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广西早餐有多实惠?广东小伙去喝粥,5元一碗,20多种小菜随便吃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东小伙去广西吃早餐,一碗白粥5元,配20多道菜,太值了由于各个地方地理气候,物种资源的不一致,导致人们之间的饮食风俗也完全

东小伙去广西吃早餐,一碗白粥5元,配20多道菜,太值了

由于各个地方地理气候,物种资源的不一致,导致人们之间的饮食风俗也完全不一样,再加上后天的影响,和固有认知的局限性,导致很多人一想到广西就会觉得很穷,很破落。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广东小伙王中强带着疑惑来到了广西一探究竟,来到广西螺蛳粉的发源地柳州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广西柳州的介绍下,王中强早上来到了一处当地人吃早餐的地方。

发现一碗白粥只要5块钱,配20多道小菜,面对这样的早餐消费价格,王中强直言:太值了,太实惠了。

< class="pgc-img">

广西早餐有多实惠?看完王中强的介绍你就知道了,在这里白粥只要5元一碗,20多种小菜随便吃,只要你不浪费,老板都不会强加干涉,反而乐于看见顾客多吃点,因为吃得多就表示顾客喜欢这家店的味道,再来光顾的机会就增大了。

来到广西柳州后,王中强一点都不觉得广西穷,反而觉得广西人很实在,没错就是淳朴实在,当地人的自建房很少刷外漆,这在广东人看来不可思议。

但是广西人却觉得外在并不重要,屋内搞好了就可以,省下刷外墙的钱还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 class="pgc-img">

广西人对于吃这件事情却从来都不吝啬,在柳州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各种美食小吃街,螺蛳粉更是遍地都是。

但是柳州人在早上一般不会吃螺蛳粉,而是选择吃白粥配小菜,5块钱一碗的白粥深受当地人的欢迎,据说10年前,一碗白粥只要2块钱,这些年物价上涨,白粥的价格也上涨了一点。

< class="pgc-img">

同样一碗白粥,在广东最低也要8块钱以上,如果是在广州深圳等繁华地段,价格直奔15元以上,而在柳州不管是中心区还是郊区,统统都是5块钱。

老板给你一碗白粥,如果你想要吃甜的口味,那么还可以添加白砂糖,红豆馅料等各种甜食类的调味品。

第一次体验这样喝白粥,面对这么多的小菜,王中强表示:“光吃菜就饱了。”

< class="pgc-img">

小菜的品种很丰富,有豆腐皮,有油炸黄豆,有芋泥,有红烧辣椒,有榨菜,有酸豆角,有海带丝,有花生米,有炒萝卜,有酸菜,有豆芽,有白菜,有黄瓜,有南瓜,有炒时蔬等各种各样的菜品。

< class="pgc-img">

在这里喝粥有点像吃自助餐,粥本身是没有味道的,配合着小菜一起吃,那便是美味至极,其中有不少小菜都是老板现炒的,还有一部分是凉拌菜。

凉拌海带丝和酸豆角是王中强最爱吃的两个小菜之一,酸豆角腌制的酸味恰到好处,加入了广西特色辣椒酱之后,酸豆角吃起来更加酸辣,很是开胃。

< class="pgc-img">

20多种小菜任君随便吃,价格只要5块钱,面对这样的价格,外地人看了都要直呼广西吃早餐太实惠了,为什么会这么实惠呢?老板不会亏本吗?

面对这个问题,王中强表示,小菜是不需要另外收钱的,但是白粥要收钱,一碗白粥5块钱,吃完了就必须再买一碗,不能无限量供应。

在街边餐馆一般是米饭不用钱,随便添加,菜品要钱,但是这里却反了过来,粥要钱,小菜不收费。

纵然如此,一般人吃1碗白粥也就饱了,那么多菜品吃下肚,很少人会选择吃两碗白粥,总体而言,这样的价格还是非常实惠的,老板也是薄利多销。

有网友看完后表示:“价格这么实惠,疫情结束后,我好想去广西旅游,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class="pgc-img">

创始团队主要来自阿里巴巴的宋小菜成立于2014年,做的是生鲜B2B业务,一家定位做生鲜供应链的公司。

目前,其的目标客户是菜市场的个体摊贩,现阶段只经营蔬菜品项。

菜场摊贩当下握有中国生鲜零售市场的主体份额。所以,对这个群体、生鲜流通环节的数字化、线上化作为,会是一个大市场。

难度在于B端客户的需求通常都是阶段性释放,不会像C端市场那样出现短期内的迅速爆发。生鲜的非标、分散、易损、低毛利额,则导致市场发展需要建立标准,要投入,并能找到分润空间。

这是宋小菜需要实现价值创造的方向之一。

做供应链则是生鲜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因为要获取利润,要做出好商品,是需要往上游走的。目前,中国市面上也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B端巨头型企业。

基于此,《商业观察家》近期采访了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以了解宋小菜的发展近况。

宋小菜当下做的事,其实与许多实体零售商是反着的,比如当社区生鲜企业纷纷说要替代菜市场时,宋小菜走的方向却是力图让菜市场的个体摊贩更为强大。

商业逻辑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目前是做菜场个体摊贩的B端业务,选择做这个业务的初衷是什么?

