能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饮品
▼
< class="pgc-img">>不安分的奶茶界又发生了件大事儿
不久前,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
“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
揭开了网红奶茶届的种种“黑幕”
< class="pgc-img">>被“测评”的奶茶店包括了你常喝的
喜茶、皇茶、贡茶、一点点、
COCO、快乐柠檬等等
此次检测,在27家奶茶铺中
共购买了51件奶茶样品
选择的规则主要是询问并购买
每家店铺中最畅销的一种奶茶
包括一份正常甜度的
和一份无糖的或者最少糖的
且均不加冰的奶茶
< class="pgc-img">>51件样品中含奶盖的奶茶有6件
宣称“无糖”的奶茶有20件
价格从7元至32元不等
基本涵盖了市场上
主流现制奶茶品牌的畅销商品
试验人员委托营养食品质检站
对奶茶中的糖分、脂肪、反式脂肪酸、
咖啡因等进行了检测
真相令人大吃一惊!
< class="pgc-img">>真相一
奶茶普遍含有大量咖啡因
却从不提醒
你有没有试过喝了杯奶茶
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 class="pgc-img">>看看以下表格
你会恍然大悟
▼
< class="pgc-img">>检测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的更是达到了828mg/L。
< class="pgc-img">>有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
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
我们来对比一下,结论会更加明显
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
仅为108mg
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仅为50mg
也就是说
部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高到可怕
最高的一杯
一杯奶茶=4杯咖啡!=8罐红牛!
专家指出,咖啡因一般在咖啡、浓茶等饮料中存在,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不要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不宜摄入,否则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7家奶茶铺中,仅有1家对“孕妇过多饮用”有模糊提示,其余奶茶均未对奶茶含有咖啡因进行任何提示。
真相二
“无糖”真的无糖吗?
很多妹纸嘴馋又怕肥
常点“无糖”奶茶
残酷的真相要来了
检测发现
所有号称“无糖”的奶茶
经检测均发现含有糖分
< class="pgc-img">>在27件正常甜度奶茶中
含糖量介于每杯11克至62克之间
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
整杯含糖量(g/杯)最高的——
人在茶在-丝袜奶茶
含糖量为62g
一杯奶茶=14块方糖
其他超过50g的还有
卡旺卡-冰全套奶茶
LE LE CHA-福冈抹茶
远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的“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的建议。
本次比较试验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而“无糖”也不代表真正没有糖分。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竟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
< class="pgc-img">>其中:
LE LE CHA-福冈抹茶(无糖)
希望先生-希望醇奶茶(无糖)
卡旺卡-冰全套奶茶(无糖)
喜茶-鲜奶静冈抹茶(无糖)
等品牌的4件“无糖”产品
含糖量在5g/100ml到3.3g/100ml之间
比某些正常甜度样品的含糖量都高
虽然国家对现制饮料的无糖饮料没有现行标准,但参照预包装饮料《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饮料糖含量应小于等于0.5g/100ml,20件样品都不符合。
< class="pgc-img">>真相三
没有牛奶,只有奶精!
在对蛋白质一项检测中
有19件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偏低
对反式脂肪酸一项检测中
又显示明显过高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class="pgc-img">>
结果检测发现
一杯奶茶,就超过三天的量了
也就是说
原料是不健康的!
< class="pgc-img">>蛋白质偏低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偏高的问题尤其突出。对此,专家分心认为,这两项指标失衡,说明商家可能并没有用“真材实料”,牛奶的原料上很可能用了奶精之类的代替。
消保委提醒商家,应对原材料严格把关,了解加工工艺的效果,标明奶茶的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 class="pgc-img">>真相四
奶盖脂肪含量严重超标
脂肪是奶制品中常见的成分,能带来良好的风味与口感,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引发肥胖。调查显示,近六成的消费者经常会选择有奶盖的奶茶,但消费者对奶盖的脂肪含量认知并不清楚,更多的消费者为追求口感而选择奶盖,但部分消费者却不知道其实奶盖的脂肪很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
45件无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1.1-4.4g/100mL之间,平均为2.7g/100mL;
6件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5.4-7.7g/100mL之间,平均为6.3g/100mL。
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脂肪
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
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g
< class="pgc-img">>看完脂肪含量
再来看热量
不同食物所含能量不同,过多能量的摄入会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肥胖。
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51件样品提供的能量在510-2780kJ/杯之间,平均为1209kJ/杯。按照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计算,能量最高的一杯奶茶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1/3。
< class="pgc-img">>具体测评名单自己看吧
只能帮你到这了!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
< class="pgc-img">>最后,提醒广大消费者——
1、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2、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 class="pgc-img">>
来源:上海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