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直播“补税潮”
一张截图震惊了整个电商圈,继娱乐圈主动补税之后,电商圈也掀起了“补税潮”!
2021年末,按照国家调整之后的政策:一位电商商家,2020年网络推广收入为53.24万,需要补税的金额为13.32万;2021年网络推广收入为35.00万,需要补税的金额为10.32万。
综合计算下来,这位商家需要补税的比例,大约为营收的26.79%,问题便在于此。
< class="pgc-img">>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做电商的人都赚得盆满,但随着拼多多的崛起,电商行业已经陷入了深度内卷之中。除头部电商还在持续盈利外,中小卖家基本都是只走量不赚钱。
做电商的成本包括:推广费用、平台佣金、仓库租金、快递费、人工、财务等,核算下来电商成本并不比实体店低,如果再征收30%的税率,那基本等于白忙活了。
2019年1月1日,电商法开始实施,以此计算电商需要补缴的税费和滞纳金,从3、5万到800多万不等。其中还包括“刷单”没赚钱却需要补缴的税费,一旦补缴很多电商都会破产。
< class="pgc-img">>直播行业同样如此,薇娅补税13.41亿,张庭夫妇补税118亿,你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
并没有,直播行业的标杆倒下了,但也只是行业整顿的开始而已。山雨欲来风满楼,电商、直播正迎来“补税潮”,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行业规范正在逐渐确立。
互联网新兴行业的发展,总会经历几年“草莽江湖”的时代。
这个阶段条文规定并不完善,让很多人钻了税务漏洞的空子。如今近30%的税费开始征收,电商、直播的销售成本或将高于实体店,这是否意味着实体店的春天来临了呢?
< class="pgc-img">>实体店生意凋敝怪电商?
电商、直播行业有多繁荣,实体店现状就有多“惨”。我们去逛逛商场就知道,几乎可以用“门前冷落车马稀”来形容,不但客流量稀少,而且大多数人因为房贷压力,变得更加“抠门”。
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13家上市食企营收几乎是全部亏损,净利润增加的仅有4家。即便是永辉、华联、人人乐等大型连锁超市,也不得不缩减规模以求自保。
更不用说本小利微的小商铺,满大街除了药店、足浴店、奶茶店、餐饮店,便是关门大吉等待“旺铺转让”的门面。关键是,连商铺门面的售价,都要比住宅楼低2~3成。
< class="pgc-img">>万达广场号称“现金奶牛”,年营收超过千亿,现在结局如何呢?
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万达商管总计实现营收227.8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32.06%。
但是,万达商管相当于“房东”,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实体商家,具有一半的地产商属性。一铺养三代已经成为历史,除非是万达这种竞争力比较强的综合性商场。
很多人将实体店生意凋零的原因,归结于电商、直播的发展,事实的真相确实如此么?
< class="pgc-img">>线下实体店铺,为什么“干”不过电商
实体店生意的凋敝,并不能完全将原因归结于电商,高房价同样有很大的责任。房价涨得越多,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就越大,即便电商补税30%,实体店生意仍然会很难做。
生意不好,挂上一个“旺铺出租”的牌子,继续等下一个开店的租客。不管实体生意如何、商家赚不赚钱,房东都能旱涝保收,风险由商家承担,收益却可以保底分成。
生意好,房东那就更有利可图了,涨租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生意兴隆房租自然“水涨船高”。你不加租就出租给别人,反正地段好人流量多的店面不愁租。
< class="pgc-img">>随着房价逐年上涨,房租也随之飙升,租金成本占到了毛利润的3成甚至更多,成了实体商家最大的支出费用之一。一个月辛苦经营下来,很多店铺都是在为房东打工。
根据相关从业者的测算,一家实体店3天的营收,如果不能覆盖租金成本,那么很大概率会亏本。店铺3个月没有起色,就可以关店走人了,这就是很多店面一年换几个招牌的原因。
房价使得实体店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商品售价被迫提高,实体店价格拼不过电商,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网上购物。不得不说,电商能够繁荣发展,也有房价高涨的“功劳”。
< class="pgc-img">>破局思维
一家电商获取千万级别的流量,只需要花钱做推广就行了。按照推广流量10万人/次计算,点击率约1万人/次,店铺访客人数能超过1000人,而费用大约为150元。
一家综合型消费购物广场,每天的客流量为几千到两万人次不等;一家覆盖20万人口的万达广场,自身5公里范围内都是潜在的消费人群,但每天的客流量也仅为6万人次左右。
线下商超的超客流量,仅有线上商铺客流量的2~6成,但其建设成本却需要几千万甚至几亿。加上人工、水电、仓储等运营成本,电商已经对实体店形成了降维打击。
