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春,阳光甚好!
还记得这是没有出门的第几天吗?
脑海中自动屏蔽一切坏消息,
因为我坚信:邻水一定能挺过这次的疫情。
钟南山接受采访也表示,
疫情1周或10天左右,
应该将达到高峰,不会再大规模增加。
这是一个好消息!
它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有了期待,
春暖花开的日子会尽快到来。
不过也同时强调目前仍旧不要出行,
做好防护,不可掉以轻心。
宅在家的日子
每天都在幻想疫情结束后的样子
那么疫情结束后,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穿上新年买的衣服去大街上晃;
去宏帆广场、公园感受人群拥挤的热闹;
或者去坐一趟公交车,听听熟悉的报站声...
< class="pgc-img">>不出门的这些天,
连丢个垃圾都感觉是在旅游。
这段时间也让所有人都学会了2个字:
珍惜,
那些从前错过的,疫情过后通通找回来吧。
NO1.不想再错过邻水的花花世界了
1.想去再走一遍邻水的东西南北门,每一步都是对健康和自由的渴望。
2.想去逛逛邻水极具烟火气的老街老巷,听听街上扎堆儿的老人都在谈论些什么八卦!
3.想去银鼎山公园的草坝里放风筝,再看看身体健硕的老爹爹在公园里吹拉弹唱,打球健身。
4.想去住下邻水的酒店,哪怕被当做来邻的游客,也觉得是件幸福的事。
5.想去认真游览一次八角楼,代表着邻水这个城市的地标,身为邻水人一定要去一次。
6.想慢慢的走在街上看看邻水的霓虹灯,再瞧瞧邻水的璀璨夜景。
7.想去黄桷树公园认真看一次今年的夜景,亲自感受一下今年公园的春节氛围。
8.想和朋友或者爱人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配上可乐+爆米花。
9.想去赏花,樱花、桃花、野花……,都是大自然赐予的美景!
10.想去小河边吹泡泡,戏水,天真的像个小孩似的玩闹一天。
11.想去乌龟碑、恒源路上散个步,然后悠闲的享受一顿下午茶。
12.想去廖氏庄园拍照发朋友圈,骗他们以为我是在哪个欧洲小镇。
13.想去罗锅铺,带上高颜值的水果和餐具,来一场不做作的野餐。
14.想去香炉寺祈福,愿今后都无灾无难,愿大家都远离疾病。
15.想去五华山玩一整天,把刺激的项目全都体验一遍,直到尽兴再离开。
16.想去KTV嗨歌,边K边喝酒聊天,来个狂欢之夜。
17.想去看看大家说的梦里水乡——千岛洪湖!
18.想去去一次都还没去过的天意谷,看看洞中天河。
19.想一个人坐一次公交,放下手机看看窗外的风景。
20.想穿上新买的泳衣,去统景温泉泡一次温泉。
21.想去老龙洞再来个一日游,邻水周边的好去处要陆续去打卡。
22.想找个撸猫咖啡馆,带上电脑边工作边撸猫。
23.想去博物馆,了解邻水的历史人文。
24.想爬上高登山,看看山顶上面是怎样一幅奇景。
25.想自驾去凉山乡境内大洪湖库区露营自助烧烤,带上家人愉快的度过周末时光,看看日出日落吸吸氧。
26.想去长安乡金垭村,感受金垭村古朴的村风、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
27.想去泥汉坪,看看绝美的“千年梯田”,感受炊烟袅袅的乡村烟火气。
28.想坐公交车去高坪百花谷,看看玻璃教堂、 网红桃心亭、百万风车展 、油纸伞长廊…
NO2.不想再错过邻水的美食了
29.想去喝101、熊猫奶茶、兵之王,等我!珍珠奶茶,甜品等我!
30.想去吃一顿老火锅,一是一、财神、龙门阵卤味市井音乐火锅,等着我预约啊!