张琦:最初做商业模式设计的时候,我们做了蛮长时间的调研和分析,用了半年时间分析了生鲜链路。

调研下来,发现生鲜产业链大概有几类客户。

一类客户是现在大家看得比较多的C类客户市场,但这块市场蛮分散的。

表现在需求分散、位置分散、订单分散。由于生鲜这个事情背后还是要有供应链,有供应链才有足够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觉得C端生鲜市场很难做两件事情:一、分散的订单很难去整合、集单。二、人很分散的话,履约成本会非常高。

比如,即便是快递生鲜柜送生鲜,一单生鲜仅配送费就要12块左右。而菜的客单价才30-40块钱。C端市场会有这样的问题。

然后我们再看了B端市场。

当时很火的是餐饮。餐饮的生鲜消费一部分是B端业务,一部分是C端业务。实际上,我们还是把餐饮定义为C端业务。因为生鲜到餐饮就已经变成消费,没有下一道流通环节了。

做餐饮的生鲜业务存在账期问题。会被压账,经营现金流压力很大。

大的餐饮集团人际关系繁琐。做业务要层层过关,到最后还要看老板脸色。

中小型夫妻餐饮店,进去以后也要解决厨师长和老板娘的问题。订货量则仍相对较小,一般单次订单量就在10-20斤。

最关键的是,履约费用还是比较高。因为做餐饮的B端业务要做分拣,跟C端市场一样需要做分拣。分拣这一道环节需要很多人工去完成。中小型餐饮则分布在全城,落地配还是很分散,所以,履约成本还是很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闻报道。讲得是一个菜场摊主捡了一个钱包还给失主的事情。然后,报道描述了菜场摊贩这群人的生活方式。

一家四口全在卖菜,半夜去杭州勾庄进货,钱也能赚到,但基本上是日夜颠倒。进货要花三四个小时,到了摊位还要做分拣、粗加工,再送货到边上的饭店和单位里面。批零结合经营。

随后,我们做了一些访谈,发现菜场摊贩现在60%的销售是来自周边的餐饮、单位的订单。

摊主则是一个带采购、带分拣、带粗加工、带配送、甚至还带赊账的功能,他们实际上是一个社区生鲜服务商了。

这个人群的生鲜流通体量很大,进货基本是按箱来算,不按斤算。所以,他们能够集单。在履约时,也相对好履约,一个农贸市场里面会有40-50个摊主。因此,一个大车就能过去,不需要做落地配了。

所以,这个人群本身是有价值的,有服务价值,他们非常懂行。

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后,我们认为去服务这群人,会有价值。

《商业观察家》:菜场摊贩的服务价值具体体现在那?宋小菜对于菜场摊贩的价值又体现在那?

张琦:菜场摊贩的服务价值,第一个是个性化,客户要什么菜,即便特殊菜品,都能搞定。第二个,能赊账。第三个,服务体验好。餐厅要补货,只要打一个电话,菜场摊贩就会骑电瓶车过来送菜。逢年过节,还会给客户送土鸡、土鸭等作为答谢,进行客户关系维护。

宋小菜在服务菜场摊贩时,做过用户调研。我们问为什么你们会愿意从宋小菜进货,我们原来想象的原因是,综合成本考虑之类的。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可以多睡一两个小时,这个真的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现在,农贸市场里会有两群人。一群是年龄相对大一点的摊主,他们还是一个坐商的概念。另一群人是年纪轻一点的,宋小菜很多客户都是年纪轻一点的人群。

基本上,这部分人群都是自己开车,自己跑周边饭店。他们在微信上做业务,饭店会在半夜9-10点左右发需求,比如要多少斤生菜等。摊主则把订单全部抄好,然后,到我们这,以及批发市场去采。

《商业观察家》:怎么看生鲜2B市场?

张琦:2B市场太大。生鲜大概差不多有5万亿的市场。

生鲜非标性也太大,因此,很难垄断。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有很多玩家。

但大企业也能起得来,相对类标品里面有可能起来,这个要看时间。

《商业观察家》:许多市场人士认为,菜市场占中国生鲜零售市场的份额,会持续下降?

张琦:如果看大趋势的话,我们认为社会餐桌一定会覆盖家庭餐桌,这是城市化进程决定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在家里吃饭,实际上,上海有一些楼盘把厨房都取消掉了。因此,如果家庭餐桌是往社会餐桌上转的话,菜场存在的意义会更大。因为菜场摊贩这群人是很专业的。

《商业观察家》:如果社会餐桌是主流,那么,单个企业直供餐厅、食堂等渠道,减少菜场等分润环节,生鲜盈利模型会不会更好?会不会相比个体菜场摊贩更有竞争力?

张琦:占领饭店市场,通过单个公司做蛮难的,通过众包来做更容易。

菜场摊贩可以做粗加工、分拣、配送,他们人工成本更低。让摊主自己来分拣,自己配送、随叫随到。这个就是众包。

现在市场都在做去中心化的事情,如果生鲜做一个大的中心仓,找很多工人分拣、配送,这个就变成了中心化的事情。

要做中心化,除非能接触供应链,去上游做整合。

《商业观察家》:中国的生鲜产业,是一个种植、零售两头分散的市场,互联网能带来什么价值?