< class="pgc-img">>更关键的是,线下实体店很多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有资金基本都能开店。在城镇人口密集的地区,300米一个小卖铺,2公里范围就有一个大型超市,其内卷程度并不比电商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差”变得越来越少,通过独有渠道来赚差价的时代结束了;商品稀缺,工厂生产什么商品,消费者就必须买什么,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综合上述,即便“补税潮”到来,电商依旧具有很多优势,实体店的寒冬依然会继续。我们破局的思维,不能寄希望于对手的衰落或倒闭,而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 为了升学而培养特长?行不通了!今年起北京取消特长生招生
4月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为了降低特长生培养的功利性,回归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初衷,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释放的优质学位全部用于派位入学,同时还将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规范管理。
< class="pgc-img">>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后,各位家长会是什么感想?特长生制度已经在北京实行了很多年,是一种备受家长关注的升学途径。有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惜花“重金”给子女报各类才艺补习班,恨不得琴棋书画一个不落,最终导致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家长和孩子却苦不堪言。
这种脱离了兴趣本身的“兴趣培养”,更多地让特长生招生变成了一种“入校捷径”。甚至有些人会动用财富和人脉资源违规享受政策红利,比如以招生权进行利益交换等等,不仅扰乱了招生入学制度,更破坏了教育公平。新规实施后,相信孩子们会在更公平的起点、更透明的规则下,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
02. 强生婴儿洗发水被检出致癌物
强生又出事了!近日,印度拉贾斯坦邦药品控制中心对强生婴儿洗发水进行质量检测,发现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甲醛和石棉,其中石棉类杂质被国际公认为致癌物,目前强生公司拒绝承认这一检查结果。此前,强生滑石粉产品让强生深陷致癌诉讼数年,仅在全美范围内,告强生滑石粉产品致癌案例就超1.3万起。
< class="pgc-img">>据说,这次被点名的婴儿洗发水系列叫“No More Tears”(不再流泪),但估计很多老母亲都要着急地掉泪了。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在许多印度家庭中,强生公司的婴儿用品已经成为“标配”。
父母在给婴幼儿挑选产品时,最看重的就是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而强生作为一个婴幼儿的领军品牌,频频出现这种丑闻,不仅直接影响了强生的股价,更失去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放眼婴儿用品市场,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商家连最基本的产品健康安全都无法保证,那么不管它曾经是多么有影响力的品牌,都终将被其他的品牌所代替。
03.刘强东旗下公司回应章泽天卸任董事:系正常商业调整
4月3日下午,针对章泽天卸任重庆嫩绿茶艺有限公司董事事件,inWE因味茶发布官方声明称:由于持股比例的调整,inWE因味茶退出了重庆嫩绿茶艺有限公司的控股董事席位,章泽天也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一职,这是正常的商业调整。
< class="pgc-img">>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嫩绿茶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本3000余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等,刘强东通过北京因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自打去年刘强东的“明尼苏达”事件后,刘章的婚姻状况就一直被网友猜测。先是章泽天低价出售在澳洲的别墅,接着又是京东旗下奶茶店“JD+智能奶茶馆停业”,现在彻底退出了刘的背景公司,这一系列的反常行为都成了网友讨论刘章婚变的八卦新闻。虽然京东官方否定了离婚传闻,但最后到底会对京东造成多大的影响,还得看真相。
04.吸猫吸进派出所:男子诱拐高颜值折耳猫被抓
近日,重庆警方抓获了偷猫的男子周某。据介绍,周某被一只高颜值折耳猫“迷住”,几经周折后将猫诱骗回家,后因心虚将猫送回时被赶到的民警抓获。民警事后了解到,这只折耳猫是猫主人花了2万多元才买回来的。目前,周某已被取保候审。
< class="pgc-img">>这年头,年轻人吸猫已经成了一种潮流。有条件的家里养一只,没条件的也得来个云养,毕竟吸猫一时爽,一直吸一直爽嘛。爱猫,这谁都理解,但把别人家猫占为己有就不对了,那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所以这位大哥,君子爱猫,可也得吸之有道啊。
