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个名为“美一好”的个人公众号发布讣告称, 2021年8月12日下午2时,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昵称“萌剑客”),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针对这起事故,证券时报记者分别联系了蔚来品牌部和美一好方面。蔚来品牌部人士回复称,Navigate on Pilot(NOP)领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后续有调查结果会向外界同步信息。
讣告中公布的治丧小组成员黄先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他是林文钦的朋友,目前负责亲友的讣告通知,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类似的交通事故再发生。不过,关于事故的具体原因以及交通部门的调查结果等,他并未做进一步的回复。
另据钛媒体,治丧小组的另一成员郑先生表示,事故发生在12日下午2时,林文钦所驾驶的蔚来汽车在开启了辅助驾驶的情况下,追尾了其他车辆。
事故发生20多分钟后,蔚来方面通过后台得知事故后打了林文钦的电话。在电话未能接通的情况,蔚来又通过后台登记的紧急联系人,联系到了林文钦的妻子,但电话依旧未能接通。随后,蔚来工作人员将事故车辆的车牌号发到了福建泉州当地的车友会微信群。郑先生经由微信群的车牌号,才得知事故方是自己的朋友林文钦。
提供的事故现场图片显示,蔚来ES8在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追尾前车后,事故车辆损毁严重,发动机盖已经完全掀起,A柱损毁,顶棚发生严重挤压变形,车辆左前和驾驶位车门变形严重,两前轮损毁。
同时,有当地网友表示,事发地点为高速公路路段,限速为120公里/小时。
“目前,我们还不确定后续该怎么处理,要等交警关于整个事故的认定和蔚来的说法。”郑先生表示,从始至终只和蔚来在事故刚发生时沟通过一次。现在,事故车辆也还在交警队,等待进一步的调查。
据了解,ES8是蔚来的第一款量产销售车型,也是目前的旗舰车型,采用纯电动驱动,由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蔚来代工生产,官方指导价为46.80-62.40万元。
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为选装配置,有精选包和全配包两种,价格分别为1.5万元、3.9万元。根据蔚来汽车官方网站介绍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由蔚来自主研发,搭载全球领先Mobileye EyeQ4自动驾驶芯片。支持超过20项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远程车辆软件升级(FOTA)。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林文钦其人
据公众号“美一好”介绍,林文钦先后创立了“意淇港式下午茶”、“大喜麻辣拌”、“锅聚侠”、“甲如花甲粉”等多个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全国加盟店超500余家。
天眼查信息显示,林文钦在12家公司担任法人,7家公司任股东,这些公司大多数与投资和餐饮行业相关。
蔚来一年内被曝多起交通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15天内蔚来的第二起致死事故。
今年以来,蔚来旗下的产品曾被曝出涉及多起交通事故。
7月30日早晨5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蔚来EC6在高速撞击石墩后车辆损毁严重,车辆起火剧烈燃烧,冒出浓浓黑烟,车主不幸遇难。
EC6是蔚来旗下的一款纯电动轿跑SUV,也是第三款量产车型。新车于2020年7月正式上市,9月开始交付。
事故发生当日,上海蔚来汽车用户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庆华,在蔚来APP中发文对驾驶员表示哀悼,同时表示会做好善后工作和配合分析事故原因。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也第一时间在该说明下回复称,已组织小组帮助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
7月份的这次事故,不是蔚来第一次发生起火事件。2019年4、5、6月,三辆蔚来ES8接连发生了三起自燃事件。随后,蔚来汽车基于一起发生自上海的事故调查得到,部分蔚来ES8的电池模组存在安全隐患,并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了4803辆ES8车型。这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第一例召回。
另外,今年5月,北京交警通报了发生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的一起汽车事故,车辆前部损毁严重,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网友反映,发生事故的车辆是一辆蔚来ES8。
不仅如此,上个月蔚来还陷入另一场舆论风波。
7月20日以来,#蔚来多位车主投诉座椅存缺陷#多次冲上热搜。这个原本在蔚来车主内部争论多时的话题,意外地出圈受到广泛关注。而这两天,也是蔚来最终敲定座椅改进方案的时间节点。
过去几个月来,多位车主在公开平台上投诉,蔚来的座椅存在设计缺陷,有不少车主声称,开蔚来的车让他们的腰部与脊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7月22日,蔚来正式发布“座椅舒适体验个性化方案”,针对ES8用户、ES6和EC6用户都提供了四种可选的调整方案,包括座盆角度调整、主驾坐垫调整、座椅调软等,单项收费价格在200-1000元不等。
对于车主提出的“座椅设计缺陷”的说法,蔚来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斌也在蔚来APP上回应:“ES6和EC6的座椅是运动取向设计,舒适体验照顾到的用户比例确实相对要低一些。在安全和造型的边界前提下,我们尽力提供舒适体验个性化服务方案。肯定还是有些用户的需求没有能照顾到,请大家包涵和理解。”
在交车之后还能响应用户反馈,改进座椅设计,这在汽车行业里并不多见,蔚来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家“用户企业”。
