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丝9元,麻婆豆腐12元,蒜蓉粉丝娃娃菜15元,宫保鸡丁16元,红烧大鲤鱼32元。油条2元,茶鸡蛋2元,京东肉饼4元。
< class="pgc-img">>前几天经过紫竹院公园竹韵餐厅,忽然发现外墙贴着红色的菜谱价目,分为凉菜、热菜、主食、汤类。
我习惯性地先看了一下土豆丝的价格,这是我在中餐用餐时预估该餐厅整体餐品价格的标杆。居然才9块钱!其他热菜的价格和我家院里的食堂差不多,尤其是一条红烧大鲤鱼只有32元。如今在京城,哪家中餐厅能卖这么便宜的红烧鱼呢?
我曾经在这家餐厅用过餐,但已经不记得价钱了,反正是大众价格。
我将菜单价目表发到朋友圈内,引来热议。土豆说,这个玉米饼看着好好吃。小刘说,记得他家的京酱肉丝不错。小车说,感觉像是2000年左右的物价,可能是不用交房租?这个曾经在北青报当过财经记者小伙的脑子马上动起来。
小车分析的有道理,紫竹院公园管理处隶属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一位出版社编辑玫瑰星云回复:活鱼餐厅。啊,她居然知道!在这四个字的背后,有着一段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故事。
1953年紫竹院公园正式建园,当年8月13日庆祝竣工放水还湖工程。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紫竹院公园增加了生产任务。1958年11月,公园大湖作为养鱼丰产试验塘,市园林局动员职工开展挖湖工程,水产部领导也参加了挖湖劳动。
1959年,市园林局撤销紫竹院公园管理处,改建为市园林局水产办公室,同年増加了蔬菜种植、养猪、养鸭等生产任务。
紫竹院公园还利用原有职工宿舍,因陋就简,稍加修缮,作为营业饭厅,新建了简陋的厨房。据记载,1960年5月1日,紫竹院公园活鱼食堂开业,以活鱼为主料,现吃现做,故称之为“活鱼食堂”,专门对外供应随要随杀的活鱼宴。
1960年6月26日,郭沫若及夫人于立群来园游览,为紫竹院公园活鱼食堂题写了“紫竹院活鱼食堂”匾额。
同年,紫竹院公园开展大生产运动,产鱼36350公斤,生产蔬菜100600公斤,生产粮食7923公斤,压缩绿地面积,23.66公顷变为农田。这种兼顾游览与生产,以园养园的工作方向一直持续到了1979年。
活鱼食堂初期是海淀区政府按照“普通点”设置的,1962年5月由“一般点”改为“高级点”,1963年4月,由“高级点”改回“一般食堂”,食堂等级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变化。
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中,每次路过这家餐厅,都能看到里面的座椅和食客。我也记得院子里有一个海棠形活鱼池,池内放养的活鱼。我听说过一些国家领导人也曾经来这里用餐,新凤霞、小白玉霜、陈强等许多演艺界名人曾光顾活鱼食堂,并现场即兴演唱。
诗人北岛在《三不老胡同1号》作过生动的记述:“记得三年困难时期,没有那么多粮食吃,……苦中作乐,星期天全家一起上紫竹院去玩。……一咬牙在紫竹院活鱼食堂吃了一顿鱼……盘中剩下鱼骨头,我们兄妹仨咂着嘴,大眼瞪小眼。”
我曾经和北岛做同事两年多,尽管读过他写的朦胧诗,每次从他办公室走过,总能看到他像大虾米一样伏案工作,却并不知道这位大名叫赵振开又瘦又高又沉默的男人,就是风靡诗坛的北岛。