张琦:互联网这件事,两头分散才有机会。产业当中有一头集中就很难。

两头越分散,信息越不对称,产销越不平衡,就越会出现货卖不掉,及货买不到的情况。互联网的信息作用才能体现。

生鲜则有非标的问题。

比如,我个人的第一笔订单,客户进了4件土豆,两百斤。在履约完后,去访问客户,客户评价说土豆质量很好,但却不打算再订了。

因为他是送周边食堂的,他说我们的土豆质量太好了,如果他给客户送这样的土豆,客户的要求会被养刁的,所以,他要的是价格低一点,品项不要太坏(也不要太好),还过得去的土豆。

(这就需要建立标准化),我们开始做标准化的商品库。首先是品种,什么产地什么型号等。其次是等级。特级,次级等,从大小、包装等区分。最后是服务。比如超过多少残次可以退换等。

这一套体系做完后,就是把交易的话语体系建立了。

进而,菜场摊贩也能获得价值空间。因为即便进来的都是特级土豆,他们还是会再做一次分拣,挑出更好的,这里面还可以获取利润。

《商业观察家》:互联网做生鲜流通的难点在哪?

张琦:信息化升级是快的,不怕没有互联网工具。系统、上线等是分分钟的事情,这个其实比较容易,核心还是商业逻辑难做,当然,互联网会助推商

业逻辑。

宋小菜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的定位是什么?

张琦:核心定位是做供应链。

有几个重点不会变。

1、一定做批发,要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零售业务再看,不一定自己做。

2、订单要在自己手上。不做那种撮合性的、订单不在自己手上的类型。

因为如果没有订单,要跑到上游做供应链,上游理都不理你。手上有一定量级订单后,我们才可以让上游按照等级供货,让他上机器设备,我们输出标准等。这个还是话语权的问题。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目前都是基地直采吗?

张琦:90%以上是基地直采。目前,我们只经营蔬菜品项,毛利率在6-10个点左右。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的业务覆盖范围如何?交易规模多大?

张琦:业务覆盖范围主要在华东。华中、华南的一部分,少量在华北。覆盖60个城市左右。

去年,我们销售了三四十万吨的蔬菜。目前,全国一天的蔬菜交易量大概在150-200万吨左右。

我们去年的蔬菜业务交易量大概占全国一天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看起来不大,但却是垂直领域的第一。

《商业观察家》:目前,宋小菜会扩品吗?供应链能力会输出吗?

张琦:这几年,我们先做蔬菜,因为蔬菜消费频次高,非标比较严重,进去后门槛比较高,容易建立壁垒。

未来,除了菜场摊贩,我们肯定也会供夫妻零售店。

我们也在想,既然我们的供应链是能输出的,一旦有需求,我们就会服务。

但这会分阶段去做。太小的量,履约成本太高,目前我们不做,但如果我们的网络大了以后,可能会做。


< class="pgc-img">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的优势是什么?

张琦:优势在供应链。

供应链能力问题,背后是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背后是人的事情。从信息化到流程到品控到履约,所有条线,这个不细下来做,真的很难。

宋小菜内部会把毛利、成本分成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经营要素。我们把利润结构分得很细,然后在每个里面去做优化。

供应链

《商业观察家》:菜场摊贩的生鲜供货业务,如果是深入到基地,那么,是否可以做以需定产,这块宋小菜是怎么做的?

张琦:大的逻辑是这样的。

在对一个市场覆盖后,一年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区域市场,对货的需求频次、等级、数据,是能沉淀下来的。而且基本上,数据也是相对稳定的。(B端市场相对C端市场更稳定,高峰低谷波动相对不大)

然后,我们拿着相对稳定的订单找上游匹配供应商,按照需求来匹配生产。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这里面还需要精细化运营,做订单节奏的运营。比如说一天、两天发一次货,发到哪个市场。

B端市场的好处是,数据可控。基本上,每个区域、每个市场、每个客户大概要什么,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C端市场则会有高峰低谷的情况。

这个是可以给到上游,是做生产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数据支撑。

《商业观察家》:怎么履约?

张琦:今天下单,隔一天、两天会到。

《商业观察家》:以需定采,甚至以需定产,对经营品项数会有比较高要求吧?

张琦:一开始,我们什么品类都做,有些做得好,但有些品控做得不好。

随后,我们放弃了一些特菜类的东西。现在,我们主做大通路的菜,共有8个大类。比如土豆、胡萝卜等。叶菜类如青菜、油麦菜、香菜、白菜等。

每个类型的农产品,玩法都不一样,如果一下铺开,可能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我们是一个一个去做、一个一个去谈。我们最早是厨房三宝——葱姜蒜起家的,做完才延申到茄果类、根茎类、叶菜类。

目前,经营几百支SKU。

《商业观察家》:现在很多企业到上游做供应链,做直采,是在田头确定一个采购量,对于品质、种植等,并没有深度介入,宋小菜是怎么做的?

张琦:我们的管理团队会进入上游,比如,帮上游开发一套生产管理系统。帮他们做标准化、SOP动作,帮他们做工厂管理。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自建仓配物流吗?

张琦:车队、仓都是三方外包。

这其实是个坑。最早我们也是自建车队,但经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车队产能利用率不饱和,车队只有晚上到凌晨这段时间是在送货,白天是停用的。

这个成本太高,所以,后来还是砍掉,用第三方的外包服务。中国的物流资源则还是供大于求的。

仓库方面,我们以前在区域会有仓库,比如说在杭州有个仓库,在江苏有仓库。仓库起到一个分拨作用,分拨成不同的品类和小车,去到不同的农贸市场。

但现在订单量大了以后,仓库就用不上了。因为一个市场的订单量可以支撑一辆大车,大车可以直接从上游开进农贸市场,卸货履约。

《商业观察家》:做生鲜供应链的难点在哪?