不过,这份方案同样在车主内部引起了争议。有车主认为,蔚来提供的座椅优化“选装包”意味着其并没有拿出成熟的解决方案,从李斌的回应也可以看出,蔚来的座椅确实存在设计缺陷。但在APP的相关评论区,也有不少车主对蔚来这次的做法表示了赞扬或鼓励,认为蔚来确实是很有诚意地在提升用户体验,即便众口难调。
蔚来销量掉队,交付量退居新势力第三
8月2日,蔚来公布交付数据显示,7月共交付7931辆新车,同比增长124.5%,但环比出现下降。今年累计交付车辆49887辆,超过去年全年交付量。
不过,蔚来的单月销量被增势强劲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超越,退居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三。从2018年6月蔚来率先开始交付以来,此前的月销量一直高居造车新势力榜首。
与小鹏、理想销量市占率逐步提升相比,由于品牌定位更加高端,今年以来蔚来月销量稳定在7000辆左右,市场规模的瓶颈已经出现。如何扩充市场份额,成为摆在蔚来面前的新挑战。
从此前一度领先的位置跌到榜单第三位次,“蔚小理”的格局变为“理小蔚”。
除了在销量有所掉队外,蔚来在回港上市的进程上,也明显落后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蔚来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中,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强调,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是公司重点进行研发投入的方向,基于NT2.0的新车型将应用最新的蔚来自动驾驶技术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
8月12日,蔚来汽车刚刚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蔚来在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84.5亿元,同比与环比均实现增长,其中同比增长高达127%,环比增长5.8%。但该公司依然未能摆脱亏损,数据显示,蔚来汽车第二季度净亏损5.87亿元,较一季度的4.51亿元增加了1.36亿元。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还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该公司将通过新的品牌进入大众市场,相关准备工作已经提速,并已建立了核心团队。他表示,蔚来汽车将推出的大众品牌希望在价格上比特斯拉更低,但体验会超越后者。从目前来看,蔚来汽车在售车型的平均售价都在40万元左右,远高于特斯拉,而新的大众品牌的推出,意味着蔚来将与特斯拉进行正面竞争,而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已经进入到25万元以下。
在自动驾驶领域,李斌表示,蔚来汽车的自动驾驶相关团队目前在500人左右,年底将增加至800人的规模,目前该公司的新一代NAD自动驾驶系统正在开发之中。
股价方面,在美股上市的蔚来股价从2019年最低的1.19美元一度涨到今年初最高的66.99美元,涨幅高达55倍。今年以来股价有所回调,最新股价报收于41.03美元。
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不过,针对此次事故中所涉及到的NOP领航功能,蔚来方面强调,这并非自动驾驶,而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2020年的上海车展期间,蔚来正式向业内发布了Navigate on Pilot (NOP)领航辅助等功能。
2020年的上海车展期间,蔚来正式向业内发布了Navigate on Pilot (NOP)领航辅助等功能。NOP融合了车载导航与NIO Pli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允许车辆在特定条件下按照高精地图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巡航行驶。蔚来透露,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将逐步实现高速、城区、停车、加电等场景下轻松安全的点到点自动驾驶体验。
相比于特斯拉于2018年10月推送的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蔚来的NOP似乎更往前进了一步。除了特斯拉适用的高速公路场景,蔚来还解锁了高精度地图覆盖下,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城市快速路场景。
蔚来无人驾驶系统工程部负责人章健勇在此前采访中曾表示,“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策略更加积极偏向激进。”章健勇认为,而蔚来的NOP会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策略会更保守一些,更加注重安全驾驶的体验。
根据李斌在财报会议上透露,目前NIO Pilot 的选装率已达到了80%。
同时,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蔚来无人驾驶研发已经开始提速。目前自动驾驶相关团队规模在500人左右,年底将增加300人,达到800人的规模。根据蔚来规划,2022年,将交付包括ET7在内的三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的新车型;2022年,将同时有六款车型在售,NT2.0的三款车型将具备点到点的自动驾驶能力。
此事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大量讨论。有网友表示,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需要时刻明确它们的差异,时刻将方向盘交在自己手上,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也有网友呼吁,希望尽快制定关于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行业法规,出台相关的检测标准。
在“美一好”创始人的交通事故被爆出后,有不少网友在微博等平台进行评论,认为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要时刻将方向盘交在自己手上。
自动化商业化落地道阻且长