卡特的小段在微信中问:不知味道如何?好吧,我就先替大伙们去试吃。
3月31日中午,我和老公约定在紫竹院公园这家现在名为“竹韵餐厅”用午餐。
我先到达,发现南门不开,要走东门。我转入东边食街门,吓了一跳,居然排长队!玻璃柜台里摆放着主食、热菜、冷菜,还有一个专门出售面条的窗口。
更令我吃惊的是,两间饭堂内都坐满了食客。前一天我还和高姐说起该餐厅,她分析说,紫竹院公园里的人基本是晨练的周围居民,平时练完就回家吃午饭休息了,周末有全家游园的人可能会在这里用餐,因此平时人不会很多,我也是这么想,看来现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到柜台前问服务员,能否坐在位置上点菜,回答是:不可以,排队自选,最后结账。
我先走进朝南的那间饭堂,可以看到窗外的阳光和竹林。正好赶上一号座位客人离开,我便先占了座位,等待老公来后再去选餐。
我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来来往往的食客赶饭点是大叔们,年轻人来的晚。
老公到达后,我问他想吃什么,他脱口而出:“鱼。其它你看着选。”
我拿了一个托盘去排队,柜台里挤得满满当当的餐品令我眼花缭乱。我首先对服务员说:“来一条鱼。”她从柜台中端出已经烧好的鱼说:“端好了,别烫着,还热着呢。”
我端起红烧鱼放在托盘中,已经无法再多放其他菜了,只好拿了一盘麻婆豆腐和一个菜饼子。一结账:47元,我暗自喜悦,这么便宜。
“怎么没有蔬菜呢?”老公说。我说托盘太小了,他可再去选择其他菜品。老公托着一盘食物回来,有凉拌土豆丝、蒜蓉粉丝娃娃菜、菜花和一碗酸辣汤。
我算了一下,我俩这顿饭共消费86元。老公说,盘子小,菜量少,这家餐厅最值的是红烧肘子,32元。但我们这岁数,可吃不下这豪横的大肉了。
老公一边吃饭一边悄悄说,你看隔着我们这张桌子坐着三个姑娘和一大爷。他刚才端着托盘进来,看到四人座位那里的三个姑娘, 凑过去坐下搭讪,人家根本不理他。
我看到旁边还有一个房间里摆放着圆桌,问服务员是否可以预订包间?她问多少人,中午还是晚上?我说午餐和晚餐有何不同?她说晚餐只供应火锅了。
有朋友说,这家餐厅物美价廉,超值。阿联酋航空公司中国总经理说:回去吃。会吃又会做的大望说,必须去。我可不敢请他们来,就餐环境像大市场般热闹非凡,一个大爷大声地打了三个大喷嚏,一个大爷剔着牙和服务员搭讪。
还想来吗?
月六月不减肥,七月八月徒悲伤。在减肥路上,对于每一个热爱美食、又对身材有追求的吃货来讲,夏天都特别不容易,一心想着吃好吃的同时又得维持身材不想长肉,实在太痛苦。因此「轻食沙拉」便成为了许多轻体健身者的热衷选择。
近几年,许多主打「有机」、「轻食」的餐厅涌现,「轻食」主要是指用低热量的食材去取代大鱼大肉,体现为低脂肪、低热量、少糖少盐和富含纤维的食物,轻食食物主要是指沙拉,一般来说这类轻食食物相对会压缩食物的美味程度,很多人觉得它并不好吃,因为这类餐食的侧重点更在于没负担,于是,我们替你评测了八家餐厅的轻食沙拉,让你在健身减脂增肌的同时也能吃好,吃对,满足「口欲」。
文章包括:
为什么选择这八家餐厅作为评测对象?
评测维度
京城八家餐厅的轻食沙拉
我们推荐
● ● ●
为什么选择这八家餐厅作为评测对象?
本次测评候选对象的选择,参考了「大众点评」的相关评价数据和周围朋友,基本属于北京最热门的8家店(7家实体店+1家外卖)(排名不分先后):
Element Fresh 新元素餐厅
Wagas 沃歌斯
He Kitchen & Co.