张琦:做供应链,上游要很重,农业市场是要往重的方向做。

最主要是讲,要对上游投入很大的人力。

轻的模型是,订单给上游,然后去与下游对接。但实际这个流程跟下来,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供应商在配合工作的时候,非精细化的运作已经养成习惯了,很多执行都不能到位。中国的农业还是相对落后的。

所以,我们发现人一定要上去,盯着上游。

从人、品控、仓储、金融、供应商合作管理磨合等,人都要到上游。像做育种的话,专家都得到地里去开发做。

盈利模型

《商业观察家》:做生鲜流通能盈利吗?

张琦:生鲜流通的盈利模型,交易环节只是基础而已。

我们现在做的是流通,但做完以后会发现,整个链路里面,从供应商端到我们到客户。往下还有一道环节(零售),因此,我们能不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些,让他们能更好服务他们客户的一些工具,比如订单,比如SAAS系统。

在上游生产端,也可以提供如金融服务、土地改良、种子、肥料等服务。目前,金融服务,我们已经开始做了。

现在,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规模每年大概5万亿,但农产品周边有2-3万亿的物流市场,有15万亿的金融市场,有2-3万亿的农资、农技市场。

如果我们有一条交易的链路,往上下游是可以拓展的,我们就可以把流通链路拓展到产业服务链路里。因此,链路里面的服务价值很高,会有很多利润空间,不光是交易一块。

< class="pgc-img">

当下中国生鲜市场不缺模式,缺供应链。

不缺思维,缺细节执行。

不缺想象空间,缺消费者洞察。

《商业观察家》将主办2019年(第二届)中国生鲜零售大会,探讨生鲜零售破局之道,以期促进生鲜业界学习、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

本届大会将关注熟食业务构建、供应链协同融合、自有品牌打造、会员制经营方向,以及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下面是已定档的会议议程(未来仍有神秘大咖演讲嘉宾陆续公布):

9月18日上午场

破局:趋势

主持嘉宾:

元初食品新业态事业部总经理吴媛静

9:00-9:10

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徐兴锋致辞

9:10-9:20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致辞

9:20-9:30

趋势发布:商业观察家生鲜零售趋势报告

9:30-10:30

主题演讲:日本永旺my basket的实践

演讲嘉宾:日本永旺my basket代表取缔役社长古泽康之

10:30-11:00

主题演讲:生鲜零售消费趋势

11:00-11:10 茶歇

11:10-11:40

主题演讲:京东生鲜供应链打造

演讲嘉宾:京东生鲜负责人王敬

11:40-12:10

主题演讲:盒马MINI店的“打法”

拟邀嘉宾:盒马MINI负责人昱夏

9月18日下午场

破局:供应链

14:00-14:30

主题演讲:生鲜B2B壁垒打造

演讲嘉宾:彩食鲜CEO罗庆元

14:30-15:00

主题演讲:水果供应链如何做买断款

演讲嘉宾:鲜丰水果董事长韩树人

15:00-15:30

主题演讲:前置仓到家供应链打造

演讲嘉宾: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

15:30-16:00

主题演讲: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悖论

演讲嘉宾:元初食品总裁陈启明

16:00-16:10 茶歇

16:10-16:40

主题演讲:生鲜S2B如何打造?

拟邀嘉宾: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

16:40-17:10

演讲主题:避免“肾透析”,打造健康供应链

演讲嘉宾:食行生鲜创始人兼CEO张洪良

17:10-18:30

圆桌讨论:猪肉及制品发展趋势,及如何上下游协同

对话嘉宾:大润发生鲜副总张建杰

天邦食品股份副总裁兼新零售总裁刘梦婕

9月19日平行分论坛

平行分论坛一

破局:最后一公里

9:00-9:30

演讲主题:社区生鲜的迭代

演讲嘉宾:生鲜传奇总经理沈华烽

9:30-10:00

演讲主题:生鲜电商B2C+O2O

演讲嘉宾: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

10:00-10:30

主题演讲:生鲜直采买断

演讲嘉宾:步步高生鲜总监彭小平

10:30-10:40 茶歇

10:40-11:10

演讲主题:生鲜拼团“到家”

演讲嘉宾:爱客多董事长房淼

11:10-11:40

演讲主题:即时物流成本优化路径

演讲嘉宾:点我达CMO杨璐

11:40-12:30

圆桌论坛|生鲜最后一公里履约:到店自提还是到家

对话嘉宾:永辉云创联合创始人张晓辉

两鲜创始人沈斌

绿城超市董事长田建忠

苏宁小店店面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王琦

平行分论坛二

破局:熟食|鲜食

9:00-9:30

演讲主题:熟食如何标准化复制

演讲嘉宾:大润发生鲜副总许利良

9:30-10:00

演讲主题:盒马工坊的经营逻辑

演讲嘉宾:盒马工坊研发总监黄海飞

10:00-10:30

演讲主题:鲜食商品开发

演讲嘉宾:罗森副总裁张晟

10:30-10:40 茶歇

10:40-11:10

演讲主题:乡镇市场量贩店如何做生鲜经营

拟邀嘉宾:吉麦隆董事长周新良

11:10-11:40

演讲主题:鲜食开发

演讲嘉宾:伽力森主食事业部总经理潘保中

11:40-12:30

圆桌论坛:零售商如何构建熟食门槛

对话嘉宾:盒小马CEO袁彬

王府井首航超市总经理刘意华

绿地商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零售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奕