“自动驾驶行业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谷歌Waymo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模式,走一步到位的Robotaxi路线;另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厂商自主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自产自销的商业模式;第三种是以通用汽车Cruise为代表的,主机厂与自动驾驶团队合作的模式。”此前毫末智行CEO顾维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在自动驾驶大范围商业化应用之前,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便成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场景之一。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AutoX CEO肖健雄曾公开表示,如果把目前中国的网约车市场完全替代掉,那么Robotaxi将是一个6万亿美元的市场。
尽管前景诱人,但面临重重挑战:安全、成本、车规、量产以及商业化落地等均存在未知变量,自动驾驶商业化前夜依旧漫长。2021年以来,美国头部自动驾驶企业频现高管离职潮:Waymo有包括CEO、CFO在内的八位高管离职,苹果自动驾驶部门有三位高管离职。业内普遍认为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导致其离职。
据测算,一辆测试车的改装成本在100万元以上,加上运维成本和安全员等人力成本,这一数字只会更高;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和算法的训练需要依靠大量测试车采集数据,进一步增加了研发成本。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Waymo的运营亏损已超过200亿美元。直到今年4月,Waymo的无人驾驶车队规模大概还是700辆,距其2万辆的目标相差甚远。
“无人驾驶要想盈利必须实现单车盈利,实现单车盈利的前提是要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目前车辆配备安全员运营的模式不可能赚钱,甚至比普通模式还要亏钱。”文远知行COO张力认为,在出租车成本结构里,司机成本占60%左右,若无法替代司机,无人驾驶Robotaxi的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
在邓志东看来,商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与自主行驶安全性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最终能否攻克与应用落地?同时也涉及到大数据的积累、算力的支撑和特定应用场景的选择或商业模式的构建等。
“自动驾驶场景落地化至少需要五个方面的支撑,即自动驾驶政策及国际环境的加持、技术的成熟、基础设施的完善、汽车生态的建设以及全新商业模式的构建(涵盖车辆拥有、出行场景、整车架构和系统、用户数据等)。”郑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各地区对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出台多项利好政策。7月27日,北京市推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管理政策,先行开放京台高速北京段(五环路-六环路)双向10公里路段,进行前期道路测试验证。其中,百度和小马智行获得政策先行区首批高速公路道路乘用车测试通知书。
7月14日,广州市发布《关于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政策的意见》《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将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行发展基础上启动自动驾驶混行试点。
除了率先实现国内无人的Robotaxi示范外,3月23日,深圳市人大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为智能网联汽车专门设置了深圳特区的专属正式号牌,明确赋予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驾驶地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智慧交通处副处长杨东龙表示,这一举措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真正地从科研的测试品走向可上规模的销售产品,才能使相关企业从只靠资本投入维持运转到通过商业盈利的正常商品经济循环之中。
虽然自动驾驶的终局未定,但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成为车企和科技公司的共识。科技公司需要降本增效、攻克量产并实现更大规模运营,车企则致力于通过自研或合作提供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在特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下半场的比拼中,车企与科技公司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与优势,最后实现跨界融合。”邓志东认为,车企的着力点要放在信息化汽车平台的研发与落地上,包括推动汽车的全电化、数字化、执行机构冗余备份、OTA(空中下载)、软件定义升级,甚至设计与推出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包括新型线束系统)和全电线控平台或底盘等。
落地L3+的科技公司,特别是研发Robotaxi的头部科技企业与独角兽,应以撤销车上安全员作为近期的主要目标,倒逼进行长尾问题、5G应用、AI边缘、数字孪生、边-云接管和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加速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落地进程。
近期A股市场上,芯片、新能源车、光伏成为投资者疯狂追捧的对象。由于无人驾驶概念是新能源车和软件板块交叉的一个领域,所以,无人驾驶概念也乘着新能源车的东风,近期不断上涨。
自2018年年底以来,无人驾驶板块走出了一波大行情。据Wind数据,无人驾驶板块指数自最低的1963点附近上涨至目前3720点,整个板块的累计涨幅接近1倍。
自动驾驶安全引监管重视
就在这起交通事故发生的当日,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高度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自动驾驶安全等。