MODO Urban Deli
Moka Bros
Tribe 有机餐厅
The Rug
甜心摇滚沙拉
● ● ●
评测维度
主要从食物本身的「色香味」方面来描述,我们会列出以下几个因素:
新鲜程度:轻食沙拉中很多食材是生的,而且加工也比较简单,那么这对食物的新鲜程度要求很高,食物新鲜与否是能简单通过口舌感受出来的,再加上嗅觉,大概能评判一盘食物的新鲜程度,同时,新鲜的蔬菜可以表现出爽脆、甘甜等特点。
味道:主要从食物入口的舒适度来说,在能保持食物的原味基础上,整盘沙拉中味道的调和就变得非常重要。
色泽:拥有让人食欲大增的色泽可以弥补一些味觉上的缺失,鲜活的色泽也能让爱美食的运动人士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在本次测评,我将就上述各个方面给这七家餐厅和一家外卖的轻食沙拉给出一个总评分(0-10分)。
让我们来吃沙拉吧!
● ● ●
Element Fresh 新元素餐厅
“分量很大,味道新鲜,适合不喜欢光吃蔬菜的朋友”
「新元素」餐厅在北京开了有好几家了,而我们这次选择评测的是位于京城西边的一家新店。
菜单上沙拉的选择性较多,几乎每款沙拉的价位都在¥80-120之间,分量很足,部分沙拉的味道或许会有一定的尺度,譬如某款沙拉加了蓝奶酪,非战斗人士应迅速撤离,但喜欢的人真的或许会很喜欢。因此,在「新元素」餐厅点沙拉的时候,应该认真查看菜单中沙拉的食材成分。
在这一家我们选择评测的是「经典考伯沙拉」,味道是舒心的,分量足够,内含西红柿、烤鸡胸肉、牛油果、乳酪、培根洋葱,调味酱用的是千岛酱。
色泽非常可人,很有食欲,吃起来味道确实也不错,口感平衡的很好,食材亦十分新鲜,蔬菜甘甜,肉类吃起来负担轻。同时由于食材种类丰富,而不无聊,不喜爱光吃植物的朋友,特别适合这一款。不过价格也在北京沙拉界较高的位置。
总评:7.5分
价格:经典考伯沙拉¥95,餐厅人均¥145
地址:海淀区巴沟路2号1幢华联万柳购物中心1层
电话:010-82568893
备注:果汁不错,但餐厅总体价位较高,不过有一个会员福利是周一沙拉买一送一。
● ● ●
Wagas 沃歌斯
“性价比较高,综合最佳”
「Wagas」在某种程度上与「新元素」是一种类型的餐厅,但是价格相对来说亲民很多,尤其是一些套餐的搭配很划算。
在这家餐厅中,我们测评了两款沙拉,「冠军沙拉套餐」中的沙拉内含豆荚、煮南瓜、腰果、刀豆、坚果和各式生菜,搭配了芥末蜂蜜酱,蔬菜都新鲜,保留了该有的爽脆和清甜,酱料恰到好处,综合出来的口感简洁、清爽,不抢戏,是喜欢纯粹的朋友的选择。
而「活力沙拉」是可以选择三款是日沙拉进行组合,用亲民的价格尝试多种口味的沙拉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选择了「咖喱藜麦烤花菜」、「羽衣甘蓝苹果茴香发达芝士」和「烤南瓜发达芝士塔布理」,这三种沙拉在口感上都比较不错,比起「冠军沙拉套餐」味道丰富的多,但基本该有的特点都做到很好的保留,即使在随机的点菜中,也可以中和出味蕾丰富但清新的味道,总体不错。
「Wagas」这两款沙拉都表现优良,是这次综合水平较好的一家店。
总评:8分
价格:Wagas活力沙拉组合(三合一)¥58,Wagas冠军套餐¥58,餐厅人均¥91
地址:朝阳区三里屯路19号院(三里屯太古里8号楼3层店铺S8-33)
● ● ●
He Kitchen & Co.
