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6日下午,义亭镇镇前街一角传来阵阵掌声,五位餐饮店负责人带着满脸笑容得到了义亭镇6月份餐饮行业红黄旗评比中红旗单位的授牌并领取了相应奖品。现场会上,执法局义亭大队负责人就红黄旗评比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垃圾分类进行再强调,要求餐饮单位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据执法人员介绍,当前餐饮单位垃圾分类投放标准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有店面已经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哪类垃圾投入哪类颜色的桶没弄清楚,存在将餐厨垃圾投入蓝桶、灰桶,将其他垃圾投入绿桶、蓝桶的情况;有的店面将纸巾、塑料袋直接与餐厨垃圾混投;还有极少数店面有“一桶装”的乱象。
在现场会上,执法人员就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分类标准、餐厨垃圾分类存在的几个常见误区、垃圾分类的处罚规定等几个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督促店家提高标准,将垃圾分类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餐饮行业规范化监管,义亭镇每月定期组织召开餐饮行业红黄旗评比现场会,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强化经营户宣传引导,推进行业自律意识。在每月现场会上执法大队会就当月垃圾未分类店面进行通报,并向经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要求经营户做好员工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精准度,并鼓励在店面设计上增添垃圾分类元素,营造垃圾分类氛围,提高顾客的垃圾分类意识,减少员工的工作量。
同时,执法局义亭大队在日常执法过程中,积极发挥“党建+单元”作战塔群作用,对群内反映的垃圾未分类问题进行及时调查处置,已立案查处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案件17起。同时通过“一网通管”平台对未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店面扣除信用分。
垃圾分类工作任重而道远,餐饮单位作为生活垃圾的重要产生来源,垃圾分类合规是必须完成的功课,不容任何侥幸心理。下一步,执法局义亭大队将继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对问题高发的餐饮门店提高检查的频次,扎实推动垃圾分类由“新时尚”成为“新习惯”,持续引导广大餐饮从业者形成参与分类、主动分类、准确分类的良好习惯。
着水荫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垃圾分类歌》手势舞的表演结束,2023年黄花岗街“家家模范,引领时尚”垃圾分类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完美收官。据悉,本年度黄花岗街分类办携手街公共卫生委员会共同打造垃圾分类进校园最美家庭评选出100个最美家庭,评选最美校长16个,最美环卫工、最美保洁员以及8个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最美家庭覆盖辖内所有小学及幼儿园。
社企共携手,共创垃圾分类优+好成绩
黄花岗街相关领导表示,黄花岗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2023年上半年获得全市考核“优+”等次,而这样的成绩是离不开辖区单位、企业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树立标杆典范,希望获评单位能持之以恒,以更高的标准继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同时也希望能在辖区内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优+”的良好风气。
据了解,为表扬2023年垃圾分类工作表现优异的辖区单位,黄花岗街通过整理、统计出各季度的检查考评及日常管理情况,评选出8家“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单位”,入选单位中除了街道辖内的物业公司外,还有党组织、机团单位、餐饮酒店企业等,并对垃圾分类工作表现突出的环卫工及保洁员予以嘉奖。
小手拉大手,践行黄花分类新风尚
2023年在黄花岗街公共卫生委员会大力支持,辖内的水荫幼儿园创建垃圾分类特色生态校园,为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和绿色家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12月13日下午在水荫幼儿园内举办了垃圾分类最美家庭的专场颁奖典礼,现场为24组最美家庭及10名生态环保优秀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及奖杯,黄花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洁开场致辞说到,黄花岗街道连续几年都积极开展“党建引领 垃圾分类 最美家庭进校园”活动,鼓励家庭、学校加入垃圾分类活动,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更多居民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有生力量。活动现场,来自水荫幼儿园梁皓智家长陈曦分享:“我们作为孩子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去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带动周围的人去参与垃圾分类。”
水荫幼儿园梁曦晴同学代表的分享;“在学校里学校了垃圾分类课堂之后我参加了学校垃圾分类的志愿活动,做一名垃圾分类的小小督导员。我会向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讲解每一类垃圾的分类属性,引导他们正确地投放。”
从2020年起,黄花岗街垃圾分类办在辖内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以“家家模范,引领时尚”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已吸引数以万计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今年度同学们通过在校参与垃圾分类科普大课堂学习分类知识,与家长一起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广州市红领巾奖章垃圾分类服务特色章”,联手制作以环保为主题的创意作品后才有机会被评为最美家庭。
通过“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打卡的形式,把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理念引进校园引进社区,产生了100位“最美家庭”获奖者。
“我们的目标是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黄花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达人”余昭辉表示,据统计,目前黄花地区辖内约有中小学生1.6万名,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推动家庭齐动手,让垃圾分类成为一项全民行动。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 杨明
【作者】 马艺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布大街小巷的各色餐馆,不仅是美食承载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城市文明的体现。今(22)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获悉,该协会近日向全市餐饮工作者发出倡议,将根据成都出台的多项卫生管理条例和垃圾管理办法,呼吁各餐厅做好餐厨垃圾排放、食品安全、诚信自律等方面,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的良好城市环境。
根据倡议书,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呼吁商户自觉遵守《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做到不向收水口乱倒泔水、乱倒垃圾,营造干净整洁、运行有序的城市环境。
同时,该协会还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前端分类减量全覆盖。据倡议书,根据《关于中心城区试行餐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成都市中心城区在2018年实现火锅店、大型中餐馆等场所餐厨垃圾前端分类减量全覆盖。建立完善台账管理体系,加快实现油脂抽走、废水排放、残渣装袋。
在自查自纠方面,协会还将对问题餐饮企业进行曝光,严查沿街餐饮经营商户将餐厨垃圾、污水倒入街边下水道的问题。一旦出现相关问题,将通报有关执法部门查处、媒体进行曝光,“问题企业”还将被列入行业组织举办的活动、评选“黑名单”。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邹悦
编辑 刘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