31.想去吃邻中门口的神龙架土豆,而且一定要买大份的,几个人一起大口大口的吃才香。
32.想去宏帆金街吃份臭豆腐,在一旁看着老板撒葱花加调料的时候,都忍不住咽口水了。
33.想出去吃一碗邻水小面,多菜少面,加肥肠,多加点辣椒,再来碗豆浆。
34.想去吃一碗老字号黄嘉汤圆的肉汤圆,口口相传的味道真不是浪得虚名。
35.想去吃楼下那边的厕所串串,一个人的小火锅,吃饱还不到20块,巴适的很。
36.想去邻中门口的另一家吃石墨煎饼,外面是饼,里面装土豆丝和肉,还有脆脆的炸的那个什么,每次都得先纠结一会。
37.想去吃衙门口油茶,自己带俩鸡蛋去。还要大碗的!
38.想去吃宏帆金街的莱得快酸辣粉,再加个几串关东煮,真是神仙搭配。
39.想去吃校门口卖的串儿,特别受学生欢迎,毕竟才几毛钱一串。
40.想去回味烧烤,吃最爱的老三样:豆干、韭菜、苕皮。
41.想把绝味鸭脖or尤卤的卤菜,鸭脖、鸭脚、鸡脚、郡把儿、鸭舌等等都来点。
42.想去吃冷锅鱼,二三十块钱一个人任吃,鱼片和素菜全部免费。
43.想去吃杜串串,老板的菜品每天定量卖,所以新鲜,一定得早点去。
44.想去把邻水卡卡角角好吃的都搜罗出来,立志成为一枚合格的吃货。
45.想去仿古街常吃的那家吃火盆烧烤,烤好的五花肉,滚上辣椒什么的,再加上一片生菜叶子包裹,一口吃掉,现在觉得就算腻那也是幸福啊!
46.想去海悦鲜大快朵颐,吃生蚝、扇贝……爱吃的都要吃个遍,现在只能想想
NO3.不想再错过身边的美好了
47.想亲自去谢谢一线的医护人员,说一句:辛苦了!
48.想去跟那些疫情期间奋战的英雄们说一句:谢谢!
49.想出去看看世界,和最爱的人一起。
50.想摘掉口罩,好好地深呼吸一下,感受最可贵的空气。
51.想认真锻炼健身了,这次终于明白最宝贵财富只有:身体健康。
52.想在公园里慢跑5公里,然后汗流浃背的去洗一个热水澡。
53.想去看看那些流浪小动物们,给它们带去食物和物资。
54.想亲自为家人做一顿饭,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55.想出去晒太阳,哪儿都行,只要不是在家。
56.想去相亲了,找一个爱我的人,以后困难的日子互相扶持。
57.想带爸妈出去旅游,把错失的陪伴全都补上。
58.想去菜场看看,谁TM还敢卖野生动物的?立刻举报!
59.想更加努力的生活,想更好的珍惜身边的人!
60.想上学了vs想上班了,竟然忍受不了在家吃吃睡睡,刷手机的日子了!
……想做的事太多太多!
只愿: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能一起共赏人间芳菲!
有了这些美好的期待
突然间觉得
所有的恐慌、无聊、不安都消失了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
期待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知了声
秋天的银杏和枫叶、寒冬的雪景吧
邻水,我们等你!
