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台海网
台海网5月13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 文/图) 伴随着大陆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民生物价也上涨不少。网上对两岸物价的对比也有不少讨论,有人甚至认为大陆物价现在已经超越台湾,真相是否真是如此?大陆幅员辽阔,无法跟台湾直接对比。若拿大陆东部地区跟台湾相比,彼此物价差距缩小的确是事实,但如果说物价已超过台湾那也未必客观。总体而言,台湾民众平均工资仍高于大陆,但生活成本也较高,年轻人存钱不易都是现实情况。
台湾是个小岛,各地物价水平相差不大,在台北市中心消费不会比新北相对偏远的贡寮、双溪贵多少。我到位于台北闹市区的永春市场买菜,如果不买肉类、海鲜,买七八样蔬菜、水果、豆制品,够两手拎得大概要600元(新台币,下同),个头中等的西红柿4个大约40元,一公斤蒜头通常是130元。台湾水果普遍偏贵,比如大家常吃的苹果,由于台湾依赖进口,通常是按个卖,一个卖到三四十元不稀奇。
再到便利店看看,一瓶500ml纯净水一般是20元,500ml的饮料多是29元,好一些的是35元,盒装的方便面通常是35元起步,好一些的50多元。至于岛内民众常吃的茶叶蛋一颗12元,但由于近来岛内缺蛋,12元的普通茶叶蛋往往买不到,只能买号称有品牌的“高档”茶叶蛋,一颗18元,消费者纷纷抱怨变相涨价。当然,上述商品如果去大型超市买,会稍微便宜一点。
台湾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市面上的大陆商品越来越多,特别是服饰、电子配件、小家电、儿童用品、日用百货等领域,这些商品在岛内可能都转手两三次了,价格自然比大陆高,但又比本地产的便宜不少,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大陆游客过去常逛的夜市,是很多物美价廉小吃的集散地。以台北士林夜市来说,一份鸡排80元、一杯奶茶40元,这种价格比大陆很多城市都要低。如果去小吃店吃便当,一份三素一荤的便当,外加汤、饮料无限量供应,价格通常在100元—120元之间,也是相当实惠的。但如果你想在台北吃“大餐”,到一些较有名气的店内消费仍然不便宜,我曾经去庆城街附近的一家川菜馆吃饭,一份酸呛土豆丝的价格是200元,一份不大的水煮活鱼则是600元,想敞开肚皮吃,得花不少银子。
再来看看交通出行,台湾打的不便宜,台北价格算是便宜的,起步价1.25公里也得70元,若是在东部、外岛等地广人稀的地方,最高可达100元;至于市内公共交通,公交车起步价15元、地铁则是20元起步,价格偏高,购买1280元的月票会比较划算,当月可以无限次在双北地区搭乘地铁和公交车;而台湾的高铁则屡被吐槽太贵,台北高雄之间的距离稍远于福州厦门之间的路程,但价格却是后者的近4倍。
台湾居住成本高,则是在此生活、旅游过人们的共识。如果是买房,除了本身的购置成本,后续要定期缴纳房产税、土地税,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若是租房,在台北动辄每月要一两万元的租金;至于出差需要住酒店,即便是条件较差的,一晚都要2000多元。
最后再看看台湾的人工成本,总体而言要比大陆贵。台北一位陆配租了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店面开餐饮店,请师傅装修包工包料不包餐饮设备要价50万元,这是台北的行情价码。
台湾目前最低工资已突破25000元,工资中位数则是4万元出头,上述两个数据都远超大陆,台湾人是否都生活得很安逸?这不仅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不仅要比收入也要比物价。这二三十年来,台湾收入增长有限,但物价(尤其是房价)却涨了不少。家住台北嘉兴街的赵先生年轻时买了一套房,如今他儿子30多岁了,我询问他是否有买房,他笑着说,“台湾年轻人现在哪有能力买房?所赚的工资只够自己日常开销而已。”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前不久去母校成功大学开讲,询问在场学生未来想当哪种人,有41%学生竟然选当“躺平族”。成功大学作为岛内顶级名校,学生居然是这种态度令人吃惊,若调查其他一般大学,情况不可能会更好。面对不涨的工资、高企的物价,台湾年轻人要顶着比父辈们更重的压力,当无论如何怎么努力,也不能彻底改变命运时,他们只好选择“躺平”。(来源:海峡导报新媒体)
夏天都快过完了,好像什么事都没做”
“对啊,好像就只是跑来跑去,什么事都没做”
“但是总是会留下一些什么吧,留下什么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 class="pgc-img">>每一年的夏天,都留下了奶茶的味道
小时候攒着钱要喝的大台北
你多久没喝了?