平行分论坛三

破局:中台|物流

9:00-9:30

演讲主题:中台如何支撑供应链发展

演讲嘉宾:谊品生鲜合伙人杨仕忠

9:30-10:00

演讲主题:生鲜物流如何融合中台

演讲嘉宾:苏宁物流副总裁陆君峰

10:00-10:30

演讲主题:生鲜联采破局

演讲嘉宾:九州兄弟联总负责人孟杰

10:30-10:40 茶歇

10:40-11:10

演讲主题:半成品、净菜开发及供应链成本优化路径

演讲嘉宾:蜀海供应链副总经理盛若波

11:10-11:30

演讲主题:生鲜商家如何用小程序服务好“门店三公里”

演讲嘉宾:有赞CMO关予

11:40-12:30

圆桌论坛:鲜花日常消费如何扩大

9月19日下午14:00-18:00

门店考察

A、“多面”盒马:盒马鲜生-盒马菜市-盒马F2-盒马MINI

B、社区生鲜店:康品汇生鲜-谊品生鲜-果蔬好-钱大妈

C、大卖场生鲜:大润发杨浦店-永辉超市-家乐福-山姆会员商店

还有神秘大咖陆续公布……

参会报名

1、大会门票

含餐票:2380元(含五星级酒店2顿自助午餐+1顿自助晚餐,含大会入场门票、资料费、门店考察。交通、住宿自理)

团购票:980元/人(2人成团。含大会入场门票、资料费、门店考察。交通、食宿自理)

2、参加过《商业观察家》过往主办的新零售峰会、生鲜零售大会、便利店大会、新零售游学等过往任何一届会议或游学活动的老会员(以企业为单位),即可享受门票“8折老友价”(餐饮不包含在内)。商业观察家也可代与会者预订酒店住宿,住宿协议价具体详询《商业观察家》工作人员。

3、参会联系:010-67397293

13691528689(同微信号)

13699216090(同微信号)

招商合作:13699216090(同微信号)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在商业观察家

<>< class="pgc-img">

创始团队主要来自阿里巴巴的宋小菜成立于2014年,做的是生鲜B2B业务,一家定位做生鲜供应链的公司。

目前,其的目标客户是菜市场的个体摊贩,现阶段只经营蔬菜品项。

菜场摊贩当下握有中国生鲜零售市场的主体份额。所以,对这个群体、生鲜流通环节的数字化、线上化作为,会是一个大市场。

难度在于B端客户的需求通常都是阶段性释放,不会像C端市场那样出现短期内的迅速爆发。生鲜的非标、分散、易损、低毛利额,则导致市场发展需要建立标准,要投入,并能找到分润空间。

这是宋小菜需要实现价值创造的方向之一。

做供应链则是生鲜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因为要获取利润,要做出好商品,是需要往上游走的。目前,中国市面上也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B端巨头型企业。

基于此,《商业观察家》近期采访了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以了解宋小菜的发展近况。

宋小菜当下做的事,其实与许多实体零售商是反着的,比如当社区生鲜企业纷纷说要替代菜市场时,宋小菜走的方向却是力图让菜市场的个体摊贩更为强大。

商业逻辑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目前是做菜场个体摊贩的B端业务,选择做这个业务的初衷是什么?

张琦:最初做商业模式设计的时候,我们做了蛮长时间的调研和分析,用了半年时间分析了生鲜链路。

调研下来,发现生鲜产业链大概有几类客户。

一类客户是现在大家看得比较多的C类客户市场,但这块市场蛮分散的。

表现在需求分散、位置分散、订单分散。由于生鲜这个事情背后还是要有供应链,有供应链才有足够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觉得C端生鲜市场很难做两件事情:一、分散的订单很难去整合、集单。二、人很分散的话,履约成本会非常高。

比如,即便是快递生鲜柜送生鲜,一单生鲜仅配送费就要12块左右。而菜的客单价才30-40块钱。C端市场会有这样的问题。

然后我们再看了B端市场。

当时很火的是餐饮。餐饮的生鲜消费一部分是B端业务,一部分是C端业务。实际上,我们还是把餐饮定义为C端业务。因为生鲜到餐饮就已经变成消费,没有下一道流通环节了。

做餐饮的生鲜业务存在账期问题。会被压账,经营现金流压力很大。

大的餐饮集团人际关系繁琐。做业务要层层过关,到最后还要看老板脸色。

中小型夫妻餐饮店,进去以后也要解决厨师长和老板娘的问题。订货量则仍相对较小,一般单次订单量就在10-20斤。

最关键的是,履约费用还是比较高。因为做餐饮的B端业务要做分拣,跟C端市场一样需要做分拣。分拣这一道环节需要很多人工去完成。中小型餐饮则分布在全城,落地配还是很分散,所以,履约成本还是很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闻报道。讲得是一个菜场摊主捡了一个钱包还给失主的事情。然后,报道描述了菜场摊贩这群人的生活方式。

一家四口全在卖菜,半夜去杭州勾庄进货,钱也能赚到,但基本上是日夜颠倒。进货要花三四个小时,到了摊位还要做分拣、粗加工,再送货到边上的饭店和单位里面。批零结合经营。

随后,我们做了一些访谈,发现菜场摊贩现在60%的销售是来自周边的餐饮、单位的订单。

摊主则是一个带采购、带分拣、带粗加工、带配送、甚至还带赊账的功能,他们实际上是一个社区生鲜服务商了。

这个人群的生鲜流通体量很大,进货基本是按箱来算,不按斤算。所以,他们能够集单。在履约时,也相对好履约,一个农贸市场里面会有40-50个摊主。因此,一个大车就能过去,不需要做落地配了。

所以,这个人群本身是有价值的,有服务价值,他们非常懂行。

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后,我们认为去服务这群人,会有价值。

《商业观察家》:菜场摊贩的服务价值具体体现在那?宋小菜对于菜场摊贩的价值又体现在那?