愿春天早来,枝头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家四川德阳,深耕下沉市场的兵立王(原兵之王),已开店1200家,店均日营业额过万。
一直以来,这个品牌虽布局区域下沉市场,但行业关注度颇高。
专访品牌创始人蒋坤后,我发现兵立王的发展,有一套“作战式”思路。
连续3年门店翻倍
这个品牌“兵味”十足
第一次了解兵立王,因为它的品牌名——从名字到产品,都“兵味”十足。
- 产品里有“班长”系列,产品包括老班长、虎斑长、芒果班长、芋泥班长;
- 品牌IP是个“排头兵”,logo设计里有贝雷帽、盾牌、手套、军靴等等;
- 就连杯套,也是迷彩元素组成的。
logo设计里有贝雷帽、盾牌、手套、军靴等
>彼时在2019年,茶饮西南市场的势头正崛起。起家于四川德阳的兵立王,也是同行间聊天,屡次会有人提起的品牌。
最近一次深度了解兵立王,也因为名字——
2个月前,兵立王进行了一次品牌升级,将名字从“兵之王”升级为“兵立王”。升级后的品牌名、人物、标记标识都已注册商标及全国版权,受法律保护。
到目前,兵立王已开店1200家。从2019到2021年,连续3年,每年开店400家,翻倍式发展。
这个品牌主攻下沉市场,已经布局西藏、河南、贵州、重庆、江西、湖北、山东等多个省份。
在单店营收上,店均日营业额万元左右。
兵立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我专访了其创始人蒋坤。
他们和加盟商有一套“作战”式打法
1. 10元/杯,在下沉市场打性价比
看兵立王的菜单,产品均价9~13元,主打鲜果茶和奶茶。
在下沉市场,连锁化管理模式、统一品牌logo,就能成为品牌的信任背书,结合10元上下的价格,这是一个在消费者心中有性价比优势的品牌。
中国的下沉市场,拥有最广阔的消费人群。兵立王在发展上选择了大基数客群,为品牌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
2. 不收加盟费,但标准很严苛
直到今天,在加盟上,兵立王有一个政策:不收加盟费。这是从品牌创立初期形成的习惯。
但这并不意味着加盟门槛低。
在加盟商选择上,兵立王的思路有点像部队里叠“豆腐块”被子——用一套模块标准,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用一套模块标准,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比如,门头宽度在3米以下不做,门店房租超过1.5万/月不做。如果是成熟市场,房租超过1.5万,需要老板亲自批;如果是在不成熟市场,房租1万也不开。
在加盟每个环节设立的这些“关卡”,是品牌经过千家店测算后,找到的符合盈利模式的标准。
他们预估一家店每天能卖多少杯产品,再核算开店成本,预估房租、人工、成本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开店模型。为保持门店后期竞争力,在盈利标准以下的,就选择不开。
为保持门店后期竞争力
>这样的动作很多品牌都会做,但兵立王将其形成精确、模块化的加盟标准,更科学地提升了开店和审核效率。
3. 布局:拿下一个坑位,布一个“王”
在开店布局上,兵立王也有一套作战式打法,“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占领”。
比如其从德阳起家,就先在德阳密集开店,打出品牌认知度后,再进军绵阳,同样在绵阳密集型布局,拿下整个市场后,再开启一个新的城市。按照这个思路,在每个区域扎实布局,在四川一步步打开知名度。
除了占领山头,还会在每个山头布一个“王”——开一个当地绝对的大店。
开一个当地绝对的大店
>比如德阳的文庙店,面积有600平,平常工作日能卖到1万元,周末最高能卖到3万元。
即使在县城,大店也能聚合品牌势能。在给消费者提供休闲消费区域的同时,让其对这个品牌增强认知度。
4. 控制开店节奏和速度
在开店速度上,控制好节奏,也很重要。
在行业发展势头好的时候,适当跑得快一些,做规模;当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就收一收,先保证存活率,再保证总基数——这个很多品牌都会考虑的策略。
在品牌起步期,只开赚钱的店,当门店规模达到一定阶段,以加盟商存活基础上做速度,也是兵立王在开店速度上的基本思路。
5. 招商团队弱一些,运营团队强一些
兵立王创始人蒋坤有一个观点:品牌要前期的招商团队弱一些,后期运营团队强一些。
