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实拍测评来了!”
“你爱我 我爱你......”
被这首歌洗脑的我终于忍不住了
马上去蜜雪冰城点了11款产品
看看它们真的好喝吗!
蜜雪冰城创立已有20+年,近期重新以低价格和洗脑的“甜蜜蜜”神曲被大家熟知。
在地铁口附近、城中村中、小区旁、大学校区里都能见到蜜雪冰城的身影。
抱着好奇心,莫里这次一共测评了11款蜜雪冰城的产品,包含饮品和冰淇淋。有的超出预期的好喝,有些就踩雷了,一起继续往下看吧~
|冰鲜柠檬水|
蜜雪冰城当之无愧的TOP1,想必大家都喝过这杯冰鲜柠檬水吧,只要4块钱,实在是太香了!
莫里在测评之前,就曾经喝过这款,真的太火太出圈了!口渴路过蜜雪冰城总是忍不住买杯冰鲜柠檬水喝喝~
|满杯百香果|
满杯百香果也是蜜雪冰城的热销饮品之一。很多人说它是coco百香果双响炮的平替,但是有一说一,味道还是差挺多的。
里面百香果的味道稍淡,更多的是糖味儿,不过作为一个只需要7块钱的饮品来说,总体的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蜜桃四季春|
蜜桃四季春里面是真实的蜜桃果肉,其中还有香气馥郁的四季春茶,味道很不错。
不仅颜值很高,就像蜜雪冰城官方宣传语一样,喝了有恋爱的感觉。是一款超出预期好喝的饮品,店内的显示屏它也是TOP2热门选手!
|棒打鲜橙|
这杯棒打鲜橙的味道就有些失望,橙子的味道几乎喝不出来。即使是少糖的情况下,味道还是很甜很甜,不是很推荐。
|杨枝甘露|
对于杨枝甘露,评价就有些褒贬不一了。莫里个人觉得还可以,里面的料很多,有珍珠、芒果果肉、椰果。
不过身边的朋友也有不少觉得这款杨枝甘露味道不好,觉得难喝的。还是那句话,口味因人而异,喝过才知道好不好喝呀~
|珍珠奶茶|
平平无奇的一款饮品,不过6块一杯,也不要什么自行车了,算是胜在价格吧。
|摩天脆脆|
只要三块钱的摩天脆脆,真的强推,招牌中的招牌了。在如此炎热的深圳夏天中,冰淇淋拿到手就要赶紧吃了,不然分分钟融化!
|摇摇奶昔|
夏日饮品大热门之一的摇摇奶昔喝前一定要使劲摇晃摇晃,让冰淇淋和少量的纯茶充分混合。
点的桃桃摇摇奶昔和草莓摇摇奶昔,都超乎预期的好喝!是还会回购那种,不过这也看个人口味,反正我是蛮推荐的~
|雪王大圣代|
又是一个热门选手,蜜雪冰城的招牌之一:雪王大圣代!一杯只用6块。莫里不少朋友都表示,雪雪王大圣代在她们心中是yyds。
这次测评点的两款分别是草莓雪王大圣代和珍珠雪王大圣代,是真的好甜呀,才吃一半就被甜得不行,真不愧是蜜雪冰城,就很甜蜜蜜!
|小剧场|
玩累了休息喝,在路上边走边喝,酷夏中买杯便宜实惠的蜜雪冰城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喝着蜜雪冰城还总是忍不住唱起“你爱我 我爱你”。
我们在买了11款蜜雪冰城下来,也才花了77元,是真的便宜!其中冰淇淋类都挺推荐,饮品类推荐冰鲜柠檬水、蜜桃四季春和满杯百香果,不过都是仅代表个人口味嗷~
蜜雪冰城
营业时间
10:30-23:00
(各门店营业时间不一样)
地址
深圳有众多门店,可以自行搜索
TIPS
1.文中推荐和不推荐产品仅个人口味意见
原创文章,图片均为实拍,转载需授权
< class="pgc-img">>不出新故事的香飘飘,如何守江山
撰文/ 星晚
编辑/ 李觐麟
迈入2022年,“涨价”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关键词,洽洽瓜子、涪陵榨菜、旺旺、香飘飘、茶颜悦色等品牌陆续官宣涨价事宜。
其中,曾经“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是在接连亏损的不利局势下,最终决定宣布因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的持续上涨,将主要产品提价2%至8%。
事实上,在如今这个“靠奶茶续命”的时代背景下,香飘飘不仅没有迎来事业第二春,反而遭受了更大的冲击。仅2021年上半年,香飘飘就净亏损6225.64万元,新茶饮市场的热闹与高光,似乎都与香飘飘无关。
因此,做出涨价这一无奈之举的香飘飘也提前悲观地表示:“本次部分产品调价可能会对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产生一定影响,本次调价不一定使公司利润实现增长。”
迈入第17个发展年头之后,香飘飘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场不得不攻破的硬仗,香飘飘还能亮出什么杀手锏?
