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百年来,出现了很多舍身忘死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哪一封家书让你难以忘怀?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源: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作者:钧钧如果年轻的你,面前是锈迹斑斑的刑具,地面上是未干的血迹,上刑场的时间

源: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钧钧


如果年轻的你,面前是锈迹斑斑的刑具,地面上是未干的血迹,上刑场的时间已经近在咫尺……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会选择与谁告别?

这位年轻的共产党人是这样做的。他戴着沉重的铁镣,用半截子铅笔在敌人给他的“自白书”上,写下了这样三封家书。

第一封写给妈妈——

“亲爱的妈妈:

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熬煎。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锄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援。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第二封写给妻子——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第三封写给姐姐——


“大姐为我坐牢监,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样做,路该怎样走,要有正确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以上三封信,出自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烈士夏明翰之手。可能很多人都会知道这个名字,但很多人却不了解他家庭的故事。


< class="pgc-img">

时间拉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大清时代,在湖北秭归一个官宦之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名字叫夏明翰,字桂根。在外人眼里,他的爷爷是大清的进士、户部的主事,他的父亲是诰授资政大夫,三品高官。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上层阶级者,是一位少爷,按照传统的剧本,他理所当然应该考取功名、继承家产,然后享受一生富裕悠闲的生活。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可以轻松“躺赢”人生的人,却选择成为一名为劳苦大众解放而献身的共产党员。夏明翰17岁选择新式学校读书,19岁受五四运动影响加入学生运动,20岁认识并开始追随毛泽东,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4岁带弟弟妹妹们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27岁参加秋收起义,28岁牺牲在刑场之上。

< class="pgc-img">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母亲陈云凤无疑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陈云凤,1870年出生,清末“铁面御史”陈嘉言长女,曾被赐封为诰命夫人。这位伟大的母亲追求真理,博学多才,正直刚毅,她既是明翰兄弟姊妹的生育者,也是他们走向革命的启蒙老师和最忠实的支持者。在夏明翰因投身革命被祖父断绝接济后,正是这位母亲的支持,给了夏明翰莫大的力量。1946年,陈云凤泯然长逝。这一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只差3年。她差一点就能看到夏明翰许下的“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 class="pgc-img">


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他找到了人生的挚爱。作为豪门的少爷,他与一位童养媳、纺织女工郑家钧相恋结为伉俪。这宛如一个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但事实上,这是他选择与无产阶级站在一起的结果。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大胆自由选择爱情,才能真正品味到爱的味道。两人结婚时,证婚人毛泽东曾别出心裁地写了描绘他俩至诚相爱的两句话:“世上唯有家钧好,天下谁比明翰强?”这是因为夏明翰平时与他谈及家钧时,总是连声说:“家钧好,家钧好”。在当年,这样纯粹而美好的爱情,又有多少人能拥有?

在他面临牺牲时,最放不下的是他的兄弟姐妹。从给大姐的遗书中可以看到,他的忧心和坚决。常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官宦之家”。四妹夏明衡因组织湘南妇女运动,1928年被敌人逮捕后迫害而亡,牺牲时26岁;五弟夏明震1928年的3月份在敌人的一场暴乱中而壮烈牺牲,时年21岁;七弟夏明霹同年因为地下游击作战不幸被敌人杀害,时年19岁;侄子邬依庄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军某部任指导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年仅19岁。或许当年的敌人也在困惑,一个豪门望族,这些人在革谁的命、造谁的反?为何会有那么多人选择了同一条道路?答案或许从夏明翰的遗诗中可以找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愿今日之中国,没有辜负先烈们的鲜血与生命。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学习进行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崇敬英雄,在不同场合多次深情讲述英雄们的动人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

夏明翰的豪迈誓言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毛主席、贺老总、夏明翰烈士等满门英烈而初心不改。马日事变后湖南一片血雨腥风,革命者血流成河却没有被吓倒。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发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和平年代,生死考验少了,但考验也无处不在,只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2020年9月18日,在湖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故事】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是年仅 28 岁的夏明翰在就义前留下的。

夏明翰出生在名门望族,历史上夏家几代为官,但是他却从来不以“夏府少爷”自居,反而时常帮助家里的佣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夏明翰当年就入了党。此后,他参与领导和组织长沙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初,党组织调夏明翰到湖北开展革命工作。夏明翰告别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只身前往武汉。未曾想此去竟成永诀。到了武汉后不久,夏明翰就因为叛徒出卖而被捕。尽管被各种刑罚折磨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他依然不屈服。就义前,他要来纸笔,挥毫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不朽的诗歌,慷慨赴死。

“三不伸手”的王杰

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2017年12月13日,在视察第71集团军时的讲话

【故事】

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学习,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

除了“两不怕”精神,王杰曾写在日记中“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精神,也让许多干部群众深受触动。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在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铁心跟党走”的红军战士

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2016年1月5日,在视察13集团军时的讲话

【故事】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的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14岁的战士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煮着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

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

闽西这个地方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14年10月31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故事】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红34师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4天4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退路被完全切断。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陈树湘下令突围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下决心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突围中,陈树湘遭当地民团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为不当俘虏,他命令警卫员补上一枪。警卫员不忍,流着眼泪为师长包扎好伤口,抬着他且战且走。最后为掩护战友,陈树湘不幸被保安队抓获。