01
大台北奶茶,好久没喝了
The first cup of milk tea in my life
< class="pgc-img">>你还记得它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你还记得它们吗?
< class="pgc-img">>大台北奶茶,在普宁长大的小孩,应该都不陌生,风头正好的时候,几乎每条街道都有它的身影。
< class="pgc-img">>学生时代,没有什么经济能力,每次路过的时候,却都要往店里瞧上几眼,然后悄悄攒着零花钱,就为了能喝上一杯。
02
我记忆里的“大台北奶茶”
DTBEI milk tea in my memory
< class="pgc-img">>· 普宁小孩的奶茶启蒙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大台北奶茶几乎是90后普宁小孩的集体回忆,比现在任何一家奶茶店都要早出现,可以说是奶茶界的鼻祖了吧,我第一次喝,是在学校门口的那家。
· 2款经典:珍珠奶茶&烧仙草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最早期好像只有珍珠奶茶,慢慢地,又衍生出烧仙草,这两款饮品,时至今日,都依然倍受欢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喝得最多的,就是珍珠奶茶了,每次都希望阿姨的手不要抖,珍珠可以多一点、再多一点......嚼在嘴里,就比当时任何一款零食都好吃。
< class="pgc-img">>再后来,开始有了烧仙草,很明显,这杯料多,当然,价格也比珍珠奶茶要贵上一些,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攒钱喝烧仙草......
· 奶茶粉调制:口味真的很多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有原味的珍珠奶茶,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口味:薄荷、香芋、哈密瓜、西瓜、草莓、芒果、巧克力、蓝莓.....
< class="pgc-img">>好像玩集邮一样,攒着零花钱,每次解锁一个口味,到最后也忘记了,到底哪个口味还没有喝过。
< class="pgc-img">>每一种口味,都有一种对应的奶茶粉来调制,小时候就觉得这些五颜六色的粉末,可真好看啊。
· 冰柜里装着大桶的奶茶 ·
< class="pgc-img">>“阿姨的冰柜里,有好大好大一桶奶茶,永远卖不完的!还要拿水瓢舀的呢!”
刚买了大台北的同学,向同桌形容着。
· 熟悉的封口机器 ·
< class="pgc-img">>等到这台机器“咔哒”一声,身边的同学都会挤到跟前,伸手去拿那杯封好口的,等了许久的奶茶,然后雀跃地插上吸管,大吸一口。
03
“大台北奶茶”新变化
New changes of DTBEI
· logo变了 ·
< class="pgc-img">>我印象里的大台北logo,还不是这个小孩儿,到今天,加盟里看到的,几乎都换成这个小孩了。
· 菜单变了 ·
< class="pgc-img">>菜单也从只有珍珠奶茶和烧仙草,拓宽到了奶昔、冰沙、鲜奶、双皮奶、鲜茶、果汁等饮品,和小时候比起来,丰富多啦。
· 还可以加料 ·
< class="pgc-img">>紧追现在热门奶茶店的脚步,加料也安排上了,10+料可加,大台北珍珠奶茶绝不能输!!
· 有大中小杯之分了 ·
< class="pgc-img">>从一个size变成了三个size可选,有的店是两个size,大中小杯的差别,往往只差一两块钱,但却能决定阿姨对你的态度。
“阿姨,我们要两杯原味珍珠奶茶,一杯哈密瓜奶茶。”
“都要大杯的吧?”