在此也提醒各位爱猫人士,折耳猫天生存在着遗传性骨骼病,一旦发病不会痊愈,希望所有养折耳猫的小伙伴,能在猫咪有限的生命里尽全力陪伴,不要因为病痛就弃养。
05.暴利坟地产:卖墓地毛利率接近90%超房企2倍多
号称港股“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2018年福寿园业绩公告显示,墓穴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17年上升了7.5%。而2017年,福寿园墓地的销售单价为10.24万元。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根据《胡润2018年度全球房价指数》显示,重庆2018年房价涨幅为8.9%,美国休斯顿2018年房价涨幅6.9%。也就是说,福寿园墓地的上涨幅度仅比重庆的房价涨幅低1.4%,比休斯顿的房价涨幅还要高0.6%。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活着买房,去世买墓,都是刚需。当年轻人还在感叹高房价时,作为“身后事”的殡葬服务行业正靠着高毛利率、高成长性的优势“闷声发大财”。 恰逢清明,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爆出一些“暴力坟地产”的新闻,真心希望包含墓地在内的殡葬整体行业都能够打破垄断、公开透明。同时,也呼吁大家尽量选择“绿色殡葬”,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土地,还很经济实惠。
06.重口味蛇肉夜宵火爆:蛇贩月卖2万斤,蛇都不够吃了
在当下的夜宵江湖中,蛇正在挑战小龙虾的霸主地位。在“蛇乡”湖南永州,一个小贩每月也能卖掉2万斤蛇。当地的养蛇人说,上海人爱吃大王蛇,广东人无蛇不成宴,湖南人爱吃辣椒口味蛇……这些地方每年吃掉的蛇能”吓死人“,养的根本不够吃。
< class="pgc-img">>天气马上转暖,夜宵经济又要爆燃了。每年都躲不过啤酒烧烤小龙虾的我,看来今年要到南方逛吃一圈了。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富妹特意查了一下以蛇肉为原料做的美食,比如:蛇肉火锅、龙凤汤、干锅菜莽等,想想都已经流下口水。也许吃蛇对一部分北方人来说,会有一些胆寒,但其实蛇肉在南方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十分受欢迎的特色美食。
07.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纳税超1.4亿,请收下我的膝盖
2020财年第一天,阿里巴巴公布,2018全年,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总计纳税5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这意味着2018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超1.4亿元。阿里成立之初曾提出每天要纳税一百万,现在不仅百倍实现当年愿望,而且还在逐年高速增长。公开资料显示,到2018年,阿里的纳税额达5年前的7.3倍,稳居互联网行业纳税第一名。
< class="pgc-img">>虽然说企业纳税与个人纳所得税的计算有较大的区别,企业纳税分很多种,包括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等税项,每一项的税率也有所不同,但每天1.4亿元的纳税额,真的是吓到宝宝了。这种一天就实现一个“小目标”,也只有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能做到了。
啥也憋说了,明天起好好上班,争取今年先交上税。
><>在2017年夏天的来到,很多人已经计划要在今年年投资开奶茶店了。这一切都在显示奶茶行业投资的火爆。而奶茶原料批发也成为了一项利益之选。中国人口基数大,对于奶茶的消耗极大,特别是近些中国飞速的发展,人们要求的提高,奶茶已经成为日常的消费品。那么奶茶原料批发就更显得尤为可图。
奶茶店原料选择与店铺盈利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品牌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奶茶的口味和奶茶原料批发的质量,如今很多人加入奶茶这个行业是因为制作奶茶有利可图,当越来越多的选择摆在消费者面前的时候,奶茶店的奶茶原料批发的品质和奶茶的口味就决定了消费者的抉择。我国的奶茶饮食行业需要规范化,发展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也已经迫在眉睫。
奶茶店原料选择与店铺盈利2
奶茶店店主对要在这个富有竞争的行业中寻找经营特色,要找到服务对象的习惯、品味、喜好等特点。此外,市场定位应该是动态的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不时推陈出新,推出新款式,新品种、新服务、新特色。
那么奶茶原料批发也是一个重中之重,没好的原料,怎么样都是不行的,奶茶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的店的口味和顾客的一个回头率,那么,想要一个好的奶茶原料,可以来味逾新商城,这里有好的奶茶原料批发,提供配方技术,而且价格全网最低。原料在选择供应商上,应尽量选择可以长期合作的,价格上就可以得到优惠价。如果是加盟的奶茶店,从加盟总部提货价格一般会比厂商高,因为加盟总部也要交税,也要仓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