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我会秘书处召开了2015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我会执行会长谭海城、秘书长程钢、执行秘书长张小琳对2015年度工作情况作了详细总结,提出2016年广东餐饮协会要继续优化协会内部管理机构,创新协会运作模式,为餐饮行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专业化服务。 各部门同事汇报了2015年度工情况并介绍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会上,大家为协会日后良性发展与规范运作积极建言献策,对2016年协会将如何更专业化地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化协会运作模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执行会长谭海城在会上指出,回顾2015年我会举办了多场专业性、具行业有影响力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提高了行业影响力,并提出了2016年协会秘书处工作重点:
一、努力提高协会专业化服务水平,提供行业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推动合作。
二、提高效益,创新服务,提升自我价值。
三、提高专业化水平,专注行业研究,回归本质,去虚务实,狠抓落实与执行。
秘书长程钢对协会秘书处内部管理运行机构进行了明确分工,建议协会建设应该重点从四个“化”着手:
一、服务产品化,协会要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将协会公司化,创造品牌性的服务性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性活动。
二、服务专业化,不断提升协会行业化程度,满足餐饮行业的需求,反映行业诉求,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
三、服务口碑化,不断优化会员服务水平,关注餐饮企业的行业资讯,开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会员活动。
四、服务互联网化,紧跟互联网思维,整合第三方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与餐饮行业相关的互联网模式,重视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努力将线下服务转变为线上服务,创造既有效益又有创新性的服务模式。
执行秘书找张小琳综合协会去年的活动情况与协会内部运作情况,总结了2015年我会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最后,对协会成员提出要求:2016年要继续强化个人约束管理,务实工作效率,实行协会绩效考核,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协会的服务水平与专业化程度。
会议通过协会成员的总结汇报,综合分析了协会2015年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协会领导综合各部门的意见,为协会2016年的发展制定了专业化的工作计划与明确的内部分工机制,希望新的一年协会积极拓展,锐意创新,回归本质,去虚务实,努力提高协会服务水平!
省餐协与团餐协会大合照
为庆祝省餐协与团餐协会于2016年5月20-22日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餐饮业供应商博览会、中国餐饮业联合采购大会,会议结束后,省餐协秘书处联合团餐协会举办团年饭,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于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一年,就算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过过去一年的忙碌,是该静下心来好好做个总结。
虽然这个总结,应该早在一周之前完成,却碍于各种突如其来的事务,一拖再拖,直到今天。
疫情的到来,让一切陷入混乱,也让一切变得安静,让你不再去想赚钱赔钱、过去未来——想想都觉得可怕!
疫情的到来,更多的会让你想着怎么陪孩子度过整个一天,午饭刚吃完就得研究晚饭该怎么吃,什么时候做第三次筛查等等。
忘记工作,忘记工作,忘记工作!
就像抖音上说的段子,一个老爷们不断的喊着:“我想上班,我想上班,我想上班……”评论区配图:不要工资的那种。
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啊,在面对灾难的时候,除了自娱自乐,又能怎么样呢?对了,还有默默承受,比如历史上的1942。
疫情来了,一切都变了,虽然在他来之前,我们知道他可能会来,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以那种方式,最终还是等来了他。
疫情来了,我已经彻底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安心在家休息,预期时间为一个月,等待整个城市完全恢复正常秩序的那天。
今天是我休息的第一天,正好完成在文件夹里已经建立多时的《年终总结》。元旦之前的这个文档,将会被置入更多沉重的内容,作为我们人生阶段的备忘。
进入餐饮行业四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一无所获,顶多混了个温饱,再次遭遇疫情,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又是赔钱。
从最近十年的广镜头来看,我所接触过和从事过的任何行当,都要比餐饮好干得多,一言以蔽之,餐饮行业是个门槛很高、天花板很低的行当。
如果是家庭档、夫妻档,起点就是以解决温饱为目的,干餐饮仍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着单店赚钱,多店扩张的话,这个行当尽量慎入,哪怕是资本也不行。
其实,说心里话,我对进入餐饮行业,确实是感到非常后悔的,如今这个饭店就是个鸡肋般的存在,那可真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拍不得。
面对这个已经失去价值的饭店,为了避免更多更大损失,现在只能冷处理,用时间来拉平风险,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当然,这是我这个年龄的处事方式,要是搁在五年前,当机立断,立马关门,才是我的风格,只是现在已经不是彰显风格的时候。
因此,在这里特别重申一下,餐饮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难,小白慎入、慎入、慎入!