“小杯就可以啦~”
“哦。”
夏福州新茶饮竞争激烈
奶茶跌破10元 跨界营销受宠
茶饮品牌跨界营销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凉解渴的奶茶是年轻人惬意的消暑方式之一。最近,不少市民在点单时发现,奶茶价格变得“亲民”了,原本动辄二三十元的奶茶、果茶,如今用券后不到十元。而在营销上,商家也是花样百出,推动福州新茶饮销量持续攀升。
奶茶集体降价
10元一杯也平常
“以前觉得奶茶是奢侈品,随便一杯就是20多元,现在价格普遍便宜了,10多元就能买到,使用优惠券后,有的几元就能买到。”14日,市民赵女士在鼓楼区澳门路一家古茗奶茶店买一杯奶茶只花了9.9元。
“很合算。本来就不贵,现在又有9.9元喝爆款的活动,一天可以享受3单。”赵女士说。
奶茶的价格,尤其是高端奶茶的价格,的确正在走下神坛。
赵女士还记得前几年她在东二环泰禾广场购买喜茶、奈雪的茶时的激动心情。“那时,奶茶加点心的消费模式太新鲜了。买杯奶茶,30元至40元的单笔消费稀松平常。”
然而,今年夏天,即使是这些高端奶茶也集体降价,开启“亲民”模式,均价都降到10多元,最便宜的甚至降到10元以内。例如,在很多市民心中是“高价”代名词的喜茶,现在均价已降到10多元,而此前都是在二三十元。
在鼓楼区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张女士,单位在南街附近,周边奶茶店很多。最近,她惊讶地发现,各大茶饮品牌纷纷亮出“撒手锏”,价格杀入了10元以下——豆乳茶8元一杯、鲜果茶6元一杯……这样的价格,已和便利店的不少饮品价格相差无几。而一直走低价路线的蜜雪冰城,更是凭着4元柠檬水、2元冰激凌、1元冰杯深受顾客喜爱。
福州华润万象城“熙街口”短短百米路段就汇聚了众多知名茶饮品牌。
号称“奶茶帝国”
福州市场巨大
低价的背后,是奶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记者从业内获悉,福州的“奶茶时代”是从2002年开始。那时,一个名为葡京小站的奶茶小店悄然在福州出现,之后一路“北伐”,占领全国诸多重镇,在全国拥有500家加盟店。这个时代的奶茶,制作非常粗糙,基本是砂糖加上水果味调制品制作而成的甜品饮料,既没有奶也没有茶。2005年,香飘飘奶茶横空出世。奶茶从到店购买变为随时可以冲泡,福州街头的奶茶店地位遭到挑战,葡京小站也是在这个时期黯然离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福州人民对奶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2006年至2010年,福州街头奶茶店开始第一次转型,水水葡京、阿二、叭卟、水舞功夫、橘果子等横空出世,鲜奶系列、鲜果茶系列、沙冰、甜品……陆续出现在奶茶店的菜单里。
2011年5月,台湾塑化剂事件暴发,珍珠奶茶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奶茶市场一片萧瑟。危机下,福州第三代奶茶店顶住压力,开始用真正的茶来调制奶茶。以贡茶和快乐柠檬为代表的新生代奶茶店,放弃主打珍珠这条路,咸味奶盖登堂入室,开始了奶茶的又一次革新。
2014年8月,一点点入驻福州,位于福州学生街的首家店面一开业,立即就排起了长队。2018年底,喜茶入驻福州,一时风头无两,大批“嗑奶一族”排队2小时也要前往打卡。之后,以颜值为竞争力的鹿角巷“脏脏”奶茶、以“占卜”为噱头的答案茶、用软欧包锦上添花的奈雪、率先用“绢豆腐”为原料的厝内小眷村,更是各显神通,打开了奶茶新世界的大门。
如今,以古茗、蜜雪冰城、茉莉奶白为代表的奶茶新势力,更是在福州市场上攻城略地。据悉,福州市场上,奶茶店数量已超万家。在阿里巴巴发布的消费数据中,福州被称为“奶茶帝国”,点奶茶的频率是全国平均频率的1.5倍。
奶茶跨界营销
“卷”出新高度
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奶茶企业不仅仅在价格上做文章,新茶饮“卷”出了新高度,疯狂推出各种新品,并搞起联名跨界、多元产品。
随着价格战“刺刀见红”,各个奶茶商家也意识到,拼低价不是唯一出路,在“健康、多元”上下手,成为新茶饮吸引眼球的妙招。
例如,霸王茶姬对外公开产品热量,推行“营养选择”标识;古茗升级原叶鲜奶茶产品,产品均无植脂末添加、无反式脂肪酸;喜茶发布“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
消费者张女士说:“以前对健身的同事来说,奶茶是不敢碰的‘热量炸弹’,喝一杯奶茶一周白练。现在他们也会隔三差五喝一杯,以果茶为主。”
此外,各个奶茶品牌也都在创意上下功夫。去年以来,古茗与《莲花楼》、瑞幸与茅台、CoCo都可与手游《恋与制作人》、奈雪与《武林外传》以及周杰伦专辑《范特西》、茉酸奶与漫画《一人之下》等联名款一经推出,粉丝们便蜂拥而至。今年,各大品牌再接再厉,如古茗与《葫芦兄弟》《盗墓笔记》等合作推出各种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喜茶与吉卜力工作室联名,推出周边产品,圈粉“二次元”消费者。
当然,奶茶行业的“卷”,也对商家造成不小的压力。东二环泰禾广场一家奶茶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价格战对利润空间的压缩十分明显。此外,各个品牌一直出新品、搞活动,也为各个品牌增添了不少经营压力。
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人士表示,当下,新茶饮赛道已“卷”成白热化,新进的企业与资本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而技术壁垒已基本不存在,关键在于品牌壁垒和规模壁垒。未来,拥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来源: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