毛利率比不过新茶饮,性价比不及蜜雪冰城
近两年来,新茶饮来势汹汹,几乎可以说用流量与营销造出了一个“人均奶茶星人”的时代。但每每提及香飘飘,年轻消费者不买账,传统消费者只能道出一声惋惜。
在此次涨价消息流出之前,围绕香飘飘的讨论还是其近年来的亏损情况。从2020年迎来上市后的第一次亏损后,香飘飘的颓势便越发难掩。哪怕是疫情期间,实体奶茶店歇业,香飘飘的销量一度猛增,也没能为其带来更长远的发展红利。
根据香飘飘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香飘飘实现营业总收入19.7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64万元。一直以来奉行薄利多销原则的香飘飘始终存在着“秋冬销量高,夏季销量高”的问题,这种抗外部打击能力不足的经营模式在新茶饮崛起的过程中显然遭遇了更大的打击。
随着能源涨价幅度持续增长,使得厂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导致诸多产品面临涨价压力。为了生存下去,香飘飘涨价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也明确表示,“本次部分产品调价可能对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有一定影响,加上成本上涨因素,本次产品调价不一定使公司利润增长,调价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根据香飘飘2020年年报显示,旗下冲泡、即饮两大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61%、18.35%,不过即饮产品的销量体量正在不断扩大。
涨价2%-8%却并不意味着增收,若涨价部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成本增长部分,这就代表毛利率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下降。而这两大业务中表现较好的传统冲泡业务的毛利率也不过在40.61%,较新茶饮普遍60%以上的毛利率本就有不小的差距,如此一来,恐怕更不乐观。
至于毛利率本就较低的即饮类产品,由于香飘飘布局时间不长,设备均摊成本还不够低,渠道铺设和广告营销的费用也难以避免,因此同样直接影响着利润。
< class="pgc-img">>请输入图说
香飘飘线下促销活动
更主要的是,原本就在年轻群体中丧失了吸引力的香飘飘,涨价之后无疑将这一劣势凸显得更加明显。
就价格而言,一杯80g的香飘飘经典冲泡奶茶在商超的售价通常为4.5元,能够兑出150至200ml的奶茶。若涨价8%,则需要涨0.36元,售价需为4.86元。一杯中杯的蜜雪冰城珍珠奶茶容量有500ml,定价7元,但不少门店的促销价在6.3元左右。
若以每ml的价格作对比,差距更为明显。香飘飘1ml价格为0.024元,蜜雪冰城1ml价格为0.013元。如果不是如此对比,可能很多人都料想不到工厂线上批量生产的香飘飘竟然会比现场冲调的蜜雪冰城更贵。
再说成分,香飘飘的配料表中排名最前的一项是植脂末,这项配料如今已成为不少消费者心中的一个禁品,几乎到了闻之色变的程度。再加上其他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香料的使用,香飘飘奶茶的确不够健康。
而蜜雪冰城即便是目前几乎最平价的新茶饮品牌,锌刻度也从部分店员透露的信息中看到蜜雪冰城使用奶茶粉调制奶茶底,用木薯粉制作珍珠。也许同样有添加剂,但总体而言,蜜雪冰城的性价比是远胜于香飘飘的。
多重因素作用下,可以说,香飘飘涨价是大环境下不得不做的调整,但又是加重生存危机的一大关键点。
王俊凯、王一博就能救香飘飘于水火?