《指导意见》中规定,要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产品安全管理。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至少满足四项要求。
包括应能自动识别自动驾驶系统失效以及是否持续满足设计运行条件,并能采取风险减缓措施以达到最小风险状态;应具备人机交互功能,显示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状态;应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要求,用于事故重建、责任判定及原因分析等;应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过程保障要求,以及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网络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等测试要求,避免车辆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发生可预见且可预防的安全事故。
毫无疑问,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将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车企在进行技术升级的同时,也将始终将安全问题摆在首位。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宋豆豆、左茂轩)、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21tech、钛媒体APP、公开资料等
从事餐饮十余年,蔚来自动驾驶忠实车主
8月14日晚,“美一好”的公众号发布讣告称,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于2021年8月12日下午2时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据悉,林文钦系上善若水、意统天下等多家公司创始人,先后创立“意淇港式下午茶”、“大喜麻辣拌”、“甲如花甲粉”等多个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全国加盟店超500余家,受到社会大众和加盟商一致好评。
上述品牌均成立于福建泉州,后扩张至全国。其中,“意淇港式下午茶”创立于2016年,次年门店已超过百家,80%的门店为加盟,其余为自营;“大喜麻辣拌”隶属于泉州市美一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放加盟两年后,大喜麻辣拌已扩张至全国13省40余城,合计门店180余家。
林文钦好友对搜狐财经表示,林文钦从事餐饮行业已有十余年时间,他生前曾表示:“作为餐饮从业者,要守住那颗为食客创造温暖和喜悦的初心。”
天眼查信息显示,林文钦在12家公司担任法人,7家公司任股东,任职公司大多与投资和餐饮行业相关。
据悉,林文钦曾用昵称为“萌剑客”,是创业兄弟“三剑客”之一。事发后,“帅剑客”伟伟懊悔不已,觉得是他推荐林文钦买蔚来的,而如果不是使用蔚来的自动驾驶,也就不会发生悲剧。
公开资料显示,ES8是蔚来的第一款量产销售车型,采用纯电动驱动,由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蔚来代工生产,官方指导价为46.80-62.40万元。
其中,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为选装配置,为蔚来自主研发系统,有精选包和全配包两种,价格分别为1.5万元、3.9万元。
根据现场情况与林文钦家属所述,此次事故由ES8追尾公路养护车导致。林文钦的好友对媒体证实,事故发生时,车辆的确开启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并因未能识别本车道内前方的高速公路养护车,与其发生了碰撞导致了严重事故。
林文钦好友告诉搜狐财经,林文钦自2020年11月购入蔚来该款汽车,曾自述体验很好,对于这项(自动驾驶)技术也是非常信任的,在生前曾多次向身边好友推荐,也加入到相应的车友群,其中一位朋友的妻子在其推荐下已经付了定金。
自动驾驶or辅助驾驶?
此案代理律师北京权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林丽鸿对搜狐财经表示,根据蔚来要求,他们需要经过内部审批,才能够提供车辆数据。目前仍在等待审核。
蔚来方面则于日前对媒体表示:“NOP仍然是一种辅助驾驶功能,绝不能把NOP等同于自动驾驶。事故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需等待详细调查报告。”
林丽鸿认为,蔚来此前宣传显示,广告页面、宣传视频都体现为“自动驾驶”,即视频中“手不需要扶在方向盘上”,且强调在车身多个感应系统下,自动驾驶是比人为控制更安全的。相关证据已进行公证。
此外,搜狐财经发现,蔚来汽车副总裁沈斐曾于2019年在微博公开发布小视频,并表示NIO Pilot越来越上瘾,在自动辅助驾驶帮助下,放心地边吃东西边开车。
根据蔚来APP上记录的林文钦驾驶历史数据显示,林文钦最近一次的驾驶总里程为85公里,总时长113分钟,平均车速45.1公里每小时,最高速度114.6公里每小时。NP里程72公里,NP功能使用总时长48分钟,领航辅助里程68公里,时长44分钟。整个过程只出现一次急加速,未出现急减速。
同时,蔚来用户手册中警告内容有提到,当与前车相对车速大于每小时50公里时,如前车静止或缓行,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存在无法刹停的风险。
林丽鸿对搜狐财经表示,蔚来在宣传的时候以自动驾驶、解放人的双手为卖点。但事故发生后却表示该技术只是辅助驾驶,在不显眼的地方写上风险提示和免责事由,这是明显无效的。
“如果在一些情况下不符合自动驾驶启动条件,那么在这些条件下就不能开启这项功能,但事实是该功能又能够运作,出事后又告知这种情况感应系统是有问题的。这样一种设计模式或算法本身就任由安全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之下,车辆的制造者需要承担产品责任。 ” 林丽鸿表示。
技术员私自接触涉案车辆已被传唤
8月16日,林文钦治丧小组成员指出,对于蔚来技术人员曾未经交警同意,私自接触涉案车辆进行操作的情况,交警昨日已传唤该蔚来技术人员做笔录,若调查结果是车辆数据被篡改或毁灭,涉嫌刑事犯罪,蔚来公司需要对本起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蔚来表示,为确保高速碰撞后的事故车电池安全,当天17点多,蔚来服务人员在事故车停车场进行了断电作业,该作业本身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从事故发生至今,蔚来一直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按程序提交调查所需资料。”蔚来表示,公司没有任何删改数据的行为,也没有员工被警方传唤。