张琦:菜场摊贩的服务价值,第一个是个性化,客户要什么菜,即便特殊菜品,都能搞定。第二个,能赊账。第三个,服务体验好。餐厅要补货,只要打一个电话,菜场摊贩就会骑电瓶车过来送菜。逢年过节,还会给客户送土鸡、土鸭等作为答谢,进行客户关系维护。

宋小菜在服务菜场摊贩时,做过用户调研。我们问为什么你们会愿意从宋小菜进货,我们原来想象的原因是,综合成本考虑之类的。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可以多睡一两个小时,这个真的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现在,农贸市场里会有两群人。一群是年龄相对大一点的摊主,他们还是一个坐商的概念。另一群人是年纪轻一点的,宋小菜很多客户都是年纪轻一点的人群。

基本上,这部分人群都是自己开车,自己跑周边饭店。他们在微信上做业务,饭店会在半夜9-10点左右发需求,比如要多少斤生菜等。摊主则把订单全部抄好,然后,到我们这,以及批发市场去采。

《商业观察家》:怎么看生鲜2B市场?

张琦:2B市场太大。生鲜大概差不多有5万亿的市场。

生鲜非标性也太大,因此,很难垄断。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有很多玩家。

但大企业也能起得来,相对类标品里面有可能起来,这个要看时间。

《商业观察家》:许多市场人士认为,菜市场占中国生鲜零售市场的份额,会持续下降?

张琦:如果看大趋势的话,我们认为社会餐桌一定会覆盖家庭餐桌,这是城市化进程决定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在家里吃饭,实际上,上海有一些楼盘把厨房都取消掉了。因此,如果家庭餐桌是往社会餐桌上转的话,菜场存在的意义会更大。因为菜场摊贩这群人是很专业的。

《商业观察家》:如果社会餐桌是主流,那么,单个企业直供餐厅、食堂等渠道,减少菜场等分润环节,生鲜盈利模型会不会更好?会不会相比个体菜场摊贩更有竞争力?

张琦:占领饭店市场,通过单个公司做蛮难的,通过众包来做更容易。

菜场摊贩可以做粗加工、分拣、配送,他们人工成本更低。让摊主自己来分拣,自己配送、随叫随到。这个就是众包。

现在市场都在做去中心化的事情,如果生鲜做一个大的中心仓,找很多工人分拣、配送,这个就变成了中心化的事情。

要做中心化,除非能接触供应链,去上游做整合。

《商业观察家》:中国的生鲜产业,是一个种植、零售两头分散的市场,互联网能带来什么价值?

张琦:互联网这件事,两头分散才有机会。产业当中有一头集中就很难。

两头越分散,信息越不对称,产销越不平衡,就越会出现货卖不掉,及货买不到的情况。互联网的信息作用才能体现。

生鲜则有非标的问题。

比如,我个人的第一笔订单,客户进了4件土豆,两百斤。在履约完后,去访问客户,客户评价说土豆质量很好,但却不打算再订了。

因为他是送周边食堂的,他说我们的土豆质量太好了,如果他给客户送这样的土豆,客户的要求会被养刁的,所以,他要的是价格低一点,品项不要太坏(也不要太好),还过得去的土豆。

(这就需要建立标准化),我们开始做标准化的商品库。首先是品种,什么产地什么型号等。其次是等级。特级,次级等,从大小、包装等区分。最后是服务。比如超过多少残次可以退换等。

这一套体系做完后,就是把交易的话语体系建立了。

进而,菜场摊贩也能获得价值空间。因为即便进来的都是特级土豆,他们还是会再做一次分拣,挑出更好的,这里面还可以获取利润。

《商业观察家》:互联网做生鲜流通的难点在哪?

张琦:信息化升级是快的,不怕没有互联网工具。系统、上线等是分分钟的事情,这个其实比较容易,核心还是商业逻辑难做,当然,互联网会助推商

业逻辑。

宋小菜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的定位是什么?

张琦:核心定位是做供应链。

有几个重点不会变。

1、一定做批发,要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零售业务再看,不一定自己做。

2、订单要在自己手上。不做那种撮合性的、订单不在自己手上的类型。

因为如果没有订单,要跑到上游做供应链,上游理都不理你。手上有一定量级订单后,我们才可以让上游按照等级供货,让他上机器设备,我们输出标准等。这个还是话语权的问题。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目前都是基地直采吗?

张琦:90%以上是基地直采。目前,我们只经营蔬菜品项,毛利率在6-10个点左右。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的业务覆盖范围如何?交易规模多大?

张琦:业务覆盖范围主要在华东。华中、华南的一部分,少量在华北。覆盖60个城市左右。

去年,我们销售了三四十万吨的蔬菜。目前,全国一天的蔬菜交易量大概在150-200万吨左右。

我们去年的蔬菜业务交易量大概占全国一天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看起来不大,但却是垂直领域的第一。

《商业观察家》:目前,宋小菜会扩品吗?供应链能力会输出吗?