“分量小,沙拉口感跟新鲜度都略失望”
这家新餐厅是「藏红花餐厅」老板在五道营新开的一家旗下品牌,价格定位较之前的两家(「藏红花」和「CHI」)显得亲民一些,餐厅的装修风格走简约风格,二层的玻璃透光屋顶还是不错的,不过夏天应该会很热吧。
沙拉的酱料是自选的,一共有八种选择。但装沙拉的器皿是一次性塑料盒,在视觉上看来显得非常廉价,在品尝过程中会有心理感受的削弱。
它家的沙拉直观感觉并非现做,而是提前做好了冷藏着,因此食材的新鲜程度大打折扣,而且经过冷藏一定时间,食物的质感会受到一些影响。口感来讲,也很一般,平衡度较之其他几家,差一些,唯一亮点应该是酱汁,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作为城中热店,总体除了建筑和装修保持在较高水准上,食物水准较之「藏红花」和「CHI」,都有所下降,略失望。
总评:6.5分
价格:牛油果大虾沙拉¥42,餐厅人均¥86
地址:东城区五道营胡同48号
电话:010-52451039
● ● ●
MODO Urban Deli
“沙拉组合性价比高,个别款味道有亮点”
在这家餐厅我一共试了三款沙拉(沙拉三拼),因此一共选择评测了「温热烤蔬菜和藜麦沙拉」、「烟熏三文鱼沙拉」、「果味中东小米沙拉」。
这款三拼中最好吃的是「果味中东小米沙拉」,次之为「温热烤蔬菜和藜麦沙拉」。前者内含橙汁、西柚和柠檬的香味,并且小米沙拉中佐以红洋葱、黑豆、水萝卜和青椒,味道层次感足,口感丰润。后者内含藜麦、松仁、亚麻籽和葡萄干,并佐以各式季节烤季节蔬菜,味道口感很舒适,有种温润感。
至于剩下一款,没有什么特别的惊艳之处和记忆点,或许在前两款的对比下,显得平淡无奇。
总评:7分
价格:沙拉三拼¥88,餐厅人均¥131
地址: 朝阳区 三里屯路19号三里屯Village南区3楼
电话: 010-64157207
● ● ●
Moka Bros
“沙拉新鲜度跟口感都还不错”
这家餐厅位于三里屯那里花园,餐厅外国人非常多,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做菜相对比较符合外国人的口味,当然,菜的质量应当不赖。在这一家餐厅我们选择了「鲜虾牛油果沙拉」和「超级加素度」一荤一素来评测。
「鲜虾牛油果沙拉」内含虾仁、牛油果、罗马生菜、娃娃菜、甜椒、洋葱,并在上面佐以脆玉米饼条,搭配亚洲风味酱。味道不错,平衡感很好,酱汁表现出多重风味,让吃起来有东南亚的风味。
「超级加素度」分量非常大,是一道全素的沙拉,很适合轻体人士吃。内含豇豆、鹰嘴豆、牛油果、煮鸡蛋、烤茄子和西葫芦,佐以橄榄和鲜罗勒汁。这道沙拉拌上鲜罗勒汁感觉非常棒,将各种蔬菜口感中和的不错。
总评:8分
价格:超级加素度¥55,鲜虾牛油果¥68,餐厅人均¥101
地址:朝阳区三里屯北街81号那里花园1楼南侧
电话:010-52086079
● ● ●
Tribe 有机餐厅
“这家餐厅的草很新鲜,不过味道有些重口味”
这是一家主打有机食物的餐厅,强调少盐少油,食材简单加工,追溯食物的本味,或者说是「大自然的味道」。不过,对于喜欢吃草的轻食人士来说这里或许是绝佳选择。
在这家餐厅中我们选择评测了「Tribe沙拉」和「健身藜麦沙拉」,其中「Tribe沙拉」由茴香、草莓、藜麦、开心果、混合蔬菜和辣味橙汁和甜菜鹰嘴豆泥组成,这款沙拉我们一致认为味道比较重口味,虽然其中蔬菜部分很新鲜,但是吃多了仍稍微有点不适。
而「健身藜麦沙拉」内含羽衣甘蓝、黄瓜、洋葱、辣椒、橄榄和菲达奶酪,搭配红酒醋汁,个人口感喜好来说更喜欢这款,对于不喜欢重口味的朋友来讲,这款的味道相对比较柔和,在保留蔬菜的新鲜度和爽脆度的情况下,味道中和的不错。
Tribe的轻食沙拉都挺新鲜和健康的,但是在味道呈现上并不是特别适合每一个人。