自2005年诞生到2006年大手笔投入3000万元买下湖南卫视黄金时段的广告使用权,再到2008年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香飘飘身上的确带着一股不破不立的魄力。面对颓势,香飘飘也并非没有做过多种尝试,只是从如今的结果看来,这些年的尝试可能作用微乎其微。
贯穿香飘飘16年发展史的一项重要策略,想必是营销。早期通过霸屏电视打造出“奶茶就要香飘飘”、“香飘飘奶茶,杯装奶茶开创者,连续八年销量领先”、“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三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等深入人心的广告语,收获了不俗的销量。
到了后来,电视广告能够对销量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香飘飘瞄准了用流量明星拉动销量这一营销手段。2019年,香飘飘使用王俊凯代言旗下冲泡系列产品。2021年,又官宣王一博成为品牌代言人,重点推“王一博的啵啵牛乳茶”系列产品。
或许是终于了解了饭圈的消费能力,自王一博代言以后,香飘飘加码推出了相关周边。不少粉丝为了获得杯子、鼠标垫、人形立牌、帆布袋等周边,整箱整箱的囤起了香飘飘。
< class="pgc-img">>请输入图说
王一博粉丝用香飘飘的盒子DIY
但仅仅用代言人吸引一波流量,显然不足以产生持续性的利好影响。一来,这种模式往往只能吸引代言人的粉丝群体,很难产生裂变效果。二来,如今不少品牌已经意识到了流量带动销量的方式容易“翻车”,并且很难转化为品牌力。
其实早在香飘飘上市前夕,部分投资者就对其提出过“产品结构较单一,以及一味重视营销”的担忧。发展多年,香飘飘的确没能走出这一困境。
即便换了营销方向与手段,推出了“MECO”、“兰芳园”这类即饮茶,但仍然能够看出香飘飘没能从研发端抓住年轻消费者。
“口感和味道一言难尽,喝过一杯就不想再喝了”、“我直接用筛子把糖筛掉,用水洗一遍啵啵之后再喝”等用户评价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面对一边爱喝奶茶,一边选择少糖的矛盾的年轻人,香飘飘显然没抓住其根本痛点。
另外,前后耗费近十年才落地的轻食项目,或许本应该搭上风口顺势起飞。但这个在2019年诞生的代餐谷物麦片品牌“Joyko”不仅未在市面上引起关注,如今更直接销声匿迹。
老去的香飘飘,一直没有放弃自己,但走过的弯路同样在消耗过去的价值。随着新茶饮品牌对预包装产品的布局日益深化,留给香飘飘革新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不愿走出舒适圈的香飘飘,未来飘向何方?
香飘飘的落寞,或许是时代变迁中难逃的阵痛。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冲泡奶茶市场规模已出现负增长;2016年有所复苏,增速达到17.1%;2017、2018年,增速再度下滑至个位数2.4%、5%。这一切说明着一件事,冲泡奶茶市场已见天花板。
但香飘飘真的穷途末路吗?其实不然。被誉为“香飘飘2.0”的新式冲泡奶茶产品在新茶饮占领绝对优势的时代下撕开了一条新赛道。
一时间,果遇茶、小鹿乱撞、乐摇奶茶、摇喝奶茶、澳顿喜町茶、因为天真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冲泡奶茶领域里涌出。
这些品牌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外包装上几乎一致,宣传的噱头也是清一色的“手摇”、“0反式脂肪酸”。但这并未影响其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以果遇茶爆摇系列产品为例,其天猫旗舰店内5袋装规格的产品月销能够突破4000+。
< class="pgc-img">>请输入图说
果遇茶成立于疫情之后 来源:爱企查
重要的是,果遇茶并未聘请代言人,也并未在电视电影端做过广告。锌刻度通过在爱企查搜索发现,果遇茶成立时间为2020年4月16日,该品牌抓住了疫情下的一次机遇,而这正是香飘飘没能及时嗅到的转型机遇。
与此同时,新茶饮带来的机遇,香飘飘同样没能把握住。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为772.9亿元人民币,且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千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中国新式茶饮行业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如今奈雪的茶、喜茶等头部品牌占领用户心智,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而茶百道、一点点、Coco都可等品牌连锁化程度高,靠加盟模式赚得盆满钵满,还有蜜雪冰城、古茗、书亦烧仙草等品牌持续攻占下沉市场。新茶饮这块蛋糕,吃法不止一种。
因此就连并非专业出身的娃哈哈、蒙牛,也纷纷布局线下新茶饮品牌,即便不能立即拥有一席之地,但怎么说也是刷新品牌形象的重要一步。
反观香飘飘这个“奶茶第一股”,看似更换代言人、推出即饮茶,但终究是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打转。迟迟讲不出新故事的香飘飘,未来还能如何守住江山呢?
国奶茶届的“大佬”,是喜茶奈雪还是Coco一点点?正确答案是:蜜!雪!冰!城!一年狂卖13亿杯、融资估值200亿……6元一杯的蜜雪冰城,到底是如何暴捶其他网红奶茶的?本期硬核看板5分钟,带你解读蜜雪冰城的财富密码~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在奶茶届,流传着某种鄙视链——喝奈雪喜茶的,看不起喝乐乐茶的;喝乐乐茶的看不起喝coco一点点的;而以上所有,都看不起……喝蜜雪冰城的。
< class="pgc-img">>但就是这个处于“奶茶鄙视链”底端、名字非常青春文学的奶茶品牌,却是全国卖得最好的奶茶。全年销售额65亿、开店突破一万家、融资估值高达200亿元,超越“第一网红”喜茶(160亿元)。
最骚的还是它的价格,3块钱一个甜筒、7块钱一杯奶茶,相比其他奶茶动不动就飙到30+的价格,这简直是在做慈善啊!
01 走下沉路线的蜜雪冰城
要说蜜雪最核心的经营原则,就是俩字儿——下沉!下沉!下沉!