在兵立王,有五分之一加盟商都会开出二店。
当门店数量起来后,运营管理上的难题,是如何让加盟商和总部的一体化。
让总部要求的服务,从上到下不要打折,总部什么味道门店就什么味道,是需要运营商不断精进的。
兵立王的思路是,在确保生意好的前提下,通过人性管理和工具管理,进行标准化约束,本质是对运营团队和运营意识的重视和不断提升。
下沉市场的性价比,也需要品牌力了
行业发展初期,下沉市场品牌还意识不强,“好喝、不贵、装修还可以”,就能满足小镇青年的奶茶需求。
当时对品牌来说,突出性价比就能放大品牌价值,助力品牌快速发展。
随着行业品牌渗透,县城一条街上都开出十几家奶茶店,消费者的需求自然会有所提升,下沉市场的性价比,也要向更有品牌力的性价比转变。兵立王也开始了新一轮升级。比如:
- 产品上,原料升级、提升产品口感,并且在颜值、健康趋势上做调整;
- 空间质感升级:门店突出明亮、时尚感,并确定红色为主色调;
- 另外,注重营销及消费者互动,打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场景化营销方式等。
产品原料升级,提升产品口感
>用蒋坤的话说:“当市场好的时候,跟市场竞争,当市场形势激烈的时候,跟自己竞争。如果一个市场只有3个品牌存在,不用关心其他品牌,只关心有没有自己。”
而从行业发展的信号来说,随着消费习惯培养和消费者需求提升,无论下沉市场,还是一二线城市,认真用品质打动消费者,都会是品牌发展的长久策略。
些开不下去的奶茶店到底长啥样?最近,餐饮行业大数据研究机构《餐宝典》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对正在转让的奶茶店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2020年,饮品类门店就关了21.2万家,属于“倒闭大类”。
< class="pgc-img">>在目前公开转让的餐饮店中,奶茶店就占了21.7%;面包店占4.4%;咖啡店转让相对较少,只有1.6%。
< class="pgc-img">>从奶茶、咖啡与面包三个品类的门店寿命来看,咖啡店寿命>面包店寿命>茶饮店寿命;茶饮店寿命最短,平均寿命只有13.63个月,是咖啡店寿命的一半。
从面积来看,咖啡店>面包店>茶饮店,茶饮店的平均面积为38.2㎡;从转让费来看,咖啡店的转让费最高,这或许跟现在转让的咖啡店面积较大有一定关联。咖啡店整体转让数量较少,转让的门店中不乏一些成立时间比较久的老店。
< class="pgc-img">>在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长沙、武汉、杭州以及南京等)的餐饮转让店中,茶饮店平均占比21.7%;其中,广州、深圳与成都三个城市的茶饮店属于“死亡”重灾区,茶饮转让店的比例在40%左右,远高于平均值;这三个城市奶茶店也是最多的,广州与深圳都超过了1万家。
< class="pgc-img">>近20%的茶饮转让店存活时间不足3个月;64.7%的茶饮转让店未能撑过1年;活不下去茶饮店的平均寿命为13.63个月。
< class="pgc-img">>活不下去茶饮店的平均面积为38.2㎡;月均租金1.4万元;临街商铺接近六成。
从各地转让的信息来看,知名连锁品牌的存活情况相对较好,非知名品牌或独立品牌占据转让的大多数;在部分城市,也出现了一些连锁品牌的转让情况,这或许与当地市场已经饱和、门店布点过多有一定关联。
那么,在各地正在转让的奶茶品牌有哪些呢?在成都,圆真真、丸摩堂、兵之王以及我很芒等品牌的转让门店较多;在重庆,豆吉汤圆、我很芒转让较多;在深圳,我很芒、粼里以及益禾堂(假)的门店转让较多;在武汉,吾饮良品转让门店占其在武汉总数的10%,比例较高;在长沙,我很芒以及乌名见客等品牌转让信息较多;而在北京、南京以及杭州三个城市转让的茶饮类门店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我很芒”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比较多的门店正在转让,这些门店开业时间不足3个月。
一个奶茶店开不下去,有很多原因,品牌、产品、运营以及周边商业环境都可能会导致这些店开不下去。但不管怎么样,到如今,如果还有人幻想着通过开奶茶店来暴富,很大概率会成为别人的韭菜。奶茶行业的红利早就没有了,奶茶店的洗牌每天都进行。如果还有不怕死的,先问问自己:凭什么你能做得比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