说到这里,我都不想以餐饮人的身份做出一个像样的年终总结,首先干得不像个样子,其次也没有信心再在这个点上发力。
现在的状态是,戴着餐饮人的帽子,干着业务员的事情,特殊时期,身不由己,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低成本摘掉“餐饮人”这顶帽子。
真的,你没干过餐饮,你就不知道,一个产品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那么多工序,可变因素就更多了,看着诱人的毛利率,一不小心就扯平。
你没干过餐饮,你就不知道,一个饭店从开业到关门,短则三个月,长则三年,能干个十年八年的,也未必就是王者。
你没干过餐饮,你就不知道,投资这点事,一百万也就冒个泡,一千万也就听个响,里面的坑很大、也很深,哪怕喊破嗓子也没有人能听到。
人都说社会上的两极分化,这一点在餐饮业已经特别明显,我觉得以后的餐饮分两种:一种是标准化程度极高的快餐,一人一店,专供平民;一种是标准化程度极高的定制餐,一群人一个店,专供打牙祭。
稍微拆解一下就可以看到,资本、供应链、品牌、智能化,才是符合餐饮赛道盈利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对于普通餐饮创业者,无疑就是一条能磕死人的门槛。
换言之,我估计在不远的未来,餐饮这个行当,家庭档、夫妻档的生存都会产生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非品牌店,哪怕是现在的四五六线城市也不例外。
我们都说“技术改变生活”,其实技术也可以毁灭生活,比如现在流行的单品极致理论,它的前提就是大而全明显是不赚钱的,只好奔着小而美去,问题在于,技术恰恰是颠覆小而美的最大利器。
这个技术就是智能化、标准化和供应链,任何一个普通的个体在技术面前,都会变得极其脆弱,不堪一击。
还有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强大如海底捞,也未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哪怕他已经做到了业内人力资源的标杆状态,但过高的人力成本又扯住了他大踏步向前发展的脚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做餐饮的同行可以探讨一下,如果我们都以海底捞的用人标准和成本来核算,我估计半数以上的餐饮同行事实上已经死了。
接下来还有税务的问题,作为小微企业形态相对密集的行当,不交税、少缴税已经成为行业常态。但是,随着金税四的正式运行,对于餐饮行业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
最后就是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会把很多餐饮人逼进关门的死胡同,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真正的食品监督管理的行业标准,相信没几个能真正过得去。
因为环境保护所带来的附加成本,也是餐饮人需要在后期注意的动向,现在已经为废气排放买单的小伙伴们,接下来还要为废水、废固、分类等买单。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悲观的,可能是我确实干得不好吧,但没有问题,我对于这个行当的认识和思考,也是切肤之痛、感同身受,希望有机会能得到业内明白人的指点。
作为餐饮人,我的年终总结应该是一张还算说得过去的考卷,但每年交出的都是不及格的时候,这事放在任何成年人的身上,都是一件说不过去的事。
2021年在磕磕绊绊中过去了,2022年刚开始,迎面就碰上了让你至少损失好几万的疫情,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预料,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今年的预期收入,总体上是不会变的。要是经常碰上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真的会给本来就最已经很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当然,我知道任何行当都有做得好的,任何时候都有做得好的,咱也只能说扬长避短,逐步改善,让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不至落空,让自己、家人和小伙伴们的生活更好一点。
网通讯员刘涛摄影报道:12月23日,我市在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大礼堂召开2015年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会议。我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健,各乡场镇、街道分管领导、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协管员和全市6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2015年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监管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先进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和承诺发言。
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健讲了话,对如何做好2016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各参会单位迅速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建设幸福乌苏、美食乌苏、健康乌苏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