总评:7分
价格:Tribe沙拉¥62,健身藜麦沙拉¥58,餐厅人均¥114
地址:朝阳区工体东路2号中国红街大厦3号楼一层入口南侧
电话:010-85871899
● ● ●
The Rug
“沙拉味道还不错,搭配它家的希腊酸奶味道更加”
这一家餐厅的菜单会定期按季度更换,部分菜式会有所调整。虽然不是一家主打轻食料理的餐厅,但是有几款沙拉还是值得一吃的。
在这家餐厅中我选择评测的是一款「特制藜麦-窝-沙拉」,它是由藜麦、牛油果、培根、核桃仁、帕玛森芝士和蔬菜制成了混合沙拉,呈上来的时候还会有一个半生熟的水煮蛋放置在沙拉上,戳破了之后搅拌起来尝这份沙拉味道更佳,沙拉带上了蛋液的爽滑口感。
总评:7分
价格:特制藜麦窝沙拉¥62,餐厅人均¥175
地址:朝阳区 工体北路4号机电研究院内
电话:010-65072342
备注:它家的菜单会定期按季度换,所以有些沙拉可能会被新季的沙拉替代。
● ● ●
甜心摇滚沙拉
“料实在,价格亲民”
这是唯一一家被我们纳入评测对象的沙拉外卖,一是因为它家专门做沙拉外卖且口碑较好,作为一家京城的连锁外卖,宣传做得比较到位,味道质量都有一定保证。在这次轻食沙拉外卖体验中,我选择了两款作为评测对象,分别是适合增肌人士的「绞肉机」和适合轻体人士的「轻素元气」。
「轻素元气」这款是全素的沙拉,搭配油醋汁,内含玉米、红腰豆、紫薯、西兰花、鸡蛋、小番茄及混合生菜。整体口感相对比较温润,味道舒适,紫薯很甜,元气十足。
「绞肉机」这款应该是非常适合肉食增肌人士享用,搭配蜂蜜芥末酱,内含煮牛肉、鸡胸肉、虾仁、鸡蛋清、地瓜、甜豆、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和羽衣甘蓝。整罐沙拉肉量很足,吃起来饱腹感很强。
总体来讲,是一家坐在办公室也可以享用的沙拉。
总评:7.5分
价格:人均¥40左右
备注:在各大外卖平台以及“甜心摇滚沙拉”官方微信平台都可以预定。
● ● ●
我们的推荐
综合了沙拉新鲜程度、性价比,我挑选了这2家作为推荐。
只去一家:Moka Bros
「Moka Bros」是我们这次测评中最喜欢的一家店,不仅整体装修风格有特点,同时追求健康,另外,沙拉的表现值得推荐:「鲜虾牛油果沙拉」平衡感好,酱汁表现出多重风味,让吃起来有东南亚的风味。「超级加素度」分量足够大,味道亦很好,虽是一道全素的沙拉,但却适合轻体人士吃。
综合水平:Wagas
「Wagas」是综合表现最好的一家店,不仅食物种类丰富,而且沙拉表现不错,「冠军沙拉套餐」蔬菜新鲜,口感比较简洁清爽;「活力沙拉」有不错的综合口感上都比较不错。
谢谢你看到这里,希望你喜欢今天的推送。
文:Siukay
图:Siukay
设计:乔治
没看够?北京餐厅我们还写过这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七饭
小酒馆们玩起云贵川风味,
这次亲民了不少
排队三小时,bistro又火起来了,不过这次是中西结合,小酒馆们玩起了云贵川风味。
像大众点评的上海热门榜,第二名就是Ameigo梅果.云贵川bistro,第五名是山野板扎.云贵川bistro。此外,还有坠入、山野等新品牌。
最热门的梅果,十一点就排了好多桌,有消费者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
“队伍非常非常非常长,整个餐厅比较小,上菜不够快,导致返台很慢,所以就算前面有25桌,也要等个2小时。”
热度排名第一的梅果,不光上海有店,在南京、合肥、常州也都有店。像这波云贵川bistro的热度一样,不光在上海,在南京、长沙都有各种各样的新店开出。