敌人一看抓住了一个师长,欣喜若狂地用担架抬着陈树湘去邀功请赏。途中陈树湘猛地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英雄母亲邓玉芬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故事】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密云县张家坟村也在其中。侵略者妄图通过烧光、杀光、抢光、片光(青苗)制造大面积“无人区”。

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二儿、三儿送进游击队,让四儿、五儿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她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她托人给前线的儿子捎去话:“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1941年秋,侵略者对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万人大“扫荡”。在这次大“扫荡”中,丈夫和五儿同时遇害,四儿也被敌人抓走了。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大儿子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被抓走的四儿子惨死在鞍山监狱中;二儿子因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却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离世;七儿子也在一次躲避扫荡的过程中不幸故去。

1945年,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邓玉芬亲眼看到了胜利的这一天。

回村当农民的开国将军

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3年9月26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故事】

甘祖昌1927年入党参加革命,数次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英雄,却功成身退,反复申请回家务农。他在报告中说:“我的身体不行了,但是我的手和脚还是好的,我可以回到农村去,和乡亲们一道改变家乡的面貌。”

经过再三研究,1957年组织最终批准了甘祖昌的请求。甘祖昌带着全家老小12个人,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

不当将军当农民,甘祖昌和村民们一起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开荒山、改造红壤田;60多岁的时候,还咬牙和年轻人们一起挑水泥、运材料;寒冬腊月,他跳进水田,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捞烂泥,硬是把一年一季的冬水田改造成了一年两季的良田,让粮食产量有了质的飞跃。从1957年回乡到1986年病逝,29年间,甘祖昌参与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管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和12座桥梁。

他的夫人龚全珍一生以丈夫为榜样,倾力教书育人、扶危济困,竭尽所能帮扶困难群众,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 新华网

源:新华网

【学习进行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崇敬英雄,在不同场合多次深情讲述英雄们的动人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

夏明翰的豪迈誓言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毛主席、贺老总、夏明翰烈士等满门英烈而初心不改。马日事变后湖南一片血雨腥风,革命者血流成河却没有被吓倒。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发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和平年代,生死考验少了,但考验也无处不在,只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2020年9月18日,在湖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故事】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是年仅 28 岁的夏明翰在就义前留下的。

夏明翰出生在名门望族,历史上夏家几代为官,但是他却从来不以“夏府少爷”自居,反而时常帮助家里的佣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夏明翰当年就入了党。此后,他参与领导和组织长沙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初,党组织调夏明翰到湖北开展革命工作。夏明翰告别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只身前往武汉。未曾想此去竟成永诀。到了武汉后不久,夏明翰就因为叛徒出卖而被捕。尽管被各种刑罚折磨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他依然不屈服。就义前,他要来纸笔,挥毫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不朽的诗歌,慷慨赴死。

“三不伸手”的王杰

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2017年12月13日,在视察第71集团军时的讲话

【故事】

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学习,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

除了“两不怕”精神,王杰曾写在日记中“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精神,也让许多干部群众深受触动。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在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铁心跟党走”的红军战士

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2016年1月5日,在视察13集团军时的讲话

【故事】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的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14岁的战士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煮着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

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

闽西这个地方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14年10月31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故事】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红34师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4天4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退路被完全切断。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陈树湘下令突围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下决心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突围中,陈树湘遭当地民团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为不当俘虏,他命令警卫员补上一枪。警卫员不忍,流着眼泪为师长包扎好伤口,抬着他且战且走。最后为掩护战友,陈树湘不幸被保安队抓获。

敌人一看抓住了一个师长,欣喜若狂地用担架抬着陈树湘去邀功请赏。途中陈树湘猛地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英雄母亲邓玉芬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故事】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密云县张家坟村也在其中。侵略者妄图通过烧光、杀光、抢光、片光(青苗)制造大面积“无人区”。

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二儿、三儿送进游击队,让四儿、五儿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她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她托人给前线的儿子捎去话:“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1941年秋,侵略者对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万人大“扫荡”。在这次大“扫荡”中,丈夫和五儿同时遇害,四儿也被敌人抓走了。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大儿子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被抓走的四儿子惨死在鞍山监狱中;二儿子因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却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离世;七儿子也在一次躲避扫荡的过程中不幸故去。

1945年,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邓玉芬亲眼看到了胜利的这一天。

回村当农民的开国将军

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3年9月26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故事】

甘祖昌1927年入党参加革命,数次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英雄,却功成身退,反复申请回家务农。他在报告中说:“我的身体不行了,但是我的手和脚还是好的,我可以回到农村去,和乡亲们一道改变家乡的面貌。”

经过再三研究,1957年组织最终批准了甘祖昌的请求。甘祖昌带着全家老小12个人,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

不当将军当农民,甘祖昌和村民们一起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开荒山、改造红壤田;60多岁的时候,还咬牙和年轻人们一起挑水泥、运材料;寒冬腊月,他跳进水田,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捞烂泥,硬是把一年一季的冬水田改造成了一年两季的良田,让粮食产量有了质的飞跃。从1957年回乡到1986年病逝,29年间,甘祖昌参与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管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和12座桥梁。

他的夫人龚全珍一生以丈夫为榜样,倾力教书育人、扶危济困,竭尽所能帮扶困难群众,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