张琦:这几年,我们先做蔬菜,因为蔬菜消费频次高,非标比较严重,进去后门槛比较高,容易建立壁垒。

未来,除了菜场摊贩,我们肯定也会供夫妻零售店。

我们也在想,既然我们的供应链是能输出的,一旦有需求,我们就会服务。

但这会分阶段去做。太小的量,履约成本太高,目前我们不做,但如果我们的网络大了以后,可能会做。


< class="pgc-img">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的优势是什么?

张琦:优势在供应链。

供应链能力问题,背后是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背后是人的事情。从信息化到流程到品控到履约,所有条线,这个不细下来做,真的很难。

宋小菜内部会把毛利、成本分成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经营要素。我们把利润结构分得很细,然后在每个里面去做优化。

供应链

《商业观察家》:菜场摊贩的生鲜供货业务,如果是深入到基地,那么,是否可以做以需定产,这块宋小菜是怎么做的?

张琦:大的逻辑是这样的。

在对一个市场覆盖后,一年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区域市场,对货的需求频次、等级、数据,是能沉淀下来的。而且基本上,数据也是相对稳定的。(B端市场相对C端市场更稳定,高峰低谷波动相对不大)

然后,我们拿着相对稳定的订单找上游匹配供应商,按照需求来匹配生产。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这里面还需要精细化运营,做订单节奏的运营。比如说一天、两天发一次货,发到哪个市场。

B端市场的好处是,数据可控。基本上,每个区域、每个市场、每个客户大概要什么,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C端市场则会有高峰低谷的情况。

这个是可以给到上游,是做生产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数据支撑。

《商业观察家》:怎么履约?

张琦:今天下单,隔一天、两天会到。

《商业观察家》:以需定采,甚至以需定产,对经营品项数会有比较高要求吧?

张琦:一开始,我们什么品类都做,有些做得好,但有些品控做得不好。

随后,我们放弃了一些特菜类的东西。现在,我们主做大通路的菜,共有8个大类。比如土豆、胡萝卜等。叶菜类如青菜、油麦菜、香菜、白菜等。

每个类型的农产品,玩法都不一样,如果一下铺开,可能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我们是一个一个去做、一个一个去谈。我们最早是厨房三宝——葱姜蒜起家的,做完才延申到茄果类、根茎类、叶菜类。

目前,经营几百支SKU。

《商业观察家》:现在很多企业到上游做供应链,做直采,是在田头确定一个采购量,对于品质、种植等,并没有深度介入,宋小菜是怎么做的?

张琦:我们的管理团队会进入上游,比如,帮上游开发一套生产管理系统。帮他们做标准化、SOP动作,帮他们做工厂管理。

《商业观察家》:宋小菜自建仓配物流吗?

张琦:车队、仓都是三方外包。

这其实是个坑。最早我们也是自建车队,但经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车队产能利用率不饱和,车队只有晚上到凌晨这段时间是在送货,白天是停用的。

这个成本太高,所以,后来还是砍掉,用第三方的外包服务。中国的物流资源则还是供大于求的。

仓库方面,我们以前在区域会有仓库,比如说在杭州有个仓库,在江苏有仓库。仓库起到一个分拨作用,分拨成不同的品类和小车,去到不同的农贸市场。

但现在订单量大了以后,仓库就用不上了。因为一个市场的订单量可以支撑一辆大车,大车可以直接从上游开进农贸市场,卸货履约。

《商业观察家》:做生鲜供应链的难点在哪?

张琦:做供应链,上游要很重,农业市场是要往重的方向做。

最主要是讲,要对上游投入很大的人力。

轻的模型是,订单给上游,然后去与下游对接。但实际这个流程跟下来,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供应商在配合工作的时候,非精细化的运作已经养成习惯了,很多执行都不能到位。中国的农业还是相对落后的。

所以,我们发现人一定要上去,盯着上游。

从人、品控、仓储、金融、供应商合作管理磨合等,人都要到上游。像做育种的话,专家都得到地里去开发做。

盈利模型

《商业观察家》:做生鲜流通能盈利吗?

张琦:生鲜流通的盈利模型,交易环节只是基础而已。

我们现在做的是流通,但做完以后会发现,整个链路里面,从供应商端到我们到客户。往下还有一道环节(零售),因此,我们能不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些,让他们能更好服务他们客户的一些工具,比如订单,比如SAAS系统。

在上游生产端,也可以提供如金融服务、土地改良、种子、肥料等服务。目前,金融服务,我们已经开始做了。

现在,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规模每年大概5万亿,但农产品周边有2-3万亿的物流市场,有15万亿的金融市场,有2-3万亿的农资、农技市场。

如果我们有一条交易的链路,往上下游是可以拓展的,我们就可以把流通链路拓展到产业服务链路里。因此,链路里面的服务价值很高,会有很多利润空间,不光是交易一块。

< class="pgc-img">

当下中国生鲜市场不缺模式,缺供应链。

不缺思维,缺细节执行。

不缺想象空间,缺消费者洞察。

《商业观察家》将主办2019年(第二届)中国生鲜零售大会,探讨生鲜零售破局之道,以期促进生鲜业界学习、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

本届大会将关注熟食业务构建、供应链协同融合、自有品牌打造、会员制经营方向,以及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下面是已定档的会议议程(未来仍有神秘大咖演讲嘉宾陆续公布):

9月18日上午场

破局:趋势

主持嘉宾:

元初食品新业态事业部总经理吴媛静

9:00-9:10

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徐兴锋致辞

9:10-9:20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致辞

9:20-9:30

趋势发布:商业观察家生鲜零售趋势报告

9:30-10:30

主题演讲:日本永旺my basket的实践

演讲嘉宾:日本永旺my basket代表取缔役社长古泽康之

10:30-11:00

主题演讲:生鲜零售消费趋势

11:00-11:10 茶歇

11:10-11:40

主题演讲:京东生鲜供应链打造

演讲嘉宾:京东生鲜负责人王敬

11:40-12:10

主题演讲:盒马MINI店的“打法”

拟邀嘉宾:盒马MINI负责人昱夏

9月18日下午场

破局:供应链

14:00-14:30

主题演讲:生鲜B2B壁垒打造

演讲嘉宾:彩食鲜CEO罗庆元

14:30-15:00

主题演讲:水果供应链如何做买断款

演讲嘉宾:鲜丰水果董事长韩树人

15:00-15:30

主题演讲:前置仓到家供应链打造

演讲嘉宾: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

15:30-16:00

主题演讲: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悖论

演讲嘉宾:元初食品总裁陈启明

16:00-16:10 茶歇

16:10-16:40

主题演讲:生鲜S2B如何打造?

拟邀嘉宾: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

16:40-17:10

演讲主题:避免“肾透析”,打造健康供应链

演讲嘉宾:食行生鲜创始人兼CEO张洪良

17:10-18:30

圆桌讨论:猪肉及制品发展趋势,及如何上下游协同

对话嘉宾:大润发生鲜副总张建杰

天邦食品股份副总裁兼新零售总裁刘梦婕

9月19日平行分论坛

平行分论坛一

破局:最后一公里

9:00-9:30

演讲主题:社区生鲜的迭代

演讲嘉宾:生鲜传奇总经理沈华烽

9:30-10:00

演讲主题:生鲜电商B2C+O2O

演讲嘉宾: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

10:00-10:30

主题演讲:生鲜直采买断

演讲嘉宾:步步高生鲜总监彭小平

10:30-10:40 茶歇

10:40-11:10

演讲主题:生鲜拼团“到家”

演讲嘉宾:爱客多董事长房淼

11:10-11:40

演讲主题:即时物流成本优化路径

演讲嘉宾:点我达CMO杨璐

11:40-12:30

圆桌论坛|生鲜最后一公里履约:到店自提还是到家

对话嘉宾:永辉云创联合创始人张晓辉

两鲜创始人沈斌

绿城超市董事长田建忠

苏宁小店店面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王琦

平行分论坛二

破局:熟食|鲜食

9:00-9:30

演讲主题:熟食如何标准化复制

演讲嘉宾:大润发生鲜副总许利良

9:30-10:00

演讲主题:盒马工坊的经营逻辑

演讲嘉宾:盒马工坊研发总监黄海飞

10:00-10:30

演讲主题:鲜食商品开发

演讲嘉宾:罗森副总裁张晟

10:30-10:40 茶歇

10:40-11:10

演讲主题:乡镇市场量贩店如何做生鲜经营

拟邀嘉宾:吉麦隆董事长周新良

11:10-11:40

演讲主题:鲜食开发

演讲嘉宾:伽力森主食事业部总经理潘保中

11:40-12:30

圆桌论坛:零售商如何构建熟食门槛

对话嘉宾:盒小马CEO袁彬

王府井首航超市总经理刘意华

绿地商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零售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奕

平行分论坛三

破局:中台|物流

9:00-9:30

演讲主题:中台如何支撑供应链发展

演讲嘉宾:谊品生鲜合伙人杨仕忠

9:30-10:00

演讲主题:生鲜物流如何融合中台

演讲嘉宾:苏宁物流副总裁陆君峰

10:00-10:30

演讲主题:生鲜联采破局

演讲嘉宾:九州兄弟联总负责人孟杰

10:30-10:40 茶歇

10:40-11:10

演讲主题:半成品、净菜开发及供应链成本优化路径

演讲嘉宾:蜀海供应链副总经理盛若波

11:10-11:30

演讲主题:生鲜商家如何用小程序服务好“门店三公里”

演讲嘉宾:有赞CMO关予

11:40-12:30

圆桌论坛:鲜花日常消费如何扩大

9月19日下午14:00-18:00

门店考察

A、“多面”盒马:盒马鲜生-盒马菜市-盒马F2-盒马MINI

B、社区生鲜店:康品汇生鲜-谊品生鲜-果蔬好-钱大妈

C、大卖场生鲜:大润发杨浦店-永辉超市-家乐福-山姆会员商店

还有神秘大咖陆续公布……

参会报名

1、大会门票

含餐票:2380元(含五星级酒店2顿自助午餐+1顿自助晚餐,含大会入场门票、资料费、门店考察。交通、住宿自理)

团购票:980元/人(2人成团。含大会入场门票、资料费、门店考察。交通、食宿自理)

2、参加过《商业观察家》过往主办的新零售峰会、生鲜零售大会、便利店大会、新零售游学等过往任何一届会议或游学活动的老会员(以企业为单位),即可享受门票“8折老友价”(餐饮不包含在内)。商业观察家也可代与会者预订酒店住宿,住宿协议价具体详询《商业观察家》工作人员。

3、参会联系:010-67397293

13691528689(同微信号)

13699216090(同微信号)

招商合作:13699216090(同微信号)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在商业观察家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