最初,bistro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餐饮形式,菜品家常,氛围轻松,好吃不贵。但漂洋过海的餐饮陡然变成了高价餐饮,一趟bistro之旅,少说也要一两百。
中国餐饮的bistro是从2021年至2022年进入了爆发增长期,在疫情之后,人们短期内无法出境,外需转内需,带动了这一市场发展。
但这波云贵川bistro更像是披着小酒馆外衣的流行餐馆,餐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且都是大菜,如毛辣果酸汤鱼、铜锅油焖鸡、坚果手撕海鲈鱼,酒水比例大幅度下降。
整体的人均也降低了不少,差不多100元左右,和动辄两三百的“高价”bistro一比,平民得很。
借着云贵川风味的大流行,bistro改头换名,成为新瓶,装了点“老酒”。
倒闭的囿吉山和尴尬的定位
周五傍晚,忙完一周工作的Peggy,赶往公司附近的一家bistro。从PPT和Word的世界脱身,扎入微醺的周末时光,几份小食,配上一两杯酒,就能坐个三四个小时。
这样的需求下,不少融合、潮流的bistro应运而生,头部品牌也纷纷入局。去年8月底,海底捞在亮马桥开出的小酒馆——囿吉山(海底捞持股75%),人均就在290元左右。
但略微遗憾的是,海底捞的酒馆梦只做了9个月,就醒了。4月底,囿吉山结束了运营。
闭店背后,是这个品类尴尬的定位,虽然可吃可喝可放松,但这种混搭,给不到消费者一个强有力的消费理由,论菜品,在贵州菜这个小品类,290+以上的人均根本没有性价比,论酒水,自然有更好的选择。
又贵又吃不饱,是消费者最集中的槽点,甚至有些品牌冠上了“bistro刺客”的名号,“花了两三百,菜也没有那么好吃,可能就是拍拍照,打打卡,不会再去第二次了。”
还有非常顶级的吐槽,“在上海,bistro的中文翻译就是难吃的预制菜”,“餐单就三页,一堆菜都没有,菜品一般,晚上氛围适合拍照,但店比想象小很多,浪费姐化妆一个钟。”
特别是在消费降级这一风潮影响下,所有“花里胡哨”的餐饮类型都被消费者打入了冷宫。曾经收割“中产”的小酒馆,越来越“愁人”,愁人不来,越来越愁。
如开头提到的消费场景,消费者往往一两杯酒,呆上一晚。这样来看,翻台率往往不是重要的数据(甚至都没有翻台),因此一切以高利润的酒水为目标,菜品也要佐酒,更要下酒。
此外,bistro都选在中心商圈或城市的核心地段,离消费者更近,更容易到达。因此,租金是大头,是成本的大山头。营造更轻松惬意的氛围,bistro往往重装修,装修成本也更高。
投资重,运营难度高,回本周期长,贵价的bistro看似风光,实则危机四伏,与当下的餐饮风向越来越远。因此,不少小酒馆的运营者算了算账,吐槽说,还真不如开个火锅,至少回本周期短一些。
小“重做”的bistro,
名声仍然不太好
闭店的囿吉山,只是淹没在餐饮bistro潮流中的一个代表,在餐与酒之间无法平衡,又受困于高成本、难运营等等痛点。
此时流行起来的云贵川bistro像是一次次小小的“品类重做”,把餐的比重加大,借着酸汤火锅带起来的云贵风味,呈现出更有野性、更有信心感的菜品,同时,人均大幅下降,慢慢向真正的bistro迈进。
但经过几年的信任消耗,消费者对bistro慢慢“免疫”,甚至“过敏”了,“我现在只要看到新开的餐厅后缀是bistro,我都会滑走,吃不饱、不知道吃什么东西、贵、不自在、难吃,吃过八家起码占以上特质三项。”
就连刚刚兴起的云贵川bistro也有各种层面的吐槽,混乱的排队系统,“薄荷西冷牛肉,牛肉少得可怜,竟然要78”,“98元的铜锅油焖鸡,只有十块肉,两三筷子就把拉出来了。”
进化尚未完成,bistro尚需努力,或许再回归一些,抛弃掉“华而不实”,能让这个小品类再蓬勃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