与此同时,蔚来称,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在调查结果最终确认之前,不会再发布关于此次事故的信息。
据林文钦好友此前在蔚来APP上描述,蔚来曾在 8 月 13 号派了一个不专业的工程师,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去提取车内行驶记录,结果只提取到 10 个今年大部分 1 月份的行车记录视频。林文钦家属对此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并质疑这是“选择性提取”。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搜狐财经表示,该事件最终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还是有其他介入因素、后续责任分配及保险理赔方案等问题都有赖于车辆及其数据的分析。
“若技术人员的行为对车辆的状态或者车内数据的状态产生影响,有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的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情节严重的则有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蔚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有授意,则在相关犯罪中应承担主要责任。” 李旻说道。
8月14日,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蔚来APP上为此次事故发声,其表示“很痛心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创业者离世。沉痛哀悼。”随后,有评论追问事故原因并要求及时公布结果,并称“否则大家会误以为是NOP的原因”。
此后,林文钦的好友和公司合伙人在蔚来APP上对表示,要求秦力洪和李斌驾驶数据及时公布。
据悉,截至发稿,蔚来公司仍未提供给家属和警方车辆的相关信息。
日前,蔚来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蔚来实现营业收入84.48亿元,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5.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59亿元,同比收窄45.4%,环比收窄86.5%。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亏损虽已大幅缩窄,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蔚来分别亏损25.73亿元、50.21亿元、96.39亿元、112.96亿元、53.04亿元。
< data-author="Wxeditor" style="margin: 5px auto;white-space: normal;max-width: 100%;line-height: 25.6px;color: rgb(62, 62, 62);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月18日上午9点10分左右
南京市秦淮区小心桥东街
一门面房发生爆燃
据悉,发生爆燃门面房
位于小心桥东街南侧
两边已设置警戒线
< class="pgc-img">>附近商户介绍,发生爆炸的是
小心桥东街一处卤肉餐馆
事发上午10点左右
爆燃发生后,该店面招牌掉落
杂物散落在路面上
附近多家商户门窗
受到冲击后破裂受损
< class="pgc-img">>4月18日,江苏南京市秦淮区
夫子庙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 class="pgc-img">>近期,燃气事故多发
蓝叔也和大家反复强调
安全用气的重要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每每看到因一时疏忽而造成的事故
都万分痛心
01
4月10日6时15分左右,辽宁省沈阳市一居民家中发生液化气爆燃事故造成4人受伤,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初步研判为用户操作原因造成液化气泄漏爆燃。
02
1月10日13时26分许,辽宁沈阳和平大街一小区住户发生燃气爆燃,经初步调查,系居民因使用燃气操作不当引发爆燃。
03
2023年10月24日,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街道翠园小区971号楼4单元302室发生爆炸。经初步调查,疑似因居民使用燃气不当造成的。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15人擦伤。
据中国核心期刊《煤气与热力》杂志
发布的一则分析报告显示
2023年全年
共收集到媒体报道的
国内燃气事故612起
造成77人死亡,434人受伤
其中较大事故4起
特大事故1起
按气源种类统计
全年发生天然气事故285起,死亡16人,受伤167人;液化石油气事故300起,死亡53人,受伤215人;气源待核实事故27起,死亡8人,受伤52人。
按事故类型统计
居民用户事故300起,死亡33人,受伤217人;工商用户事故97起,死亡38人,受伤202人,其中,餐饮用户事故77起,死亡35人,受伤127人;管网事故211起,死亡4人,受伤5人;厂站事故4起,死亡2人,受伤10人。
目前在燃气使用端的问题
表现比较突出
尤其是在一些商住两用的空间
城中村的民房、群租房等
复杂居住空间里
由于居民和企业
用气情况不一、管理难度大
再加上缺少透气和逃生通道
更容易造成事故
< class="pgc-img">>▲各气源事故数量占比图
< class="pgc-img">>▲各气源事故死伤数量情况图
民以食为先
火以防为先
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燃气
因此对燃气做“体检”很重要!
如果大家日常生活中
勤查自检 合规用气
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隐患
从而避免危险发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安全用气
防范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