核心目标群体就是学生党、小镇青年,所以蜜雪大多开在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而且往往在工厂、学校、城乡结合部等地方出现。
< class="pgc-img">>而且它的门店分布极其密集,仅在河南郑州的二七区就有42家蜜雪冰城。
这是啥概念?二七区的建成面积是36.25平方公里,换算下来,每一公里范围内就有1.2家蜜雪冰城。
< class="pgc-img">>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还可以降低原料配送成本。
蜜雪冰城还有一点很妙,就是存在感很强,但凡路过,真的很难不对它侧目——
花里胡哨的招牌、大字报宣传单、还有和理发店不相上下的洗脑神曲……
< class="pgc-img">>费的人关心的也不是格调,而是实惠。
这就要提到蜜雪的第二大法宝——便宜。
江湖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如果说喜茶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美不美,那么蜜雪冰城只关心你现在渴不渴。”
蜜雪的创始人张红超,也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2006年,郑州的街头出现了一批“彩虹帽”冰淇淋店,排队很长。
之前做过刨冰生意的张红超买了一个尝尝,觉得确实味道不错,就是太贵了,20块钱一个。
然后他就自己去市场买原料,一番研究之后,做出了口味相似的冰淇淋,售价却只要1块钱。
1块钱冰淇淋一经推出,店门口那是人山人海……
< class="pgc-img">>u1s1,这一招真的很聪明,因为下沉市场用户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敏感。什么品牌不品牌,谁便宜我就买谁,钱就是最大的品牌。
那么问题来了,蜜雪冰城为啥能这么便宜?答案是极其严苛的成本控制。
早在2012年,蜜雪冰城就自建中央工厂,实现核心原料自产。
两年后,蜜雪的仓储物流中心投入使用,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实行物料免费运送的饮品品牌。2016年,蜜雪冰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仓网络,大大降低了仓储成本。又过了两年,蜜雪的上海研发中心、深圳研究院相继成立。
蜜雪就这样形成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很多。
最后,蜜雪的运营宣传策略,也很清奇。
整个奶茶行业都在走高端路线,动不动就出个新品、搞个联名,蜜雪冰城偏偏反其道行之——就卖最普通的柠檬水、布丁奶茶和冰淇淋;
直到现在,蜜雪冰城的招牌上还是写着——主打冰淇淋和茶;
疫情之后,喜茶奈雪纷纷宣布涨价,但蜜雪冰城却高调宣布绝不涨价。这波反向营销,不仅树立了自己亲民的形象,还啪啪打了高端品牌的脸。
02 主打高端、格调的喜茶
但无论这脸打得多响,在很多人心中,蜜雪和喜茶的地位,就像美宝莲和Chanel,毕竟,喜茶开局拿的就是富贵千金剧本。
< class="pgc-img">>喜茶90%的门店都选址在购物中心里,开一家大店通常要投入120万元,如果要做个什么主题设计,成本还要往上翻。这搁街边奶茶店,根本想都不敢想。
除了门店成本,喜茶的成本“大头”其实还是人工。喜茶坚持选用新鲜水果做果茶,而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新鲜和口感,就需要人工。比如,爆款多肉葡萄,就是工作人员亲手剥皮祛籽的。
这么一说,30块钱的多肉葡萄,你还觉得贵吗?
< class="pgc-img">>此外,喜茶吧台的员工数量,基本在6-10个,分工协作,有人专门负责贴标签、有人倒茶、有人负责加糖……
如果每个店员的工资按5000元计算,每个城市按10家喜茶店计算,每月的人力成本就有50w……再算上场地成本,喜茶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利润,就必须把价格抬高。
喜茶还有一点,就是绝不做加盟。创始人聂云宸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证喜茶的品质和文化,这其实和海底捞不让加盟的道理一样,所以直到现在,喜茶在全国门店的数量加起来也就590多家。
但蜜雪冰城则是采取“直营+加盟”的模式,所以门店效应起得很快。
03 “喜茶们”需要惊慌吗?
靠着“农村包围城市”,蜜雪成功了。
而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预想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出现,消费者反而更趋近于理性,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反消费主义的浪潮中。
那么,“喜茶们”需要惊慌吗?
板娘觉得,倒也不必。毕竟,让出入CBD的Lucy、Cici、Vivian放下手中的星巴克/喜茶,去点一杯蜜雪冰城,就跟让顾里从浦西去浦东一样。
< class="pgc-img">>而且,蜜雪冰城真正的对手并不是喜茶乐乐茶,而是城市当地的低端奶茶店,比如浙江的古茗、广东的益禾堂等等。如果突破原有格局,做高端路线,反而会得不偿失。
既然大家都挣不到钱,那我就替大家想办法省钱,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